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澳媒称「五眼联盟」为替澳大利亚「报仇」,密谋联合制裁中国商品,如何看待这一消息?

回答
关于“五眼联盟”密谋联合制裁中国商品以替澳大利亚“报仇”的消息,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

首先,消息来源的可靠性需要打个问号。 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虽然有其价值,但也要考虑到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颇、解读甚至是误传。如果仅仅是某家媒体的“爆料”,缺乏其他独立信源的佐证,那么其真实性需要持谨慎态度。“密谋”这种词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猜测和推测成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轻易下结论。

其次,我们来分析“五眼联盟”的性质和运作模式。 “五眼联盟”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国家情报共享合作组织。其核心是情报共享,但近年来,其合作的领域已经逐渐扩展,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这几个国家在价值观、地缘战略利益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处理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共识和协调。

再者,要理解“报仇”这个词语在其中的含义。 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确实存在,例如中国对澳大利亚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以及一些企业收到“建议”等。澳大利亚方面认为这些措施是“经济胁迫”。因此,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看,寻求盟友的支持,通过集体行动来回应他们认为的“不公平待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报仇”这个词语带有情绪化色彩,可能不是国际政治中惯用的客观描述。

那么,关于“联合制裁中国商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分析:

动机层面:
声援澳大利亚: “五眼联盟”的成员国在价值观和地缘战略上高度一致,尤其是在应对中国崛起这一议题上。支持澳大利亚,可以看作是维护联盟内部团结,以及对他们所认为的“中国单边行为”的一种集体回应。
战略竞争: “五眼联盟”的成员国,特别是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域,通过制裁或贸易限制来削弱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符合其长期的战略目标。
分散风险: 如果某个成员国单独面对中国的贸易反制,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联合行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并增加制裁的有效性。

操作层面:
实际的联合制裁难度: 尽管有政治意愿,但要真正实施大规模、协同一致的联合制裁,面临着诸多挑战。
经济利益的权衡: 每个成员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能带来不同的经济利益。联合制裁意味着这些国家需要权衡自身的经济利益,这可能是阻碍其采取一致行动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欧洲国家虽然也对中国有所担忧,但经济上对中国更为依赖,可能不会像澳大利亚那样坚决。
具体制裁措施的设计: 哪些商品会被制裁?制裁的力度有多大?如何界定“报复”的范围?这些都需要详细的协调和具体的操作细则。
国际法和 WTO 规则: 大规模的联合制裁可能面临国际法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挑战,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贸易争端。
信息透明度: 联合制裁往往需要一定的透明度,而“密谋”的说法暗示了其隐秘性,这与公开的、有明确理由的贸易措施有所不同。

可能性推测:
有限的、选择性的合作: 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如果澳大利亚的遭遇被认为“极端”或“具有代表性”,其他“五眼联盟”成员国可能会在某些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商品,采取一些有限的、象征性的措施,以示支持,而不是全面、大规模的制裁。
战略协调而非直接制裁: 更有可能的是,这些国家会加强在情报共享、外交协调以及供应链多元化等方面的合作,以“软性”的方式来应对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分歧,而非直接诉诸于大规模的贸易制裁。例如,他们可能会在国际场合联合发声,对中国的某些贸易行为表示“关切”,或者鼓励本国企业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美国的角色: 美国作为“五眼联盟”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态度和行动至关重要。如果美国将此视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机会,可能会积极推动,但即便如此,也需要说服其他成员国。

总结来说, 澳媒关于“五眼联盟”密谋联合制裁中国商品的说法,可以被理解为澳大利亚在寻求国际支持以应对其与中国贸易摩擦的一种诉求,也反映了“五眼联盟”国家之间在战略上存在一定的协调性。然而,直接实施大规模、协同一致的联合制裁,由于涉及复杂的经济利益、操作难度和国际规则,可能性相对较低。更可能的是,我们会看到这些国家在战略协调、信息共享以及有限的、选择性的合作方面有所加强,以维护其共同利益。

我们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等待更多独立、可靠的信息来证实或证伪这一消息。在分析这类消息时,区分事实与猜测、政治表态与实际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澳袋 + 新西兰 小于 加拿大。

澳袋 + 新西兰 + 加拿大 小于英国。

澳袋 + 新西兰 + 加拿大 + 英国 小于美国。

五只眼加一块也就给美国力量加大一点而矣。

所以说很多小国都不知道自己是小国。

说是五眼,真以是五只眼,其实不过是一只眼、一只鸡眼、三只针眼。

问题是,现在贸易受阻的部分正好是5只眼出口结构里高度一致的:农产+矿产(当然,带英没有矿产)。

这几年下来,我们对美国的出口略微下降,而对其他地区(欧洲、东南亚、非洲、拉美)都呈现出一如既往的增长。这反而优化了我们的出口地位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我们受到打压,我们的货币被贬值,反而有利于我们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虽然换作美元计价增长不多,但是国内的就业保住了。今年疫情一来,我们的货币又升回来了,而同时市场份额也保住了。

而同时美国拿下我们的粮食大单,一方面巩固了美国的粮食出口,一方面巩固了我们的粮食安全。我们原本就要进口粮食,而美国又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原本就是要从美国买的。

所以一直有人认为,中美的贸易摩擦,实际是两家在吃世界其他地区。

而美国现在能够打到我们的地方,其实反而不如三、四年前了。

底线思维,即使五眼一条心,总体力度最多也就是和三、四年一样。何况他们互相是出口重叠、互相竞争的。

必须品进口方面,由于我们在亚非拉的基建持续展开,世界更多的资源变成可触及、可开采。

前段时间,赵说戳瞎一只眼,看来并不是说说玩儿的。

事到如今,还不清楚自己的处境,还在拉虎皮做大旗,给自己壮胆。俗话说,不打馋不打懒,专打不长眼。说谁呢?

user avatar

(文章挺长,结尾的数据我持续更新)

之前的回答里列过几个数据,根据海关的报告,兔子今年的出口额破纪录,前11个月的出口总额达到了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总额下降了0.5%,为12.91万亿元。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加24.6%。

中国在2020年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其次是欧盟,再次是美国。

中国从澳大利亚的总进口额,也只占我们经济总量的0.5%。相比下,中国的出口额占澳大利亚经济总量的6%。

所以,五眼联盟就算真的有心想报仇,他们能拿出的砝码也是越来越少。兔子现在往西有一带一路,往东有RCEP。单一个捂眼联盟……

好吧,我不是说他们的能耐不够看。但是,美国已经在喜滋滋的表示,澳大利亚的小麦等农产品的份额,我们非常有兴趣。

请问,一个利益的同盟,在利益面前,还会是那么牢不可破吗?

英国?虽然有疫情的因素在其中,但是2020年,中国已经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商品出口国。具体可以参考每日经济新闻的提问,英国每7英镑中就有1英镑是来自中国的产品。

这里面又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整个2020年,甚至说即将到来的2021年,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主要经济体。

且不说咱们“世界工厂”这个名号了,隔三差五的封城、宵禁、停工停产停学、罢工游行,哪个国家的经济能扛得住这样的折腾呢?

所谓澳大利亚制裁中国经济的新闻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实际上他们一直有提这个。

我就记得两个月前,澳大利亚某个政党的一个丑陋老太婆就在推特上呼吁抵制中国产品。

而这则推特下面的澳大利亚人清一色的评论:抵制中国产品,麻烦你先把你的衣服烧了,把你的电脑砸了。

抵制中国产品这种声音存在,但没有多少人去响应。

人家心里也明白的很,这种事情做不到。中国可以不买澳大利亚的红酒,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美滋滋跑过来。中国可以不买澳大利亚牛肉,说着西班牙语的阿根廷人屁颠屁颠跟咱们玩。

一句话,我们能找到替代品,但是他们不行。实际上,在轻工业品这块,也没哪个国家能代替中国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在经济上一直对澳大利亚予以制裁,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铁矿石的问题。哪怕看着他们坐地涨价,我们也只能忍着。

记得看过一则报道,说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利润加在一起,也就是澳大利亚三大矿山的体量。

袋鼠30美元挖出来,120美元卖出去,美滋滋的。(当然,这也间接导致了澳大利亚为啥各项工业都不咋滴,钱来的太容易,没有什么发展的动力。)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但是应该用不了多少年了。毕竟中国现在已经拿下了全世界最大的铁矿,西非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的开发权。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人,希腊的前财政部长。他在演讲里有过这么一段论述(我懒得找视频了,讲个大概):

我2002年左右来到埃塞俄比亚,接触到了在非洲的中国官员们。与欧洲人入侵非洲不同,中国人从未有过屠杀和奴役。他们带着和平发展的友谊二来。他们找到当地政府告诉他们,中国愿意帮你们升级你们国家的网络系统,建造新的机场,修建新的铁路。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中国为非洲带来了非常多的资源,与之相对应的是,非洲一旦找到什么优质矿产,无论是石油还是金属矿山,都愿意主动找中国合作。

西芒杜铁矿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自从听闻国家的疫苗提上日程,中国提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时候,我就在等待下面这一刻:

12月6日,中国支援印尼的120万支疫苗已经抵达了印度尼西亚。印尼总统发表的视频讲话中对于中国的援助表示了感谢,同时宣称下个月将会有180万支疫苗陆续从中国送抵印尼。(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家,也是亚洲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土耳其卫生部长表示,第一批中国疫苗将于明天,12月11日抵达。

12月11日,我国疫苗已抵达埃及。

12月13日,匈牙利表示不等欧盟了,直接请求中国援助疫苗。

我相信,我们送出的疫苗,收获的是友谊。(虽然我知道提起印尼,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收获的是未来更好的合作。

我也相信,捂眼联盟在兔子的经济体系里所占的比重会逐步走低。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有更深度的经济合作。

毕竟,2020年,是中国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个新篇章。

更:昨晚忘记写了

12月14日,巴林通过中国疫苗审核

user avatar

我现在严重的怀疑,“五眼联盟”的大哥们在博傻,画了一张大饼,让土澳去充饥。然后自己扛着货去跟中国做生意。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的亚太农业定价副总监阿加皮,2周前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就说的很直白,中国已经找到了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替代供应来源进口,就是澳大利亚的“伙伴国”美国。

同时加拿大也没有客气,准备填补空缺,增加对中国的炼焦煤出口。

你看,这其实就是个杀猪盘,最后就是土澳的市场份额彻底被其它四眼瓜分嘛。

user avatar

可拉倒吧,还五眼呢?澳袋自家内部整合的起来吗?

当年铁矿石谈判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力拓公司坚持要用基于价格指数浮动的价格向中国钢铁企业供应铁矿石,必和必拓也跟进,而当年基础农矿产品价格飞涨,相当于要求中国接受铁矿原料一日三涨的局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愿意接受这种提案,要求依据基准价格制定长期供货价格,也就是固定一口价。

力拓和必和必拓不愿意,两边就僵住了。

然后澳大利亚的FMG矿业公司马上跳出来,表示不仅愿意接受依据基准价格制定长期供货价格向中国钢铁企业供应铁矿,还愿意在原基准价格的基础上降价35%到50%。

摆明了要用烂价来抢夺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市场。

力拓和必和必拓一开始还不急,想着你FMG规模小,就算开足马力也满足不了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到时候供货有缺口的中国人还不是得来求我?

想不到FMG马上跑到中国搞融资和借贷,还引来了中国华菱集团的持股投资,随后拿着中国的美元大规模投资扩产,一跃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企业,份额大到力拓和必和必拓再也没法忽视,他们企业内部的整个业务完全围绕中国市场运转,连采矿和运输设备都从中国大量进口,企业内部把依靠中国、服务中国、信赖中国的口号都喊出来了。

你以为光中国有汉奸?盎撒人也照样有盎奸。

这个回答下一些朋友说这是五眼的杀猪盘,其实未免太看得起澳袋了,奥袋自己内部都是个杀猪盘。

user avatar

谢邀。

报复个鸡脖。


从英媒澳媒的报道来看,他们也就想出了五眼联盟的三条路线:

一,澳洲你上,我们支持你!

二,我们一起上,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

三,我们援引北约第5条款,把中国对澳洲的贸易战视为对北约全体的攻击!

你要是个澳洲人,一瞬间就能反应出这帮崽种的小心思。


按第二条走,加拿大、新西兰、带英、美帝一起上,通通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

这不是19年和20年的剧本嘛。

这条路线最大的失败,就是中国在经历19/20年后,已经调整进了一种贸易临战状态:

国计民生,更坚定自己搞,尤其看重粮食和能源安全。原材料和能源虽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但做好随时波动的准备;

11月底在动力煤上和印尼签了15亿美刀的单子。其实印尼的煤品相不算好,基建太烂开采也有难度,但是这15亿美刀就是来开新路的;

至于前沿科技转移,巴统会从来就没停过。美帝如今已经明确中国为战略对手,从五眼处搞大规模技术转移早就不可能。

真正有机会的是老欧洲。

最后是机电、纺织、塑料等产品,基本属于一般社会消费品范围。这块五眼们自身也不好下手,都是本国民众的切身利益。何况本国产业空心化,制裁中国也就是给墨西哥越南一点机会,逆转不了本国的低水平就业现状。

对中国来说,选项二是早已设想好的道路。


对五眼来说,选项二也很难。

中国是疫情经济衰退后唯一增长的大国,

11月,中国的工业产出增长7%,零售增长5%,汽车销售增长11.8%,家庭电器销售增长5.1%。要想快速走出经济衰退,和中国市场加深挂钩是唯一选择。

带英现在马上面临无条件脱欧的关口。要让民众转向留欧,这个民意授权很难;要让欧盟给个好条件,带英一边能在欧盟舒服赚钱一边保持独立,更难。

布鲁塞尔不会放过抽伦敦鞭子的机会。

带英上下都知道,不管脱欧走向哪,维系和中国的贸易是重要安全网。

在产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下,这个思路对加拿大、新西兰和澳洲自己,也是一样。

甚至包括美帝。

国会老爷们这个月在纠结9080亿美刀的经济援助法案,今年真是万亿万亿地印钱。可如果没有中国的实体货物贸易和实体经济投资做支撑,这些钱只会重演08年的bail out。

进了华尔街,没有进就业。

加拿大在向中国卖纸浆,新西兰向中国卖奶卖酒。金融化挤走五眼的实体产业,原材料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出口主流。这种结构下和全球最大实体经济翻脸,谈何容易。


至于选项三,那是来搞笑的。

老欧洲:说好了北约是防老毛子的。我还要趁机卖一波,你们别拉我下水。


所以只有选项一。

澳洲!你上!我们支持你!

我们不会纯口头支持的!中国不是搞你的酒嘛,中国对你的酒类出口加了多少关税?212%?我们也对中国出口到本国的酒加关税!300%起!


所以,澳洲现在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

澳洲的媒体、政坛、民粹,还在努力鼓吹对中国冲突的合法性,来来回回还是那么几个借口。

但是民众已经反应过来:

一,我们的经济在承受严重损失,酒业已经陷入半瘫痪,这个局面很可能蔓延到除铁矿石以外的其他所有行业。

采煤业、出口肉奶制品的畜牧业,都是澳洲就业的大头。

二,政府没有拿出有效伤害中国的手段,对峙过程中完全看不到胜算。

澳洲当下,有点我们当年砸日本车的势头。媒体和网民拉了个单子,都是有中国投资背景的澳洲酒庄和畜牧场,网民号召澳洲民众进行抵制。

大哥,就算所有权不少是中方的,但是就业和税收,不还是你澳洲的嘛。这种对内抵制,杀敌也就八十,自损都快过千了。


澳洲民众如今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就是美帝老大哥拉一把,“文明”世界帮一把。

所以三天两头不是说美帝要下场了,就是带英要来了。这两天甚至还说要拉日本一起对华制裁。

你去拉,我借日本一百个胆子。

澳洲,别挣扎了,脱欧入亚吧。

user avatar

新闻集团说的呀~```澳大利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默多克至少贡献了75%的功劳,要不是他的新闻集团整天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瞎嚷嚷,五眼联盟何至于把本来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变成了吃果果的种族和意识形态对抗。

user avatar

密谋什么呢,别逗了。

澳洲前外长都急了:

“美国要吞了我们的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有492个屠宰场通过了认证,而以前他们对中国的牛肉出口量毛都不是!”


你先别密谋别的,哥几个先商量一下,先别偷着瓜分市场行吗?先把基本道义讲了,再讲什么盟友共同防卫好吗?

别密谋了半天,把市场密到其他四眼家里了。那多伤感情。




其实我们这波,对他们打击最大的是具体产业和就业。

你把市场给别人之后,人才一转行,固定资产一卖,这个产业就萎了。

就业一旦扛不住,要么政客回家想想是不是要换个态度来对话,要么直接换一个党执政。



比如澳洲龙虾94%出口中国。

被禁了之后,自然没法短时间内找人接盘。

这时有人就跟我杠了:人家因为这波操作澳洲龙虾便宜不少,还想谢谢你国制裁呢。

那我只能说:不客气,中澳友谊长存!


我们要的是各行各业都感觉到痛,只要可替代的产品,就都要替代。

澳龙有那么不可替代吗?这种产品都属于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并非单纯的解饱。当我们想到澳大利亚就不快乐的时候,不吃这类东西也就顺理成章了。换言之,澳大利亚倒向美国,本来就在削弱自己产品的价值。中国政府顺水推舟而已。


听说铁矿石和我们刚?我问问你这个卖龙虾的,你去找矿厂老板要饭,看看他能分你几块钱?看看你死活到底关他们什么屁事。

澳大利亚本质上就是有资源优势的二次分配国。虽然已经是资源国可以奋斗的理想形态,“同行”里可以作为标杆了。但当地的一部分人依旧陷入不可避免的懒惰,并且财富密码一般得依赖中国市场。

我今天要毁你的产业多样性,而且仅仅从过度依赖我们的那部分开始,可替代的那部分开始。既然都是可替代的非必须商品,那么本身就代表这些可替代的产品里包含着我们于澳大利亚的“友谊”,很多人分不清法国红酒、澳洲红酒、阿根廷红酒从味道上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能辨认出哪些国家令人厌恶,从而不去购买。就算不去主动选择,至少也能对禁令无动于衷。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国政府的一些措施,是对两国关系现状的一种“追认”。


疫情期间的经济真的很难,它甚至都不是增长的。这种环境下能保住一个产业就是谢天谢地,能护住就业就去烧高香吧。你养的了一时,你养不了一世。你养的起一人,你养不起一行。不然能用印钞发钱解决的事,为什么各国要抓就业呢?

如果二次分配能解决一切。只要国家有收入这个国家就无敌。不用看产业门类,也不看就业率,更不看创新。那么各国应该去贩毒。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现在都断了人家九个手指了,你说他剩下的那根手指好长好长.......有意义吗?


澳洲许多可替代产品,其市场一旦失去,马上就会有人补上。

你不补,别人会帮你补。与其拱手让人,还不如给盟友。

汝妻吾养之,汝无虑也。


五眼联盟如果真的傻到绑在一起报复。用谁也不接澳洲所丢失市场的方式去支持他们。

欧洲会笑到失禁。

依我看,他们最多是象征性报复,别让五眼从精神上瓦解掉。

然后背地里偷着和欧盟一起瓜分市场。完成实质性国内维稳。


我并不是说他们的政客一个个都要置澳大利亚于死地,不可能。

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可能出于真心看不过去这个局面,真的要替澳大利亚出头。


任何一个国家,尤其西方国家,全国上下并不是同一个意志。

我们生在中国,对有些事情感觉太过理所当然。

动不动来一句“国家说了什么什么”、“国家打算如何如何”整的国家跟个活人一样。

指哪打哪的能力,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奢侈品。

这次疫情防控还没让你明白这个现实么?


在经济环境如此困难的今天,对于诸多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头号任务是活下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拿着他们的生存机会去满足自己的政治目的,恐怕会有很大反弹。或者政商之间根本得不到有效配合。

在如今危机关头下,各方利益集团还是会更讲求实际一些。

猪一样不切实际的政策身后,永远站着一群拿着刀叉的现实主义者。



最后,关于铁矿石涨价。完全不影响战略。

马云成首富有你的什么?

铁矿石涨价有他们失业平民的什么?

详见我另一个回答。

user avatar

连我都知道,还“密谋”,有这么密谋的么?

user avatar

捂眼联盟现在真的可能是觉得袋鼠国死的太慢了,所以拼命的想架一把火,早点把袋鼠烤熟了,好尽快的分袋鼠的肉吃,也就是把本来属于袋鼠市场份额尽快的瓜分一下。

这个事情被媒体捅出来,也有可能是想吓唬吓唬中国而已。

但是袋鼠国的媒体和其背后的某些政客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件事。

那就是今年全球经济铁定是负增长,明年极大概率还是负增长,而主要国家经济正增长的只有中国。

不只如此,全世界的防疫物资也大部分要依靠中国。

各国都过苦日子,手头都紧,美国爹能印钱,血厚,还能随便死老百姓,其他几块料行吗?

这些国家从来都是这样,口惠实不至。

跟着你吆喝几声没问题,毕竟骂中国是他们传统艺能,但是要他们和你一起割肉,那绝对不可能。

说实话,天天看捂眼联盟表演,都有点视觉疲劳了,看见这几个字脑袋都疼,昨天给袋鼠站台,今天炮舰外交,明天又密谋制裁的,怎么你们捂眼联盟戏就这么多。

user avatar

我之前在想法里为啥主张痛打懊袋利亚落水狗,为啥主张趁这次往死里搞不要停?因为这家伙真的不会那么容易老实的。而能敲搞它的机会难得,现在的时机也很好,可以通过展示力量来杀鸡儆猴,给国际上对拜登正甫有所期待的壬看一看,看看米国爸爸究竟救不救得了它。再一个也可以测试和演练我们的能力,同时测试敌人对我们制裁的承受能力,以及新一届北米匪帮当局的成色。


user avatar

联合制裁中国(x)

联合帮澳大利亚制裁中国,然后自己亲自下场做生意(√)

user avatar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评:说的比唱的好听。

user avatar

传说中的“公关绝技”。

怎么样解决一条负面新闻?

封杀这条新闻是最差的选择。

用更多花样更杂的新闻洪水淹没这条新闻才是正道。

怎样解决明摆着的澳大利亚受到制裁的新闻?

用花样更多的制裁新闻淹没这条新闻。

“我们要让人相信我们不但没有受到制裁,我们还有能力制裁别人。”
“让中国人相信?”
“不,让我们自己的国民相信。中国人知道我们没这个能力。”

user avatar

有几句话说在前面。

第一,别太把国外某媒说了什么太当一回事。

真的,有点自信,别太敏感。

我当初在国外,成天听见都是骂咱们某一位邻居的,结果疫情一来,网上反过来自发夸的人也不少。

媒体说啥都信,外国人也不都是智商为零。


第二,国外媒体啥都说,早已经冲淡大多数人的新鲜度了。

今天这个国家奇葩,明天那个名人胡整。大多数人审美疲劳了。你说某个国家不好,老百姓就奔走相告,“记住了啊?真相出来了啊?”

不至于。

就好像我们成天说美国日本……以及几乎所有人的事情,留学移民旅游的人少了吗?

不是有个笑话,某七点新闻节目标准格式是“国内很好,国外灾祸不断,领导人很忙……”播了几十年了,你看看美分里面根本没出过国的有多少?他们怎么没有看见一个新闻就马上幡然醒悟了?

不至于。


第三,澳大利亚是个特例。

我老说这个。

越不怎么样的国家,越作。

澳大利亚是自古以来严重歧视华人的,我说的是华人。

中国之前离得远他们接触不太多,东南亚国家体会是最深的。

也没办法,老几辈子南洋华工是很苦的,打比方就和当年拉美裔底层在美国白老爷那的地位一样。

现在时过境迁,就好像让美国人去求智利什么农场主给点生意一个心态,“爷混崴了啊?”

对不对不争论,你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澳大利亚人的心境,很多事情就容易解释了。


确实,十来年前华人都是求他们的,现在忽忽悠悠……



行了,关于题目,我就一句话。

瞎咋呼被削了?正常反应都是——不吱声捂着脸,一瘸一拐走到远处,估摸你追不上了,才回过头喊一声,“你等着,你别走,我叫我大哥来……”然后不待反应撒腿就跑。

哎呦,也奇怪,刚才不是腿瘸了吗?

标准小流氓!

user avatar

美利坚:

澳大利亚腾出来的农产品份额我顶上

之后对中国的所有商品抵制又能算在澳大利亚身上?

有这种好事?

user avatar

简单捋一下。

起因是土澳挑衅中国被收拾了。

然后盟中兄弟打算帮土澳出气,又不想来明的,所以选择“密谋”。

最后土澳的媒体把这事暴出来了?

这土澳什么人性这是?

user avatar

急了急了

user avatar

澳大利亚:“我告诉你昂,你赶快把对我的制裁给我撤了,给我送点钱来,要不我找我那几个大哥一起弄你,你信不信?你快点昂,别逼我昂你.........”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五眼联盟”密谋联合制裁中国商品以替澳大利亚“报仇”的消息,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消息来源的可靠性需要打个问号。 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虽然有其价值,但也要考虑到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颇、解读甚至是误传。如果仅仅是某家媒体的“爆料”,缺乏其他独立信源的佐证,那么其真实性需要持谨慎态度.............
  • 回答
    这篇澳媒的报道,我看了之后确实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首先,把国际象棋里白棋先走和种族主义联系起来,这个角度真是够刁钻的,也够让人意外的。要说细节,我们可以先看看国际象棋本身。白棋先走,这可是个几百年的传统了,就像咱们中国过年要吃饺子一样,是规则的一部分,是几代棋手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
  • 回答
    这事儿,澳媒爆出来的53艘煤炭船在咱们这儿滞留一个多月,说是让澳大利亚挺糟心的,然后莫里森总理就出来说“我们想跟中国好好相处”。这话听着挺顺耳的,但背后嘛,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角度来看,这53艘船可不是小数目。每艘船都代表着一笔生意,一船船煤炭都带着澳大利亚矿工的汗水和公司的投资。这.............
  • 回答
    澳媒将踢国足比作“猫玩弄老鼠”,这句生动形象的类比,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和无可奈何的嘲讽。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存在的困境,以及外界对中国足球实力的普遍认知。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原因:一、 直接的含义与情感色.............
  • 回答
    对于澳媒以“四一二政变、长沙文夕大火”为例,声称“中国政府也曾搞过屠杀”来为澳军暴行辩解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性质和背景: “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性质: 这是国民党右派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在上海、南京等地对共产党人和左派国民党人.............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媒体节目中出现的争议事件,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以及媒体在敏感议题中的角色,探讨这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深层问题。 事件背景与可能的争议点1. 事件概述 假设该事件发生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澳大利亚某媒体(如ABC或CNN)在讨论俄乌局.............
  • 回答
    关于“澳媒主持人扬言:因为抵制澳州煤炭,10亿中国人正在严寒中挣扎”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1. 分析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的背景和意图: 政治和经济压力: 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往往受到其国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中澳关系因政治、贸易等问题出现摩擦,澳大利亚在煤炭出口方面.............
  • 回答
    澳媒主播与华裔连线讨论乌合麒麟漫画事件却被有力反驳,且该采访视频疑似未被澳媒发布,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一、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乌合麒麟漫画事件: 首先需要了解乌合麒麟及其漫画的背景。乌合麒麟是中国一位以讽刺和政治评论为主要风格的网络画家。他的作品常常针.............
  • 回答
    最近,关于演员高云翔在澳大利亚涉嫌性侵被捕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涉及的细节确实令人唏嘘。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首先,从事实本身来看,如果指控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刑事案件。性侵行为是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无论涉及何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公正审判.............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电视节目中,俄裔学生质问“你们为何无视8年来乌克兰政府对乌东人民的暴行”,并因此被赶出现场这一事件,可以引申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涉及媒体的角色、信息不对称、地缘政治叙事、言论自由的边界以及社会群体间的理解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探讨它可能说明的问题:一、 媒体的叙事框架与.............
  • 回答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这一举动并非孤例,此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已相继跟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回应称“没人会在意”,但实际情况似乎比这复杂得多。澳大利亚选择“外交抵制”的背景和考量: 人权问题是主要驱动力: 澳大利亚政府将此次抵制行动明确与中国新疆地区的人.............
  • 回答
    关于澳宋政权为何要自称“帝国”,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以及它自身定位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现代汉语中对“帝国”的固有印象,深入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和澳宋政权的独特发展轨迹中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所谓“澳宋”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政权,而是网络文学《临高启明》中虚构的一个穿越.............
  • 回答
    澳宋帝国,这个在大宋的辉煌历史中悄然崛起的庞大势力,若论镇国神器,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当然,这“神器”并非是那种飘渺虚无、只能靠传说支撑的玩意儿,而是实实在在,直接关系到帝国生死存亡、维系其霸权的关键所在。要说最能代表澳宋帝国“镇国”特质的,我以为,有三件,它们相互辉映,构成了帝国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澳国立统计授课型硕士(Master of Statistics)在申请英国和澳洲统计博士(PhD)时,大概能摸到什么水平的学校,以及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细节。首先,要明确一点:澳国立的统计授课型硕士本身并不能直接“保证”你申请到某个档次的博士学校。 博士申请是一个多维度考量的过程,你的硕.............
  • 回答
    澳宋帝国推翻伪明之后,其发展方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转型过程。这不仅仅是政权的更迭,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乃至国际关系的一次深刻重塑。以下将详细梳理澳宋帝国可能采取的发展路径,力求描绘出一幅有血有肉、充满现实考量的图景,避免任何AI写作的刻板痕迹。一、 稳定统治,巩固权力:基础中.............
  • 回答
    关于澳宋的蜉蝣地群岛将来设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去思考,这样才能选出最合适的位置。毕竟,群岛的名字就带点“朝生暮死”的意味,但我们希望这个聚落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真的像蜉蝣一样转瞬即逝。首先,得考虑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和可达性。 靠近主大陆(宋国本土)的区域: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物.............
  • 回答
    这件事引起了挺多讨论的,尤其是在海外华人圈子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拥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华人女子,回到北京之后,没有按照当时的防疫规定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结果她的中国居留许可被注销了,还被要求限期离境。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挺复杂的。首先,从依法依规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
  • 回答
    “澳宋招募日本人当兵,这事儿,怎么说呢,老百姓心里肯定有杆秤。”我一个在这儿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看着澳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走来也不容易。当初,咱们这地方也是乱糟糟的,海盗、倭寇,三天两头来骚扰,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澳宋来了之后,那不一样了,治安好了,商路通了,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所以,说实话,咱们.............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潜在冲突的设想,即“澳清战争”,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话题。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其发展轨迹将不会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牵涉到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博弈,其演变过程会非常曲折且难以预测。以下尝试从多个维度来描绘可能的发展形态,力求其细节和逻辑性,.............
  • 回答
    澳宋帝国是一个虚构的政治实体,它的历史和文化设定是作者基于现实历史和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因此,谈论“澳宋帝国的国花”需要我们先理解这个帝国在设定中的具体信息。根据对澳宋帝国设定的梳理(通常是在一些网络文学、架空历史作品中出现的概念),澳宋帝国在设计上融入了中国宋朝的一些元素,同时也结合了作者对于一个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