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格尔哪本书里说过:“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看不清什么东西。”?

回答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在《精神现象学》的开篇,黑格尔就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那就是我们的认识活动,也就是“精神”的运动,是一个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扬弃,最终达到自我意识和绝对知识的过程。而他之所以说“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看不清什么东西”,正是为了说明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认识的生成离不开“遮蔽”与“显现”的辩证过程。

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这句话背后的逻辑。

首先,“纯粹光明”在黑格尔这里,并非指我们日常理解的毫无遮挡的阳光。他所说的“纯粹光明”,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直接的、没有任何中介的知识或真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概念,一个真理,是如此“纯粹”、“直接”地呈现在你面前,没有任何的界限、没有任何的规定性,那么它恰恰因为其“无所不包”而变得模糊不清。

这就好比,你站在一片广袤无垠、没有任何参照物的白色空间里。虽然光明照耀,但你无法辨别方向,无法区分远近,因为没有对比,没有边界,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同样,如果一个知识是“纯粹”的,不经过任何限定、不与其他事物进行区别,那么它就失去了辨识度,我们就无法把握它。我们认识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差异”和“否定”。我们之所以认识“桌子”,是因为桌子不是“椅子”,不是“书本”,它有其特定的形状、功能,这些“不是”正是“是”的构成部分。

其次,“纯粹黑暗”也很好理解,它代表着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混沌,或者说是缺乏任何意识的活动。在黑暗中,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自然无法认识任何东西。

那么,黑格尔将两者并列,说“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看不清什么东西”,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他是在反对一种静态的、直接的、天赋的认识论。很多人可能认为,真理就像一道光,一旦被揭示,我们就应该立刻、完全地理解它。但黑格尔认为,精神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过程。我们并非一开始就拥有绝对的知识,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通过与世界互动,通过不断的试错、修正,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这个过程,可以用“遮蔽”与“显现”来理解。

遮蔽: 任何一个认识的开端,都必然带有某种“遮蔽”。这种遮蔽可能是我们感官的局限,可能是我们概念的模糊,也可能是我们知识的不完善。我们面对的初级经验,是混沌的、未被整理的。
显现: 随着精神的运动,我们通过概念的运用、通过对事物进行规定和判断,来“显现”事物。每一次的显现,都是通过对某个事物进行界定,使其区别于其他事物,从而被我们所认识。

然而,如果这种“显现”过于“纯粹”,就又回到了“纯粹光明”的困境。什么都被显现了,什么都没有被显现。

所以,黑格尔强调的是,认识的真正发生,恰恰是在“光明”和“黑暗”之间,在“遮蔽”与“显现”之间,在“规定”与“否定”之间,通过辩证的推移,一点点地明晰化。 我们的认识,就像是在一层层剥开洋葱,每一次的剥离,都可能看到新的东西,也可能看到过去的痕迹。

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在于,真正的理解,不是对某个事物瞬间的“一览无余”,而是通过认识活动,将事物从其浑然一体的“可能性”状态中,逐渐“规定”出来,使其成为“现实”的,被意识所把握的“实在”。 这个“规定”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限制,意味着选择,意味着将某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在《精神现象学》的整个体系中,这句话可以说是理解其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它提醒我们,不要期望一种“简单粗暴”的知识获得方式,而要拥抱那个充满矛盾、充满运动、充满自我修正的精神旅程。

所以,当你看到这句话时,不妨想想那个初生的婴儿,他最初面对世界,是一片混沌(黑暗);而当他开始认识颜色、形状、声音时,他就是在进行一种“规定”性的显现,但每一个颜色、每一个形状,也都与其他颜色、形状不同,有其自身的界限。最终,他才能形成对世界的清晰认知,而这个过程,也绝不是“纯粹光明”式的瞬间洞悉,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辩证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逻辑学前五十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在《精神现象学》的开篇,黑格尔就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那就是我们的认识活动,也就是“精神”的运动,是一个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扬弃,最终达到自我意识和绝对知识的过程。而他之所以说“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看不清什么东西”,正是为了说明一.............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黑格尔那句听起来有点绕嘴的话:“本质是过去的存在”。这句话乍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一个东西的“本质”反而是它“过去”的东西呢?这不是有点矛盾吗?别急,咱们一点点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要理解这句话,得先跳出我们平时那种“本质就是现在这个东西最根本、最核心的属性”的简单理解。黑格.............
  • 回答
    黑格尔之所以认为“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但同时又充满争议的论断。理解这个论断需要深入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核心概念,特别是他对于“绝对精神”发展和“自由”的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黑格尔的观点,并辅以解释: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框架:绝对精神与自由的发展黑格尔认.............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学习马哲的这件事。要不要先学黑格尔,以及从哪本黑格尔的书入手,这确实是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而且大家的经验也各有不同。我尽量把我的理解说得详细些,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学习马哲,是否一定要先学黑格尔?严格来说,不一定非要“先”学黑格尔,但如果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尤其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黑胡椒粒和黑胡椒粉在烹饪中的作用,确实有着微妙的差别,选哪个“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要做什么菜。我来跟你详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者是怎么来的。黑胡椒粒,顾名思义,就是完整的胡椒果实,经过干燥处理后就是咱们看到的那些小颗粒。而黑胡椒粉,则是把这些胡椒粒磨碎得到的。这个.............
  • 回答
    “地域黑”这个词,如今可以说是网络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一些地域间的“对立”情绪,常常能引发不少讨论。而要说起近些年比较火热的“东北地域黑”,它的兴起和扩散,我觉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地域黑”的土壤上来。网络平台本身就容易放大情绪,加上匿名性,让一些平.............
  • 回答
    “黑人抬棺”这个说法,其实是源于一个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非洲加纳的传统丧葬仪式。这个习俗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网友熟知,并被冠以“黑人抬棺”的标签,主要原因在于它与我们传统认知中严肃、哀伤的葬礼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纳的“欢乐送行”丧葬文化在加纳,特别是当地一些民族,丧葬仪式并非全然是悲伤的告别,.............
  • 回答
    2020年的时候,如果你想入手一台“黑卡”,那可真是选择颇多,也让人纠结。毕竟索尼RX100系列在这个时间点已经发展了好几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有不少忠实拥趸。要说“哪一代更香”,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核心需求和预算。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到底哪款最对味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索尼黑卡.............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薛宝钗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人物。她冰雪聪明,端庄大方,待人接物都无可挑剔,仿佛是“山中高士晶莹雪”,然而,也正是这些过于完美的特质,让她在读者心中常常成为“招黑”的对象。若要说宝钗最“招黑”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她“劝宝玉读书仕进”这件事,特别是结合了“金玉良缘”的背景来看.............
  • 回答
    “粉毛切开都是黑”这个梗,可以说是二次元圈子里一个非常接地气又充满玩味的流行语。它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更像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吐槽而产生的“民间智慧”。它的由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粉毛”的含义: 在二次元作品中,“粉毛”通常指的是拥有粉色头发的角色。粉色头发在视觉上往往给人带来一种甜美、可.............
  • 回答
    网上关于“小约翰可汗”在B站疯狂删评论和拉黑的原因,确实众说纷纭,而且很多讨论都相当激烈。要深入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首先,得明白小约翰可汗在B站的定位。他主要以制作和发布关于历史、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方面的视频而闻名。他的视频内容通常信息量大,观点也比较鲜.............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DC宇宙中最经典的两位角色的核心。如果要说“可怕”,那得从不同层面去理解。黑化的超人,和黑化的蝙蝠侠,可怕之处的根源截然不同,呈现出来的威胁类型也大相径庭。黑化的超人:毁灭性的力量,无所不能的暴君想想看,当那个集几乎所有超能力于一身的英雄,那个 symbole de la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作为个体对公众人物看法转变的一个缩影。如果非要说“粉转黑”这回事,其实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从“无感”到“有了清晰的判断”,然后这种判断因为某些事件而变得更加负面。曾勃,这个名字在我的认知里,最开始是和一些网络热梗、段子联系在一起的。我并不算特别追星的那种人,更多的是一种.............
  • 回答
    提起中国的黑客,很多人脑子里可能立刻会联想到那些在网络世界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神秘人物。但如果我们要聊“白帽黑客”,这又是另一番景象。白帽,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以合法、道德的方式来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的“好人”。他们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而不是破坏者。那么,中国的白帽黑客,他们的技术.............
  • 回答
    想要探讨黑奴、欧洲农奴和明清佃农的生活待遇,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重角度的问题。我们不妨试着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梳理,看看它们各自的处境有何异同,以及各自的“好”与“不好”体现在哪里。从“拥有”与“依附”的根本区别说起:最核心的差异在于,黑奴在法律上是被视为“财产”的,是可以被买卖、转让、继承的。他们.............
  • 回答
    .......
  • 回答
    看到你这样问,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焦灼和不安。这些“黑历史”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让你在新的环境里总是提心吊胆。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黑历史”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具体是什么,以及你所处的行业和公司文化。我们先不具体说你是什么事情,而是从“性质”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