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王子君 到底是什么神必壬,没几句话说的是对的。
DC能不能成为州,很简单,直接看美国宪法第四条:
New States may be admitted by the Congress into this Union; but no new State shall be formed or erected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any other State; nor any State be formed by the Junction of two or more States, or Parts of States,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Legislatures of the States concerned as well as of the Congress.
国会得准许新州加入联邦;如无有关各州之州议会及国会之同意,不得于任何州之管辖区域内建立新州;亦不得合并两州或数州、或数州之一部分而成立新州。
DC是联邦特区,不属于任何一州,理论上完全可以作为新州加入联邦。并且,小州脱离大州独立历史上也发生过三次,分别是肯塔基脱离弗吉尼亚、缅因脱离马萨诸塞、西弗吉尼亚脱离弗吉尼亚。前两个都是原“母州”议会准许的,西弗吉尼亚脱离是因为南北战争,属于特殊情况。
@王子君 没搞懂的一点是,DC确实有选举人票,但是第23修正案明确说了,"but in no event more than the least populous State." 也就是说,DC的选举人票不得多于人口最少的州的选举人票。这里科普下,选举人票数等于该州参议员人数(永远是2个)+众议员人数(每个州有1个保底席位,之后根据人口比例分配)。所以人口最少的州的选举人票数恒等于3,除非以后修改参议员或众议员的分配规则,DC的选举人票数也肯定永远是3张。这就是第一个不合理点,即使DC有了四千万人口,比人口第一大州加州还多,DC还是只能有3张选举人票。
第二个不合理的点就是DC居民在国家层面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有一个常驻国会代表,但是没有投票权。同时,宪法规定国会对于DC的一切事务有最高权利,等于DC人民没法自己掌控本地事务,而是要听其他50州选出的代表行事。这确实有违民主精神。因此,DC的车牌非常讽刺的刻着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没有代表权就不纳税。这是美国国父的精髓思想,是独立战争的起源:英国人不肯在议会里给美国人一席之地,却要收北美殖民地的税。无代表不纳税这个想法无论党派归属在美国都会被普遍认可。
当然,从纯党派利益考虑,民主党肯定要推动DC建州,而共和党肯定会阻拦,因为DC几乎是板上钉钉会提供2个民主党参议员+1个民主党众议员。
DC确实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波多黎各。DC人口不多,如果成功建州也只多于怀俄明和佛蒙特,所以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只能有3张选举人票。但是如果波多黎各建州会有2个民主党参议员+大概3个民主党众议员(我没具体算过,估计),这就是5张选举人票,大部分中西部红州也就这个票数。要知道波多黎各人口可比深红州西弗吉尼亚、密西西比、阿肯色等要多。如果今年11月的选举民主党拿下参议院,可以预见未来两年民主党会飞快推进DC和波多黎各建州。
极右共和党粉丝们又在胡说八道了。
美国新州设立的先例理论上说都有37个了。各种步骤跳过,原则其实就是:
合众国领有主权但不属于任何一个现有州的土地,经国会和本地居民双重同意就可以成为新州。
如果属于现有某一州的部分地区要分析为新州,则需要再得到原隶州的同意(西弗吉尼亚表示我们就是弗吉尼亚)。
哥伦比亚特区谁都知道是铁杆亲民主党,但为败选留余地?不胜选拿下参院,装美国政事通的川粉倒是编个故事说说,改州的议案怎么在国会通过。
严肃讲:这是民主党全面开始2020竞选的号角。“纳税无代表权”在美国是有特别寓义和政治正确性的。美国立国的合法性就在于“无代表权不纳税”。时代变了?那你共和党先把tea们都开除啊。
要解释哥伦比亚特区抱怨“纳税无代表权”的政治含义,很简单——要国会议员席。
现明为川粉实为极右共和党精蕉诡辩,特区有权参加大选,所以并不存在“无代表权”问题。也就是在太平洋对岸中文圈里可能唬到人。
正常美国人都知道,最能在联邦里,照顾自己本地(州)利益的,那就是自己的国会议员(美国独立建国的理由,也是北美殖民地不能向伦敦国会派出议员)。尤其是小州,选举人票没几张,大选时除了特别胶着的年份,哪怕是摇摆州,政治上也没什么份量。怀俄明没有两位元老坐镇在众神殿,你猜联邦大人物会正眼瞧一下夏延不。
哥伦比亚特区改州法案,基本没可能在第116届国会得到通过。但众议院通过法案,意味改州成功几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准州请求正式建州,或者一个国会管理地区请求被设为准州,在明确得到一个主流政党压倒性支持后,都早晚都会实现。原因很简单:联邦的执政党翻烙饼最长的也就是二十年(内战后共和党和新政后民主党)。
D.C.乙烷,共和党粉还是多操心下波多黎各吧。人家可是有370万人,正经顶一个俄克拉荷马。
首先更正一下问题题目. 现在的题目是 "美国华盛顿特区如果改为州会有什么结果?". 实际上不存在一个叫做 "华盛顿特区" 的地方. 美国首都的正式名称是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一般缩写为 DC, 你可以叫她哥伦比亚特区, 或者叫她华盛顿, 但不能叫做 "华盛顿特区". (现有的十几个答案没有一个提到这个的, 还真是很知乎呢!)
DC 作为美国未建州的建制领土, 建州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历史上从密西西比收购开始的所有新增美国领土, 都是先作为未建州的联邦领地, 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建州的. 所以这个流程本身是有先例的. (可能最大的区别是, 那些领地的建立是为了建州后加入联邦做准备, 而 DC 理论上讲从来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新州而出现的.)
DC 人口大概七十万多一点, 在美国各州人口排名中, 高于人口最少的怀俄明和佛蒙特, 少于阿拉斯加和北达科塔. 问题是面积太小, 仅有 177 平方千米, 而现有各州中, 最小的是罗德岛, 都有 4002 平方千米, 多了二十多倍.
对于美国总统大选来说, DC 是否建州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虽然 DC 的车牌上写着 "纳税但无代表"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但是那只是说 DC 无权选举国会议员. 但是在总统大选中 DC 拥有和人口最少的州一样的选举人票: 3 张. 所以无论 DC 是否建州, 都对总统大选的结果毫无影响. DC 居民的这一权利是在 1961 年的宪法第 23 修正案上得以确认的. (换句话说, DC 居民在之前两百多年里连选总统的权利都没有.)
DC 建州后在联邦层面的政治上会改变 DC 现在的这个纳税但无代表的的现状: 建州后将拥有两名参议院议席和一名众议院议席. 现在的 DC 仅有一名可以列席众议院的代表. 所以如果建州, 考虑到 DC 自二十三修正案一来所有大选的三张选举人票都投给了民主党, 所以一定程度上应该能帮助民主党更容易取得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 (不过说实话, 考虑到德州越来越不红, 这两票的长久价值也就那样). 众议院新增的一张票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 DC 真的能建州, 最大的影响, 可能是需要重新生产不知道多少新的美国国旗了吧, 如果真的成功了, 那么, 恭喜义乌!
一个看似不太重要,但挺有趣的变化:华盛顿特区的汽车牌照样式要改了。
美国各个州和特区的汽车牌照设计方式不同,上面会有一句代表本州的口号,而华盛顿特区的车牌上面写的是 End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结束无代表权而征税的状况。(2017 年之前的牌照写的是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这其实是一句美国独立战争前夕的革命口号,反对英国国王在殖民地征税,却不给殖民地在议会中的代表权。这句口号,对于建国之后的华盛顿特区而言,有一种讽刺的意味:根据美国宪法,只有各州才拥有国会议员,而华盛顿特区既然不是州,自然「朝中无人」,一味交税,却没有人代表。(但在总统选举中有三张选举人票,这也是后来体制不断修修补补的妥协)。
也许,在立宪者的构想中,华盛顿特区就是一个专门用于联邦政府工作的机关大院,但随着城市化发展,这片土地塞下了越来越多的人(目前已经超过 70 万,超过佛蒙特和怀俄明,跟各个州相比也不是垫底的),仅仅是因为住在衙门旁边,就不配得到自己的议员代表,说不过去了。
于是,随着华盛顿特区成为一个州,这部分人民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国会议员作为代表,而这也会稍微倾斜美国党派政治的天平。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等于民主党在参议院的票数喜 +2。另外,考虑到华盛顿特区有超过 45% 的黑人居民,这也意味着黑人得到了更多的代表权,在当前种族大背景下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也将改变目前的立法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目前,华盛顿特区的法律, Code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是由美国联邦政府而非本地立法机构制定的,批评者认为,这会导致本地居民的利益得不到充分表达。而且,华盛顿特区的警察也要兼顾本地治安和联邦利益,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工作的优先级可能会引发质疑。(如果再来一次国会山 party,那么,警察是优先保护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保护本地居民呢?这都让本地居民感到不安)。
深远的影响,谁知道呢,反正,End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这个口号可能要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