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语、德语、意语、西语,哪个最好学?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被问到。要说哪个“最好学”,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身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你认为的“好学”是什么标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难度,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一、 语言本身的学习难度:

发音和拼写:
西班牙语: 通常被认为发音和拼写最接近,每个字母的发音基本固定,拼写规则也比较简单。这使得初学者能够相对快速地掌握朗读和拼写。
意大利语: 发音也相对规律,有很多相似于西班牙语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有的音和组合。总的来说,也属于比较容易上手的。
法语: 法语的发音规则相对复杂,有很多鼻音、连读和不发音的字母,这会让初学者感到有些挑战。拼写和发音之间也存在一些不规律性。
德语: 德语的发音相对清晰,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特定音素,比如颤音“r”和一些辅音组合。最让初学者头疼的可能是德语的词性(阳性、阴性、中性)和格的变化,这会直接影响到拼写和词语的选择。

语法:
西班牙语: 动词变位比较复杂,时态和语态非常丰富,这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名词的性数一致性相对简单,形容词也比较灵活。
意大利语: 语法结构与西班牙语有相似之处,动词变位同样是学习的重头戏,时态也很多。名词的性数变化和形容词的搭配也需要掌握。
法语: 法语的语法系统也相当庞大,动词变位同样繁琐,有各种不规则动词需要记忆。名词的性数、形容词的性数和位置、代词的用法等都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练习。
德语: 德语的语法可以说是这四门语言中最复杂的。名词的三个性(阳性、阴性、中性)以及四个格(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的变化,会影响冠词、形容词、名词本身,使得句子结构和词语选择需要非常谨慎。动词变位也是学习的重点。

词汇:
英语背景学习者: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英语,那么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两种语言与英语有大量的同源词(来源于拉丁语)。
德语: 德语与英语同属日耳曼语系,因此在词汇上有一定的关联,但它的构词法非常灵活,可以通过组合词汇来创造新词,这既是优点也是挑战。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也属于罗曼语族,与法语、西班牙语有共同的拉丁语根源,因此在词汇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二、 学习资源和社区支持:

西班牙语: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人数众多,尤其是在美洲和西班牙。这意味着你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母语使用者,学习资源也非常丰富,从教材到在线课程,再到交流伙伴,都比较容易找到。
法语: 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法语在外交、文化、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法语学习者社区庞大,资源也相对丰富。很多地区都有法语联盟等机构提供教学和文化活动。
意大利语: 虽然不如前两者普及,但在文化、艺术、时尚、美食等方面有着独特魅力。意大利语的学习资源也逐渐丰富,尤其是在线学习平台和与意大利文化相关的社群。
德语: 德语在欧洲经济和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德国作为经济强国,吸引了许多学习者。关于德语的学习资源也非常多,尤其是在德国使领馆、歌德学院等机构的支持下,学习体系比较完善。

三、 学习动机和兴趣: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你为什么想学这门语言? 你的兴趣在哪里?

如果你热爱探戈、弗拉门戈,对拉丁美洲文化充满好奇,那么 西班牙语 可能会是你的最佳选择。它的热情和奔放会让你沉浸其中。
如果你钟情于巴黎的浪漫、文学的韵味,喜欢精致的时尚和美味的法餐,那么学习 法语 会是一种享受。它如同艺术品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如果你着迷于文艺复兴的艺术、歌剧的咏叹,对意大利的美景和美食欲罢不能,那么 意大利语 会带给你纯粹的愉悦。它如同音乐般优美动听。
如果你对精密的技术、严谨的哲学、高效的工程感兴趣,或者想去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发展,那么 德语 是不二之选。它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总结一下:

从发音和拼写入手,最快上手的是西班牙语,其次是意大利语。
从语法复杂性来看,德语通常被认为难度最大,然后是法语和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相对简单一些(但动词变位仍然是挑战)。
如果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法语和西班牙语的词汇关联度更高。

我的建议是:

1. 试听一下不同语言的发音和语调: 看看哪种语言的声音更能引起你的共鸣。你可以找一些youtube上的语言学习频道或者电影片段来听。
2. 了解一下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 是哪种文化吸引你?是拉丁文化的热情,是法兰西的浪漫,是意大利的艺术,还是德意志的严谨?
3. 尝试学习一些基础的单词和短语: 看看你对哪种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有兴趣和动力。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互动就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语言的“亲切感”。
4. 想想你的学习目标: 你是想旅游、工作、留学,还是只是出于兴趣?不同的目标可能会影响你的选择。

最终,“最好学”的语言是你最有热情去学习、最有动力去坚持的语言。 祝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门语言,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四种语言都能无障碍阅读,法语西语可以无障碍交流

1.这四种语言个人认为都不难,西语相对来说是最容易的,而且拉美西语要比西班牙本土的卡斯蒂亚语更容易,因为拉美西语对于定冠词的使用,以及对于遵循语法的要求没有本土卡斯蒂亚语那么严格。而且最关键的是,西语的发音系统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尤其是西语只有5个不变元音,音节也要更加清晰

2.德语并不难,但是德语是一种对非母语学习者来说非常“不友好”的语言。简单地说德语的不友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因为需要保持语言的原汁原味特色,德语拒绝使用很多其他欧洲语言(包括英语)所习以为常的拉丁词汇,而使用了更多日耳曼词源的词汇;第二,德语拼装式的构词方式,尤其是用日耳曼词源的词汇进行拼装的构词方式,带有非常明显19世纪民族主义的痕迹,像医院,科学,经济学,书店,社会,等等

3.至于法语,我觉得最大的难关在于开头,要习惯法语那种独特的正字法的确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尤其是字母读音的规律(事实上看多了就明白内在规律)非常繁琐,但是只要有心或者有足够好的天生归纳能力,或者有足够的经验支撑就不成问题了。不过个人的看法是,法语要会不难,要真正深入其实难度不低,当然像我这种靠希腊语词根可以猜出大堆词汇意思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user avatar

对学小语种的同学来说,英语就像是一个好单纯好不做作的前任。等遇上了小语种,才晓得英语的好。


一提到法德西意这些小语种,大部分初学者会觉得入门难。难在哪儿?小舌音或大舌音发不出,舌头都捋不直了;背单词还要记性别,阴性、阳性,甚至中性;动词居然还要根据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进行变位……还不是单个语种这样,而是每一个,每一个!这么一比较,英语在入门阶段简直是业界良心!


以下是常见槽点:


在法语里,我们这样读数字。


图片来源:pinterest


关于法语的数字,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德语君表示不服,他们说:

9999:neuntausendneunhundertneunundneunzig


德语单词长,出了名的长。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过不要被表象吓到,所有的超长德语单词都是纸老虎,它们都可以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单词,有时候只要把这些小单词的意思组合起来,就能把长单词的意思猜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德语词汇的学习重点是要把基本词汇熟记于心。)


沪江德语君如是说:“德语吧,主要是复合词多,单词想多长有多长。不过听说俄语比我们长……”


俄语君笑笑,甩过来这么一篇文章:



可以,这很俄语。


学了西语和意大利语,你会爱上弹舌的感觉,天天没事就发个大舌音玩儿。


走路的时候弹,坐着的时候弹,躺着的时候弹,看电视的时候弹,玩手机的时候弹,总之有事没事弹一下,除了消遣还能装逼,何乐而不为。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开始要把中文词汇玩坏了!一切带l、r的音都能发大舌!抱怨好热一定会是好rrrrrre,骂人不自觉地就是马rrrrrre戈壁。旁人看来在,这简直有病。


…………


既然这些小语种看上去都不容易,那到底学哪个好呢?


别急,是不是真的很难,我们还得好好说说。先来看看法德西意四个语种之间的异同吧。


1 . 字母:


法语

  • 26个字母。写法和英语相同,但发音不同。

  • 部分字母带特殊音符,如é, è, ê, ë等,通常用来调节发音和区分语义,并不计入基本的26个字母之列。

德语

  • 30个字母。其中26个字母写法与英语相同,但发音不同。再加4个特殊字母ä, ö, ü, ß。

西语

  • 27个字母。其中26个字母写法与英语相同,但发音不同。再加1个特殊字母ñ。

意语

  • 21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e和o有细分的开口音与闭口音,但都属于口型上的细微差别,不构成发音上的难点。

  • 另有5个外来字母j, k, w, x, y,不包含在意大利语21个字母中,只出现在个别外来单词中。

从这个角度看,掌握字母的难度差别不大,西语意语可以相对少记一些东西。


2. 大舌音、小舌音:


法语德语有小舌音,西语意语有大舌音,初学者可能都会觉得难。但其实并不需要对它们有太多执念。


比如法语,因为有小舌音的存在,所以有同学觉得说法语和吐痰有的一拼,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小舌在哪儿?面对镜子,张开嘴巴,喉咙深处那个小小的、垂着的部分,就是小舌头。小舌音也称作“颤音”,舌尖抵住下牙龈,舌头后部略微抬起,气流通过小舌颤动,声带也振动,这样小舌音就发出来了。其实发不出小舌音也不要紧,法国人日常对话中并不十分强调"r"的发音,有时只是一带而过。如果你实在发不出的话,建议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比如,发汉语拼音"h"的音并振动声带。嗯,跟我说:“喝!”


至于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里的大舌音,有人天生就会,一点就通,简直像是开了外挂;而有人会感觉大概一辈子都发不出了,简直悲伤逆流成河。对于并非天生就会的同学来说,大舌音确实需要长期练习。但实在发不出的话,也别因此放弃西语或意语哦。我会说有些西班牙人或意大利人也发帖自我吐槽,说发不出大舌音吗?


还是跟大家说说怎么练习吧(嗯,发不出大舌音虽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但就这样自暴自弃也不太好,对吧)。大舌音其实就是我们说话时舌头的颤动。首先,放松你的口腔和舌头,千万不要紧张,舌头也千万不要紧绷,要完全处于放松状态下;第二步,把舌头的位置摆放正确:舌尖轻轻抵在上齿龈的地方。这样我们口腔里就形成了一个“空槽”空间;第三步:嘴型一定要正确,这样发起来会方便很多:嘴巴咧开,就好像门牙咬住一根筷子的感觉,然后用尽力气往外吹气,慢慢就会找到感觉了。


诶?你问小舌音、大舌音哪个更难?这么说吧,学小舌音的时候,你的感觉是酱紫的:



学大舌音的时候,是酱紫的: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大舌音的法语、德语,相对来说要“友好”多啦。


3. 发音规则 & 特点:


法语是一门发音很规范的语言。学完拼读规则之后,能根据规则读出单词,哪怕不知道意思的词汇。换句话说,在看懂一篇文章的含义之前,就已经可以把文章朗读出来了。但和西语、意语完全见字即读的情况相比,法语里需要记忆的特殊规律会稍微多一些。比如辅音字母如果位于词尾,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发音的, Paris 词尾的s 就不发音;但也存在词尾辅音发音的情况,比如外来词,借词,和l c q f r 这5个字母在词尾的情况。


再从发音特点上看:通俗形象点讲,说法语要噘着嘴。因为法语里圆唇音比较多,15个元音里,有9个是圆唇音。按复旦法语系某一位老师的说法,就是嘴要噘成“小鸡屁股”的样子(笑)。另外,法语单词的重音一般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但并不十分强调。相比单词的重音,法语更注重句子的语音语调。


而在德语中,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可能会对应几种不同的固定读法。需要掌握的常见字母组合有eu, äu, au, ei, ie, ch, sch, ung, qu等。只能说德语需要记忆的发音规则比较多,特例的话还算OK,并没有多到吓人的地步。


发音特点方面,德语比较铿锵有力。不过德语君坚决不承认说德语像吵架,他们指出, “元首的愤怒”只是个例。



嗯,个例。


德语重音要记忆的规律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德语重音一般在第一个音节上,少数德语词会在第二个音节上。德语动词中,可分动词的重音在可分前缀上,带有不可分前缀的动词,重音一般在词干的第一个音节。德语名词中,复合词一般是第一个词带主重音,一些名词的重音会在倒数第一个音节上,常见的有以-tät、-tion、-ismus、-ent等结尾的名词。如果不确定一个德语词的重音该怎么拿捏,可以登录杜登在线词典查询。

西班牙语的书写和发音关系密切,元音字母与元音音素一一对应,辅音字母也与辅音音素有着较强的对应关系,所以西班牙语可以基本上做到听音写词,见词读音。西语一般用不上国际音标,发音规律也几乎没有特例。重点注意分清楚浊辅音和掌握重音规律就好。


意大利语也是见字即读的。发音方面,说意大利语的时候嘴型饱满,发音抑扬顿挫。它也被称为富有韵律乐感的语言。重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意大利语规则的重音都落在单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但是也有不规则重音的情况,比如倒数第三,倒数第四,或者最后一个音节上。这一点需要在意大利语入门阶段就养成良好的标注重音的习惯,不规则的重音一般在字典上都会有标注,需要多读多练,培养语感。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培养出辨别重音的能力,有时候重音读得不对,自己就会察觉到发音很别扭,很奇怪哦。


4. 阴阳性: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其实不只是学语言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更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有一个在小语种里普遍存在,但初学者可能比较陌生的概念,就是“性数配合“,又叫“性数一致”、“性数搭配”。


法语、西语、意语的名词都有阴阳性之分,用来修饰这些名词的形容词,就需要有阴性、阳性的形式变化,还要考虑单复数的变化。而德语显得更“变态”一些,名词除了阴阳性,还有中性。一个德语形容词的形式,除了要考虑所修饰名词的“词性”、“单复数”之外,还要考虑是“一格二格三格还是四格”,简单粗暴地说,主语一般是一格,直接宾语一般是四格,间接宾语是三格,二格表所属关系。


这么说比较抽象,举一些例子吧。在德语里,男人是阳性,女人是阴性,小孩子是中性,嗯,等小孩子长大了变成男人或者女人,才能有阴性或阳性。这些还都算好理解的,还有很多名词的性是不能用常规思路去理解的,只能背下来。比如马克吐温曾经吐槽德语词性:狗是阳性,马是中性,猫是阴性,即使公猫也是阴性的!(当个段子,给大家乐一下,马克吐温简直就是德语吐槽界的段子手啊!)。相对应地,如果我们要给公猫加个形容词,形容词的词尾就要按照阴性名词的规则变化,考虑词性、单复数、格……


附上四个表格,大家感受下这四个语种的名词阴阳性规则吧~(注意哦,表格内容为不完全列举)。


法语

  • 阳性词尾

以-age,-ail,-al,-ament,-as,-eil,-ement,-euil,-ier,-er,-in,-is,-isme,-oir为后缀的名词。除此之外,星期、月份、季节、语言和树都是阳性。

  • 阴性词尾

以-ade,-aille,-ance,-ée,-eille,-ence(例外:le silence),-erie,-esse,-ette,-euille,-ie,-ière,-ère,-ise,-aison,-sion, -tion, -xion,-té,-ude,-ure,-eur(例外:le bonheur, le malheur, l’ingénieur)为后缀的名词。

  • 一些“雌雄同体”的情况。

阴性的la tour 是“塔,城楼”,阳性的le tour 是“环,圈”;阳性的le poste是“职位”,阴性的la poste是“邮局”。但这类词毕竟是极少数的,多看几遍就能记住啦。


德语

Ps: 以下为常见规律总结,可当做多数情况的参考

  • 阳性词尾

以-en, -er, -ismus, -or, -us为后缀的名词;由动词去掉-en变化而来的名词;由动词去掉-en并发生一些变化而来的名词。

  • 阴性词尾

以-e, -ei, -ie, -heit, -schaft, -ung为后缀的德语词(非外来语),以及许多以-t结尾的由动词变化过来的名词;被德语吸收的以-anz/-enz, -ik/-atik, -ion/-tion, -ität为后缀的外来词。

  • 中性词尾

-ar, -är, -at, -ing, -ment, -o, -um为后缀的名词;由动词不定式直接变化而来的名词;由形容词变化而来的以-e为词尾的名词。

  • 一些“雌雄同体”的情况

1. 词性不同但意思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是地域因素,如Radio(收音机)一般是中性,在南德也可以是阳性。2. 词性不同,含义也不同,如der See(阳性)“湖”;die See(阴性)“海”。这类特例不算多,努力一下就能记住啦。


西班牙语

  • 阳性词尾

以o 结尾的词一般是阳性。但也有例外,如:la foto(照片)。

以-or, -aje, -an, -ambre 结尾的词多属阳性,也有例外,如:la hambre(饿)。

树木的名词多为阳性。学科名词多为阴性,而其阳性形式指从事该学科的人。年、月、周、日的名词为阳性。

  • 阴性词尾

以a 结尾的词一般是阴性。但也有例外,如:el mapa(地图),el día(日子)。

以–dad, -umbre, -tud, -ie, -sis, -ción, -sión 结尾的词多属阴性。

树木的果实为阴性。学科名词多为阴性。

一些“雌雄同体”的情况

有些西语词,同一形式的名词其阴阳性具有不同含义,如:
El capital(资本) la capital (首都)
El cometa(彗星) la cometa(风筝)


意大利语

  • 阳性词尾

一般阳性名词以o或e结尾,比如:libro,cane。

(例外:biro, radio,虽然以o结尾,但却是阴性名词。)

以e结尾的阳性名词:通常会见到这些词尾:-iere(如:portiere); -tore(如:attore(男演员) 注意:这类词尾一般和职业有关,如果是女性的话,词尾为:-trice,如:attrice 女演员)。

  • 阴性词尾

一般阴性名词以a或e结尾,比如:isola, chiave。

(例外:panorama, cinema,虽然以a结尾,但却是阳性名词。)

以e结尾的阴性名词:通常是这些词尾:-zione(如: stazione);-sione(如:televisione); -gione(如:stagione)。

  • 一些“雌雄同体”的情况

第一类雌雄同体是指:“意思不同,词性不同”如:radio,译为:镭,射线 时,是阳性名词; 译: 无线电广播时, 是阴性名词。


第二类雌雄同体是指:“单复不同,词性不同”如:手臂:il braccio(单数阳性), le braccia(复数阴性); 鸡蛋:l'uovo(单数阳性) le uova(复数阴性)。


第二类很神奇有没有!单复数变了,阴阳性也会变诶!


总之,这些小语种里,大部分名词的阴阳性还是有规律可言的,但也都存在特例。遇到实在没有规律可言的那些词,见一个背一个才是王道啊。


5. 语速:


对于大部分的小语种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听力一直是个过不去的坎儿,有同学将之归结为语速问题。姑且不论听力和语速的关系,我们先看看法语、德语、西语、意大利语的语速究竟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看由里昂大学发起的一项由分别来自英,法,德,意,日,西,汉等国学生参与的研究。学生要用母语读完20篇短文,而研究人员对录音里的音节及意义进行统计。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ON SPEECH INFORMATION RATE


从语速角度说,汉语的音节率(syllabic rate,音节数/秒数)最低,日语最高。汉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也就是说,掐着表算的话,同样时间内西班牙语蹦出的音节数多于法语,多于意大利语,多于德语,依次递减。


但汉语传递的信息密度比较高。拿汉语和西语相比的话,汉语说得慢,但信息密度高,也更复杂。西语说得快,但信息密度不那么高,复杂度也低一些。


只按语速论英雄,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哦。多数时候,不是对方说得过快导致你听不懂,而是你本身对一门语言的熟悉度还不够。很多单词和搭配都是头一回听说,能听懂个锤子啊!“语速”表示,这个锅不背。


6. 时态语式、动词变位:


动词变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之前学习英语没有接触过的,但在小语种中是普遍存在的,法、德、西、意语中都存在动词变位。来感受一下动词变位的力量吧:


时态、语式、语态


法语

  • 法语有直陈式、命令式、条件式、虚拟式、不定式、分词式6个语式。

  • 直陈式包含11个时态,命令式2个时态,条件式2个时态,虚拟式4个时态,不定式1种,分词式2个时态。

  • 其中常用的不太多,部分语式仅出现在书面语中。

德语

  • 德语动词有6个时态(现在时、现在完成时、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第一将来时、第二将来时),2种动词的行动方式(主动态和被动态),3种动词的叙述方式( 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

  • 动词要结合时态、行动方式、叙述方式三个因素进行变位。

西语

  • 西班牙语分为陈述式、虚拟式、命令式3个式。

  • 陈述式包含10个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简单过去时、过去未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先过去时、将来未完成时、将来完成时、条件时、复合条件时)。虚拟式包含4个时态(现在时、现在完成时、过去未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命令式1种。

意语

  • 意大利语有4个变位语式(直陈式,虚拟式,条件式,命令式)和3个不变位语式(副动词式,动词不定式,分词式)。

  • 变位语式中,直陈式包含8个时态,虚拟式4个时态,条件式2个时态,命令式1个时态。

  • 常用的时态有:直陈式现在时,直陈式近过去时,直陈式未完成过去时,直陈式简单将来时,条件式现在时,条件式过去时和命令式。

我知道初学者看到上面的图表,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其实还好,毕竟语法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点一点认真学习,总是可以掌握的。


其他难(常)点(识):


德语语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动词为中心的框架结构,动词是一句话的中心,在正语序、反语序和尾语序中,动词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翻译成人话就是,德语里会有这样的句子:“我学德语,因为我去德国想”。


西班牙语正字法。西语书写中,书写规范值得注意。比如根据单词的变位,单词的拼写会有变化,举个例子,creer第三人称单数简单过去时变位是creyó,而不是creió。


西班牙语前置词。西语前置词的用法丰富,固定搭配多样,初学者经常会混淆一些前置词的用法。


……


当然,各个小语种难点不止这些哦。


在这里罗列一二,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


大家也别被吓跑了,有些概念你真正学了,才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那我到底学啥好?


其实呢,选择学什么语种,这件事有点像结婚。


你最爱哪个,就先去学哪个,这样才有可能学下去、学好它。


某个语言难或者不难,这些算是外在的条件,而不是你学不学它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还是要问自己一句,爱或者不爱。


如果一定要看条件、看背景的话……



说选择学哪个语种像结婚,其实也不那么准确,毕竟你可以选择同时或先后学几种语种。

学习起来有一种一通百通的感觉,实在是很愉悦的事情。


安利时间:去哪里找学习资料?


沪江法语网站:沪江法语-沪江旗下法语学习资讯网站 及沪江法语微信微博


法国费加罗Le Figaro:Le Figaro - Actualité en direct et informations en continu


法国新闻手机app:提高阅读能力的法语新闻app,随时可以学法语!


法国新闻广播app:提高法语听力的法语新闻app推荐


在线现代法语字典WordReference.comEnglish to French, Italian, German & Spanish Dictionary


法国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 Académie française


国际教学研究中心CIEP,可下载法国留学考试测验题测验题:Ateliers d'anthropologie


沪江德语网站:de.hujiang.com 及沪江德语微信微博


杜登在线词典:duden.de


英德在线词典:dict.cc | Wörterbuch Englisch-Deutsch


歌德学院官网:goethe.de


DAAD官网: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留学必看)


德语搜索引擎:de.hujiang.com/new/p768


国内德语教材推荐:de.hujiang.com/new/p437


更多德语学习网站: 德语学习网站大全


沪江西语网站:es.hujiang.com 及沪江西语微信微博


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的权威词: Real Academia Española


西班牙塞万提斯网上图书馆:Biblioteca Virtual Miguel de Cervantes


著名的西语文化网站:: : : : : El Poder de la Palabra : : : : :


资源丰富的网上书库:Area Libros | En Area Libros encontrarás información sobre literatura, consejos para escribir, libros gratis, juegos literarios, noticias sobre el mundo editorial y, lo más importante, un espacio para que desarrolles tu imaginación y tus dotes creativas.


《人民日报》西班牙语版:español--People's Daily Online


西班牙《ABC报》:ABC - Tu diario en español


西班牙《世界报》(这里的新闻都可以转成声音文件来“听”,还能下载):EL MUNDO - Diario online líder de información en español


广播西班牙电视台:Noticias de última hora, programas y series de televisión(Radio y Televisión Española)


西语之声节目录音下载网站:audio.urcm.net


全球语言交换社区:Official Rosetta Stone®


沪江意语网站:it.hujiang.com 及沪江意语微信微博


意大利语动词变位查询网站:Verbi Italiani


好用的意大利语词典app:521意语君对你表白!满满的心意在这里:汇总最全实用意语词典APP!


意大利语教材推荐:意大利语学习书籍


意大利语语法在线查询:Grammatica italiana, regole, grammatica on line gratis

参考资料:

Maurice Grevisse et André Goosse, Le Bon Usage, 14eédition, 2007

Pellegrino, François, Christophe Coupé and Egidio Marsico :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on Speech Information Rate, 2011

Thomas Marten, Fritz Joachim Sauer (Hrsg.): Länderkunde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und Schweiz (mit Liechtenstein) im Querschnitt. Inform-Verlag, Berlin 2005

Ulrich Ammon: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und der Schweiz: das Problem der nationalen Varietäten, Walter de Gruyter, 1995

Ute Rampillon: Lernen leichter mache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Hueber Verlag, 1999

Jutta Limbach : Hat Deutsch eine Zukunft?: unsere Sprache in der globalisierten Welt, C.H.Beck, 2008

1974年西班牙皇家科学院《西班牙语新语法概要》

Claudio Giovanardi e Pietro Trifone, L'italiano nel mondo, Roma, Carocci, 2012
Lorenzo Renzi, Come cambia la lingua. L’italiano in movimento , Il Mulino, 2012
Luca Serianni e Giuseppe Antonelli, Manuale di linguistica italiana. Storia, attualità, grammatica, Ed. Pearson Italia-Bruno Mondadori, Milano-Torino, 2011
Migliorini, Storia della lingua italiana, 2007
Paolo D’Achille, L’italiano contemporaneo , Il Mulino Itinerari,2003


以上答案为沪江君原创,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沪江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被问到。要说哪个“最好学”,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身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你认为的“好学”是什么标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难度,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一、 语言本身的学习难度: 发音.............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是小语种专业,而且意向考法硕,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交叉点。在选择一门语言时,确实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要跟法硕这个目标结合起来。下面我来跟你聊聊,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这几门语言,在助力你考法硕方面各自的优势和考量。我会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有个更全面的判断。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日式中文”、“英式中文”相对来说更广为人知,但其他语言的翻译腔同样存在,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识别度以及被提及的频率可能有所不同。要理解“法式中文”、“德式中文”、“俄式中文”、“意式中文”等翻译腔,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翻译腔”。什么是翻译腔?翻.............
  • 回答
    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给德国,这两个事件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都涉及到在特定地区赋予某种程度的自治权或主权变更,以试图解决地区冲突或政治僵局。但深入分析,它们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动机和实际效果。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表面的相似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两者在表面上可能让人觉得相似的地方: .............
  • 回答
    你列出的这个二战时世界国家综合国力排名,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核心问题。我个人觉得你的看法有道理的地方,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细节。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看。你把“德≈美>苏≈日>英≈中>法>意”这个排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德国和美国放在了最前面,并且用“≈”表示实力相当。这确实抓住了二战时期,从工业.............
  • 回答
    穿越到二战,大部分小说选择的背景集中在德国、苏联和中国,这不难理解。德国是战争的发动者,其内部的政治斗争、军事决策和科技发展,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苏联作为与德国鏖战的东方主战场,其广袤的土地、顽强的抵抗以及人民的牺牲,构成了宏大的战争叙事。而中国,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人民的抗争和国家的命运,也具有深刻.............
  • 回答
    选择法语还是德语,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斟酌的问题,因为实用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你关注的“实用”体现在哪个方面,以及你未来的生活或职业规划。先说说法语。说到法语,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浪漫、文化、艺术、时尚。法国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法语是联合国、欧洲联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直观地觉得英语和法语更像,毕竟它们在历史上有很多交集,尤其是在诺曼征服之后,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是深远的。但语言学上的划分,尤其是将英语和德语归为同一个语族——日耳曼语族,是有其更深层、更古老的原因的。这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文献的证据以及科学的分类方法。咱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相比日语、韩语那些层层叠叠的敬语系统,或是德语、法语那些让人头疼的阴阳性、格、数变化,汉语的语法结构看似“朴素”不少。没有复杂的变形,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直接,这似乎让初学者觉得门槛不高。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谈起学习汉语时,总会伴随着一.............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波斯语课》的情节,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影片叙事的一些关键点。我们来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波斯语课》是一部艺术创作,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而进行的叙事安排,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逻辑。但是,我们可以从影片的设定和角色的动机来解读。为什么男主(卢卡斯).............
  • 回答
    在美国攻读数学博士,选择一门外语作为学习和研究的辅助工具,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法语、德语和俄语,这三门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但哪个“最合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研究方向、对语言本身的偏好,以及你期望通过学习这门语言获得的具体优势。我们先从法语说起。法国在数学发展史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在选择学习新的外语时,都会纠结于哪个“更容易”入手。其实,语言学习的“容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最关键的——你为什么想学。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德语和法语,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希望能帮你找到那个“更好学一点”的答案.............
  • 回答
    欧盟开会时使用的语言,并不是简单地德语或法语二选一,而是要复杂得多。这背后涉及到欧盟独特的历史、政治结构以及成员国之间的平衡。首先,要明确一点,欧盟官方语言共有 24种。这24种语言都是成员国在其国内享有的官方语言地位,也因此在欧盟层面被承认。这意味着,在欧盟的各种正式场合,理论上所有这24种语言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接触以及语言学家们如何衡量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核心原因:同源与亲缘关系 vs. 历史接触与借词 同源 (Cognate): 德语和英语都属于日耳曼语族(Germanic languages)。.............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真实感受。与其说是“高大上”或者“难受”,不如说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认知和听觉习惯在我们大脑中造成的“熟悉感”和“陌生感”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情感反应。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下:1. 历史文化与语言的联结: 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口音的英语: 想象.............
  • 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相对而言更容易“拼读”,而英语却需要音标,咱们得从它们的文字系统和发音规则说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历史、演变和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拼读是什么意思?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叫“拼读”。简单来说,拼读就是看到一个单词,能够根据其字母组合的发.............
  • 回答
    理解德语方言(口音)为何比法语方言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历史、地理、文化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等多个层面。这两门语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也由此塑造了它们如今在方言上的巨大差异。历史根源的差异:破碎与统一的叙事首先,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历史进程。德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统.............
  • 回答
    让我们来聊聊这些语言之间的渊源,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你会发现,它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像一棵古老的大树,根系深植于共同的祖先,然后枝繁叶茂,分化出各自精彩的篇章。要说血缘关系,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一个早已消失的语言——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简称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很多人在国内接触到的语言学习资源、文化输出,或者在影视剧、社交媒体上遇到的外语,似乎法语、德语等“小语种”更为常见,而西班牙语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巨大,却好像显得不那么“热门”。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西班牙语的“世界第三”是怎样炼成的?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哈哈,你好!很高兴你能对这么多语言感兴趣,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你选择困难症的心情,毕竟每门语言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你理出个头绪。咱们先逐个聊聊这几门语言,再来对比对比: 西班牙语为什么值得学? 世界通行证: 如果你目标是全球化,那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