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红楼梦》中的夏金桂嫁给了孙绍祖会有何结果?能否避免发生迎春一般的状况?

回答
金桂嫁给孙绍祖?这想法光是放在那儿,就透着一股子“不祥”的气息。不过,既然是曹雪芹老先生笔下的角色,咱也就能大胆地猜想一番,看看这俩凑一块儿,会出个什么“名堂”来。

先说说夏金桂这个人。这姑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朵“毒玫瑰”。模样是好看的,但那心肠,可比那秋天里的霜打过的叶子还硬。嫁给薛蟠,一开始是“小夫妻恩爱”,没过几天,那尖酸刻薄、睚眦必报的性子就全漏出来了。她不光霸道,还特别会挑拨离间,挑拨得宝钗和湘云都跟着受气,最后还能把宝蟾给逼死。这姑娘,跟谁过日子,怕都是一场“修行”,还是那种“九九八十一难”的修行。

再说说孙绍祖。这个人,在《红楼梦》里,虽然出场不多,但给人的印象,绝对是个“混不吝”的粗胚。出身虽然是“世袭宁国公”,听着挺显赫,可他本人呢?仗着父辈的权势,横行霸道,尤其是在新婚燕尔之时,就把迎春给“折磨”得不成样子,最后直接给“弄”死了。迎春那种“懦弱”、“随分从时”的性子,碰上孙绍祖,简直就是羊入虎口,没多久就没了。

现在,把这俩“奇葩”凑一块儿,会是个什么景象?

直接后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或者是一个比一个狠?

我倒觉得,夏金桂嫁给孙绍祖,绝对不会是“迎春一般的状况”,因为迎春太“软”,而金桂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硬”。

1. 初期的“针锋相对”与“暗流涌动”:
刚开始,孙绍祖肯定觉得金桂是个“带刺的玫瑰”,可能一时半会儿还觉得新鲜,毕竟金桂虽然毒,但也是个有心机的女人,不像迎春那样只会哭哭啼啼。金桂呢,她肯定也不会像迎春那样,乖乖地忍气吞声。她看到孙绍祖那种粗俗跋扈的样子,心里肯定也是瞧不起的,但她又明白,在这个男人面前,硬碰硬讨不到好处,毕竟孙绍祖的“武力值”和“狠劲儿”那是实打实的。

所以,初期可能就是一种“互相试探”,甚至是一种“暗中较量”。金桂可能会用她的“巧舌如簧”,用她的“挑拨离间”来一点点地侵蚀孙绍祖的世界,比如挑拨他和他的兄弟、或者他和他的长辈(如果还有的话)的关系,让他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如她“懂他”。孙绍祖呢,他可能会被金桂的“伶牙俐齿”和“泼辣”吸引,觉得“带劲”,但如果金桂触及了他的底线,比如让他觉得“没面子”了,那孙绍祖的“暴力基因”立马就发作了。

2. 谁能“压倒”谁?
这就看谁更“狠”了。金桂的狠,是那种“阴损”、“绵里藏针”的狠,她会用尽一切办法让你不痛快,让你身边的人也跟着不痛快,最后让你孤立无援。孙绍祖的狠,是那种“明火执仗”、“直接动手”的狠。

我猜,金桂会先占据一点上风。她毕竟是受过一点“教养”,知道怎么用言语和心计来“杀人不见血”。她可能会抓住孙绍祖的弱点,比如他的“愚蠢”、“粗鄙”,用尽办法让他难堪,让他觉得她才是那个聪明、能帮助他的人。她也会像对付宝蟾那样,对孙绍祖身边的一切都充满敌意,任何可能威胁到她“地位”的人,她都会想方设法除掉。

但是,孙绍祖毕竟是那种“亡命徒”一样的角色,一旦被逼到绝境,他会比金桂更直接、更暴力。如果金桂逼得孙绍祖失了体面,或者让他觉得“这个女人不能留”,那孙绍祖的拳头可不会跟你讲道理。

3. 避免迎春的命运,但结果可能更糟:
迎春之所以被孙绍祖“玩弄”至死,是因为她“不争”、“不辩”、“不恼”。她就像一块任人揉捏的软泥。金桂不一样,金桂是“睚眦必报”、“寸步不让”的。她不会像迎春那样,被孙绍祖打骂一顿就只会哭。她可能会立刻反击,而且反击得让你措手不及,甚至会“以毒攻毒”。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金桂就能“幸免于难”。恰恰相反,金桂的这种“性格”,在孙绍祖这种“恶棍”面前,可能会激发出他更凶残的一面。迎春的悲剧是“被消磨”,而金桂的悲剧,可能就是“被摧毁”。

如果金桂“赢”了: 可能性不大。即使金桂能一时占了上风,利用心计把孙绍祖压制得死死的,比如让他众叛亲离,只剩下她一个“靠山”。但孙绍祖的本性不会变,他可能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或者,金桂的“折磨”会让孙绍祖变得更加扭曲,更加残暴,最终以一种更惨烈的方式爆发。
如果孙绍祖“赢”了: 可能性更大。一旦孙绍祖的耐心被耗尽,他发现这个女人比迎春还难缠,但又不像迎春那样好控制,他很可能会选择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暴力。金桂虽然毒,但在体力上和孙绍祖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孙绍祖完全有可能像对待迎春一样,甚至更加残暴地对待金桂。不过,金桂毕竟不像迎春那样“软弱”,她可能会在最后时刻也反扑一下,但也无济于事。

更有趣的猜想:

“狼狈为奸”的可能性? 倒也未必。金桂的“精明”和孙绍祖的“粗鄙”是两码事。金桂是个懂得利用人心的人,她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不是孙绍祖的“哥们义气”或者“江湖豪情”。孙绍祖可能也不会跟金桂有什么“合作”,他只会把金桂当成他的“玩具”或者“发泄工具”。
“家宅不宁”是必然的: 无论如何,这俩人过日子,绝对是“鸡犬不宁”。孙家的家宅,本来就因为孙绍祖是个“惹祸精”而不太平,再有了金桂这个“惹事精”,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他们的日子,可能会充斥着无休止的争吵、冷暴力、甚至肢体冲突。

总结一下:

夏金桂嫁给孙绍祖,绝不会发生迎春那种“默默忍受,最后被磨死”的状况。夏金桂的性格,注定了她会以一种更具攻击性的方式来应对婚姻。然而,孙绍祖的“蛮横”和“残暴”也是摆在那里的。

更可能的结果是:夏金桂会被孙绍祖以一种更血腥、更惨烈的方式“解决掉”,或者两个人都变成“恶魔”,在互相的伤害中走向毁灭。 迎春的死,是被动的消磨,而金桂和孙绍祖的结合,很可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最终的胜者,也可能是同归于尽。

反正,这桩婚事,对谁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只能说,曹雪芹老先生没把他们写在一起,是“幸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开始也脑补过夏金桂和孙绍祖,河东狮对中山狼的火星撞地球。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这个故事和红楼梦里其他的夫妻的故事高度相似。

孙绍祖在红楼梦里给人的观感是一种纯粹的恶,然而我们没有看到这个人物的立体。关于孙绍祖的一切,仅仅是虐待迎春。而红楼梦里其他人物,或多或少都描写了可爱的一面。贾琏不愿意为了给父亲弄几把古扇子,害人坑家败业,为此还挨了打。薛蟠对柳湘莲救命一事,不仅立即忘了旧怨,还真心实意掏心掏肺待对方。然而孙绍祖在虐待迎春之外的生活完全没写,也许他也有对自己兄弟讲义气的时候。所以要公平地比较,就得忘记这些多面细节,只看对妻妾,孙绍祖的行为,比红楼梦里其他我们熟悉的男子更恶劣吗?

“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

对比一下红楼梦里出场较多的几位爷儿。

贾政 相对而言品格端方。

贾珍贾蓉,公公扒灰,父子聚麀。贾蓉妻子秦可卿郁郁而终,贾珍妻子尤氏,被迫容忍丈夫和儿媳妇的奸情,容忍丈夫和继子把自己的两个妹妹当粉头取乐(尤二姐、尤三姐虽与尤氏没有血缘关系,法理上依然是妹妹,这种行为依然是赤裸裸地轻贱妻子,欺辱妻族)

贾珠 早亡不论

贾宝玉/贾环/贾兰 未婚不论

重点来了,迎春的亲哥哥贾琏与亲爹贾赦。

公平起见,去掉电视剧琏二爷那张帅气的脸的加成,去掉上帝视角中看到的琏二爷善良的一面,只比对男女关系中的淫行和暴力,贾琏和孙绍祖有什么区别呢?

贾琏符不符合“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不完全统计,贾琏除通奸鲍二家的媳妇,晴雯嫂子多姑娘外,在女儿出水痘,王熙凤照顾女儿期间有不知名偷情对象。

次日早起,凤姐往上屋去后,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

贾琏惦记父亲妾婢,有眉来眼去。

况素习以来因贾赦姬妾丫鬟最多,贾琏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愦,贪多嚼不烂,没的留下这些人作什么,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余者或有与二门上小幺儿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的,只惧贾赦之威,未曾到手。这秋桐便和贾琏有旧,从未来过一次。

对宁国府小姨子尤二姐,国孝家孝、停妻再娶、无媒苟合、始乱终弃占全了。

孙绍祖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只怕也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必不至于丫头媳妇中抬轿拉船的苦力都算上,非得去淫遍。孙绍祖的淫行为和迎春的亲哥哥贾琏又有什么区别呢?迎春“略劝了劝”,孙绍祖骂迎春“醋汁子拧出来的老婆”,王熙凤与贾琏对骂得有来有回,贾琏与通奸对象说老婆是“夜叉”,孙绍祖对迎春的“打一顿撵到下房去”的威胁,非要论,贾琏甚至更甚,孙绍祖还停留在口头上,贾琏是真的在王熙凤生日当天与下人媳妇通奸,商量治死王熙凤,并在撞破后恼羞成怒,持剑追砍王熙凤了。

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正闹的不开交,只见尤氏等一群人来了,说:“这是怎么说,才好好的,就闹起来。”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凤姐儿见人来了,便不似先前那般泼了,丢下众人,便哭着往贾母那边跑。

贾赦,惦记母婢鸳鸯,强娶不成八百两银子买嫣红。邢夫人不仅不曾如迎春那样“略劝过几次”,反而主动帮着丈夫讨要鸳鸯,她是甘心帮着丈夫讨要母婢,还是知道如果劝了,同样没有好果子吃呢?

迎春的遭遇,不是独一份的,她的亲哥哥贾琏,亲父亲贾赦,细细品来并不见得就好于孙绍祖了,她的继母邢夫人“贤惠”得帮着丈夫讨母婢,她的嫂子王熙凤以精明强干,不是一样落得“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吗?迎春的悲剧命运来的迅疾,因为她面临一个即将倾塌的家族,她于孙绍祖是一个急于撇清的负资产,王熙凤是青春美貌,且身后王家赫赫扬扬,且本来手段狠辣,性格活泼,她的失势是缓的,慢的,一点点的……

再说夏金桂,夏金桂的丈夫薛蟠,不正是一个被辖制住的版本的孙绍祖吗?薛蟠,男女通吃,曾经在学堂找娈童,曾经误认柳湘莲是优伶,意图狎昵,嫖妓,出过场的就有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曾为香菱打死人命,复一年半载就把香菱看的“马棚风”一般。娶了夏金桂后,更变本加厉作贱香菱,乃至持门栓追打香菱。

薛蟠好容易圈哄的要上手,却被香菱打散,不免一腔兴头变作了一腔恶怒,都在香菱身上,不容分说,赶出来啐了两口,骂道:“死娼妇,你这会子作什么来撞尸游魂!”香菱料事不好,三步两步早已跑了。薛蟠再来找宝蟾,已无踪迹了,于是恨的只骂香菱。至晚饭后,已吃得醺醺然,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香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开。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香菱:“不识抬举!再不去便要打了!”香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
薛蟠更被这一席话激怒,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一径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

细论起来,薛蟠纳香菱为妾,并不是简单地收房而已,薛家也曾正经摆酒请客地费事,明堂正道,给足了面子,香菱岂非正是一个低配版本的迎春?夏金桂纵可恶,她忌惮香菱未尝不是有一定道理。香菱作为一个比主母先进门,摆酒请客风风光光进门的才貌双全的爱妾,夏金桂作为一个巨富而无子的绝户孤女,二人同样美貌,同样知书识字,夏金桂感到威胁是非常现实的。

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就卖了我。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夏金桂捏造香菱使巫蛊要治死自己,想除香菱。然而这些话虽说是她撒泼,却不全是无稽之谈。夏金桂放在明面上的牌确实如此,夏家有钱却无子,她是孤女也是识文断字的美女,摆在外界的条件并不让十二钗,薛家确实有好亲戚辖制着别人(贾、王),夏家寡母孤女连顶门立户的人都没有,夏家陪送了金银确实应当不少,不然她不会这么有底气闹。如果夏金桂生来是温柔懦弱的性格,薛蟠一旦新鲜劲过去,看他对香菱就知道了。买来的香菱是一个无所倚仗可以任意欺凌的对象、贾府大厦将倾时的迎春也是,其实一个无父无兄的夏金桂也就是纸糊的门庭。假如夏金桂温柔懦弱、原配死掉侵吞嫁妆的故事不新鲜,古今中外一大把。虽说婆婆良善,婆婆良善恰恰意味着不管事,薛姨妈在夏金桂闹翻天的情况下,气头上却要卖香菱。如果香菱和夏金桂的品性和手段掉个个,真是香菱或者宝蝉或者其他爱妾辖制住薛蟠,待薛蟠冷了夏金桂,爱妾再怀个孕,言语上激几句,夏金桂未曾受过这种气苦,气病了,气郁郁而终了,薛姨妈也就是骂骂儿子,对亲家太太哭一哭“这么好的媳妇,谁知竟去了,只怪我们没福。”夏家的女儿也是薄命司上的人,与迎春一般无二。

作者点出夏金桂胸中丘壑颇步熙凤后尘,其实夏金桂挺像一个家世低配,本人降智后的王熙凤的,王熙凤刚刚嫁过来时,也解决了贾琏原来的通房丫鬟。只是这段情节一笔带过,容易被遗漏

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别人虽不好说,自己脸上过不去,所以强逼着平姑娘作了房里人。

王熙凤是立体人物,作者有大量篇幅描写了她可爱的一面,而夏金桂没有,香菱是读者寄托了感情的美好人物,贾琏原来的侍妾没有,不带个人感情地看,这两个故事相似度99.99%。如果在夏金桂成功了,薛姨妈气头上真叫了人牙子来,香菱真的被发卖了,不正是王熙凤故事的开端吗?夏金桂打发了香菱,把自己的丫鬟宝蝉给了薛蟠。

孙绍祖和夏金桂各自充当了恶的化身,这两个人在书中出场,是集中展示恶毒的一面。可是我们仔细想想香菱、薛蟠、夏金桂、孙绍祖、迎春、贾琏、王熙凤这些人的行为和境遇,细思来,作者早已经把孙绍祖撞上夏金桂的故事,拆成几个故事写出来了。

概括地说,夏金桂是开头,贾迎春是结尾,而王熙凤是从开局到结尾的全过程,只是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中间。

user avatar

谢邀,这真是个脑洞大开的好问题^_^

但首先,Part I,不得不说,这二人多半是结不成亲的。

结亲这种事情,毕竟是两家都同意才能结起来的。我们都知道贾赦为什么要把迎春卖给孙家,但孙家为什么要买呢?还是要看原文:

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至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曾娶妻,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娇婿。亦曾回明贾母,贾母心中却不大愿意,但想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况且他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因此只说“知道了”三字,馀不多及。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不过是他祖父当日希慕宁荣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挽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

很显然,孙家和贾家交往是纯粹的利益导向,而且这是孙家一贯的门风。到孙绍祖这一辈儿呢,中山狼本人正在候缺啊!这正是能用得上贾家的时候,孙家当然愿意了!

(此时在孙绍祖心目中,那五千两银子说是暂放,其实就是行贿啊……得到对方嫁女的回复,多半是觉得行贿起到作用了吧。后文提及孙绍祖婚后数次向贾赦索回银子,这究竟是索银还是索官,深可玩味。)

但是,贾家此时较受重用,能够影响举荐官员的人是贾政,而贾政又深恶孙家……可想而知,贾家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出力。

所以,孙绍祖并不是因为单纯的修养低下或者情绪管理障碍而作践迎春的,他某种程度上是在通过作践迎春来向贾家示威或报复。(这种蓄意的作践细细想来真是更恶毒更让人不寒而栗。)

另外一头呢,我们知道薛蟠要娶夏金桂,是因为夏姑娘着实漂亮又能附庸些风雅,而薛蟠又一向是忠诚的看脸党……

但以两家门当户对的程度,夏姑娘条件如此(纸面条件比宝钗也不差多少了),大可以往上攀的,为什么看中薛蟠了呢?

当年时又通家来往,从小儿都在一处玩过。叙亲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么,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又令他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的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就一心看准了。连当铺里老伙计们一群人,遭扰了人家三四日。他们还留多住几天,好容易苦辞,才放回家。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太太去求亲。我们太太原是见过的,又且门当户对,也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

夏家没有儿子,当家奶奶一心疼爱夏金桂,自然怕她嫁进高门大户受罪又无兄弟撑腰。古时候女人没有什么出路,婚后如果娘家指望不上,能不能过得好,只能一则看婆家是否仁厚,二则看丈夫对自己有没有心了。薛家这样的通家之好,彼此深知根底,薛蟠又十分有诚意,自然是夏家的上上之选。

所以说呢,孙家和夏家要是对上,那一定是互相看不上的。孙家肯定不会娶对补缺毫无助益的夏家女,夏家也不会舍得把女儿嫁入如狼似虎的武人家中……

Part II —— 那要真的双方都瞎了眼,糊里糊涂结成婚了呢?

360度无死角撕x大作战一定是免不了的……且看夏金桂的为妻之道:

今儿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做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

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

嗯,孙绍祖的为夫之道呢?

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我说,你们俩要不要这么默契,这么配套,买一赠一,针锋相对,天生掐架绝配!

Part III —— 那么夏金桂能掐赢孙绍祖吗?

绝。对。不。可。能。

且看夏金桂的宅斗技能点:

金桂执意不从,薛蟠便忍不住,便发了几句话,赌气自行了。金桂便哭的如醉人一般,茶汤不进,装起病来,请医疗治。
.
金桂亦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宝蟾,我且舍出宝蟾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再乘他疏远之时,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
.
半月光景,忽又装起病来,只说心痛难忍,四肢不能转动,疗治不效。众人都说是秋菱气的。闹了两天,忽又从金桂枕头内抖出个纸人来,上面写着金桂的年庚八字,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并肋肢骨缝等处。于是,众人当作新闻,先报与薛姨妈。薛姨妈先忙手忙脚的,薛蟠自然更乱起来,立刻要拷打众人。
.
薛姨妈听见金桂句句挟制着儿子,百般恶赖的样子,十分可恨。无奈儿子偏不硬气,已是被他挟制软惯了。
.
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薛蟠有时仗着酒胆,挺撞过两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身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着脖项。薛蟠也实不能下手,只得乱了一阵罢了。

……

翻来覆去,无非都是装病,诅咒,争宠,撒泼,一哭二闹三上吊,“你打死我吧!”……这些传统的“作”法儿,赌的皆是薛蟠新鲜劲头上的怜惜之情。薛蟠之所以治不住她,是因为这位爷委实是四大家族头一号看脸党,但凡得手了新鲜漂亮的女子,捧着也来不及的,哪里还能斗得起来。再则薛蟠虽蛮横打架,终归不过欺软怕硬的纨绔秉性,夏姑娘越是泼悍,薛大爷越是被挟制得气短——你要指望他“慢慢地折磨死夏金桂”,他不但没那个脑子,大约也没那个胆子的。

可孙绍祖并非这样好拿捏的人物。

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你一顿,撵到下房里睡去。(80回迎春自述)

孙绍祖大概是没有“怜惜”这项功能的,更兼胆大妄为。薛蟠虽傻,尚知夏金桂身为正妻,是无论如何也打杀不得的,孙绍祖可没有这项顾虑,正妻如何,一竿子给你撸到底当下人你信不信。

又在邢夫人处住了两日,就有孙家的人来接去。迎春虽不愿去,无奈孙绍祖之恶,勉强忍情作辞去了。

这便是不但有胆量,还有手段了。控制被害人和外界的接触,断绝求援的可能,这即便是搁在今日的家暴者们身上,也是十分常见且高效的做法。而贾家身为簪缨大族,是绝不能做出离间别人夫妇的事来的,孙家只要打出接媳妇回家的大旗,贾家亦无可奈何。

(此处夹带私货:回观董珊珊案,今日的天朝仍有此残余——有多少人面对家暴仍然觉得“劝和不劝离”是自己的本分?有什么机构会主动干预家暴家庭?归根结底,大家仍是觉得拆散人家夫妻是隐约哪里不对的——哪怕那对夫妻再不散就要有人被打死了。)

说到底,夏姑娘的宅斗功力,拿来闹一闹一个正常家庭,几个没什么战斗力的正常人类,那是绰绰有余的,拿来和真正的恶人磨,就无异于以卵击石了——夏金桂的战斗力,其根本来源是薛蟠和薛姨妈的妥协和顾虑,到了孙绍祖手上,这泼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比如,在夏金桂“递身叫打,伸颈叫杀”的时候,孙绍祖大概就如她所愿了吧……

业余的恶霸是一定会输给专业的歹徒的

虽然我其实是蛮希望夏金桂掐赢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桂嫁给孙绍祖?这想法光是放在那儿,就透着一股子“不祥”的气息。不过,既然是曹雪芹老先生笔下的角色,咱也就能大胆地猜想一番,看看这俩凑一块儿,会出个什么“名堂”来。先说说夏金桂这个人。这姑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朵“毒玫瑰”。模样是好看的,但那心肠,可比那秋天里的霜打过的叶子还硬。嫁给薛蟠,一开始是.............
  • 回答
    林如海未亡,其官位能否上升,甚至再被封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官制、林如海自身的条件以及其家族的背景来细致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林如海的官职和地位。他在《红楼梦》中担任的是巡盐御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掌管一方盐政,俸禄丰厚,权力不小,且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设想!《红楼梦》本就是细腻的世情画卷,若加上这几分江湖豪情,定然是别有一番滋味。我且大胆揣测一番,且看这贾府上下,若都习得几分武艺,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宝玉:玉箫吹彻,身法飘渺宝玉本就性情温和,不喜争斗,但若他练就武功,怕也不会是那硬桥硬马的路数。他定然是得了某种奇遇,或是受某位隐.............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一块石头有没有灵魂,总是叫人唏嘘不已,也正是我这把老骨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半卷的稿纸,反复琢磨的。你说曹公他要是写完了,宝黛这俩苦命的鸳鸯,会有个好结局吗?我得说,光凭我这有限的几卷残稿,以及我多年来观察人情世故的经验,想要给个准话,实在难!但若一定要我揣测,那么,我想说,一个.............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我总觉得她是一个让人很难用简单好恶去评价的人物。她不是黛玉那种锋芒毕露、情感激烈的,也不是晴雯那样率真泼辣、敢爱敢恨的。宝钗就像一块温润的玉,看着是无瑕的,仔细摩挲,却又能感受到她内里蕴含的某种坚韧和深沉。初见宝钗,她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妥帖,那么周到。她刚进贾府,就懂得“随.............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邢岫烟,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受。她不像林黛玉那样惊才绝艳,也不像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更不像王熙凤那样泼辣精明,但她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清冷和隐忍,像是大观园里一株不引人注目却又坚韧生长的草,风吹雨打,却总能挺直了腰板。初见邢岫烟,是在元春省亲的点翠头上,她作为邢夫人的侄.............
  • 回答
    谈到《红楼梦》里的贾探春,我心里总有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她不是林黛玉那样灵气逼人,也不是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可她身上那股子“明辨是非”、“精明果敢”的劲儿,在那个大观园里,简直像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暗暗叹息。探春身上最鲜明的底色,我觉得是她的“才干与志气”。她不像宝玉那样,把大.............
  • 回答
    贾珍,作为《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当家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要评价他,得从他身上撕扯出几个截然不同的面向,然后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最终塑造出这么一个荒唐又可悲的封建大家族掌舵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贾珍“顶天立地”地扮演着一个家族的“宗主”角色。他是宁国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承担.............
  • 回答
    贾政这个人物,在《红楼梦》这部包罗万象的巨著里,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意思、能让人品出很多味道来的节点。要评价他,可不能简单地说他是个“好人”或者“坏人”,因为他的复杂性,恰恰是曹雪芹艺术功力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贾政身上有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典型烙印。他是个正统的读书人,信奉.............
  • 回答
    《红楼梦》里的焦大,那可真是个奇葩中的奇葩,活脱脱的社会百态缩影。别看他是个老仆人,但在这红楼大观园里,他可不是个简单的“背景板”,而是自带 BGM 的狠角色。首先,咱们得说他那张嘴,简直是浑不吝的典范。平日里,他醉醺醺地在石头上坐着,手里拿着酒壶,张嘴就骂街。这可不是一般小人物的撒泼打滚,他骂的是.............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论出身,实在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甚至可以说是寒微。那么,她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进贾府,并且还能安身立命,生下儿女,过上别人眼中“有福”日子呢?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像她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说,赵姨娘的“嫁入”贾府,和那些大家闺秀们“嫁”进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她不是作为正妻或.............
  • 回答
    《红楼梦》中的诗词,可以说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水准之高,用“雅俗共赏,出神入化,意境深远,形神兼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诗词融入小说叙事,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烘托了情节的氛围,更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 回答
    说到薛姨妈一家对林黛玉的好,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你得明白,这薛家,尤其是薛姨妈,对黛玉,那是真心的怜惜。你想想,黛玉是个什么出身?父母早亡,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就承受了丧亲之痛,飘零无依。薛姨妈自己是个做母亲的,自己也有孩子,她能体会到那种心疼。所以,别看她平时爱热闹,爱说笑,但对着自家.............
  • 回答
    如何看待《红楼梦》排在「死活读不下」榜单四大名著中的第一位?将《红楼梦》列在“死活读不下”榜单的首位,这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这部伟大作品在不同读者群体中产生的复杂而普遍的体验。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红楼梦》的特质,以及它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阅读壁垒”。一、《红楼梦》的特质:一幅宏大而细致的.............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死亡”或“功成名就”的落幕,但通过多处细节的暗示和作者的笔调,我们可以勾勒出他最终的人生轨迹。要评价贾兰,则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他身上所承载的家族命运。贾兰的结局:在风雨飘摇中寻得一线生机贾兰,作为贾赦之子,贾母的.............
  • 回答
    评烽火戏诸侯摘抄《红楼梦》描写事物之句说起烽火戏诸侯,这位网络文学界的“大神”,他的作品,尤其是《雪中悍刀行》,以其宏大的格局、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读者,也让他在网文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偶尔在微博等平台,分享自己对《红楼梦》中描写事物句子的摘抄,这一行为,在我看来,颇有趣味.............
  • 回答
    “玉带林中挂”这句出自《红楼梦》通行本第一百零八回《反招亲凤姐设奇谋》,通常被认为是曹雪芹对林黛玉最终结局的一个隐晦暗示。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会将其与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联系起来,进而推测她是自缢而亡。要深入探讨这个说法,咱们得一步步来分析。首先,这句话本身是极其精炼,而且充满了象征意味。拆开来看.............
  • 回答
    《红楼梦》的性别互换,这脑洞着实够大,但仔细想想,这颗故事的种子一旦种下,根须就能在熟悉的情节里长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咱们就顺着这思路,细细道来。首先,得说说那几个核心人物。贾宝玉——贾宝玉(原名,但性别为女性)既然是性别调换,那我们得有个名字。就叫她“贾宝玉”吧,毕竟这名字本身就带着“无才补天”和“.............
  • 回答
    2017年俄罗斯红场阅兵,是在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这个庄严时刻举行的,那次的武器装备展示,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从中能看出当时俄罗斯军事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我来给你好好聊聊,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军事实力展示。首先,地面装备是重头戏,也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 主战坦克: 你肯定会看.............
  • 回答
    要详细地理解和体会雷军在红米发布会上激动言语的背后原因和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这不仅仅是听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说的,以及他在那个特定时刻的身份和所处的背景。一、 雷军的身份与红米品牌定位:首先,理解雷军在红米发布会上的激动,必须先明白他的身份和红米品牌的特殊性。 小米的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