问题

为什么麦当劳会因为亨氏 (Heinz) 更换 CEO 而放弃和亨氏的合作,会给麦当劳带来哪些潜在的威胁?

回答
麦当劳当初和亨氏分道扬镳,可不是因为亨氏换了个CEO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的是一段颇为复杂且充满商业博弈的合作史,而一旦麦当劳和亨氏再次“牵手”,或者说如果双方因为某些原因而重新走到一起,其中的一些潜在风险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为什么说麦当劳当初放弃和亨氏合作并非仅仅因为CEO更换?

这要回溯到2015年,当时的麦当劳全球首席执行官是Steve Easterbrook。而亨氏在那一年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股权变动——由3G资本和伯克林菲尔德共同收购并私有化。这次收购后,3G资本的主导风格开始显现,他们以“精简开支”、“提高效率”著称,并且对供应商有着极其严苛的价格要求。

据当时的市场分析和媒体报道,麦当劳之所以选择停止从亨氏采购番茄酱,主要原因在于:

1. 价格谈判的破裂: 3G资本的介入,使得亨氏在与麦当劳的谈判中立场更加强硬。3G资本希望通过压低供应商成本来提升亨氏的利润率。而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之一,其采购量巨大,但同时也非常注重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双方在价格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最终导致了合作的终止。
2. 战略方向的分歧: 麦当劳当时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它希望在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体验上有所突破。而亨氏在3G资本的主导下,可能更侧重于成本效率和标准化生产。这种在发展方向上的潜在分歧,也可能加速了双方的“分手”。
3. 供应商多元化策略: 麦当劳在全球运营,其供应链管理非常复杂。为了降低风险,并争取更好的议价能力,麦当劳一直奉行供应商多元化的策略。停止从单一供应商(如亨氏)大批量采购,转而与多家供应商合作,也是其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所以,CEO的更迭往往是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或催化剂,但真正导致合作破裂的,是更深层次的商业利益、价格谈判和战略方向上的不匹配。用“换CEO就放弃合作”来简单概括,其实是忽略了背后的商业逻辑。

如果麦当劳与亨氏重新合作,会给麦当劳带来哪些潜在的威胁?

即便时光荏苒,双方的市场地位和策略可能都有所调整,但如果麦当劳再次选择与亨氏建立如此紧密的合作关系,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

1. 再次陷入价格博弈的泥潭:
风险点: 亨氏,尤其是在有强大资本背景(如3G资本时期)的加持下,其在价格谈判中可能会继续采取强硬姿态。一旦麦当劳重新依赖亨氏作为主要的番茄酱供应商,一旦双方在价格上再次出现分歧,亨氏就有可能利用其关键供应商的地位,给麦当劳施加压力。
具体表现: 亨氏可能会要求更高的价格,或者在供应条款上设置一些不利于麦当劳的条款。这会直接挤压麦当劳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成本普遍上涨的背景下。麦当劳可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接受更高的成本推高产品价格,影响消费者接受度;要么牺牲自身利润。

2. 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加:
风险点: 麦当劳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其供应链的韧性至关重要。过度依赖任何一家供应商,尤其是在关键原料上,都会增加供应链的脆弱性。
具体表现: 如果麦当劳与亨氏重新建立大宗采购协议,那么一旦亨氏因为自身生产问题(如自然灾害、劳工纠纷、技术故障等)导致供应中断,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如政治或贸易壁垒)无法按时交货,麦当劳将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这会导致其餐厅运营受到直接影响,甚至需要临时更换供应商,而新的供应商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亨氏的质量标准或供应能力。

3. 议价能力的削弱和选择空间的缩小:
风险点: 麦当劳之所以强调供应商多元化,就是为了保持足够的议价能力和选择空间。如果重新大幅度依赖亨氏,麦当劳在与亨氏以及其他潜在番茄酱供应商谈判时,其议价能力就会相对减弱。
具体表现: 供应商通常会根据客户的采购量和依赖程度来调整其定价和供应策略。如果麦当劳重新成为亨氏的“大客户”,但又不是唯一的“大客户”,那么亨氏在制定价格时,可能会更倾向于其利润最大化的策略,而不是最大程度地回馈麦当劳的忠诚度。同时,麦当劳在选择其他番茄酱供应商时,可能也会因为要确保与亨氏的合作关系而有所顾虑,或者发现其他供应商因为亨氏的强势地位而采取了相似的定价策略。

4. 产品标准和创新的潜在制约:
风险点: 虽然亨氏的产品质量有保障,但快餐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口味的细分。如果麦当劳与亨氏的合作过于紧密和排他性,可能会在产品创新和口味调整上受到一定限制。
具体表现: 麦当劳可能希望推出一些口味独特的番茄酱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或者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进行口味上的微调。如果亨氏不愿意或无法快速响应这些创新需求,或者其生产流程难以支持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麦当劳的创新步伐可能会被拖慢。同时,亨氏本身作为一家全球性食品公司,其产品线和研发重点也可能与麦当劳的最新市场策略不完全契合。

5. 战略自主性受损的风险:
风险点: 商业合作在带来协同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引入外部的战略影响力。如果双方的合作协议过于复杂或包含一些锁定条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麦当劳自身的战略决策自主性。
具体表现: 例如,如果麦当劳在供应链、产品研发甚至是市场营销方面与亨氏的合作过于深入,可能会影响其调整自身战略的灵活性。虽然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例如亨氏被其他公司收购,或者其母公司改变战略方向,都可能间接影响到麦当劳。

当然,这并非说麦当劳与亨氏的合作就一定是负面的。双方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建立一种互利共赢、风险可控的合作模式,那么亨氏高质量的番茄酱产品,也可能为麦当劳的经典产品提供稳定的基石,并带来一些品牌协同效应。

但关键在于,麦当劳在与任何大型供应商合作时,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规避这些风险。这包括在合同中设置明确的供应保障、价格联动机制、质量标准以及退出条款等,同时持续保持供应商多元化的策略,不让任何一家供应商成为其供应链上的“唯一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邀请,回复如下:

1、新的CEO希斯相当于是股东指派的,他之前在别的公司也担任此类的角色,比如BK,并且是股东方的合伙人,给麦当劳的威胁就是他BK前CEO的身份;

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基本是比较透明的,但是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信息有泄漏的风险;

3、订购原料的量,具体的配方,物流等数据都有极大的价值;

4、确实,Wendy's和McDonald‘s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BK跟M是打的火热呢;

其实这次的问题核心不是换CEO,而是亨氏的大股东的变更,造成了亨氏与汉堡王变成了关联企业,关联企业当中即有你的极重要的供应商,又有你最大、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怎么说都不是好事情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麦当劳当初和亨氏分道扬镳,可不是因为亨氏换了个CEO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的是一段颇为复杂且充满商业博弈的合作史,而一旦麦当劳和亨氏再次“牵手”,或者说如果双方因为某些原因而重新走到一起,其中的一些潜在风险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为什么说麦当劳当初放弃和亨氏合作并非仅仅因为CEO更换?这要回溯到2015.............
  • 回答
    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庞大的客流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连锁巨头,背后绝非偶然。这三家品牌各自有着深刻的成功之道,但它们共同指向了几个关键的成功要素,让它们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如此大规模地复制和扩张。首先,我们得谈谈“标准化与便捷性”这个基石。想想看,无论你在北京的王府井,.............
  • 回答
    有人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是“垃圾食品”,主要是基于它们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在营养学和健康学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一、 高油、高盐、高糖(“三高”特征) 高油(高脂肪): 烹饪方式: 快餐店大量使用油炸的烹饪方式,例如炸鸡、炸薯条、炸鱼排等。油炸过程中,食物会吸收大量油脂,.............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艾什的摩托车上之所以会和麦克雷的合影,这背后藏着一段说不清道不明、又带着点江湖侠气的羁绊。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守望先锋》那个充满冲突与英雄的世界里,艾什和麦克雷,一个是洛圣都的亡命之徒,一个是牛仔风情的赏金猎人,他们的交集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这事儿,得从他们过去的“恩怨情仇”说起。麦克雷,原名杰西·.............
  • 回答
    麦饭石炒锅外表面通常没有涂层,而是主要依靠麦饭石本身天然的物理特性来达到不粘效果,同时其结构也对锅的健康性有一定贡献。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麦饭石炒锅外表面:是麦饭石本身,而非附加涂层大多数情况下,当你看到号称“麦饭石炒锅”时,其外表面(也就是你烹饪时直接接触食物的那一面)并不是额外的化学涂层.............
  • 回答
    近期,美国多家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和星巴克,都面临着严峻的原材料供应挑战。肯德基甚至出现了“无鸡可炸”的窘境,而麦当劳和星巴克也同样遭遇了从牛肉到咖啡豆等一系列关键食材的短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复杂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为何会出现原材料供应短缺?1. 疫情的持续影响与供应链的.............
  • 回答
    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而中国本土的盒饭和小吃在推广和标准化方面相对落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度 麦当劳/肯德基的定位: 标准化与一致性: 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哪个门店,都能吃到几乎一样的汉堡、薯条.............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感觉就像是个多年的观察,突然有了个绝佳的切入点。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快餐界的老大,确实经常在咱们眼前“肩并肩”地出现,好像是约好了一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一套相当成熟的商业策略在运作。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讲得跟咱们街坊老百姓聊天一样,让你听着明白,觉得亲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际。乍一看,好像只提供一个最受欢迎的杯量,能精简生产、减少库存、简化运营,听起来确实能省不少钱。但实际上,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这些餐饮巨头们,愿意花心思设计并提供多种杯量,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营销和经济学的小心思。咱们不扯那些复杂的理论名词,就用大白话聊聊,它们为什么这么做.............
  • 回答
    麦当劳半价卖第二个甜筒,这可不是什么一日促销,而是他们一项长期以来的经营策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做?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你更愿意多掏点钱,并且,还让你觉得值。首先,得从“尝鲜”和“分享”的心态说起。很多人第一次吃麦当劳的甜筒,可能只是想解个馋,或者路过顺手买一个。.............
  • 回答
    关于麦当劳更换番茄酱供应商这件事,背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插曲,而是牵扯到成本、质量、供应链稳定性,甚至品牌形象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考量。虽然麦当劳官方通常不会就供应商变动做过于详细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行业内的普遍情况和麦当劳一贯的经营策略来推测其原因。首先,成本永远是商业决策的基石。 麦当劳作为一家全.............
  • 回答
    麦当劳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快餐巨头,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能保持相对一致的口感和品质,这是它品牌成功的关键之一。然而,这种“全球统一定价”的说法,其实需要更细致地理解,因为它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一致。与此同时,麦当劳一线员工的薪资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运营逻辑。首先,我.............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你走进哪一家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环顾四周,似乎总找不到一个显眼的室内时钟?这可不是巧合,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商业策略。想想看,当你置身于一家快餐店,你通常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快速填饱肚子,或者和朋友短暂地聚会一下。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店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时钟,会发生什么?你会不自觉地开.............
  • 回答
    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的蔬菜供应,尤其是在经历了福喜事件之后,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不仅仅是找到一个替代者那么简单,而是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更加严格的供应链体系。为什么麦当劳的食品中蔬菜供应恢复得相对缓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福喜事件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冲击,特别是对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巨头。福喜作为麦当劳重要.............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先生之所以称麦当劳为“伟大的美国食物”,我想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考量。首先,从经济和国民就业的角度来看,麦当劳无疑是美国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的一个巨大缩影。它在美国遍地开花,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从养殖场、肉类加工到餐厅服务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治理念,很自然地会将这.............
  • 回答
    美国麦当劳和肯德基“不上新”这个说法,其实是大家对它们产品策略的一种误解。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并非“几乎从不上新”,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谨慎且有策略性的产品更新模式,和我们可能期待的“快节奏、频繁推陈出新”有所不同。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两家快餐巨头的产品开发逻辑。它们不像那些追求时尚、需要不断吸引.............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肯德基(KFC)和麦当劳(McDonald's)的冷饮总是加冰,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的结合,构成了它们出品冷饮的“标配”。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饮品的温度。大家选择冷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那份冰凉舒爽的感觉。冰块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