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总是开在一起?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感觉就像是个多年的观察,突然有了个绝佳的切入点。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快餐界的老大,确实经常在咱们眼前“肩并肩”地出现,好像是约好了一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一套相当成熟的商业策略在运作。

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讲得跟咱们街坊老百姓聊天一样,让你听着明白,觉得亲切。

首先,得从“抢地盘”说起。

你想啊,这两家店都是做快餐的,目标客户群高度重合。大家都是上班族、学生、路过想快速解决一顿饭的人。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大型商场、交通枢纽附近,最好的位置就那么几个。谁能抢到这些黄金位置,谁就能最大程度地接触到潜在顾客。

所以,当一个商家看中了某个区域,认为那里生意好,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那里开店。而另一个竞争对手,看到“哎呀,麦当劳/肯德基(反过来也一样)都开在这儿了,看来这里生意不错啊!”,他们自然也会立刻跟上,想要分一杯羹。这就像两家争抢同一个热门游戏里的稀有资源点一样,谁先到了谁占优势,但其他玩家也会迅速跟进,形成扎堆的局面。

其次,是“协同效应”和“流量导入”。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在商场里,麦当劳和肯德基会分别开在不同的楼层,或者是在不同的入口附近。这其实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分流顾客,提供选择: 顾客来到商场,可能是为了吃饭,也可能是为了购物。当他们在商场里转悠,看到两个都很熟悉、都很方便的选择摆在眼前时,他们反而更容易做出决定。你今天可能想吃汉堡,明天可能想吃炸鸡,这两家店都能满足你。这种“两手准备”的策略,比只有一家店,让顾客的选择更丰富,也更能留住人。
相互“带”流量: 想象一下,一个顾客本来是冲着麦当劳来的,但路过肯德基时闻到了炸鸡的香味,或者看到了特价套餐,就可能顺道进去看看,甚至改变主意。反之亦然。他们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对方“吸引人流”的一个潜在因素。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为“吸引顾客到这个区域来”这个大目标做贡献。只不过,他们各自的目标是把顾客“拽进”自己的店里。

再来,是“降低成本”和“分散风险”。

共用基础设施: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大型购物中心、机场、车站等地方,这些地方通常会有统一的配套设施,比如中央厨房(虽然麦当劳和肯德基有自己的供应链,但某些加工环节可能允许共享设备)、公共休息区、垃圾处理系统等。如果能和竞争对手一起入驻,可以分摊一部分公共区域的租赁费用和运营维护成本。
提高知名度: 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确实有这种效应。在一个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快餐”的认知下,消费者会更愿意前往。这就像一个集市,大家知道集市里有好东西,所以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虽然大家都在里面卖自己的东西,但集市本身的热闹程度会吸引更多人来。

还有,是“市场成熟度”和“消费者习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已经非常成熟。消费者对这两个品牌已经非常熟悉,也形成了固定的消费习惯。在一个消费者习惯于在同一个地方同时看到这两个品牌的区域,再开一家,他们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进行消费决策。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地方只有麦当劳,而你更想吃肯德基,你可能需要跑很远的路。但如果这两个地方开在一起,你就可以省事很多。这种便利性,是他们“扎堆”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别忘了“数据分析”和“精准选址”。

这两家公司都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团队。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数据,比如人流量、消费水平、竞争对手的选址情况、当地的居民习惯等等。当他们根据这些数据分析认为某个区域有潜力时,他们就会选择在那里开店。而当竞争对手也看到了同样的数据或者看到了对方的动作,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判断。所以,这种“不谋而合”的出现,往往是基于对市场深刻的洞察和精准的预测。

总的来说,麦当劳和肯德基“总是开在一起”,是一种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聪明的商业策略。它们既是竞争对手,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共生”的关系,互相吸引人流,分摊成本,并且迎合了消费者便利化、多样化的需求。下次你在街上看到它们又挨在一起,就知道这背后可不是随便开的,而是经过了仔细的算计和周密的布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最先回答的知友提到了商圈效应的解释,其实不仅仅这么简单,如果从game theory(博弈论)的角度来看,这里存在着一个类似于海滩占位博弈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同一条街上两家超市经常会开在一起,你在沙滩游玩的时候,也往往能发现两家冷饮店相依为邻——这跟肯德基麦当劳经常比邻开店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当肯德基首先在市中心某条街的某位置布下它的商业网点时,所选定的位置一定是经过周密的人流量计算和目标市场精心调研后的结果,所以这个网点是选址上的最优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接下来开店的麦当劳,它如果想设立新的网点,它的最优结果就一定是肯德基的那个位置——离肯德基的店面越近,则结果越接近最优解

我们假设某条1000m长的街道为AB,街道的最左端的起始点是A,最右端的终结点是B,那么对顾客而言最理想的商店位置是怎么样的呢?以街道1/2处为中心点,显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其中一家在街道1/4 处开店,另一家在街道3/4处开店,这样既方便了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地点的顾客,又能确保麦、肯各自包揽一半顾客的生意。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麦、肯两家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它们都不会甘心这种平均主义,他们都想比对手得到更多客流量,一旦其中一方先扩张,另一方势必会做出应对策略—— 这就构成了一个博弈问题。

我们假设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开始选址的距离是1000m,即为他们分别在街道两端A、B设店。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同时假设顾客均匀分布在这长约1000m的线性空间上,而且顾客是理性人,他们的选择是没有偏好的,也就是说他距离哪家店近就选择哪家。

第一次博弈:

最开始麦当劳和肯德基都能分得(1000 ÷ 2=) 500m范围的顾客。 这个时候,麦当劳发现如果它向中点移动100m,即从最开始的A点向右挪100m,他就能够独得100m范围的顾客,并且同时能跟肯德基瓜分剩下的(1000-100=)900m,这时麦当劳的顾客范围就变成了(100+ 900÷ 2=)550m.肯德基也马上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它也从B点向左也移动100m,这样结果是双方都还是只能分到500m的顾客范围(自己独占的100m,共同分享中间剩下的800m,100+800 ÷ 2=500m)。

第二次博弈:


麦当劳继续朝右挪动100m,这时它离最左端的A点已经距离200m了,此时它可以分得550m的顾客(自己的200m,和KFC分700m,200+700÷ 2=550m),肯德基像上次那样做出了再次左移100m的应对策略这样一来,双方还是只能分得各自的500m(自己独占200m,共同分享中间剩下的600m,200+600 ÷ 2=500m).

第N次博弈:

以此类推,最后的情况就是双方都到了中点处,都分得了500m范围的顾客。

拓展延伸

实际上不仅仅是商业活动中有这类现象,政治生活中也很常见。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间客户最终选址越来越趋同,就像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拉拢中间选民而最终导致政治政策越来越趋同一样。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保守党看到工党的某些主张为人们所认可,在重新执政后便把工党大搞国有化和社会福利的主张接手了过来。同样,工党对保守党那些饱受中间选民支持的主张也毫不客气地实行「拿来主义」。为反映这一特点,人们索性把保守党理论家巴菲勒和工党领导人盖茨克尔的名字拼在了一起,称为「巴茨克尔主义」。

《孙子兵法》有一句话叫「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诚然,先一步下手固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优势,但在现实世界的博弈游戏里,抢占先机并不总是好事,因为你一旦率先出手,你也就有了被对手观察和效仿甚至找出破绽的可能。每次博弈都是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纳什均衡里的双赢,当然也有可能是卖力不讨好的两败俱伤。

最后,如果没学过game theory的知友有需要,我明日再把我写的博弈模型中的数学收益函数以及用到的参考文献po上来。

写到这好饿,突然想吃吮指原味鸡了。

user avatar

自古英雄间惺惺相惜,相爱相杀。

它们之间的情谊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只有你配得上与我争锋”。

无论在什么样强度的商圈内,这两个快餐品牌的门店差距都控制在10家以内。“除了你,别人都不是我的对手!” 在2公里×2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深圳的东门-人民南商圈共有12家肯德基和9家麦当劳,这些门店之间大多相距两三百米,其中最近的是麦当劳光华分店和肯德基新园餐厅,只有174米。


真正的死对头品牌,必定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同类品牌。


这世界上,有一些品牌的名字,只要一提起,你就会想到它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二位选手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感觉就像是个多年的观察,突然有了个绝佳的切入点。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快餐界的老大,确实经常在咱们眼前“肩并肩”地出现,好像是约好了一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一套相当成熟的商业策略在运作。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讲得跟咱们街坊老百姓聊天一样,让你听着明白,觉得亲切.............
  • 回答
    在中国,肯德基和麦当劳这类快餐店里,顾客吃完餐后很少主动处理餐盘,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习惯,而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咱们得说说“服务”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尤其是在很多服务行业,顾客普遍习惯了接受周到的服务。从酒店到餐厅,再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肯德基爷爷和麦当劳叔叔,好像真的很久没怎么在广告或者门店里看到他们活灵活现的身影了。这倒不是说他们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更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转型”或者说是“淡出”。你想想,这俩可是各自品牌的大招牌,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我们成长,代表着各自的品牌文化和形象。肯德基.............
  • 回答
    关于麦当劳和肯德基,你可能以为你已经足够了解它们了——那些随处可见的金色拱门和红色翅膀,那些陪伴你无数个饥肠辘辘的时刻的汉堡和炸鸡。但说实话,这两大快餐巨头背后,藏着一些连它们的常客都未必留意到的有趣故事和秘密。麦当劳:不只是金拱门,还有隐藏的“品味”密码1. “15分钟烹饪法则”的背后(曾经的坚.............
  • 回答
    肯德基和麦当劳这类快餐巨头之所以钟爱优惠券,而不是选择直接降价,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套相当成熟且有效的营销策略。简单来说,优惠券能做到的事情,直接降价却难以企及,甚至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让我们一点点掰开揉碎了说。优惠券的“魔力”到底在哪儿?1. 精准营销与用户分层: 优惠券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它的精准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际。乍一看,好像只提供一个最受欢迎的杯量,能精简生产、减少库存、简化运营,听起来确实能省不少钱。但实际上,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这些餐饮巨头们,愿意花心思设计并提供多种杯量,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营销和经济学的小心思。咱们不扯那些复杂的理论名词,就用大白话聊聊,它们为什么这么做.............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你走进哪一家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环顾四周,似乎总找不到一个显眼的室内时钟?这可不是巧合,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商业策略。想想看,当你置身于一家快餐店,你通常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快速填饱肚子,或者和朋友短暂地聚会一下。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店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时钟,会发生什么?你会不自觉地开.............
  • 回答
    美国麦当劳和肯德基“不上新”这个说法,其实是大家对它们产品策略的一种误解。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并非“几乎从不上新”,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谨慎且有策略性的产品更新模式,和我们可能期待的“快节奏、频繁推陈出新”有所不同。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两家快餐巨头的产品开发逻辑。它们不像那些追求时尚、需要不断吸引.............
  • 回答
    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而中国本土的盒饭和小吃在推广和标准化方面相对落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度 麦当劳/肯德基的定位: 标准化与一致性: 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哪个门店,都能吃到几乎一样的汉堡、薯条.............
  • 回答
    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庞大的客流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连锁巨头,背后绝非偶然。这三家品牌各自有着深刻的成功之道,但它们共同指向了几个关键的成功要素,让它们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如此大规模地复制和扩张。首先,我们得谈谈“标准化与便捷性”这个基石。想想看,无论你在北京的王府井,.............
  • 回答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确实普遍被认为是廉价快餐,而星巴克在中国则更多地被定位为中高端咖啡店,甚至是“第三空间”。这种差异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分析: 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何在中国沦为廉价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普遍被视为廉价快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市场定位的早.............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同饮食文化和商业模式的碰撞。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这些西式快餐巨头,在中国能卖得风生水起,却始终没把咱们中国人爱吃的鸡爪端上餐桌。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些西式快餐店的核心定位和目标市场。它们起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在美国的饮食文化里,鸡爪并不是一个主流的食.............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肯德基(KFC)和麦当劳(McDonald's)的冷饮总是加冰,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的结合,构成了它们出品冷饮的“标配”。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饮品的温度。大家选择冷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那份冰凉舒爽的感觉。冰块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
  • 回答
    赛百味(Subway)作为美国的连锁快餐品牌,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未能像麦当劳(McDonald's)和肯德基(KFC)那样广泛普及。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涉及市场策略、消费者需求、竞争环境、文化差异以及品牌定位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品牌认.............
  • 回答
    这问题我身边也挺多长辈问过,挺有意思的。其实也不是所有长辈都不爱吃肯德基麦当劳,也有一些挺喜欢的,尤其是年轻人多的时候,跟着沾光,也尝尝鲜。但总的来说,相比年轻人,老一辈对这些“洋快餐”的接受度确实低一些。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我仔细想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 口味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这是最直.............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说起来也挺复杂的。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两大快餐巨头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表现,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背后原因也挺多。我试着把我知道的掰扯掰扯,尽量讲得接地气点。在中国,肯德基为啥感觉比麦当劳“牛”?简单说,肯德基在中国简直是“本土化战神”,而麦当劳呢,虽然也赚得盆满钵满,但感觉像是“慢.............
  • 回答
    有人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是“垃圾食品”,主要是基于它们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在营养学和健康学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一、 高油、高盐、高糖(“三高”特征) 高油(高脂肪): 烹饪方式: 快餐店大量使用油炸的烹饪方式,例如炸鸡、炸薯条、炸鱼排等。油炸过程中,食物会吸收大量油脂,.............
  • 回答
    关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巨头不公开销售酒类产品的原因,这背后其实涉及了一系列复杂的商业决策、品牌定位、目标受众以及运营考量。并非所有西方国家都有这个禁忌,但总体来说,这确实是它们在全球市场普遍采取的策略。1. 品牌定位与核心业务聚焦:肯德基、麦当劳最开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快速、便捷、高性价比.............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的孩子有过类似的偏好。为什么肯德基在小朋友生日 party 界似乎比麦当劳更受欢迎?其实,这背后可能涉及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从“生日派对仪式感”的角度来看,肯德基在这方面似乎更能抓住小朋友的心。 标志性的生日套餐和装饰: 肯德基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