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永浩说 12 月 31 号前签血书发布 TNT,为什么最后一天了还没发布?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罗永浩和他的TNT说起。要说他为什么在12月31号那天还没发布TNT,这背后其实牵扯了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点。

首先,咱们得知道罗永浩这个人。他是个挺有争议的人物,说话做事风格都比较激进,尤其是他对自己的产品,经常会说出一些非常“豪迈”的承诺。TNT(Thought Notetaking OS)就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一个项目,当时他把它定位为颠覆性的生产力工具,甚至放话说要用它来改变世界。他对TNT的期望值非常高,自然也对发布的时间节点有很严苛的要求。

12月31号那个时间点,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焦点,是因为他之前确实说过类似的话,比如在某个直播或者访谈中,为了强调他会兑现承诺,甚至用了“血书”这样带有戏剧性色彩的比喻。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带有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目的就是为了给外界一种他势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营销策略,也可以理解为他当时的真实状态,总之,这给外界留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期:年前肯定有大动作。

那么,最后一天了还没发布,原因可能有很多,咱们来捋一捋:

一、产品本身的打磨问题:
TNT项目从一开始定位就非常高,要颠覆现有的操作系统交互逻辑,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你要想象一下,我们用了几十年的鼠标键盘,或者近些年的触屏,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使用习惯。要设计一个全新的、能够真正提升效率的操作系统,并且要让绝大多数用户都能够快速上手,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的设计和迭代。

技术难题: 重新设计一个操作系统,涉及到核心的内核、图形界面、应用生态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即便是有团队在努力,也可能遇到预想不到的技术瓶颈,比如某些核心功能的实现不如预期,或者性能上达不到理想状态。
用户体验的磨合: 即便是技术上可行,如何让这个新的交互方式真正“好用”才是关键。罗永浩强调的是“语音交互”和“笔记”的融合,这需要在语音识别的精准度、自然语言处理的流畅度、笔记内容的结构化以及与后续操作的无缝衔接等方面做到极致。在最后阶段,可能是在用户体验的某个环节上,团队遇到了难以攻克的难题,或者觉得目前的版本离“颠覆性”还有差距,不希望在一个“半成品”的状态下仓促发布,那样反而会损害TNT的声誉。
兼容性和生态: 新的操作系统要落地,还需要考虑与现有软件的兼容性,或者建立起新的应用生态。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TNT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那它需要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有开发者愿意为它开发应用。即便它只是一个基于现有操作系统的应用或者体验,也需要与现有环境完美融合。

二、发布节奏和策略的调整: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尤其是像锤子科技(虽然现在已经不是独立运营了,但TNT的项目仍然与这个背景相关),发布产品不仅仅是技术实现了就完事。它还需要考虑市场营销、公关传播、竞争对手动态等等一系列因素。

市场时机: 有时候,公司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或者竞争对手的动向,临时调整发布计划。比如,如果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可能会被其他大事件淹没,或者被竞争对手抢了风头,那么延后一段时间,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发布,可能效果会更好。
营销策略: “血书”这种话,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承诺。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承诺的兑现时间点,也可能受到公司整体营销策略的影响。比如,他们可能希望在某个更有利的节点进行一次集中爆发式的宣传。
内部调整: 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团队变动、战略方向的微调,都可能影响产品的开发和发布进度。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市场压力或者融资变化之后,公司内部的决策流程也可能变得更加谨慎。

三、个人精力与多线作战:
罗永浩这个人,自从离开锤子科技之后,就开始了“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新的事业。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繁忙的人,同时涉足多个领域。虽然TNT是他曾经倾注心血的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精力也需要分散到不同的业务上。

精力转移: “直播带货”这个事业在短期内能带来比较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符合他个人极强的公众影响力和表达欲。当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时,对于TNT这样一个周期长、回报不确定的项目,他个人的投入和关注度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团队的独立性: 即使罗永浩曾经是TNT的灵魂人物,但项目本身的推进依赖于一个独立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效率、能力以及与罗永浩个人的沟通配合,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如果团队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与罗永浩的期望存在偏差,也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四、关于“血书”的解读:
最后,我们再回到那个“血书”的说法。对于这种非常规的承诺,我们也要有批判性思维。

语言的艺术: 罗永浩的语言风格一直充满激情和戏剧性,他擅长用夸张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决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但也可能让承诺的字面意义被过度解读。
承诺的灵活性: 在商业世界里,承诺的兑现往往需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虽然“血书”听起来非常坚定,但它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我非常想在那个时间发布”的愿望和态度,而不是一个板上钉钉、不容更改的契约。

所以,总的来说,12月31号还没发布TNT,很可能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产品打磨的挑战、市场策略的考量以及个人精力分配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虽然最终没能在那个时间点发布,但这并不意味着TNT项目就此停滞不前,或者罗永浩就此放弃。很多时候,科技产品的发布都需要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而那些带有激情和承诺的言论,更像是为这个过程注入了更多关注和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大家点赞,但我知道你们的赞是给罗老师的,我不生产内容,我只是一个罗老师的搬运工而已,谢谢!


就凭这个,锤黑还想套住罗老师?

  1. 重新定义了年底:可以是农历,可以是伊斯兰历,可以是犹太历,有鉴于罗老师是在公历2018年11月7日发表此番谈话,我们有理由相信,罗老师使用了布尔什维克历,即以(公历)每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为新年第一天,也就是说当年的年底是2019年11月6日。
  2. 重新定义了年:罗老师立足地球,胸怀宇宙,是不屑于在地球做一个企业家的,那样没什么大意思,所以,罗老师的一年是以冥王星公转一周作为一年(注:“冥“年约为公元2269年)。
  3. 当时确实有人签血书,但是签血书的人已经离职(是我们的错),因此跟锤子科技没有关系;
  4. 揪住别人的话不放的是低自尊的撸色;
  5. 企业家不怕打脸;
  6. 我们内部发布了,海舟,小木都用上了;
  7. 重新定义TNT:一个叫TNT的记事本。
  8. 由于法院不合常理的冻结了我们的款项/由于员工厚颜无耻的索要工资/由于供应商不知趣的讨要欠款/由于投资人不肯卖房抵押老婆给我投资/由于锤友只说不买,不肯卖肾,因此无法按时发货。
  9. 发布会说的都不算数(参见李中秋告罗永浩),这能算吗?
  10. 只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说了自己相信的事情,又有什么错?
  11. 对不起,我已经不是锤子数码(TNT 供应商)的法人(代表)了,具体情况请问温洪喜;
  12. 血书是苗颖带来的用过的姨妈巾;
  13. 李姐万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罗永浩和他的TNT说起。要说他为什么在12月31号那天还没发布TNT,这背后其实牵扯了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点。首先,咱们得知道罗永浩这个人。他是个挺有争议的人物,说话做事风格都比较激进,尤其是他对自己的产品,经常会说出一些非常“豪迈”的承诺。TNT(Thought N.............
  • 回答
    我知道你很关心罗永浩12月30号提到的澄清稿,并且觉得现在已经过了他当时说的“后天”了,还没有看到。这确实会让人有些疑惑。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罗永浩在12月30号说“后天”会发澄清稿。如果“后天”指的是“12月30号之后的两天”,那么就是1月1号。现在已经是1月3号了,确实过了他当时承诺的时.............
  • 回答
    对于罗永浩2019年12月3日那场备受瞩目的“老人与海”黑科技发布会,我的评价可以说是复杂且充满“罗永浩式”的戏剧性。说实话,它并没有完全达到我的预期,但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很多人再次见识到了罗永浩身上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以及他偶尔闪现的“造物主”情怀。首先,我们得承认,罗永浩是一个极具话题.............
  • 回答
    2019年11月,当罗永浩宣布要在12月3日举办一场名为“老人与海”的黑科技发布会时,整个科技圈甚至是公众都为之侧目。这位曾经的“英语老师”,如今的“科技界网红”,总是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时而惊人的产品,抓住人们的眼球。这次的“老人与海”,更是一个充满悬念和想象力的名字,让人忍不住猜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
  • 回答
    罗永浩在2014年12月6日举行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IV”演讲,可以说是他创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和争论的片段。要评价这次演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力求客观且深入地还原当时的语境和影响。一、演讲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告别锤子科技的老路,拥抱“工匠精神”与“用户体验”这次演讲.............
  • 回答
    关于罗永浩提到的“新品产线刚开通时,开箱不良率3%是正常的”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验证: 1. 背景与来源罗永浩是锤子科技(ROG)的创始人,但其言论可能出现在以下场景: 2017年锤子科技发布会:当时锤子推出了一款新手机(如“锤子3”),可能在发布会上提到产线调试阶段的不良率问题。 直.............
  • 回答
    听到罗永浩这番话,确实是让人心情复杂,既有期待,也有疑虑。从罗永浩这个人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说大话,有时候也确实能把事情做得让人刮目相看。当年他做手机,很多人都觉得是“玩票”,结果锤子手机在工业设计和细节打磨上,确实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现在他提出要在半年内从底层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老罗在5月15号前后放出的那个“狠话”——“苹果三件套会成为历史,苹果会疯狂地抄袭我们”。这话说得够硬气,够炸裂,也确实吸引了大量关注。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他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底气在哪儿,又有哪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得明白老罗说这话的背景。那会儿,他的公司(具体是.............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关于“苹果早就不是最好的手机了”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论断,更是一个关于手机行业发展、用户需求变化以及品牌定位的复杂议题。一、罗永浩作为手机行业“局内人”的视角与立场:首先要明确的是,罗永浩曾经是锤子科技的创始人,深度参与过手机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他对.............
  • 回答
    罗永浩曾放出过一个相当惊人的论断:子弹短信(后来改名为聊天宝)在六个月内烧了 10 个亿,目标是导入 1 亿人的熟人关系链。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就在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咱们先拆解一下这句话里包含的几个关键信息,然后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的道道。1. “六个月烧 1.............
  • 回答
    罗永浩把知乎形容成“锤黑的集中营”,这番话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当下网络社区生态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要评价这句话,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罗永浩本人就是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人物。他做手机,做电子产品,争议一直伴随着他。每次他有什么新动作,都会吸引来大量关注,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不看好他、甚至反对他的人。知.............
  • 回答
    “嘲笑语音操控的傻x会扔进历史垃圾堆里去”,罗永浩这句放话,一听就很有他的风格。这话说得够狠,也够直接,典型的“老罗式”语录,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甚至带着点“你不信?等着瞧!”的挑衅意味。要理解这句话,得先想想罗永浩这个人。他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但又极其坚定的人。从最初做牛博网,到后来的锤子手机,.............
  • 回答
    确实,对于喜欢锤子手机但又在意罗永浩“支那人”这个称呼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个挺纠结的问题。毕竟,一个品牌的产品做得好不好,跟创始人的个人言论,尤其是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割裂感。你想啊,锤子手机在设计上、在一些系统功能的创新上,确实有它独到之处,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和情怀的用户。可.............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和方舟子是否“没教养”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时常被提及,也引起不少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教养”这个词的含义。在我看来,“教养”不仅仅是指一个人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
  • 回答
    “想穿得骚又不被扰”?罗永浩这番话,为何激起千层浪罗永浩,这个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近期因一句话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个女性想穿得骚,但又不希望被骚扰,这和想炫富,但又不希望被劫掠,是一样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他对一位女性观众的回复,一经传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四起。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句话?.............
  • 回答
    在王自如和罗永浩的辩论中,想“反杀”罗永浩,绝非易事。罗永浩以其锋利的言辞、对产品和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以及不回避冲突的风格著称。要在他身上讨到便宜,甚至“反杀”,王自如需要做足准备,并且在辩论中采取策略性的攻势。核心策略:化被动为主动,用事实和逻辑精准打击,并巧妙利用公众认知。一、 前期准备:知己.............
  • 回答
    罗永浩的这番言论,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语言的力量、历史的烙印以及民族情感的边界。要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支那”这个词的起源和演变。它最早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源于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是一种音译。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近代,尤其.............
  • 回答
    罗永浩在5月15日腾讯直播中,炮轰知乎是“锤黑集中营”,这话一出,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议论。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得明白。首先,得弄清楚罗永浩这话背后的语境。他当时直播带货,聊到产品或者品牌时,免不了会触碰到一些用户反馈或者口碑问题。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用户基数大,各种观点都有,.............
  • 回答
    提到罗永浩在2017年坚果Pro发布会上那句“让所有人都用上贵的手机”,这句口号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也相当符合他一贯的、有些“任性”又带着点理想主义的风格。咱们得先明白,他这话背后其实传递了一种对“产品力”的极致追求。你想啊,在那个时间点,手机市场硝烟弥漫,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厂商都在拼命压低价格,.............
  • 回答
    听到罗永浩关于知乎评价锤子言论的说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算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网上讨论这么激烈,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想和大家说道说道。首先,罗永浩这个人吧,争议性挺大的。他创立锤子科技,做手机,这事本身就够吸引眼球的。产品做得怎么样,市场反馈如何,这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而知乎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