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由法兰克分裂出来的为什么法国能在中世纪长期统一而德国意大利在近代才统一?

回答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同根同源,都曾是广袤的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但它们在中世纪和近代历史走向的差异,却如同三条蜿蜒的河流,最终汇入不同的海洋。要理解为何法国能在中世纪相对长久地维持统一,而德国和意大利直到近代才实现国家统一,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政治、社会和地理条件。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法国。法兰克王国在加洛林帝国时期达到了顶峰,但随着查理曼大帝的去世,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然而,与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境遇不同,西法兰克王国(也就是后来的法国)在分裂后,其王权虽然在早期并不强大,但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这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与日耳曼地区和意大利北部那种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容易形成割据的地理环境相比,法国的核心区域,尤其是北部和中部,拥有较为平坦的土地和发达的内陆水道,这使得王权更容易对领土进行控制和征税,也方便了军队的调动。

其二,是巴黎及其周边地区(法兰西岛)的崛起。这片区域逐渐成为王室的直接封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不断地将领土纳入自己的直辖范围,并通过联姻、战争和赎买等方式,逐步削弱了地方公爵和伯爵的势力。卡佩王朝虽然早期权力有限,但其延续性和对核心领土的经营,为后来的法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国王们善于利用教会的支持,同时也懂得利用外部威胁来团结内部力量。

其三,是王权与大贵族之间的巧妙平衡。在中世纪的法国,国王虽然面临着强大的封建领主的挑战,但他们也能够利用这些领主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时,相对强大的世袭贵族,在面对外部入侵(如诺曼人、英格兰人)时,也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国家的整体框架。

再来看看德国。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地区被多个日耳曼部落瓜分,随后被法兰克王国征服。但与法国不同,当查理曼帝国分裂时,东法兰克王国(也就是日耳曼地区)的命运就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首先,地理上的分散性是主要原因。德意志地区缺乏一个像巴黎那样稳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广袤的土地上,山脉、森林和河流将各地分隔开来,使得中央王权难以有效地辐射和管理。

其次,奥托一世在962年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继承了查理曼的衣钵,却注定了其“统一”的脆弱性。这个帝国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的诸侯(如萨克森公爵、巴伐利亚公爵等)的支持。皇帝的选举制度,也使得每一次权力交接都可能引发地方诸侯的纷争。诸侯们拥有强大的军事和行政权力,甚至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皇帝往往同时承担着意大利北部事务的责任,这使得他们的精力被分散。皇帝们在意大利的扩张和军事行动,消耗了大量资源,也引起了教皇和意大利城邦的反对,从而削弱了他们在德意志本土的统治根基。因此,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义上统一,但实际上是由众多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诸侯国组成,各邦国之间缺乏真正的统一的政治认同和制度。

最后是意大利。意大利的统一历史更为复杂和漫长,其地理环境的破碎性是其长久分裂的根源。阿尔卑斯山脉将意大利与欧洲大陆隔离开来,亚平宁山脉又将其内部分割成多个区域。

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经历了蛮族入侵、伦巴第人统治、拜占庭的短暂恢复以及后来的法兰克人征服。更重要的是,教会的世俗权力——教皇国——的存在,成为了意大利统一的一大阻碍。教皇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和权力,往往不遗余力地阻止任何一个强大的势力在意大利崛起,尤其是那些试图统一意大利的皇帝或国王。

此外,意大利北部涌现出的众多自治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它们凭借发达的商业和海上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这些城市共和国更愿意维护自身的独立,而不是屈服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使得任何统一的尝试都举步维艰。

与法国不同,意大利缺乏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地扩张和巩固权力的本土王朝。即便是北方强大的国王,在尝试控制意大利南部时,也常常面临地方势力的反抗和外部势力的干预。

总结来说,法国之所以能在中世纪相对长久地维持统一,得益于其地理上的集中性、巴黎地区的政治经济辐射力以及王权与大贵族之间逐渐形成的平衡。而德国和意大利则由于各自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人文特点,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德国由于其帝国的松散性、皇帝权力的不稳定性以及诸侯的强大势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意大利则因其破碎的地理环境、教皇国的存在以及发达的城邦经济,使得统一的努力难以成功,直到近代才在民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才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三段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地理、政治、经济和历史事件如何共同塑造了欧洲大陆国家命运的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这是个宏大的题目,但是这个题目有问题。

学识有限,秉着交流学习的态度说点自己观点。不对的地方请指教。

在的上学时候,读到历史书上的那段,其实觉得真TM魔幻。西法,中法,东法明明疆土和现在三国的疆土有很多的不同,怎么就成了这三个国家的前身了。

其实,我们的历史书,限于篇幅,没有对中间进行任何描述。在讲究血统法理的欧洲,说三个法兰克是法德意三国前身的确是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只限于“有一定道理”,不代表确实有道理。

首先是三国和三法之间的传承关系。

现在法国向上追述,的确可以追述到西法。但中间涉及了大量的土地兼并和家族绝嗣以及外部压力。现在的德国向上追述,就是勃兰登堡公国,放大了再看,就是神罗,再向前就是东法。现在的意大利就比较魔幻了,奠定现在意大利版图的撒丁王国前身是神罗的萨伏伊公国。如果要按教科书的说法中法是意大利的前身,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萨伏伊公国所在的位置是曾经中法的控制范围,洛泰尔林吉亚王国中的勃艮第地区(不是脑裂的那个勃艮第公国)。

这就是三个国家向上最简单的追述法。当然历史进程没我说的这么简单,中间涵盖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宗教影响,相互之间的外交,家族联姻,绝嗣,旁系,战争。

其次是一个概念问题。

现在意义上的国家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西欧的中世纪,是标准的封建制。国家的等级从帝国--王国--公国--伯国递减,对应爵位分别为:皇帝,国王,公爵,伯爵。等级森严,但是各级权力有效管理权限在多数情况下只限于自己直辖领地,对于下级管理基本属遥控指挥,随着地方领袖的逐渐壮大,及有可能出现自立门户的情况。比如:1066年法国的下属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后,基本就不鸟法王了。在经历两百多年的联姻和吞并后,甚至掌握了原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公国,后随着双方矛盾的加剧,爆发了百年战争。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概念是不可以直接套用在中世纪的西欧政治体系中的。现在国家概念形成要等到17世纪,欧洲大陆上的“30年战争”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这个时间点。在此之前,所谓的西法兰克或者法兰西,东法兰克或者神罗,中法兰克或者洛泰尔林吉亚王国,虽然他们也有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体系,但因为统治家族继承法的限制以及血统论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不能自上而下施行有效的集权统治。对于政权划分也并不是国家这个单位,而是家族。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法兰西、神罗等各种国名其实是方便大家族统治而进行的地区划分,比如下半身开疆的哈布斯堡家族,用下半身曾经同时统治了神罗、西班牙、尼德兰。现在的西班牙王室是出自法国的卡佩家族。

明白了家族的概念,再来说继承法。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君主继承制度,是男丁优先均分制。这也是法兰克王国均分成三法的缘由,当然后代们火并再分再火并再分那是后话了。再这个基础上,是很难出现一个疆土辽阔且进行统一行政管理的专制集权政权的。

大的趋势就是有限的土地越分越细,僧多肉少。然后就是相互之间对于土地资源的争夺,换句话说就是战争。

西欧的这套中世纪体系理解之后,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再回来看这个问题,就能明白了。

从国家概念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法兰西长时间的统一,在中世纪多数时间中,法兰西王国里的地方领袖基本也是各过各的,既有阿基坦,香槟,波旁,诺曼底,加斯科涅,普罗旺斯,勃艮第这些地方贵族政权,也有圣殿骑士团和教宗领地这样的宗教政权。“政令不出法兰西岛”并不是一句玩笑话。相比神罗的碎成渣,法兰西只不过碎的不够彻底而已。而后随着与教宗的矛盾加剧,与神罗的矛盾,与英格兰的百年战争等这些外部因素逐渐迫使法兰西先于另外两国走上了集权专制的道路,而后逐步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此时的哈布斯堡还在忙于处理神罗的七大姑八大姨之间那点破事,意大利的商人们还在抱怨地中海的油水越来越少了。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