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最奇怪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回答
说到最奇怪的化学元素,我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绝对是那个名字就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家伙——钫(Francium)。

你看,元素周期表上那么多,但钫就好像是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却又有着惊世骇俗本领的神秘客。它为什么这么奇怪?让我一点点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它的稀有程度简直是天文数字级别的。 想象一下,地球上所有的钫加起来,可能比你家宠物猫的毛发总量还要少得多。它自然界中存在的量,估计整个地球加起来也就几十克,甚至更少!而且,它不是那种“埋在深山老林里,咱们技术不行挖不出来”的稀有,而是它本身就极不稳定,存在的时间太短了。

这就要说到它的第二个奇怪之处:它简直就是个“短命鬼”。 钫最稳定的同位素,那个叫做钫223的家伙,半衰期只有区区22分钟。22分钟!这意味着,你刚分离出一点点钫,它就已经开始衰变了。这种极短的半衰期,让它很难被研究,也很难被大量制备,更别提什么工业应用了,简直就是化学界的“瞬间消失术”。你刚想抓住它,它就化为乌有了。

所以,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手里有“几克钫”,那绝对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目前,人们研究它,只能是在实验室里用极少量的原料,冒着风险小心翼翼地合成出来,然后争分夺秒地观察它。这感觉就像是你在追逐一阵风,刚觉得抓住了,它又跑没影了。

第三点,它的化学性质简直就是个“放大版的铯”。 别看它这么神秘,但它在元素周期表里和铯(Cesium)是同族兄弟,都是碱金属。你熟悉铯吧? वो也非常活泼,遇到水会立刻剧烈反应。而钫呢?它比铯还要活泼,还要不稳定!据说它跟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比铯还要夸张,完全就是个“爆炸狂魔”。想象一下,如果它能多存在一会儿,把它随便扔水里……估计场面会相当壮观,当然,也相当危险。

正是因为这种极端的活泼和不稳定,科学家们对于钫的化学性质了解其实并不算特别深入。我们只能通过推测它和铯的化学行为模式来“想象”它的样子,然后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验证。这就像是你在研究一个只出现几秒钟的幽灵,你只能从它留下的模糊痕迹来推断它的真实面貌。

第四点,它放射性强到离谱。 我前面说了它不稳定,不稳定就意味着会放射性衰变。钫的放射性非常强,而且它衰变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粒子和能量。虽然它的半衰期短,但它一旦产生,那股放射性的“劲儿”可是不容小觑的。这也让它的研究充满了危险,科学家们需要穿戴全副武装,在特殊防护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后果可能就很严重。

想想看,一个元素,又稀有得要命,又活泼得可怕,存在时间短得像闪电,放射性还那么强,这不就是最能挑战我们认知和技术极限的化学元素吗?它就像一个化学界的谜团,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挑战者,每一次对它的触碰,都是对我们科学能力的严峻考验。

所以,在我看来,钫就是那个最“奇怪”的元素。它不是因为长相奇特,也不是因为性质特别匪夷所思到违反物理定律,而是它以一种极致的方式,把“稀有”、“不稳定”、“活泼”、“放射性强”这些特性都堆积在一起,成为一个几乎难以捉摸的存在。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化学元素,也有着如此千奇百怪,充满挑战的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知道大家整天说的 “钢精”、“钢精”,

“钢精”是什么?

铝。

它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比黄金还矜贵。俺每天都在幻想着, 万一时光机器变成现实, 俺一腚要走私一公斤铝箔到18XX年,去找拿破仑换黄金。

俺还写过一篇散文来歌颂这个 19 世纪的贵金属。



差点忘记, 这个夺目的红宝石成份是氧化铝。红宝石又叫刚玉,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铬(Cr3+)而成红/粉红。

19世纪的“贵金属”:铝质16AWG音箱线实测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 图都掉了, 以后再补


2020. 铝是一种贱金属, 但是在拿破仑时代由于取之不易,当时铝的价格高于黄金。

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大多数拥有美丽的色泽,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贱金属是除了金,银,白金等贵金属之外,其他的所有金属。例如 铁、铜、镍、铝、铅、锌、锡、钨等。

网友们很好奇, 特别是家电论坛上有读者说从来莫得人用电桥测试市面上很流行的“金银线” 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以及直流电阻。这个春节俺有点闲暇, 就给大家测一测, 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这种音箱线很便宜, 甚至亚马孙上都有的卖:



它的特点是不能焊接, 除非您用磷酸锌之类稀奇古怪的焊媒和二氧化硅摩擦剂。 很少有读者愿意为了焊接铝线再去寻找一辈子都不会碰的化学试剂。好了, 废话少说, 跑题了。

3米 16AWG 铝质16AWG音箱线


20 摄氏度, 平均 16 次。

分布电容

1000 HZ

CS 163.35 pF D0.0740

10000 HZ

CS 145.79 pF D0.0830

100000 HZ

CS 129.30 pF D0.0770

100HZ

CS 0.1809 nF D0.0603

120HZ

CS 0.1787 nF D0.0617


分布电感

1000 HZ

LS 2.36 uH RS 78.94 mOHM

10000 HZ

LS 2.361 uH RS 78.95 mOHM

100000 HZ

LS 2.3629 uH RS 95.17 mOHM

100HZ

LS 0.0023 mH RS 78.94 mOHM

120HZ

LS 0.0023 mH RS 78.94 mOHM


直流电阻

DCR 79.03mOHM


79.03mOHM 是啥意思呢? 就是 0.07903 欧姆, 一般的万用表(DT830B 甚至 Fluke 87)都以为是零了。





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用来表征金属或合金的导电率(参比于标准退火纯铜)。一般定义标准退火纯铜的导电率为100%IACS。I.A.C.S导电率百分值为I.A.C.S体积导电率百分值或I.A.C.S质量导电率百分值,其值为国际退火铜标准规定的电阻率(不管是体积和质量的)对相同单位试样电阻率之比乘以100.

紫铜、铝、黄铜,谁的导电能力强?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铜的电阻率一定会比铝的电阻率低。事实上黄铜的电阻率远远大于铝,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仍然保持着是铜就比铝强的错误观点。可以这么说,同截面的导电铝其导电能力将远大于黄铜。导电率的%IACS (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为国际软铜导电率标准 ,100%IACS= a resistivity of 1.7241e-8 ohm meter or 5.8001e7 Siemens/meter when expressed in terms of conductivity at 20°C.


好了,

人类是否能靠耳朵听出毫欧级的铝线和铜线的区别呢?


麦文学: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1、氢太奇怪了。最外层就一个电子还抓着不放,这电负性也没多强(甚至比碳还弱)也抓着不放,宁愿在共价键中让电子偏向另一个原子,也不愿意像金属一样,洒脱地把电子放下,洒脱地成为阳离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就这一个电子了,如果再失去,就变成了光秃秃的质子了(可能带一两个中子可能不带,无关紧要),而这,是宇宙中最强的路易斯酸,势必不能在大量物质中稳定存在。这就造成了氢元素在共价化合物中绝无仅有的正电性,这也造就了一大批极性分子,以及氢元素特有的键——氢键,你可从没听过和氢键概念类似的什么硼键、碳键。可以说,没有氢键,就没有熔沸点如此高的水,也就没有了我们碳基生命。如果哪一天,宇宙中的氢元素被燃烧殆尽,我们熟知的碳基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智慧生物只能寻求别的形式得以存在。

2、氦太奇怪了。两个质子,一两个(通常是两个)中子,两个电子,就足以构成常态下最稳定、最惰性的简单系统。在其他原子都热烈地参与活泼的互动成键,甚至连氩氪氙这种社恐都愿意伸出成键之手时,我们的元素界老二,就大隐隐于市,作为与己无关的旁观者,在空气中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不能,也不需要其他元素的关心和爱。同时,在接近绝对零度的酷寒下,其他物质都冻得缩成了固体,只有氦,在常压下不仅仅不会凝固,而且还幽默地向世界展示出爬墙的能力。你说奇怪不奇怪?

3、锂太奇怪了。明明是碱金属,表面却总是覆盖着一层深色的普通氮化物;明明是碱金属,其和水的遇见却不那么地干柴烈火;明明是碱金属,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出奇地低;明明是碱金属,其某些化合物(如各种丁基锂)中,碱金属却不直接以阳离子的形式出现,而是像硼等缺电子元素一样形成n中心m电子键(n>m)。甚至,锂不如其下方的碱金属兄弟们那么活泼,却鸠占鹊巢般地独占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鳌头。这一切,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因为,锂离子的个头太小了。或许也正是因为锂离子的轻盈,才能承担电荷运输的重任,在电池里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源泉吧。

4、铍太奇怪了。明明是原子序数这么小、还是偶数号元素,它在宇宙、地壳中的丰度却如此地“感人”;一般来说剧毒的元素,都是铅、汞、铊、砷、钋、镉等大个头的重元素,然而铍以仅仅四个质子五个中子的小身板,居然也能跻身此列,并且,它还能用甜味作为致命的诱惑;作为一种金属,居然原子半径可以做到如此之小,导致其声学性能惊人,甚至还能填充在铜原子之间的间隙增强其力学性能;作为第2族的“碱土金属”,其氧化物居然还是两性的。怎么看,铍都是非常奇怪的一种元素,无论把它归到哪个族群,似乎都不具有这个族群的典型性质。

5、硼太奇怪了。自高中起,它就是化竞生的噩梦——由于其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不足稳定“八隅体”的一半,却又不具有金属那极低的电负性,导致它在形成共价化合物时,总是捉襟见肘,用一般的方法总是凑不满稳定8电子。于是,它总是不满足于正常元素那一对一的亲密关系,总要把第三者拉进这个拮据的家庭,多个原子共享那仅有的少数电子,有时候就连氢这种只有一个电子的无辜路人也不能幸免于难。而硼的单质,其结构的复杂性更是难以形容,据说其一种晶型内部,便拥有15种不同结构的硼原子。而这奇怪的一切,本不应让一个简单到只有五个质子、五六个中子的硼原子承担的。

6、碳太奇怪了。且不说碳能形成一种很奇怪的单质,这种单质是大分子却晶莹剔透,原子核排列的紧密程度远胜其他所有单质和常见物质(原子密度达0.29mol/cm^3,单质第二名的硼才不到0.23mol/cm^3),不导电却极其能导热,其硬度就更不用说了,目前还没多少能比得过它的。其次,为碳为主链的化合物种类也是其他元素难以望其项背的——氮、氧等根本无法形成过长的链;硅等元素,由于硅硅键键能不够,很难维持长链的稳定性;硫硒碲能形成长链了,却不能分支,只能望链兴叹;硼倒是可以形成复杂的氢化物,但是电负性过低,碰到氧气容易无脑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有碳,位于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无论碳氢键,还是碳碳单、双、叁键,键能都比较高,能稳定存在,且不仅仅能成链,还能分支、成环,甚至形成笼状化合物;而这些烃,性质和氢气极其相似,在常温下对空气比较稳定。如果有一些氧、氮、硫等能形成极性的原子在碳和氢搭建的骨架中点缀几笔,则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让化合物增添几分生机和趣味。这些非凡的性质,在其他元素看来,难道不是一种奇怪却又令人羡慕的存在吗?而正是这种奇怪的元素,造就了蓝细菌,造就了花鸟鱼虫,造就了我们,也造就了各种塑料、纤维、染料、药品。如果没有这么奇怪的元素,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的死气沉沉!

7、氮太奇怪了。就说它的单质吧,我就没见过哪个电负性这么高的元素,单质还这么惰性的。周期表最右边那些社恐嘛,自己电子构型就能自给自足,情有可原;周期表中间偏下那堆高贵的金属嘛,他们摆出一副生人莫近的臭脸,也有他们自己的原因。而你氮嘛,堂堂全表电负性第三还是第四来着,不去和氟氧氯这三个大佬一样疯狂地抢电子内卷,反而和自己的一个同类躲进二人世界里,似乎这世界除了自己和另一半外再也没有烦恼,天雷滚滚、活泼金属现世、某含钼酶诱惑,乃敢与君绝。无处不在,却难以利用。再说它的化合物吧,某些化合物里的氮似乎对自己不在二人世界中这件事非常介意,动不动就用爆炸来抗议。另外氮似乎还有一个超级奇怪的怪癖,就是,它似乎很不介意自己的电子未成对,没有d区电子,没有f区电子,依然爱好形成奇数电子化合物,什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还有TEMPO(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可以百度一下)这种有机物,居然都是奇数个电子,真的能把强迫症逼死。不过我们的农作物生长,还真就离不开氮这种奇葩。

8、氧太奇怪了。先从单质说起吧,自古化学界就以冷色调为稀,甚至没有什么元素单质自己就是冷色调,氯是黄绿色仍然偏暖,碘是紫红色也不算冷色,锇倒是勉强算吧。但是氧这货,无论是液态O2,还是各种形态的O3,自己就是蓝色的。颜色奇怪也就算了,作为一种非金属性这么强的元素,居然还能和金属们一样有顺磁性,这就更奇怪了。再说化合物,之前已经有人说得很好了,氟作为非金属的老大,在提高元素氧化态的潜力这件事上,居然还不如老二氧,甚至可以说,没有氧元素,很多元素的最高氧化态将不复存在。然后咱一开始说氢的时候不是说过氢键吗,人家氮只有一对孤对电子,而氟氯的氢化物也只有一个氢,所以氢键形成的分子簇只能是树形的。唯独是氧你这小子,氢有俩,孤对电子也有俩,能形成错综复杂的大分子簇,这导致氧的氢化物熔点和沸点出奇的高,同时它的极性也是出奇的强,可以说仅次于离子液体吧。不过我们还真得感谢氧,如果没有这么奇怪的性质,我们就不会有性质这么优良的溶剂,也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了。

9、氟太奇怪了,我就没见过抢电子抢得这么丧心病狂的。单质就不说了,有多恐怖我相信有点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除了什么都不怕的氦氖氩,以及已经被充分氟化了的物质如萤石,也就只有镍铜合金能凭着一层致密氟化膜来幸免于难了,连氧这种流氓老二都有可能会被老大蹂躏至正价,这也导致了无数化学家为了她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就是它已经抢了电子满足了,变成-1价以后的化合物,仍然奇怪至极——本来卤化氢在水里就是完全电离的,但是到了氟这里,即使HF·H2O被完全电离成H3O+和F-后,氟离子也能凭着她那邪魅的魅力吸引得H3O+里的氢久久不肯离开,从而只能让整个水鎓离子和她自己牢牢绑定,无法成为自由之身,这也是稀氢氟酸被当成“弱酸”的原因。同时,氟离子和氟化氢分子那极其玲珑的身姿,甚至能穿透人体很多组织,这也是氢氟酸那极端危险性的原因。唉,真是一种致命的“奇怪”啊。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最奇怪的化学元素,我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绝对是那个名字就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家伙——钫(Francium)。你看,元素周期表上那么多,但钫就好像是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却又有着惊世骇俗本领的神秘客。它为什么这么奇怪?让我一点点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它的稀有程度简直是天文数字级别的。 想象一下,地球上.............
  • 回答
    “最奇怪”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一个国家在某些人看来“奇怪”,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非常正常,甚至是令人钦佩的。然而,如果我们要尝试寻找一个在文化、历史、地理、政治或社会习俗上有显著“不同寻常”特征的国家,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以下几个国家常常会被提到,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奇.............
  • 回答
    网络言情小说嘛,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脑洞大开。要说最奇葩愚蠢的梗,我脑子里立刻蹦出几个,感觉简直是用脚趾头想出来的。一、主角光环定律:碰瓷专业户,主角永远不会倒霉(除非剧情需要)这个梗简直是万能万岁的存在。你想想,现实生活里,就算你是个普通人,走路也可能被石头绊倒,喝水也可能被呛到,更别说那些跌宕起伏.............
  • 回答
    要说《奇葩说》里最让我惊艳的观点,这问题一下砸过来,脑子里立马跳出好几个影子。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关于“爱情里有没有皇帝的新衣”的那期。当时辩论的焦点是,一个人是否应该告诉伴侣“你看起来真不错”这种明显夸张的赞美,即使这个人知道对方其实并没有那么“不错.............
  • 回答
    《JOJO的奇妙冒险》里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脑洞大开的名字了,要说“最好听”的,这确实是个挺主观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不过,如果让我选一个,并且要讲得详细些,我会把票投给——“吉良吉影” (Yoshikage Kira)。这个名字,不光是念起来有些许的压抑和阴郁,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 回答
    “每周陪伴孩子不足12个小时将取消爸爸称号”,这句《奇葩说》的辩题,如果真的变成一项政策,我想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这到底是个什么鬼主意?说实话,听到这句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太荒谬了!”。我们都知道,《奇葩说》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奇葩”和对日常的另类解读,它就是要抛出.............
  • 回答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透过老式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我躺在沙发上,身上搭着一件软绵绵的毯子,手里抓着一本早就想看的书,却一点翻页的冲动都没有。我的脑袋里回响着一首老歌的旋律,身体则完全被柔软的沙发吞没,舒服得像一颗熟透了的果子。本来计划是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出发前的半个小时,我脑子.............
  • 回答
    许吉如在《奇葩说》第七季的回归,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坦白说,她的表现让我有点五味杂陈。从状态上来说,我觉得许吉如这次的回归,整体上是有亮点,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她的辩论功底依旧扎实,逻辑链条依然清晰。在几次她有机会表达观点的场合,我们依然能看到她那种条理分明的论述方式,能够迅速抓住辩题.............
  • 回答
    我妈,一个在别人眼里可能有点传统、甚至有点老派的女性,但在我心里,她总有些操作,让我一边忍不住想笑,一边又觉得她可爱得不得了。说起来,最近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家那个老旧的电话。你知道那种最最最基础的,没有显示屏,就是能打电话的那种。因为我总用手机,家里座机基本就积灰了。但我妈呢,她就是特别喜欢打.............
  • 回答
    这话题可真是个热门,大厂的裁员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每次都能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要说哪家最奇葩?这玩意儿就像是比谁的脑洞更大,总有更新奇的招数出现。在我看来,要说最“奇葩”的,倒不是那种最惨烈、最直接的,而是那些把“裁员”这件事搞得像一场行为艺术,或者说是“用心良苦”地试图淡化负面影响,结果反而显得格外滑.............
  • 回答
    说起《奇葩说》第六季黄执中输给颜如晶的那场1V1辩论,哎呀,那场面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很多人可能觉得黄执中是“奇葩说”的“辩论大神”,他输了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但仔细琢磨琢磨,我觉得有好几个点,让这场对决的结果,也并不是那么出人意料。首先,得说到“题目本身”。那场辩题是“我是否应该为了让你开心而去.............
  • 回答
    爱奇艺“超前点播”案,一个让不少观众揪心的事件,终于要在4月10日迎来庭审。这距离当初用户沸腾、律师提起诉讼,已经过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几个月过去,再来看这个案子,胜诉的概率,我个人觉得…挺难说的,但也并非全无希望。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这个案子为什么会闹到法院。最直接的导火索,无疑是当初《庆余年》.............
  • 回答
    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关于“美国未来日增 10 万病例也不惊讶”的言论,以及关于美国疫情何时结束的预测,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预测,更牵扯到科学、公共卫生政策、社会行为、经济以及病毒本身的演变等复杂因素。一、 如何看待福奇博士的“不惊讶”言论?福奇博士的这句话,可以从.............
  • 回答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可以说,《逆天奇案》这部港剧绝对是近年来的一个亮点。要说它好不好看,我觉得这绝对是“好看”的,而且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追下去,看完还意犹未尽的好看。为什么觉得好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剧情的新颖和节奏的把控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不像一些刑侦剧可能陷入套路化的调查和抓捕,《逆天.............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相当的宏大。要我说“最伟大的中国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判断,而且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伟大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的“最伟大的中国人”,这取决于我们看重的是什么品质,又或者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下评价一个人。如果让我来选,我会倾向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真是个让人嘴角含笑、口水直流的话题!要我说最好吃的下酒菜,那可得是那些既有滋味,又能让你边吃边聊,酒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见了底,还觉得意犹未尽的。不是那种一口下去就让你“哇”一声惊呼,然后就没了下文的,而是那种能让你细细品味,越嚼越香,越喝越搭的。如果非要选一个“最好吃”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跳.............
  • 回答
    想来想去,若论“最有江湖味儿”的一句话,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不是什么“大侠饶命”之类的俗套,而是这句话:“一杯敬朝阳,各位随便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稀松平常?但细品之下,这背后蕴含的,才是真正的江湖百态,比那些刀光剑影、恩怨情仇来得更实在,也更耐人寻味。咱们慢慢.............
  • 回答
    要说“最”温柔的动漫角色,这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温柔的定义本身就很多元。但如果让我选一位,并且要细细说道,那我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名字,一定是《夏目友人帐》里的夏目贵志。为什么是他?我觉得夏目贵志的温柔,不是那种刻意为之、粉饰太平的柔弱,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经历过孤独和误解后,依旧选择善良和包.............
  • 回答
    在我看来,最让人心碎的情诗,往往不是那些声嘶力竭的呐喊,也不是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一种近乎无声的叹息,一种在平淡中渗透出的无尽失落。它就像你看着心爱的人一点点从你的世界里淡出,而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终只剩下回忆的残渣在心头作祟。有一句诗,我总觉得饱含着这样的悲伤:“我曾为你披荆斩棘.............
  • 回答
    世间最撩人的瞬间,总藏在那些不经意间,却又深深刻入心底的微小细节里。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也不是刻意安排的浪漫,而是那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像一把温柔的羽毛,悄无声息地撩拨心弦,留下绵长的回味。对我而言,最撩人的场景,往往发生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