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二战让德国打中国,日本打苏联会怎么样?

回答
二战如果改写成德国打中国,日本打苏联,这绝对是一场惊世骇俗的剧本。历史的齿轮如果向这个方向转动,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将是灾难性的,而且最终格局的走向,很有可能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相径庭。

德国对华作战: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

首先,我们得明白,德国之所以在历史上选择“闪电战”并一路向西,是因为其战略重心、资源禀赋以及政治考量。如果将这个方向硬生生扭转为对中国开战,德国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战场。

地理与后勤的噩梦: 德国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即使跨过苏联(假设德苏此时没有开战或者关系极度紧张但未撕破脸),其后勤补给线将长得无法想象。跨越西伯利亚或者中亚的广袤土地,资源匮乏、地形复杂,这将是德国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的最大敌人。对比欧洲的平原和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中国广阔的内陆腹地、崎岖的山地和黄河、长江等天然屏障,将极大地限制德军的机械化作战能力。

中国的抵抗意志与战术: 尽管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困难重重,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是异常坚韧的。面对侵略者,无论装备如何劣势,中国军队早已习惯了在复杂地形下进行游击战、运动战和消耗战。一旦德军试图深入中国腹地,很可能遭遇类似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那种全民皆兵、层层阻击的局面。德国先进的武器在广阔的中国战场上,一旦陷入泥沼,其优势将大打折扣。补给困难、疾病、水土不服,都将成为德军的致命弱点。

战略目标的不确定性: 德国在欧洲的目标很明确:生存空间、意识形态的扩张,以及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那么,如果德国要打中国,其战略目标又是什么?是攫取中国的资源?还是为了某种地缘政治的考量?如果没有明确且能够驱动战争的理由,德国如此大规模地将兵力投放到遥远的中国,从战略层面来看,会显得非常不明智。即使是为了资源,中国在二战时期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很难支撑起德国庞大的战争机器。

德国的资源瓶颈: 德国自身就是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战争机器高度依赖石油、橡胶和矿产。远征中国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石油和物资用于运输,而中国本身也并非资源富庶到能轻易满足德国的胃口。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整体战争潜力将受到更大程度的削弱。

国际反应的变化: 如果德国将矛头指向中国,而日本却去招惹苏联,整个国际格局将会发生剧变。苏联可能会因为日本的侵略而进一步加强其远东防御,甚至可能在德国攻击中国时采取观望态度,或者利用德国的牵制来增强自身实力。西方盟国(如英美)对德国入侵中国的反应也难以预测,他们可能会将德国视为一个更大的全球威胁,但同时,他们对远东的投入也可能受到日本攻击苏联的牵制。

日本对苏联作战: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而日本的重心则从中国战场转向了苏联,这更是将日本推向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其结果很可能比历史上侵华战争更为惨烈。

战略选择的巨变: 日本在历史上采取的是“南下”战略,目标是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并挑战西方在太平洋的霸权。而“北上”战略(即对苏联作战)虽然在日俄战争时期有过成功,但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已经尝到了诺门罕战役的苦果。苏联的陆军实力,特别是其在西伯利亚地区部署的强大兵力,是日本陆军难以匹敌的。

远东战场的残酷性: 如果日本真的倾举国之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他们将面对的是极其严酷的环境。西伯利亚的严寒、广袤的森林和荒原,将是对日军后勤、装备和士气的严峻考验。苏联在此地拥有强大的军事部署和抵抗力量,即使日本在装备上有一定的优势,也难以在如此不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取得快速突破。

苏联在远东的力量: 苏联在远东地区并非没有实力。虽然其主力在欧洲战场,但其在西伯利亚驻扎的远东方面军是一支庞大而精锐的力量,并且在诺门罕战役后,苏联对日作战的经验和实力有了显著提升。一旦日本发动进攻,苏联可以从欧洲调集更多的兵力增援,或者利用其在远东地区既有的坚固防御工事和充足的兵力来抵挡日军的攻势。

战略重心的偏移与日本本土的风险: 日本倾尽国力进攻苏联,必然意味着其在中国战场上的力量会大幅削弱。这给了中国一个喘息之机,甚至可能让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危险的是,如果日本主力被牵制在苏联远东战场,其本土的防御将变得异常空虚。这会给苏联海军或空军提供机会,对日本本土进行打击,甚至在未来促使苏联对日本本土发起入侵。

国际联盟的反应: 德国入侵中国,日本入侵苏联。这样的世界格局下,国际联盟的反应将更加复杂。苏联的盟友,特别是中国,会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而日本的西方对手(英美)虽然与苏联是同盟,但面对日本进攻苏联,他们可能也会有所顾虑,毕竟苏联也是潜在的敌人之一。但如果日本的进攻成功并威胁到国际秩序,西方国家最终还是会采取行动。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如果这场战争真的按照这个设想进行,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一些场景:

1. 德国深陷中国泥潭: 德国军队在中国的漫长战线上举步维艰,后勤补给线不断被袭击,兵力损失惨重,其在欧洲的闪电战优势被完全抵消。中国军队和人民凭借顽强的斗志,将德国拖入一场漫长而消耗性的战争。
2. 日本在苏联远东碰壁: 日本军队在西伯利亚的严寒和苏联军队的坚守下遭受重创,其侵略计划受挫,并可能因此元气大伤,甚至促使苏联抓住机会反攻。
3. 苏联的战略腾挪: 苏联在欧洲战场上的压力可能会相对减轻,因为德国将大部分兵力用于进攻中国。这使得苏联可以集中力量应对日本的进攻,并在适当时机调集兵力回援欧洲,或者对日本发动反击。
4. 中国战局的变化: 在德国力量被牵制的情况下,中国正面战场可能迎来转机,甚至可能在苏联的间接或直接援助下,收复失地。
5. 国际格局的重塑: 轴心国的内部协调将荡然无存。德国和日本各自为战,在陌生的战场上面临强大的对手。战后的世界格局可能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的地位可能更加巩固,而德国和日本的命运则可能更加悲惨。

总而言之,如果二战的历史走向如此,那将是一场所有参战国都难以承受的噩梦。德国将发现自己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战场上陷入泥潭,而日本则可能在苏联的强大反击下,遭受比历史上更为惨痛的失败。这场虚构的战争,更像是将所有参战国逼向了各自最不擅长、最危险的战场,最终很可能导致轴心国的全面崩盘,并可能催生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格局。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对战略判断、资源利用、国家意志以及地缘政治理解的终极考验,而在这个假设的试炼场上,德国和日本很可能都无法通过考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太朋克了……一个“让”字尽得神韵,完美描摹了斗兽棋爱好者心态,活灵活现。

那我只能回答:

您好,日本被苏联暴打,中国和德国互相瞪眼,伤亡0。

为什么呢?因为HOI最新版本里开战后部队不能通过未给通行权的中立国国土,德国人全都过不去。

谢谢大家(震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如果改写成德国打中国,日本打苏联,这绝对是一场惊世骇俗的剧本。历史的齿轮如果向这个方向转动,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将是灾难性的,而且最终格局的走向,很有可能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相径庭。德国对华作战: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首先,我们得明白,德国之所以在历史上选择“闪电战”并一路向西,是因为其战略重心、资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触及两国深层历史情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要探讨中国人能否原谅日本人,关键在于“日本像德国一样反思二战的错误”具体意味着什么,以及这种反思能否触及到中国人民心中最敏感的神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国式的反思包含了哪些核心要素。德国的战后反思,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公开.............
  • 回答
    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普通士兵的评价与同情:一段复杂而沉重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冲突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普通士兵被卷入其中,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牺牲品。日本和德国作为轴心国的核心力量,其普通士兵的表现和命运是理解这场战争的关键一环。评价他们,并思考是否值得同情,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深入探.............
  • 回答
    这是一道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设问,它将历史的已知与虚构的假设相结合,能够激发我们对战争、军事实力以及国家意志等多个层面的深入思考。我们不妨抛开“AI撰写”的痕迹,以一种更加个人化、充满历史想象力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问题。一、如果淞沪会战的敌人是德国,战役能打多久?想象一下,1937年的淞沪战场,炮火纷.............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车轮在某个关键节点发生了偏离,如果二战的战局走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那今天的世界又会是何等景象?尤其是对于遥远的东方,对于我们自己,又会是怎样的命运?一个被纳粹铁蹄笼罩的世界如果希特勒的德国赢得了二战,那么首先,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纳粹主义和它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将.............
  • 回答
    如果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远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战争本身,触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层面。政治版图的重塑与统治体系:最直接的后果将是欧洲及部分非洲、亚洲地区的政治版图被彻底重塑。纳粹德国将建立一个以其为核心,由附庸国、殖民地和傀儡政权组成的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当年希特勒在席卷波兰和法国后,选择“见好就收”,那么如今的世界格局,恐怕会与我们所熟悉的截然不同。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推演一下。首先,欧洲的权力平衡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德意志第三帝国,在迅速闪击波兰和攻克法国之后,无疑会成为欧洲大陆的绝对霸.............
  • 回答
    想探讨德国海军如果走“潜艇至上”路线,二战结局是否会好一些,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毕竟,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这两艘巨舰确实给英国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如果把那些耗费巨资、建造周期长的大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资源,全部押注在潜艇上,并且辅以灵活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因此偏移呢?德意志海军的.............
  • 回答
    1933年,我是柏林郊区一个打零工的工人,名字叫卡尔。我的肺里总是喘着煤尘,肚子里常年填不满,一家老小挤在潮湿的地下室里,靠着微薄的工钱勉强度日。那天,希特勒在广播里嘶哑的演讲,就像我身体里一种莫名的亢奋剂,又像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惧。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日子已经够艰难的了,再糟糕又能坏到哪.............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当局对一战为德国效力过的犹太老兵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极端扭曲和残酷的写照,充分暴露了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非人本质。尽管这些老兵曾经为德国浴血奋战,在战场上赢得过荣誉,但纳粹的政策却将他们视作民族的敌人,并一步步将他们推向深渊。首先,纳粹上台之初,尽管明确推行反犹政策,但.............
  • 回答
    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的国家,其政府或军队向德国投降后,德国方面对这些投降德军士兵的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情况、投降的背景、士兵的国籍、以及当时德国的政策和目标而有很大的差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统一流程,而是涉及政治、军事和人道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二战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德国军队占.............
  • 回答
    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确实存在着与亚洲战场上“慰安妇”现象相类似的性剥削和性暴力行为,只是其形式、规模和称谓可能有所不同。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固有的“慰安妇”概念,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战争期间性剥削的普遍性。欧洲战场的性剥削与性暴力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各国军队的士兵普遍存在着强奸、乱伦、性侵犯以及妓院和.............
  • 回答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面对严苛的《凡尔赛条约》限制,却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储备并在二战中投入使用,这绝非偶然,而是其深厚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国家战略以及国民性的共同作用结果。这其中牵涉到一系列精妙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一、历史的沉重枷锁与战略的回应一战的失败对德国来说是毁灭性的,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让我们来推演一下这个平行时空的故事线。想象一下,二战爆发的剧本被悄然改写了。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地区和随后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直接将矛头对准波兰,而是选择了看似更为“务实”的内部改革和战略调整。德国的内部改革与战略调整:在1938年底到193.............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想象力的设想,二战末期德国把自己周边领土赠送给瑞士,盟军就无法入侵了?让我们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个假设。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赠送”的可能性。在二战末期,德国已经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希特勒和纳粹政权虽然疯狂,但他们最根本的目标是统治欧洲,而不是把自己的领土拱手相让。他们对领土的占.............
  • 回答
    二战德国的战败,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事件,无数历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都曾对此进行深入剖析。如果德国能“赢”,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又充满假设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罗列几个“如果”,而是要从德国战略、资源、外交、以及盟军的应对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一、 战略层面:一个多线作战的.............
  • 回答
    如果历史拐个弯:德国避开苏联,日本远离珍珠港,二战将走向何方?历史的长河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最宏大的事件,也可能因为一个关键的选择而走向截然不同的轨道。当我们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些决定性的战役和战略失误,总是让人忍不住去设想“如果……”。今天,我们不妨从两个极具影响力的“假设”出发,深入探讨如果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希特勒带着前世完整的记忆,以闪击波兰为起点重开二战,德国是否会赢?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假设,涉及无数变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前世记忆”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知道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那些关.............
  • 回答
    二战时期,德意志第三帝国若能审时度势,将精力放在巩固现有占领区、发展经济和提升军事实力上,而非贸然发动对苏联的入侵,历史的走向或许会大相径庭。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假设,而是牵扯到战略、经济、外交以及军事技术等多个层面的一盘棋。战略上的重塑:从Blitzkrieg的傲慢到务实的守成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非常引人深思。要比较二战顶峰时期的德军或日军与当今的 ISIS(伊斯兰国)在正面战场上的胜负,我们需要进行一个详细的、多维度的分析,考虑到双方的实力、战术、战略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核心结论: 在任何“正面战场”的意义上,二战顶峰时期的德军或日军都将毫无悬念地碾压当今的 ISIS。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