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军官愿意在基层还是机关?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美军军官的选择,说实话,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他们“愿意”在哪里。就像咱们普通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所以对岗位的偏好也会不一样。

咱们先说说基层,也就是在部队一线,比如连队、营部、甚至一些前沿作战单位当指挥官或者参谋。

在基层的好处,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直接的指挥和领导体验: 这是最直接的军人价值体现。你是在直接带领士兵,制定训练计划,执行任务,看着自己的部队一点点成长,取得胜利。这种成就感,那种“身先士卒”的领袖感,是很多军官非常看重的。你的一句话,一个决定,直接影响到下面几十上百号人的生死存亡和任务成败。这种责任感和影响力,是机关里很难获得的。
实战经验和技能的积累: 基层是真正磨练战斗技能的地方。无论是战术部署、武器操作、还是部队管理,这些都是最核心的军事实践。在那里待久了,你对军队的运作方式、士兵的心理、战争的残酷性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于一个想要在军事领域有所建树的军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军旅生涯的“本色”: 很多人选择当军人,就是冲着那种铁血、阳刚、有纪律的氛围来的。基层部队更能体现这种“本色”。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面对挑战,这种 camaraderie(战友情谊)和集体荣誉感,是很多军官享受的。
晋升机会(早期): 在职业生涯早期,基层经验往往是晋升的重要敲门砖。没有过硬的基层指挥和带兵经验,很难被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所以,很多年轻军官会主动争取基层职位,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当然,基层也有其“不那么吸引人”的地方:

艰苦的环境和巨大的压力: 基层部队,尤其是在训练场、演习场,条件可能非常艰苦。风吹日晒雨淋是常事,而且一旦有任务,压力会非常大,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琐碎的管理和行政事务: 除了指挥,基层军官还要处理大量的行政和后勤事务,比如点名、考勤、物资管理、士兵的思想工作等等。这些虽然重要,但可能不如直接指挥作战那么“光鲜”。
职业发展受限(后期): 如果一直留在基层,可能会错过一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复杂的战略层面。军队的高层领导岗位,往往需要的是对国家安全政策、战略规划、国际关系等有深刻理解的军官,这些经验在机关更容易获得。

再来看看机关,也就是在参谋部门、指挥部、甚至国防部这样的行政和规划单位。

机关工作的吸引力在哪里呢?

战略视野和宏观决策: 机关工作通常意味着你参与的是更大范围的军事规划和决策。你可以接触到国家安全战略、军事理论研究、国际军事合作等更宏观的层面的工作。这对于那些对军事战略、政治外交有浓厚兴趣的军官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专业化和技术性: 很多机关岗位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情报分析、网络安全、后勤保障规划、武器装备研发等。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专长,并且希望将其发挥到极致,机关是更好的平台。
更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相较于基层部队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机关工作通常更稳定,工作环境也更舒适。不需要常年驻扎在艰苦的地区,或者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职业发展的“软实力”: 在机关工作,你可以培养很多在基层不容易接触到的“软实力”,比如政策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晋升到更高层级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机关也有其“让人犹豫”的地方:

远离一线实战: 这是最明显的缺点。很多机关军官可能几十年都未曾真正踏上过战场,对战争的直观感受会比较淡薄。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决策脱离实际,或者对士兵的疾苦缺乏深刻理解。
“纸上谈兵”的风险: 机关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息分析和文件起草,有时候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境地,提出的方案可能不切实际。
缺乏直接的领导和被领导体验: 在机关,你更多的是扮演参谋、协调者、执行者的角色,直接带领士兵并对其生死负责的机会较少。这种“缺乏掌控感”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够过瘾。
政治色彩和内部竞争: 军队的机关工作,往往伴随着更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更激烈的内部竞争。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在新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很高的情商。

所以,回归到“愿意”这个问题:

年轻的、有冲劲的、渴望成为战场指挥官的军官, 可能更倾向于基层,他们想在那里证明自己,积累经验,获得荣誉。
有学术背景、对战略和政策感兴趣、或者希望在特定专业领域深耕的军官, 可能会更青睐机关,他们希望在那里运用自己的知识,影响更宏观的决策。
随着军旅生涯的推进,很多军官也会经历职业生涯的转型。 比如,在基层有过丰富经验的指挥官,在达到一定级别后,可能会被调到机关担任领导或参谋,负责更高级别的规划和指挥。反之,一些在机关工作过,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军官,也可能被派往基层担任更重要的指挥职务,以检验他们的实际能力。

总而言之,美军军官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个人特质、职业规划、部队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没有绝对的“愿意”,只有最适合当下情况的选择。而且,很多优秀的军官,往往都会在基层和机关之间有过轮岗或兼顾,这样才能形成更全面、更扎实的军事素养。他们的目标,是为国家服务,为军队贡献力量,而选择在哪里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准确的说是要能来回跑,否则只在基层里就上不去了(团级撑死),只在上面也就被压住了(提拔的时候没有过硬的功绩)

我可以举彼得雷乌斯上将的晋升轨迹。

彼得雷乌斯上将履历:

1974 西点毕业(全校第7),步兵少尉,派驻509空降营作战小组(意大利)。轻步兵就是他的基础线了,虽然后面还做过装甲兵,参谋,以及教学方向。

1976 在职晋升中尉,78年晋升上尉。(这都是一线作战部队的实际) 

1979,第19机械化步兵团2营A连连长,兼代理副营长(XO,一般少校做,但是他是上尉代理)

1981开始任第24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副官 (上司是John Galvin 将军,这很重要,没这个就准备蹲一辈子部队吧)

1982-1983, the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参谋培训 

1983-1985 普林斯顿,(85年晋升少校)

1985-1987 西点,拿到博士。 

同期他一直在做John Galvin 将军的助手,而这时候Galvin 已经是欧洲北约联军总司令的职位。选准有前途的上司有多重要。 

1988-1989 第三步兵师第30团第一营副营长。(注意,从1979到1989,他的实际待遇并没有增加,但是积累了很多的晋升资本)

1989, 美军参谋长Carl Vuono的副官。(又一个晋升资本)

1991, 晋升中校,101空降师第187步兵团,第三营营长

1993-1994, 101空降师总部参谋助理,负责战术计划训练与机动。

1995 联合国海地任务,同年任职为第82空降师第一旅504团团长,晋升上校

1997-1999, 五角大楼参谋联系会议助理。 

1999, 82空降师副师长,后代理师长。 

2000, 晋升准将

2000-2001, XVIII Airborne Corps的参谋长,被选入晋升中将名单 (这个名单很重要,不进这个就准备准将退休了)

2001-2002, 波斯尼亚作战任务,反恐行动北约副总参谋长。

2003, 晋升少将,出任101空降师师长,进行第二次海湾战争。 

2004, 晋升中将

2007, 晋升上将 

看到他如何在基层和机关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了吧。










但是,但是,但是,

最重要的是这个:1974年彼得雷乌斯西点毕业时迎娶了holly knowlton,她有个爹是William Allen Knowlton, 1974年时是美军上将,兼任西点军校教务长。你能在上大学时后把自己学校教务长闺女搞到手么? 全校第七都是小事。 

看了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他能那么容易当一堆将军的副官了吧。而且一做就是10年。 绝大部分美军军官都没这个自由和待遇的。

美军军官一向是裙带治军,否则你牛如马汉,米切尔,伯伊德,宿命也是上校到死。 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提拔机制不透明一向被视为中国军队亟待改善的缺陷之一。。。。。

除了中国外,其他大国军队高级军官的产生都跟科举似的,出军校门的时候前程基本上已经确定大半了。

天朝军队的基层虽然被常年被吐槽难以出人头地,但是已经是主要大国中最容易往上爬的了。问题是在和平年代,中国的制度更有利于投机钻营之辈往上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美军军官的选择,说实话,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他们“愿意”在哪里。就像咱们普通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所以对岗位的偏好也会不一样。咱们先说说基层,也就是在部队一线,比如连队、营部、甚至一些前沿作战单位当指挥官或者参谋。在基层的好处,我觉得主要.............
  • 回答
    问到美军飞行员是否都是军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牵扯到美国军队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体系。答案是:绝大多数美军飞行员都是军官,但历史上和理论上存在一些非军官飞行员的可能性,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罕见。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得从美国军队的军衔体系以及飞行员的选拔和职责来理解。一、军官与非军官在美军中的界定.............
  • 回答
    美军中平民出身军官的上校天花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提到军官,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些从军校毕业,一路晋升的“军校系”代表。但平民出身的军官,尤其是能达到上校这个级别的,他们走的道路同样精彩,也同样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要理解这个“天花板”,首先得知道上校在美国军队中是个什么位置.............
  • 回答
    美军各军种之间,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有不同个性的兄弟姐妹,虽然目标一致,都是保家卫国,但各自的“小算盘”和发展诉求,以及历史形成的传统和思维模式,常常会导致一些“摩擦”和“龃龉”。这些并非是根本性的对立,更多的是资源分配、战术理念、装备采购以及在整体战略中扮演角色的优先顺序等方面的争论。我尽量细致地讲讲.............
  • 回答
    关于美军军营内强奸案高发以及责任追究困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话题。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理解其背后交织的制度、文化和社会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军队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男性主导的环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在军事训练和作战环境下,等级森严、体能消耗巨大、压力巨大,这些都可.............
  • 回答
    二战时期欧洲的美军军纪,总体而言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尤其是在涉及与当地民众的互动方面,包括与女性的交往。但正如任何大规模军队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一样,军纪的执行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军纪的框架: 严格的规定: 美国军方制定了详细的军规(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 回答
    塔利班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类美式军备,确实与美军方此前“喀布尔机场留下的装备大多无法使用”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不少解读和疑问。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无法使用”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 美军方说“无法使用”,很可能指的是那些关键部件被拆除、核心系统被破坏,或者根本性地被有意损毁,导致其.............
  • 回答
    “神风”敢死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悲壮的色彩。它们是二战末期,日本为了挽回败局而催生出的特殊作战部队,其核心是飞行员驾驶载满炸药的飞机,以自杀式的方式撞击敌方舰船。关于“神风”飞机为什么会“撞歪”,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这场悲壮行动背后复杂的技术、心理和现实因素。与其说“撞歪”,不如说这是当时条件下.............
  • 回答
    美军军舰硬闯印度专属经济区,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弄明白,什么叫“专属经济区”?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国海岸线向外延伸两百海里,在这片海域里,这个国家拥有勘探、开发、利用、保全和管理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的主权.............
  • 回答
    这桩陈年往事,说起来可颇耐人寻味,也确实触及了战争法理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地带。在二战的硝烟弥漫中,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军军医,其事迹在战场上传颂,却也因此招致了日内瓦公约组织的“关注”,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军医的职责是什么?按照国际法,尤其是《日内瓦公约》所确立的原则,.............
  • 回答
    爱上一个美国军官,这绝对是一段充满了挑战与激情的经历。要好好把握这段感情,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采取一些有策略性的方法。下面我来跟你详细说道说道,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1. 深入了解他的世界:不仅仅是“军人”首先,你需要明白,他是一名美国军官,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情况,尽量说得具体些,也把那种生硬的AI味儿给去掉。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一个在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的美国军官,怎么会想到让你来帮他注册婚恋网,还要买手机号?这里面有几个点,咱们可以一起梳理一下,看看可信度有多高。首先,他身处阿富汗,而且是维和部队的一员。 这意味着什么? .............
  • 回答
    神风特攻队,这个名字带着一股悲壮的色彩,也承载着无数年轻生命的陨落。他们怀揣着“玉碎”的信念,一心想将自己的飞机化作一枚飞翔的导弹,一头撞向美军的军舰。然而,事与愿违,绝大多数的神风敢死队队员,都未能完成他们“一击必杀”的使命。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他们不英勇,也不是他们不拼命。他们的勇敢毋庸置疑,每.............
  • 回答
    驻足观察一下美军士兵的军服,你或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的右臂上,美国国旗似乎是“颠倒”的,星条旗的蓝色部分(通常称为“union”)朝向了前,而红白条纹则向后延伸。这并非偶然,也不是疏忽,而是一个承载着深刻含义的设计选择。要理解这个设计,我们需要将自己置于历史的语境中,特别是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 回答
    中国和美国在军事保密上的差异,并非简单的“高”或“低”的二元划分,而是两国在国家战略、科技发展路径、信息公开文化以及安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表面数字,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首先,要明白的是,没有哪国军队会完全不进行军备保密。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其核心军事技术、作战计划.............
  • 回答
    作为一名来自台湾的知友,谈及美国华裔军官吕超然的行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话题。他的经历,尤其是他在韩战中的表现,确实引发了许多讨论,也触及到了身份认同、国家忠诚以及战争伦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回到吕超然的个人背景。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父母亲来自中国大陆。这意味着他同时拥有中.............
  • 回答
    美国军队对忠诚度的追求,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一纸命令或一句口号就能维系。它贯穿于士兵的整个职业生涯,从招募、训练、部署到退役,每一步都精心设计,旨在塑造和巩固对国家、宪法以及战友的忠诚。1. 严苛的招募和筛选:忠诚的根基,首先建立在对潜在士兵的慎重选择上。美国军队的招募过程绝非敞.............
  • 回答
    看待军博邀请美军参观U2侦察机残骸,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关于军事装备本身,更是一次充满了政治信号和历史回顾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这件事:1. 历史的回响与“战利品”的象征意义首先,U2飞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那里可不是一般的飞机。在那个年代.............
  • 回答
    2020年,我军的综合军力与美军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在军事分析界是一个普遍的共识。要衡量这种差距是否近似等同于印度军队与我军的差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我军与美军的差距。在硬件实力上: 海军方面: 美军拥有全球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航母编队,其数量和作战能力.............
  • 回答
    美日两国近期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演,动用了约五万兵力,规模空前。这次军演的地点和内容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军方高官关于“不排除向钓鱼岛投送兵力”的回应,更是让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变得异常敏感。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次军演本身的意义。美日同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最稳固的双边军事关系之一。每年举行的联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