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回三线城市生活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

回答
这个问题啊,是不少在北京打拼多年、又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的人们心里反复琢磨的事儿。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回个三线城市,这操作听起来挺有诱惑力的,但到底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咱们得明白“财务自由”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 对很多人来说,财务自由不光是“够花”,更是“想干啥就干啥”,不用为钱发愁,能有余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旅行、学习、陪伴家人,或者发展自己的爱好。这种自由,说白了,就是你的被动收入(比如投资收益、房租收入等)能够覆盖你的生活开销,而且还能有盈余。

北京的房子,现在是什么价位? 这个咱们都清楚,一线城市的房产,那可是金字招条牌,尤其是北京,那妥妥的是硬通货。一套房子卖出去,能换来的现金流,那绝对是相当可观的。

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相比北京,那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房子的价格,你随便买个位置不错的,价格都可能只有北京同等面积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日常的衣食住行,消费水平也要低不少。这意味着,你卖北京的房子拿到的钱,在三线城市可以买到更大、更好的房子,或者说,用更少的钱,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所以,从“资产变现”和“降低生活成本”这两个角度来看,卖掉北京的房子回三线城市,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工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地基。

但是,有没有“财务自由”,光有地基还不行,还得看你怎么“盖房子”。

1. 你在哪个档次的三线城市?

三线城市之间也差挺多的。有的三线城市,虽然比北京便宜,但也是省会或者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生活成本依然不低。而有的三线城市,可能是相对偏远或者发展速度稍慢一些的,那生活成本自然就更低了。你选择的是哪个“三线”?是成都、杭州(虽然现在有点往二线冲了,但很多方面还是有三线的影子),还是像南昌、贵州的一些城市?这差别,会直接影响你的购房成本和日常消费。

2. 你卖北京的房子,能拿到多少钱?

这得看你的房子在哪里?多大面积?什么品质?是学区房还是普通住宅?房龄是多久?这每一个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卖价。别说北京,即使是北京的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地段、不同的楼盘,价格也可能差个几十万上百万。

3. 你卖房子之后,有多少“余钱”?

假设你卖了房,还了房贷(如果有的话),再减去交易税费(这在北京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最后你手里能有多少净现金?这笔钱,是用来直接买房,还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进行投资?

4. 你的“生活开销”是多少?

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你在北京住了这么多年,消费习惯可能已经养成。回到三线城市,你的生活标准是打算维持和北京一样,还是打算降低?

日常开销: 吃穿住行,水电煤气,通讯网络,交通(自己开车还是公共交通)。
养育成本: 如果有孩子,学费、补习班、兴趣班,这可是很大一笔支出。
医疗保健: 随着年龄增长,医疗保健开销会逐渐增加。
社交娱乐: 旅游、聚会、看电影、健身等等。
家庭赡养: 如果父母年纪大了,可能还需要赡养。
意外支出: 谁也不能保证一直顺风顺水,总得留点应急的钱。

5. 你打算如何“钱生钱”?

这才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核心。你卖北京房子的钱,除了够买房安家,剩下的现金打算怎么处理?

银行存款/理财: 收益相对稳定,但可能跑不赢通胀。
债券: 风险相对较低,收益也比较固定。
股票/基金: 潜在收益高,但风险也大,需要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其他投资: 比如P2P(现在风险很高),信托,甚至创业投资。

举个例子,让你更明白:

假设你在北京有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卖掉后扣除税费和剩余贷款,净到手800万。

场景一: 你回到一个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三线城市,用300万买了一套舒适的房子,还剩500万。如果你这500万能通过稳健的理财,年化收益5%,那每年就有25万的被动收入。如果你的年开销低于25万,那么你就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场景二: 你又回到那个三线城市,但你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觉得300万的房子不够住,你花500万买了一套更好的,还剩300万。这300万如果年化收益5%,每年就是15万的被动收入。如果你的年开销是20万,那缺口就有点大了,这300万可能就需要逐渐消耗,离“自由”还有距离。
场景三: 即使你卖了1500万的房子,净到手1200万,在三线城市买了房子花掉600万,剩600万。年化收益5%是30万。如果你的生活开销每年是35万,那你依然需要动用本金,那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关键不在于卖了多少钱,而在于:

卖房后的净现金流有多少?
这笔钱能产生多少被动收入?
你的生活开销是多少?
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让钱生钱,并且能持续产生覆盖你开销的收入?

所以,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回三线城市,能否实现财务自由,这绝对是“有可能”的,但绝不是“必然”。

你需要做的功课包括:

1. 精确评估你的北京房产价值: 了解当前市场行情,预估税费,算出你能到手多少钱。
2. 研究你目标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 包括房价、物价、教育、医疗等。
3. 仔细梳理你的消费习惯和未来开销: 诚实地估算你每月、每年需要多少钱。
4. 制定一个靠谱的投资计划: 了解不同的投资渠道,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
5. 心态的调整: 从大城市的高压节奏,切换到三线城市的生活节奏,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适应。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细致规划的过程。 北京的高房价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你提供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强大资本,但也意味着你必须仔细计算,确保这笔资本能在新的城市为你创造真正的“自由”。 别光想着“逃离”,更要想着“如何构建”一个不需要为钱操心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先说结论:就您描述的情况而言,并不适合卖房回乡。

我是去年年中从深圳搬到成都,开始两人的离职后生活,目前没有小孩。我觉得自己略有资格谈谈对财务自由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关于财务自由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我只要有多少多少钱就可以财务自由了。当然这个数字足够大到平时开销忽略不计也可以,但多数人还是只能在资产和开销中把握一个平衡。

真正的财务自由是这样定义的:非劳动(或者只需付出很少劳动)的现金流能够覆盖生活支出,满足这一点我认为就算是够着财务自由的门槛了。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非劳动,也就是说你躺在那里钱就能源源不断流入,有些人通过股票交易赚了大钱,看似财务自由不用上班了,但要赚钱还是要天天盯盘,不断的买卖,其实只是换个一份时间自由一点的工作而已。

二是现金流,这个意思是你生活所需的现金是资产的回报而不是资产本身。这么说可能有些晦涩,其实意思就是稳定的赚钱方式是股息、存款利息、债息或者是房租这类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收益,而不是股价涨了、房价涨了,因为价格上涨是要通过变卖的方式来获得现金,而变卖的价格是由交易时交易对手的心情决定的。你并不希望买菜的时候买多买少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吧(囧

所以对于财务自由来说,稳定的现金流是最最重要的,资产价格的一时变动反而比较次要,因为只要你每个月开销有着落,你就能安安心心的等待资产价格的回升,而不需在贱价时被迫卖出。

回到题主的情况,为什么我认为并不合适呢,并不是质疑你对开销的计算亦或是年收益20%的可能性,而是题主并没有展现出自己通过投资理财获得稳定收益的能力,不客气的说,从字里行间我认为题主压根就没有从事过正儿八经的投资理财,更别说从中每年赚出40w来。

这就好比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今年赚了工资40w,你说你明年也能赚40w,我是信的。但你说你换个行业也能赚40w,你信不信我不知道,我是不信的。

记住投资理财本身就是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不光要有钱,还要有能力,而且风险和机遇都远远大于其他行业,所以我们最常见到的爆发来自于期货股票,而跳楼最多也来自于期货股票,我想这也是这个行业迷人之处吧。

我就想问一句:如果回家第一年亏了20w,或者3年没赚钱,你慌不慌?

对,这就是我的真实情况,2011年亏了近17w,2011-2013年加起来赚了不到5w,搁别人看来这3年算是荒废了。

从14年11月开始,有了一个靠谱的、可以展示的投资展示方式:

xueqiu.com/P/ZH001109

这套组合现在的价格大概能提供4.3%的股息率,就我家庭目前的情况,基本可以覆盖日常开销。

说了这么多打击的话,还是要给点糖的,我能理解正在上班的人心中对财务自由的向往。

先说说房产,我现在的情况是深圳的房没有卖出,租出去的租金基本可以覆盖月供和成都的房租,所以我也不急着卖,就当做是保底了。我不知道您的房子是什么情况,所以我的处理方式仅供参考。如果房子买的比较早,利率低,北京的房子应该情况也差不多。

投资理财方面就不展开谈了,给个笼统点的建议,先给自己5年的时间,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储蓄-投资循环,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够驾驭。因为投资活动中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驾驭过20w、100w的人我觉得很难上来就驾驭200w,有时候一天的波动就够你半年生活费了。另外20w的收入在北京确实少了些,非常影响储蓄,如果每年能有10w的储蓄会更好一些,开源节流吧。

另外提两个长期的影响因素,在你决定自由前一定要考虑进去的:

一是通胀,稍微乐观点估计,每10年生活的基础开销至少翻倍,悲观点就不好说了。大宗消费上,房价不好说,医疗、教育费用估计是非常刚性的上涨,而且涨幅绝对大于一般开销。这意味着10年后你需要保持收益率的同时拥有2倍以上的本金,才能保持大致相同的生活水平(绝对水平上估计会比现在好,但大家都更好了啊,现在二线城市2000块也能过,可能比十年2000块前过得好,但没人愿意啊)。

二是家庭意外导致的本金消耗,比如家里有人重病花个20、30万,可能对生活就有很大影响了,毕竟工作的话工资还在,本金少了并不会提升你的收益率。

最后来一小碗鸡汤,共勉:

自由确实非常美好,但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想要追求它,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家庭积淀的人,它绝不是唾手可得的,你要承受很多常人不愿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当然,如果最终它能跟你相伴到老,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觉得是值得的。

论证券投资对于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行性? - 欣然的回答
23 岁到 35 岁该如何实现资产增值? - 欣然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