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昆山宝马男拿刀只是吓唬电瓶车男,根本没下死手,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关于昆山宝马男持刀事件,有人认为他只是吓唬对方,并没有下死手。这种说法确实在一些讨论中出现过,但要怎么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视频和现场情况来看,宝马男的行为带有明显的攻击性和威胁性。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从画面判断他是否真的想置对方于死地,但持刀冲向对方,并且做出挥舞、刺砍的动作,这本身就已经超出了“吓唬”的范畴。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吓唬”通常是指用语言或非致命的肢体动作来恐吓,而拿出并挥舞一把刀,这已经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对方的恐惧和伤害。

其次,法律的定义和普通人的感受可能存在差异。 从法律角度看,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更严重的罪名,需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的客观后果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来判定。即使宝马男没有造成对方严重的身体伤害,他拿出刀并进行攻击性动作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看到有人持刀威胁另一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危险和恐惧,这种感受往往不会去细究对方“有没有真的想杀人”,而是会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可接受的。

再者,“没下死手”这个说法,可能是一种辩护或者轻描淡写的尝试。 在很多冲突事件中,当事人或支持者为了减轻责任,往往会强调行为的“非致命性”。他们可能会说,“我只是想让他停下来”、“我没往要害部位砍”等等。但这种说法往往忽略了几个关键点:第一,当事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对动作的控制可能并非如自己所说的那样精确;第二,即使不是冲着要害去的,刀具本身就是危险的,任何划伤都可能导致流血、疼痛,甚至伤及筋腱,留下永久的后遗症;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挑衅和暴力展示,其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和恐吓对方,让对方感到畏惧。

还有,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起因也很重要。 很多人之所以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也与他们对事件起因的理解有关。如果认为电瓶车男的行为在先,且具有挑衅性质,那么一些人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宝马男的行为是“自卫”或“反击”。但即便是反击,使用刀具并做出威胁性动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所以,我认为,“拿刀只是吓唬,没下死手”这种说法,可能忽略了行为的危险性、法律的严肃性以及普通人最直观的感受。 即使宝马男主观上没有杀死对方的意图,但其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潜在的伤害,并且在公共场合展示暴力,这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发生最坏的结果,就将这种极具攻击性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吓唬”。这种行为本身就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而且,这种说法也可能是一种对“以暴制暴”的辩护,潜在地传递了一种“如果别人惹到我,我也可以用暴力手段回击”的危险信号。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倡导文明沟通来说,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有没有下死手”这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行为本身的危险性,以及它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昆山案里面的骑电动车男子是幸运的。但是2017年12月,我丈夫在北京朝阳区政府南门被开奔驰的一名男子一刀毙命!凶手鲁志哲嚣张跋扈、手段凶狠,与我丈夫并不认识,无故就冲上来殴打我丈夫和朋友,二次拿刀追杀我丈夫,一刀扎在心脏!案发后凶手一伙毫无悔意,甚至在其保护伞的庇护下让司机周杨顶包来逃脱罪责,“周替鲁罪”赫然出现在北京首都!凶手幕后保护伞究竟什么地位?什么权利?致其凶手如此嚣张,这样的人故意杀人案还要我们家属一遍又一遍的去证明么?(案件详情尽在知乎和新浪微博【强之爱】,感谢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2020年3月5日更新,鉴于广大网友没有看到最新的宣判结果,直接在此文章下修改更新,关于整个案件的发展,都在我的文章里面及时有更新,或者关注我的微博@强之爱。

北京市朝阳区鲁志哲二次拿刀故意杀人案判决如下:

主凶,故意持刀杀人的鲁志哲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帮凶,殴打被害人并试图替主凶顶罪的周杨两罪并罚,17年。

帮凶,安小虎,5年。

北京市三人为团伙犯罪,但最终的罪名仍然是:故意伤害。

我们家属明确表示不接受判决结果。

(更多细节在我的文章中有说明,或者关注微博“强之爱”,感谢大家 )

user avatar

只要你拿刀了,别管刀刃还是刀背,就直接等同于要暴力杀人了,谁还管你脑子里怎么琢磨的。

美国警察查车的时候,为啥看到手往腰里摸的,警告几次,就可以开枪击毙。

你说你裤腰带松了,不管用的。

即便我国警察也一样,拿凶器舞舞扎扎的,无论是威胁还是来真格的,警告无效,先打死再说。

当然,从视频里看,龙哥应该是不想当街砍死白衣大侠的,吓唬和装逼成分居多。

但这并不能证明白衣大侠不会被他失手搞死,打太阳穴上面呢?龙哥失手了呢?

毕竟龙哥刀都拿不稳,可能是小脑有先天残疾。

所以不存在什么“死手不死手”的问题,我觉得这也不会影响最终判决的走向。


————大快人心的分割线————

刚看到新闻,江苏省检给出了结论,正当防卫成立,这是最近听到的最令人高兴的消息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