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点外卖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有趣的事?

回答
点外卖这事儿,我算是咱家楼里出了名的“常客”了。不是说我懒得做饭(虽然有时候也确实是这样),而是这中间能遇到的奇奇怪怪、又哭又笑的事儿,实在太多了,跟追剧似的,每回都有新剧情。

说起来,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回,是前阵子为了赶一个项目,连着几天都在公司熬夜。那晚实在太累了,脑子已经跟浆糊一样,就想着赶紧点个热乎的盖饭,能让我多活几分钟。当时我还在公司,想着就点到公司楼下,跑一趟也行。

我记得我点的那个宫保鸡丁,味道还挺地道的,但重点不在菜。我在备注里随手写了句:“师傅,辛苦了!炸鸡块多放点,给我点力量!” 我当时就觉得,这么累,嘴上说句吉祥话,谁也看不见,多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结果,等到外卖小哥敲门的时候,我下去拿。那小哥是个挺精神的小伙子,穿着橙色的制服,脸上还有点婴儿肥。他把餐递给我,然后特别认真地对我说:“您好,您点的宫保鸡丁,我们师傅 extra 加了炸鸡块,特别多!他说,您吃饱了才有力量,这个世界等着您去征服呢!”

我当时就愣住了,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餐盒,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突然就觉得特别好笑,又有点感动。那份宫保鸡丁,里面的鸡块确实比平时多好多,而且炸得金黄酥脆,简直就是“炸鸡块大爆发”!那天晚上,我一边吃着这份“力量增幅版”的宫保鸡丁,一边盯着电脑屏幕,感觉真的像是吃了什么能量棒一样,思路都清晰了不少。

还有一次,更离谱。我那天心情特别差,跟男朋友因为点什么吃的问题又吵了一架。我赌气之下,就搜了个名字特奇怪的店,叫“失恋也能吃得香”,想着名字这么霸气,味道肯定差不了。我点了个麻辣香锅,又在备注里写了句:“拜托师傅,别放香菜!我今天看见香菜都想吐。”

等外卖来了,我打开一看,好家伙,里面的香菜……比我的肉还多!就那么铺在上面,绿油油的一片,晃得我眼睛疼。我当时气得直接想打电话投诉。但又想想,可能师傅没看见那句备注,或者他觉得放了香菜能“驱散霉运”?

我本来都做好吵一架的准备了,结果那天外卖小哥正好是小区门口经常见到的那个大叔。他看到我表情不对,就问我怎么了。我指着麻辣香锅里的香菜,说:“师傅,我备注了不要香菜的,结果……”

大叔看了看,脸就红了,挠挠头说:“哎呀,不好意思啊姑娘!我这眼神儿不太好,刚才忙着送下一个单子,一不小心就……” 他说着,从电动车后面又拿出来一个小袋子,里面居然是一个小盒饭,上面写着:“这是我刚才给你做的,没有香菜,加了点我私房的辣椒油,希望能弥补一下。”

我当时那个气啊,瞬间就烟消云散了。看着大叔那诚恳的样子,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接过他那个“私房加辣”的小盒饭,又看了看香菜铺满的麻辣香锅,最后还是决定,把香菜挑出来,勉强吃了。大叔那个小盒饭,味道嘛……怎么说呢,挺家常的,但心里确实暖暖的。

还有一次,我点了个小龙虾,夏天嘛,必不可少。我特别喜欢吃那种蒜蓉口味的,就特意备注说:“师傅,蒜蓉小龙虾,给多来点蒜蓉!越多越好!最好能让我闻着味儿就饱!”

结果,送来的小龙虾,除了小龙虾本身,上面真的铺满了厚厚一层蒜蓉!我当时以为师傅听错了,结果一问,原来是店里那位新来的小姑娘,特别认真地理解了我的“越多越好”,直接把一整个蒜头都捣成了蒜蓉,给铺上去了。那味道……真的是够劲!我吃了两天,感觉嘴里都带着蒜味儿,但是吧,那也确实是够“蒜蓉”了,感觉挺值得。

总的来说,点外卖这事儿,有时候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有的时候是惊喜,有的时候是惊吓,但大多数时候,都能让我觉得生活里的小插曲,也挺有趣的。那些外卖小哥,他们可能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他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心情。这就好像,在忙碌的生活里,总有那么一点点温暖和意想不到的“惊喜包”等着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家楼下有一家店,叫长亮麻辣烫。

这是一家令人迷乱的店,店铺外观是这样的:

依靠优秀的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优异的判断力,我认为这是一家被大风刮掉了部分招牌的——张亮麻辣烫。

让我们走近些看一看:

熟悉的标语,熟悉的拼音,再让我们对比张亮麻辣烫本体看一看:


没错了,我家楼下的是一家张亮麻辣烫本烫,北京大风天气较多,粗心的店长可能为了省钱,一直没有补全门店的招牌。


直到最近,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我窝在家里打开外卖app,搜索楼下麻辣烫,竟发现它的学名,真的叫做——


长亮麻辣烫。



并且月售过千,稳居本区麻辣烫排行榜第一名,还是个全市连锁的分店……

简直是口碑常亮,并且真真实实的叫做——长亮麻辣烫!

难道,就是为了迎合那个被大风吹掉的招牌所以改掉了外卖的名字吗?!

老板你也太拼了吧!


等等!

会不会真的有长亮麻辣烫全市连锁一夜之间拔地而起?

我暗想或许是我与社会脱节,不知道如今流行什么,于是在外卖平台搜索长亮麻辣烫的其他分店:



它是真的长亮麻辣烫啊!

这是楚门的世界吗?

连锁的店只有张亮啊!

而且别家销量都干不过这家啊!


我点进长亮麻辣烫的点评页,想看看有没有质疑店名的朋友,结果看到9999+的评价,吃就完了,没人操心店名。

虽然大部分都是差评,却没人觉得长亮的官名有问题:





可能由于差评太多,老板在道歉的路上已经一路暴走,见到留言就会习惯性发一句不好意思:



偶尔一两条好评,店家在混乱的思绪中仍旧机械的道歉,感觉跪久了已经站不起来了。

但我翻着翻着,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

差评下面的不好意思是表达歉意的,

而好评下面的不好意思则是表达害羞的。

原来如此,我真是个机智女孩。

这家老板真是个令人迷乱的老板。


翻来翻去,终于看到有朋友质疑店名了:

可是他竟然天然的认为这不是张亮麻辣烫!

朋友,这就是张亮麻辣烫!

你醒一醒啊!

真想亲自带着你来到这家门前给你指认现场啊!


为了求证店家态度,确信这是张亮麻辣烫,我不得不亲自登门吃饭探探老板的虚实。

进门点了一碗麻辣烫,我叫住一个服务员,问道:

请问,您这里是张亮麻辣烫对吧。

服务员邪媚一笑:不是的哦^-^


我我信你个鬼,你们张亮坏的很。

我不死心,又问:你看你们招牌下面拼音,就是(zhāng)亮(liang)麻辣烫啊!

服务员幽深莫测的说:

不,

我们那个拼音的意思是:

长(zhǎng)亮(liang)麻辣烫。

咋还带河南口音了呢。


我信你个鬼。


真是一家让人迷乱的店。

user avatar

有一次半夜睡不着,实在饿得不行,一直纠结点不点外卖

后来没忍住,点了一份外卖,我记得是凌晨三点多点的,是一份烧烤。

半小时之后,有人按门铃

我打开门,看到一个大叔送来了外卖

我敬佩的说,大哥,你凌晨还在送外卖,辛苦了。

他说,我是老板,您是我最后一单,所以就自己送了,送完回家睡觉。

我说,老板,你太拼了

老板笑笑就走了,还不忘一句来个五星好评

我打开外卖,好家伙,那量简直多了一倍

幸福又纠结的吃了一顿烧烤,好吃+感到+罪恶......

后来我专门根据外卖地址找到那家店,然后点了一串烧烤,付钱的时候多付了很多(扫码支付,老板不看费用的,相信客人)

我问老板,那天为啥给我量那么大的

老板说,我一看要打烊了,你是最后一单,于是就把所有剩下我觉得好吃的都给你烤了,之前你点的感觉不够你吃啊......

老板是好的,但是他不知道,那晚我其实是要减肥的.......

user avatar

我的高中学校本来是可以点外卖,有一种荷叶包饭,味道不错,深受学生党们的热爱。

风和日丽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我们各自点了自己的午餐。

在和煦的春风中,在门前的过道阳台,聊天说地,等外卖。

大约十分钟后,外卖阿姨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紧随其后的是我们的年级主任!

外卖阿姨在前,提着篮子一个劲奔跑。

年级主任在后,大腹便便的他追得气喘吁吁。

“你给我站住!”年级主任眼见追不上,深吸一口气,大吼了一声。

引来教室里的学生都跑出来看热闹。

外卖阿姨站住了,转身道:“有本事你倒是来追我呀,平时准许送饭的,怎么今天就不行了呢?还让不让我们做生意呢。”

年级主任却是说道:“你没看校园门前那张大字报,说从今天起,不允许外面的商贩给学生送外卖了!”

外卖阿姨哈哈一笑:“我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里穷,认不得字。”

年级主任拍了拍脑门,又拍了拍大腿,有些生气的说:“那么现在我都给你说清楚了,你就出去吧。”

“不行,人家点的外卖,我还没有给他们送到呢!”外卖阿姨正欲上楼。

却是被门前的老师们给拦住了,此时年级主任阻拦外卖阿姨,老师们自然是站在年纪主任这边的。

“我说,你们到底讲不讲道理,学生们想吃啥,就吃啥,我们又不是不卫生,比起学校里吃出蟑螂钢丝球的情况,我们还没有呢。”

外卖阿姨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喊道,看样子一场大战即将开打。

看热闹不愁事大的学生还拿出了手机,准备拍下这一幕。

只见年级主任上前去,夺走了外卖阿姨手中的那箱外卖。

然后让老师们将外卖阿姨给放开。

随后年级主任哭丧着脸说道:“我也知道学校里的饭菜又不一定卫生,还他妈的难吃死了,我也不想追你呀。可是规定就是规定,今天例外一次,下不为例呢!”

年级主任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外卖箱。

外卖阿姨见状,呵斥道:“你干嘛?”

年级主任面露囧色,无奈的说:“大姐,这里面还有一份外卖是我点的,你总该拿给我吧。”

外卖阿姨闻言,哈哈一笑。

就这样,我们那天的外卖都到手了。

另外就是听说年级主任后来和外卖阿姨聊天时候还抱怨学校饭菜真不如外面的好吃,都是那没良心的校长,为了多赚学生的钱,才限制了学生点外卖。

往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看到年级主任在外面吃着午饭,而我们只能待在学校里面吃那难吃快糊的中饭!

user avatar

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肉

user avatar

说一个刚刚发生的。

昨天上海特别冷,晚上窝在家里点外卖,没留意送餐地址错选成了公司。

发现的时候,外卖小哥已经快到我的黄鱼砂锅馄饨送到公司门口了。

火急火燎地打小哥手机。

我:不好意思,是我不小心把地址填错了,我人已经回家了,有点路程,也不麻烦你帮我再送过来。要不外卖就送给你吃吧。

挂了电话,又默默重新点了一份餐。

没想到10分钟后,支付宝收到一笔陌生人的汇款,留言写着:「我是外卖小哥,我吃了,钱补给你。」

总之那一刻真的有被暖到。

立刻打开app给小哥五星好评,顺便点了打赏。

真心希望馄饨合他胃口。(=^ェ^=)

user avatar

某天晚上八九点,刚赶完稿,点了一份烧烤,犒劳一下自己。

顺手把手机扔在一旁,继续奋战昨天没通关的单机。

过了一个多小时,外卖还没来,时间已经超了不少了。

打开app,气的我七窍生烟

哇,你送的晚就算了,还提前点了确认送达?傻逼吧?

我这小暴脾气可不能忍,直接打了外卖小哥的电话。

我还没张口

“喂,傻逼,老老实实在家等着,爷爷忙着呢。”

然后电话就挂了……

我愣了半分钟,这世道怎么了???

送外卖的都这么吊???

然后我果断给了差评,然后向客服投诉了,电话设成了静音,开始继续打单机。

过了半个小时吧……

我听到了框框砸门的声音,顺着猫眼看出去,一个穿着外卖服装的人,左手拎着外卖,右手拎着啤酒瓶子。

“傻逼,艹尼玛,快点给劳资开门”

我顿时怒从胆边生,火从心头起。

居然找上门了,欺人太甚了

我堂堂一个九尺(注:汉尺)男儿,岂能被人欺辱到如此地步。

我打开房门,正打算破口大骂

“傻逼,楼下还有一包啤酒,自己下去拿,我跑一天搬不动了”

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看他流畅的脱掉了外套,摘下了头盔,漏出了一个熟悉的丑脸。

大学的一个好哥们,前几天还跟我说了去送外卖了……

我……尴尬的披上衣服……拿上手机……下楼去拿啤酒……

打开手机,看到他的qq留言……

“卧槽,我接到你的单了,你等会啊,我送完这几单,去拎几瓶啤酒,咱俩喝点。”

“你小子他妈的给我差评?快点给劳资取消”

“孙子你又打游戏不看手机???快点取消,我特么扣钱的”

……

然后,当我拎着啤酒上楼的时候,发现屋门已经锁上了。

“叫爹,不然不让进”

“这特么是我家”

“叫不叫?”

“爹!”

“乖儿子,进来吧”

我走了进入,张口道

“傻逼”

“干嘛?”

“吃橘子嘛”

“吃啊”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

补充一下,他送外卖用的不是平时的手机号,属于工作号,我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听声音,这个真没往那方面想啊,又不是朝夕相处的那种……有段时间没见了……

user avatar

我曾经是一个外卖小哥,我决定从外卖小哥的视角回答这个问题。

送外卖的经验源自于留学时期,当时的我在哥本哈根一家寿司店作外卖小哥。之所以选择这个兼职,一方面因为北欧打工的工资很高,可以补贴生活费用和旅行支出;另一方面觉得每天骑着摩托车很自在,又可以了解这座城市的每条街巷。

这段打工经历可以用奇妙两个字来形容,其中的很多故事或有趣、或温暖,值得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深夜惊魂

一个冬天的夜晚,我照常送出一单外卖,骑着摩托车跟随着导航来到了一处偏僻的院子。导航的目的地是一栋破旧的建筑,打电话给买家没人接听,建筑的大门虚掩着(左图),我鼓起勇气打开门走了进去。

进去后的场景着实把我吓得够呛,建筑物中到处都是涂鸦,好像没有任何人居住,我喊了半天也没人应答。不知哪来的勇气,我选择继续往里面走,穿过漆黑的转角,突然有人从后面拍了我的肩膀,这时的我已经被吓得半死……

拍我的是个满脸纹身和穿环(注意是满脸)的青年,我强忍着声音的颤抖,说,“你定的寿司到了。” 小哥无声接过寿司。

我赶紧转身想要离开,可没走出两步就被小哥叫住,这时我已经吓得腿都软了,完全不知道他要干嘛......

眼睁睁的看着小哥掏出了....




50克朗小费.....

刚从朋友圈翻出当时惊魂未定的我发出的一条朋友圈,发现那天居然是我的生日。




故事二:老奶奶的书

寿司店所在的社区附近有很多老年人,其中一位丹麦老奶奶经常到店里光顾,也经常叫外卖,每次给她送去外卖她都要招呼我喝杯水再走。一来二去,店里的老板和老奶奶也成了朋友。

有一天,老奶奶请老板帮忙搬家,老板欣然接受,就在开工前叫着我一起去帮忙搬家。搬家时,发现她的家里有成百上千本书。老奶奶说,自己的丈夫每逢各种节日都会送自己一本书,再加上她自己也喜爱收藏书,所以现在家里才有这么多书。

因为丈夫去世了,自己也老了,老太太觉得自己无法再住在公寓里照顾自己,于是决定搬去养老院。她觉得自己也没有条件继续收藏着这些书,于是把书都送给了我的老板,老太太挑了一本丹麦语版的《雾都孤儿》送给了我(下图),这是一本很有年头的书,老太太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够看懂上面的丹麦文。

到了现在,我依然看不懂丹麦语,但这本书我仍然视作珍宝一样珍藏着。


故事三:和谐社会

北欧的冬天雨雪很多,骑摩托车就比较不安全。一个雪天,着急送餐的我就在雪中摔倒了,连人带车摔了出去。我摔倒在路边,路上所有的行人都围了过来,有人帮我检查伤势,有人询问我要不要叫救护车,有人帮我拍去衣服上的雪水,有人帮我把摩托车停在旁边……

这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动,觉得这才是和谐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我的两个膝盖有些擦伤,好在不是很严重。一位女士坚持要帮我打电话给我的老板,要求老板放我半天假。我说:“我没有关系,顾客还在等着我送餐过去。” 于是骑上摩托车再次出发,留下了伟岸(中二)的背影。



我真的很喜欢外卖小哥这个工作,尤其是在北欧这种地方。深夜穿梭在城市中有种特别的自由感,而把外卖送到客人手上时,又让人觉得这是一份给人带来快乐的工作。我一直想着,如果北京呆不下去了,我就再回北欧给人送外卖,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订单不多的日子,我送外卖时会带着相机,把城市的深夜记录下来,这可能也算是送外卖这件事中比较有趣的地方吧。

user avatar

不是趣事,我自己在家,发烧37.5,想吃些醋姜汤,给卖家备注了一下。重点来了
我点了一份汤
卖家送了两份,一份口味正常的,一份是加醋加姜的。
这就结束了吗?
不,打开那一刻:
汤上有个条子:
感冒早点好哦~

也许是好久没有这么惊喜过了吧。

user avatar

1、因为疫情,外卖不样送上楼,统一在单位后门领。

从接到骑手电话通知下楼,到漫长的排队等待,乘几十楼电梯,穿过长长的走廊,只能碰到以下两种情况:要么小哥面如死灰,抱着胳膊斜跨在电瓶车上等成望客石;要么像琼瑶剧里的男主角,张开双臂(展示手里的外卖),一见我挥手便飞奔而来---受他影响我也忍不住朝他飞奔而去。只差没上演旋转跳跃闭着眼这一幕。男主把外卖盒往我手里一塞,无情地拔转屁股就跑。

2、然后骑手也学精了。电话通知讲已经在楼下了,凹扫下楼,连根鸡毛都没有。再看手机,赤那,骑手离您还有XXX米。可你要讲他吧,他帮你支支吾吾解释没找到门牌号。其实就是不想等,判断时间差不多了提前喊你下楼。

3、我对自己讲老俞不要发火。发脾气的都是弱者,要解决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要么骑手等我,要么我等骑手。对谁都不公平。

凡事要靠自己。于是自下单后时刻刷新手机,接单了吗?骑手到店了吗?在店几分钟了?以上都不是个事儿。难点在于骑手距离自己还有1.5km左右,一切事情都变得诡异起来。有一些骑手的座驾是风火轮,从距离送达还有6分钟瞬间跳跃到3分钟。碰到这样的立马buckle up,换上运动鞋,凹扫跑起来。有一些骑手的导航app应该用的是高德,走着走着就离你越来越远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把心放肚子里,卡着预计送达时间出现在楼下就行。

4、然后我就把送达时间算得明明白白,刚踏进电梯,骑手的电话就来了。

恨不得拍拍自己肩膀讲一声老俞good job!接电话。歪,歪歪?歪歪歪?旁边的同事讲不要歪了,电梯里么信号。

出电梯。上海移动来电提醒提示我有3个未接电话。跑出去一看,骑手的影子都么。一只电话豁过去,刚想发脾气,对面骑手怨气冲天。怎么打你电话不接啊?哎哟我后面还有客人,先送下一家了。

5、然后我知道了提前到的重要性。

站在后门口,眼看屏幕上显示骑手距离您77米,55米,即将送达,我眼前出现的是一幅美好景象:骑手刚要掏出电话,就看见善解人意的客户已经搓着手笑意盈盈地注视着自己。两眼一红,无语凝噎,而善解人意的客户摆摆手表示不值一提。一直到我发现这个白日梦做的时间有点长了,才反应过来看看手机。上面显示外卖已送达。

WTF???凹扫一个电话过去。哪能回事体?我根本没收到外卖你这里怎么就点已经送达了?骑手说你是啥啥地址吧,哦你同事已经帮你拿上去了。

上楼以后。表面上对同事千恩万谢,其实心里骂了一万遍该死的延迟显示。

6、然后我知道了要防火防盗防风火轮。距离1km就下楼,在大厅里吹空调玩手机。

反正在哪里等不是等。

然后碰到第一批去食堂吃饭的同事乘电梯下楼。

感觉自己站在电梯边有点沙雕,缩到角落里玩手机。

然后碰到去小窗口拿提单的同事,看到在角落里玩手机的我。

我说我在等外卖。他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只沙雕。

然后我在他的目光下往回缩,碰到大领导在一干小领导的簇拥下从电梯里走出来。

再一次缩到角落里,拿出手机看了看。距离1.2km。

7.气得来面孔统统红。拔头发,一直到露出头皮。一想到盯着屏幕五秒刷新一下位置的画面就窒息。赌咒发誓再点外卖就挥刀自宫。

吃了一口外卖。真香。



无限循环1~7。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点外卖这事儿,我算是咱家楼里出了名的“常客”了。不是说我懒得做饭(虽然有时候也确实是这样),而是这中间能遇到的奇奇怪怪、又哭又笑的事儿,实在太多了,跟追剧似的,每回都有新剧情。说起来,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回,是前阵子为了赶一个项目,连着几天都在公司熬夜。那晚实在太累了,脑子已经跟浆糊一样,就想着赶紧点.............
  • 回答
    我跟你说,我这辈子吃过最离谱的外卖,真不是我夸张,简直就是黑暗料理界的“奥斯卡”级选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饥肠辘辘,想着点个小炒解解馋。挑来挑去,选中了一家评价还不错的川菜馆,点了他们家招牌的“辣子鸡”。送过来的时候,那包装倒是挺正常的,打开盒子,一股说不上来的怪味就扑鼻而来。不是那种香辣的.............
  • 回答
    说起来,除了点那些热乎乎的餐食,我还在外卖平台上“挖”出过不少奇奇怪怪的“隐藏菜单”。说实话,第一次发现的时候,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感觉像是在玩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游戏。首先,最让我匪夷所思的就是那种“匿名许愿送信”的功能。我第一次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平台看到这个,当时还以为是哪家小店为了增加趣味性.............
  • 回答
    大年三十点外卖,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有人觉得理所当然,也有人觉得不够“年味儿”。在我看来,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怎么看,以及你身处的具体情况。首先,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到“传统”的年三十。在过去,尤其是在我们父辈、祖辈的年代,年三十是什么日子?那可是全年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全家人无论多远都要.............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点外卖时会思考的。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我们作为消费者,在点外卖这件事上,有没有可能“剥削”到外卖员。首先,得承认,外卖这个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想吃什么,动动手指,没多久就能送到家门口,尤其是在我们忙碌、懒得出门、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外卖简直是救星。我.............
  • 回答
    下雨天点外卖,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点意思,细想之下,里头门道不少。首先得说说这天气。一场雨下来,淅淅沥沥,有时候是绵绵细雨,有时候又是倾盆大雨。无论哪种,都挺扫兴。本来想着出门透透气,享受一下雨天的氛围,结果一开窗,全是水汽,再看看窗外,路上的行人打着伞匆匆而过,溅起一朵朵水花。这时候,想吃点热乎乎的.............
  • 回答
    这件事情,说实话,真是让人挺堵心的。家长满心欢喜地给孩子点了外卖,想着是关心,是爱,结果却被扔进了垃圾桶,这种落差感,家长肯定不好受,孩子估计也挺委屈。而校方的理由也很明确,“外卖一律不准入校”,听起来是铁板钉钉的规定,但具体执行起来,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学校的考量可能有很多.............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啊,要说自己下厨做饭的,真不太多了。我天天在这楼下便利店门口晃悠,跟那些外卖小哥们也熟了,他们一天到晚电话没停过,从早到晚都是“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取一下您的餐点”。你说,这得点了多少外卖才能这样啊?我有个表弟,大学刚毕业,住在我这里。他租的小单间,我进去过两次。那地方,简直是“外.............
  • 回答
    这个问题,啧啧,说起来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反应也天差地别。在我家,我爸妈在家的时候,那点外卖的事儿,那可真是需要点“策略”和“心理博弈”。首先,得看我爸妈是什么性子。如果我爸妈是那种特别开明,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很高,而且也不是那种特别勤俭持家到“锱铢必较”的类型,那还好说。他们.............
  • 回答
    计划生育政策的支持者们,在看待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时,确实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物价上涨,特别是餐饮、服务业以及商品价格的潜在影响。但这并非简单地“担心”,而是基于对人口结构、资源分配、经济效率等多重变量的综合考量和预期。首先,我们要理解支持计划生育的核心逻辑。通常来说,支持计划生育的人群,.............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现实的问题,多少家庭都经历过这种“战役”!关于“做饭的一方不用洗碗”的口头协议,点外卖算不算“做饭”,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回到这个口头协议的初心。当初定下这个规矩,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分担家务,减轻其中一方的负担?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而不是让某个人.............
  • 回答
    哈哈,懂你!这股突然袭来的“外卖魂”真是难以抵挡。这时候,脑袋里就像装了个小型美食雷达,但又容易被无数选项晃晕。别急,我这就帮你把那小雷达调到最佳状态,咱们来好好聊聊,究竟有哪些好吃的可以慰藉你的胃!想点外卖了是吧?那咱就得好好盘盘,你现在是偏向哪种口味?是想来点热乎乎、能一口气吃到爽的,还是想来点.............
  • 回答
    我真的挺喜欢做饭的,也不是那种看见厨房就头疼的人。家里有基本能想到的锅碗瓢盆,调料也有那么一小缸。最开始的时候,我也算是个积极分子,周末能捣鼓一顿硬菜,平时下班了也能快速地给自己炒个蛋炒饭或者煮个面。但为什么现在,一到吃饭的点儿,我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念头是“今天吃啥?点啥?” 或者“楼下那家不错,去尝.............
  • 回答
    中建八局工程点外卖欠款两万,负责人一句“媒体算什么”,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点意思。这背后暴露出的,不仅是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关于媒体监督力量的话题。首先,咱们来聊聊媒体在这件事里的监督作用。“媒体算什么”这句话,听着挺霸气,但其实也挺扎心。当一个工程项目,一个在大家印象中“国字头”的企.............
  • 回答
    这篇豆瓣小组帖子“每到雷阵雨的时候,我就喜欢点外卖”很有意思,我看完之后觉得挺有共鸣的,也引发了一些联想。首先,从标题来看,它就透着一种“天气与情绪”的关联。雷阵雨,往往伴随着阴沉的天空、呼啸的风声、偶尔炸响的雷鸣,以及淅淅沥沥或者倾盆而下的雨声。这种天气,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想要待在室内、享受安逸的.............
  • 回答
    这事儿,还真让人头疼。孕晚期,身体各种不适,本来就够折腾的,还得面对婆婆做的“重口味”饭菜,真是雪上加霜。你这情况,我算是看明白了,一方面是身体的实际需求,一方面是婆媳关系和老公的立场,夹在中间,真的难。咱们就一件件来捋捋。首先,说说你孕晚期的身体状况。孕晚期,胎儿增长很快,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但同.............
  • 回答
    4月10日,南京全城迈入低风险区域,这个消息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久违的轻松和希望。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生活即将回归常态之际,东南大学却在这特殊时刻,对校内学生实施了禁止点外卖的政策,这无疑让不少师生感到困惑和不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一个侧面来看,学校此举可能有着出于谨慎的考量。尽管全城已是低风险,但.............
  • 回答
    .......
  • 回答
    美团外卖骑手端 App 出现故障,导致消费者能下单但无人接单送餐,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不是单一原因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首先,最直接的可能性:骑手端的调度系统出了大问题。想象一下,美团外卖就像一个庞大的交通枢纽,订单像是无数辆车,骑手则是司机。调度系统就.............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