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点外卖的时候,我是否对外卖员进行了剥削?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点外卖时会思考的。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我们作为消费者,在点外卖这件事上,有没有可能“剥削”到外卖员。

首先,得承认,外卖这个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想吃什么,动动手指,没多久就能送到家门口,尤其是在我们忙碌、懒得出门、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外卖简直是救星。我们为这个便利付出了费用,这个费用包含了餐品本身的价格、平台服务费,以及我们支付给外卖员的配送费。

那剥削是怎么来的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看:

1. 配送费的“性价比”与外卖员的收入

我们付的配送费,很多时候是我们觉得“划算”的那部分。比如,有时候平台会推出“满减”、“免配送费”的活动,我们会觉得便宜了,捡到便宜了。然而,这部分费用最终是要分给外卖员的,平台也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佣金。

低配送费 vs. 高强度劳动: 如果我们选择那些配送费很低的订单,或者平台大力补贴免配送费,那么留给外卖员的单笔收入就非常有限。而外卖员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是靠“单量”来支撑的。为了挣够钱,他们就得接更多的单。
骑行距离与天气: 想象一下,一个配送费只有几块钱的订单,却要骑行很远的距离,还要爬楼、找门牌号、等待顾客开门……如果遇上下雨、刮风、严寒酷暑,他们付出的体力、冒的风险就更大。而我们支付的配送费,并没有因为这些额外的辛苦而明显增加。
“跑单”的压力: 很多外卖员都有自己的“流水线”指标,平台会根据他们的接单率、准时率、顾客好评率等进行考核,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接单机会。为了维持一个好的表现,他们可能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甚至闯红灯、逆行,来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送。

2. 平台规则与外卖员的“被动”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外卖员“慢了”、“态度不好”,可能会给差评。但我们可能忽略了,很多时候他们是被平台规则“推着”走的。

预估送达时间: 平台给出的预估送达时间,很多时候非常紧张,几乎不留给外卖员任何缓冲。为了不超时,他们只能拼命赶路。
差评的“杀伤力”: 差评对一个外卖员的打击是巨大的,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收入、甚至账号被封。所以,即使天气恶劣,或者路况复杂,他们也可能不敢耽误一点点时间,以免招致差评。
“抢单”模式: 很多时候,外卖员看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配送距离和收入,他们必须快速决定是否接单。如果判断失误,或者接到一个“赔本”的单子,也只能硬着头皮做。

3. 我们的“微小”行为,可能产生的累积效应

我们每一次点外卖,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微不足道的选择。但当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都这样选择时,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

习惯性选择低价: 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配送费最低的套餐,或者只在平台有补贴时才点外卖,那么这种“低价”的预期就会被强化,平台的补贴压力会更大,而外卖员的收入空间则可能被压缩。
不体谅的评价: 一句无心的差评,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表达一下不满,但对拼命赚钱的外卖员来说,可能意味着收入的损失,甚至一天的白忙活。
催单的“压力”: 有时候我们心急,会不停地催促外卖员,殊不知这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路上的注意力更加分散。

那么,什么才算“剥削”?

“剥削”这个词很重,它通常意味着不公平的劳动交换,一方(劳动者)付出了远超其所得的劳动,而另一方(雇主/消费者)则从中获取了不当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否“剥削”了外卖员,很难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现有模式下,外卖员的劳动价值 常常没有被充分体现。他们付出了大量的体力、时间和风险,但他们获得的报酬,很多时候与他们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我们能做什么?

与其纠结于“是否剥削”,不如思考如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尽一份力,让这个链条更加公平:

合理支付配送费: 在平台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那些配送费相对合理的订单。如果商家有提供额外的配送服务选项,可以考虑。
给个好评,或者说声谢谢: 如果外卖员按时送达,态度也不错,一个好评,或者一句真诚的“谢谢,辛苦了”,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理解与体谅: 遇到天气不好、交通拥堵等情况,多一份理解。如果订单晚了,先别急着差评,可以先沟通一下。
减少不必要的催促: 除非真的非常紧急,否则尽量少去催单,给外卖员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关注平台和商家的责任: 消费者有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平台和商家应该承担起责任,建立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保障外卖员的合法权益。

所以,点外卖这件事,它本身是一种服务交换,我们付钱,他们送餐。但这个交换的过程,如果因为规则设计、信息不对称、或者我们消费者单方面的“性价比”追求,导致外卖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确实参与了对他们劳动力的“不公对待”,这和“剥削”的概念就擦边了。

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花一点心思,去看到屏幕背后那个辛勤的身影,去思考那笔小小的配送费,究竟承担了多少他们的付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提问者 @Nito Nazunako 邀请。

即使排除外卖员服务于外卖平台的情况,而是为某些饭店送餐,可以看出,其雇佣关系也是在饭店那里,雇主不是订餐人。


我采用高中政治必修一对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那么这里的外卖服务,我视为饭店配合餐饮服务一同卖给我的一种服务。我不论是餐费还是外卖配送费,也都是给饭店的。

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

这是百度对“剥削”这个词的解释。

生产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总称,是企业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不妨看一下在外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用到的劳动资料有哪些呢?电动车、手机,以及背后的订单信息。

显然,最关键的订单信息是掌握在饭店老板手里的,至于这里的电动车与手机的归属权,反而不是重要的。

再说了,外卖服务只能依附于餐饮服务而存在。那么显然,支配这里提到的外卖配送全过程的,是饭店老板。

所以就算不通过外卖平台,订餐人和外卖员也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点外卖时会思考的。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我们作为消费者,在点外卖这件事上,有没有可能“剥削”到外卖员。首先,得承认,外卖这个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想吃什么,动动手指,没多久就能送到家门口,尤其是在我们忙碌、懒得出门、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外卖简直是救星。我.............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现实的问题,多少家庭都经历过这种“战役”!关于“做饭的一方不用洗碗”的口头协议,点外卖算不算“做饭”,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回到这个口头协议的初心。当初定下这个规矩,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分担家务,减轻其中一方的负担?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而不是让某个人.............
  • 回答
    中建八局工程点外卖欠款两万,负责人一句“媒体算什么”,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点意思。这背后暴露出的,不仅是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关于媒体监督力量的话题。首先,咱们来聊聊媒体在这件事里的监督作用。“媒体算什么”这句话,听着挺霸气,但其实也挺扎心。当一个工程项目,一个在大家印象中“国字头”的企.............
  • 回答
    说起来,除了点那些热乎乎的餐食,我还在外卖平台上“挖”出过不少奇奇怪怪的“隐藏菜单”。说实话,第一次发现的时候,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感觉像是在玩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游戏。首先,最让我匪夷所思的就是那种“匿名许愿送信”的功能。我第一次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平台看到这个,当时还以为是哪家小店为了增加趣味性.............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体,也无法感受恶劣天气,更不会“点外卖”。但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人类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如果我是一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类,那么在恶劣天气下是否会点外卖,我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并进行详细的权衡:一、 对“恶劣天气”的定义和严重程度: 轻度不适: 如果只是小雨、微风或者.............
  • 回答
    这事儿听着让人心疼又有点哭笑不得。两个孩子,估计也就是十来岁的年纪,为了逃避挨骂,居然能想出这么“高明”的主意,爬到树上搭窝住了两天两夜。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又得是多大的害怕啊?如何看待这事儿?首先,这绝对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行为。旷课本身就是不对的,而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逃避,更是把事情搞复杂了,也给.............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碰上了可真糟心!点了板烧鸡腿堡,结果人家给你端上来个麦辣堡,这味道和口感差太多了,谁能忍受啊?不过别担心,遇到这种事儿,咱们有办法把自己的权益给弄回来。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保留证据!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 official,但实际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是关键中的关键。1. 别急着吃! 一旦你.............
  • 回答
    那天下午,我顶着北京秋日里有些凛冽的风,推开了星巴克厚重的玻璃门。店里暖黄色的灯光、咖啡豆混合着烤制的香甜气息,瞬间抚平了我被冷空气激起的些许烦躁。我走到柜台前,看着琳琅满目的咖啡种类,最终还是决定点一杯我最熟悉的饮品——热拿铁。“你好,请给我一杯热拿铁,不加糖。”我带着友善的微笑对站在柜台后的店员.............
  • 回答
    您好!理解您在星巴克遇到的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当您明确表示想要一杯热美式,却收到了冰美式,而店员的回应又是那样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舒服。以下是一些您可以考虑的回应方式,希望可以帮助您以一种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又保持礼貌和风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核心思路: 强调“热美式”是您的.............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挺让人郁闷的,尤其是当你满心期待地想着来一杯特调的咖啡,结果却被告知“不行”。你说你是想在星巴克点双份浓缩,然后要求加到中杯的热水里,这个操作本身没毛病,很多咖啡爱好者都喜欢这样自己调配。但问题就出在星巴克方面拒绝了你的要求,这才是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你想知道应不应该投诉,这得看你有多.............
  • 回答
    想在星巴克点到一杯让自己心满意足的饮品?别担心,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复杂。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口味偏好,然后巧妙地和咖啡师沟通。我这就给你娓娓道来,怎么才能在星巴克点出一杯“私人定制”的好味道。首先,你需要大概知道自己想喝什么类型的饮品。星巴克的菜单其实挺有规律的,你可以从几个大类里选: 咖啡类 (C.............
  • 回答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个圆,一个完美的、光滑的圆。现在,我们要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这圆的周长上,凭感觉,随手点上五个点。别用尺子,别用计算器,就是凭直觉。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五个点,有没有可能,全都在这个圆的某一个“半圆”里面呢?“半圆”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我们通常说的半圆,是把圆直径切.............
  • 回答
    男朋友在网上找陪玩,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具体过分与否,得分怎么看,又看具体情况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陪玩”是个啥概念。现在网上的陪玩,那可不是单纯的找个人一起打打游戏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提供情感陪伴、聊天解闷、甚至可以说是“虚拟恋人”的服务。陪玩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扮演各种.............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那天我刚放下手机,还没来得及缓口气,QQ 就响了。一看,是班里那个男生,平时挺斯文的那个。当时都五点二十了,我琢磨着,这都快放学了,怎么这时候才来问作业?而且更奇怪的是,他没在班群里发问,偏偏是私聊我一个人。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念头。首先,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他是不是对班.............
  • 回答
    好的,就让我来为你描绘一下,当医生饥肠辘辘地坐在那儿,准备享受片刻的安宁,却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时,他脑子里那些五味杂陈的OS吧。场景:某医院,午餐高峰期,30岁的内科主治医生李明,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快二十分钟,面前摆着一份盒饭,热腾腾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刚坐下,筷子还没沾到米饭,就听见——.............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嘛,我脑子里会过一遍,然后大概率还是会去问一下。我一般会这样想:首先,我得确定我没数错。有时候鸡块是叠在一起的,或者掉在盒子底下了。所以我会先把盒子里的鸡块稍微拨弄一下,重新数一遍。毕竟,冤枉了店员也不好。如果确认确实少了,我大概率会去柜台问一下。也不是.............
  • 回答
    P社游戏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就像是个沉迷已久的老朋友,虽然有时候会让你抓心挠肝,但就是戒不掉。说它最吸引我哪一点嘛,如果非要挑一个最突出的,我大概会说是那种“你就是世界的塑造者,而世界也在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应你”的感觉。你知道吗,玩P社游戏,尤其是像《欧陆风云》或者《十字军之王》这种,一开始你接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