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成长就是逐渐接受自己平庸的过程”这个观点(支持与反对都可以)?

回答
“成长就是逐渐接受自己平庸的过程”——这句论调,听起来有点丧,但细品之下,又并非全无道理。它触及了一个很多人在人生旅途中都会经历的复杂心态。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从正反两方面好好捋一捋这个说法。

支持这一观点的角度:

首先,得承认,我们大多数人,放到浩瀚宇宙,放到全球几十亿人口的尺度里,可能真的就是那个“普通”的构成部分。儿时的我们,脑子里充满了“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宇航员”、“我要成为改变世界的人”的豪情壮志,那是因为我们尚未真正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和成功的门槛有多高。

1. 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成长,很大程度上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能力边界的过程。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轻易实现,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转化为惊天动地的成就。那些我们曾经渴望的“不平凡”,比如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改写历史的伟人,其背后往往需要极致的天赋、超乎寻常的机会,以及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付出和坚持。当一次次尝试之后,发现自己距离那些目标越来越远时,一个逐渐接受“我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这不是放弃,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审视和理解。

2. 对“成功”定义的重塑: 很多时候,我们被社会文化灌输了一种“成功学”,认为成功就意味着站在金字塔尖,拥有财富、名望和权力。但随着成长,我们开始明白,成功有很多种定义。也许我的成功不是惊天动地,而是能够安稳地经营一份小事业,能够用我的专业知识服务好我的客户,能够有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能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当我们将眼光从遥不可及的“精英”身上收回,放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幸福和价值感上时,对“平庸”的接受,其实是对一种更朴实、更可持续的幸福的认可。这种接受,不是甘于现状的消极,而是对生活另一种维度的理解和满足。

3. 解放内心的压力: 活在“不平庸”的压力下,会让人喘不过气来。你可能需要时刻与人比较,时刻担心自己落后,时刻压抑真实的自我去迎合某种“优秀”的标准。而当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庸,他反而能卸下包袱,更轻松地生活。他不再执着于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步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这种接受,反倒是一种解脱,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成熟表现。

4. 专注内在的积累: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精力都耗费在追求“不平庸”的虚名上,反而可能忽略了内在的成长和修炼。接受平庸,并不意味着停止进步。相反,它可以让我们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涵养品德、积累经验。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发光发热。这种光芒或许不耀眼,但却真实而持久。当我们不再纠结于是否“与众不同”,而是专注于是否“比昨天更好”,这种“平庸”的接受,反而成了一种更深刻的成长的开始。

反对这一观点的角度:

然而,将成长完全等同于接受平庸,未免有些过于悲观和片面。这其中隐藏着一些需要警惕的陷阱。

1. “平庸”的定义模糊且带有主观性: 谁来定义“平庸”?是社会评价,还是个人感受?如果以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标准来定义,那确实很多人都“平庸”。但如果从每个人自身潜力的挖掘和价值的实现来看,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职业,也有可能做到不平凡。有些人可能在某个领域天赋异禀,只是尚未被发掘;有些人可能在努力中不断突破极限,最终实现超越。将“接受平庸”作为成长终点,是对个体潜能的低估。

2. 可能变成消极和自欺欺人: 最危险的情况是,将“接受平庸”作为逃避努力和失败的借口。当遭遇挫折,当付出得不到预期的回报时,与其反思原因、调整策略,反而轻易地说一句“我接受我就是个普通人”,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它会阻碍我们继续探索和突破,让本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因为主动放弃而胎死腹中。这种“接受”,更像是“认怂”。

3. 成长是不断超越,而非原地踏步: 成长,核心在于“变”,在于“进”。它意味着能力上的提升,认知上的深化,格局上的开阔。如果成长只是意味着“接受”一个固定的“平庸”状态,那么这个“成长”就失去了其动力的源泉。真正的成长,应该是发现不足,然后去努力弥补;发现潜能,然后去尽力释放。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接受现状然后停止向上的过程。

4. “不平庸”并非总是虚妄: 尽管大多数人不会成为历史名人,但“不平庸”并非遥不可及。在各自的领域做到顶尖,在特定的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拥有独特的才能并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些都是“不平庸”的表现。将这些可能性一股脑地视为“平庸”,是对很多通过勤奋和智慧获得卓越成就的人的不尊重,也可能消解了激励后人去追求卓越的动力。

总结来说:

“成长就是逐渐接受自己平庸的过程”,这句话更像是一个过程中的一种心态调适,而不是一个最终目标。

它有道理的一面在于: 成长让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不再盲目追求虚无缥缈的“成功”,而是懂得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幸福。这是一种成熟和智慧,是一种与生活和解的姿态。
但它不完全是真理,甚至有危险的一面在于: 如果将“接受平庸”变成安于现状、放弃努力的理由,那就陷入了另一种极端。成长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挑战自我边界,即使最终的成就不是轰轰烈烈,但这个追求卓越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宝贵的成长。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并欣赏那种在看清现实后,选择脚踏实地,在平凡中安然自得的心境。但我们更应该警惕,不要因为“接受平庸”而熄灭了心中那一点点对更好自己的渴望和对人生无限可能的探索。成长或许会让我们明白自己终究是普通人,但它不应该剥夺我们努力让这个“普通”变得更精彩的权利。

可以说,成长的一部分是接受不完美和局限,但另一部分,却是永不满足于此,不断去超越。这两者,同样重要,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成长就是逐渐认识自己的过程。

认识的结果,可能是很差,可能是平庸,可能是超凡,可能是绝顶。

而且认知之后,也可以改变,强的可以选择低调,弱的可以选择奋斗。

没有什么成长就是接受平庸这样一种说法。

那种不叫成长,那叫被驯化,跟大象被小鞭子就能抽着走是一回事。

你是人,不是巴甫洛夫的狗。

认识自己,要去面对现实,可能你想平庸,但你确实天赋超人。

可能你想卓越,但你就是能力平平。

平庸只是所有类型的一种,如果你不平庸,你又接受什么呢。

我的理论是,你可以先假设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然后单独观察你自己。

你会发现你和世界上的所有草木、动物相比,确实是几百万年进化的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我不觉得一个人最后保持在自卑的状态能有任何一点好处(除非是你自愿给别人当背景板)。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你需要学会扮演这个角色,而不是对着字典研究平庸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user avatar

我们并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平庸。

而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每大一岁,每往前进一步,你就会看到更大的世界,周围会和你比较的人就会更多一些,这里面厉害的人也会更多一些,如果你不是那种一直都能快速学习,快速成长,始终都保持在群体的前列的人,就会显得好像越来越平庸。

比如你小时候是在家门口上小学,和你比较的都是同一个街道的人,后来升上了不错的初中,你猛然发现,小学时那种独孤求败的感觉忽然没有了,但是你不服输,依然紧追大家的步伐,在中考的时候虽然吊车尾,但还是压线考上了不错的高中,上了高中你又猛然发现,你原以为拼尽全力才能做到班级里最好,现在才发现,拼尽全力才能不吊车尾。

正应了那句话,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这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嘲,而是你所处的环境让你没办法很舒服地活着。

如果你还年轻,无法体会这些,可以看看这部纪录片感受一下,一个年轻时一切都很顺利,未来充满各种希望和可能的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

这部纪录片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平静地再看一遍,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那一句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而是面对记者,他的每一句话都既平静,又充满了那种绝望透顶之后的异常镇定。

我们从少年,变成青年,再到中年,并不是注定一步步都是往上走,也并不是每一步都会很顺利,而平庸这个结局,在许多人看来,也许已经足够完美了。

user avatar

我不仅不支持,我甚至认为这个观点是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

你可以认为我危言耸听有夸大嫌疑,但我还是必须这么说,毕竟如果有人不看路快要掉进坑前,大声吆喝是防止他掉进坑最有效的办法。

这个观点有两个地方我不支持:

  1. 平庸一词,你可以认为是中性词,也可以认为是贬义词。但无论是中性词还是贬义词,都容易作为不进取的借口。成长?我努力奋斗取得好成绩是成长,我躺平接受自己平庸也是成长,既然都是成长,为啥不选个轻松的?
  2. 以偏概全。「就是」两个字,让人觉得成长只有这一种定义。但是,有的人大器晚成,突然从平庸变得不平庸,这种难道就不算成长了?有的人一辈子无法接受自己平庸,永远都在追求新的成就,那是否他就不成长了?

我们可以接受的是,自己能力有边界,我们不是超人,但不能接受我们还没到达边界就说放弃。

人生短暂,生命宝贵,不要总是甘于平庸,却总说平庸可贵。

有的人确实接受自己平庸,心里会更好过,活得更舒服,我祝福他。毕竟人生嘛,开心最重要。可是,有多少人真心甘愿一辈子碌碌无为呢?有多少人会为自己平庸感到高兴呢?至少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难有这种心态。

既然我不同意题目这个观点,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成长是:

  • 成长就是认知到自己不是超人,但依然有着超人的志向;
  • 成长就是意识到路永远走不完,但依然勇敢迈出下一步;
  • 成长就是知道吾生有涯知无涯,但仍愿意以有涯随无涯。

当然,读者会有很多想法,马上想反驳我,没关系,欢迎评论,我承认的说法确实有点激进,但如果能喊醒几个把躺平当成长的年轻人,那么这个答案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

祝你茁壮成长,但不落平庸。




作者: @桔了个仔

人工智能从业者,专注AI风控技术,写作爱好者,天天和猫咪一起写代码,写知乎。面向人生编程,欢迎关注,一起进步,一起吸猫。更多精彩内容见下面的索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