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微软公开 exFAT 文件系统细节,并宣布向 Linux 开源?

回答
微软解禁 exFAT, Linux 社区迎新篇章

前不久,微软放下了厚重的技术壁垒,公开了 exFAT 文件系统的技术细节,并将其开源贡献给 Linux 社区。这一举动在技术圈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预示着 Linux 用户将在文件管理上迎来一个更便利的时代。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解禁”?

过去,我们提起 exFAT,往往与“闪存”、“大容量”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它最初由微软开发,专为闪存存储设备如 SD 卡、USB 闪存盘设计,以解决 FAT32 文件系统在文件大小和分区大小上的限制。虽然 exFAT 在兼容性上表现出色,几乎能被市面上绝大多数操作系统和设备识别,但其闭源的特性却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对于 Linux 用户来说,尽管可以通过一些非官方的驱动程序来支持 exFAT,但这些驱动往往存在性能瓶颈、不稳定,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在 Linux 下正常读写 exFAT 格式的存储设备,就如同走在一条未开垦的荆棘小道上,总要提心吊胆。而将 exFAT 格式化成 Linux 原生文件系统(如 ext4)又会带来兼容性问题,无法直接在 Windows 或 macOS 上使用。

微软此举的意义何在?

此次微软将 exFAT 的技术细节公开并开源,可以说是对 Linux 用户多年来期待的回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里程碑。

极大的便利性: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Linux 用户从此可以无障碍地使用 exFAT 格式的存储设备。这意味着,你的 U 盘、SD 卡,无论是在 Windows、macOS 还是 Linux 设备之间切换,都可以实现数据的顺畅传输和读写,再也不需要纠结于格式转换的麻烦。这对于需要频繁在不同操作系统间交换数据的摄影师、视频工作者、开发者等群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提升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由微软官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开源代码,意味着社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exFAT 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这有望带来更稳定、更高效的 exFAT 实现,从而提升用户在 Linux 系统下的使用体验。
推动跨平台生态建设: 文件系统作为数据存储的基础,其开放性和通用性直接影响着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体验。微软此举不仅有利于 Linux 生态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跨平台数据交换的便利性,进一步巩固了 exFAT 在移动存储领域的地位。
微软战略的体现: 微软近年来在开源领域动作频频,从对 .NET 的开源到拥抱 VS Code,再到如今对 exFAT 的贡献,都显示出其拥抱开源、构建更开放技术生态的决心。这不仅有利于微软自身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能在更广泛的开发者社区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从商业角度看,一个更广泛被支持的文件系统,也意味着更多设备会预装或适配 exFAT,这对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和服务也能间接带来好处。

对 Linux 社区的意义:

对于 Linux 社区而言,这是一次双赢的局面。

完善了文件系统阵营: Linux 原生文件系统如 ext4、Btrfs 等各具特色,但在面向广泛消费级硬件的兼容性方面,exFAT 的加入无疑填补了一块重要的空白。
社区参与和优化: 开源意味着全球的 Linux 开发者都可以参与到 exFAT 的维护和改进中来,共同打造一个更健壮、更完善的文件系统。这符合 Linux 社区一贯的协作精神。
降低了开发门槛: 对于那些需要在 Linux 上开发相关应用的开发者来说,公开的技术细节和开源代码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需要注意的几点:

当然,任何技术进步都伴随着一定的观察期。虽然微软已经开源了 exFAT,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开源协议的选择: 微软以 GPLv2 协议开源 exFAT,这意味着任何基于此代码的衍生项目都需要遵循 GPLv2 的条款。这一点对于 Linux 内核的集成和后续发展至关重要。
社区的整合速度: 文件系统属于内核层面的重要组件,其集成到 Linux 内核需要经过代码审查、测试等多个环节。社区的响应速度和开发者的投入程度将直接影响 exFAT 在 Linux 上的普及程度。
长期的维护和支持: 开源不代表一劳永逸,社区需要持续的投入来维护和支持 exFAT 的发展。

总而言之,微软公开 exFAT 文件系统细节并将其开源给 Linux 社区,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打破了过去的技术壁垒,为 Linux 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促进了跨平台技术生态的融合。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微软在拥抱开源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值得我们期待它在 Linux 世界中带来更美好的化学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句话概括的话:我个人的判断还是微软试图增加对Linux的话语权,给其它文件系统推广造成障碍。

具体分析:

1. exFAT是移动闪存介质的事实标准。

多数大容量SD卡出厂的时候,都被格式化成了exFAT,这已经是现状了,同时,Linux通过其它方式集成了对exFAT的支持,所以不管微软是否开放其设计细节,exFAT在移动闪存介质上已经占领了足够多的市场。

早年移动设备选择exFAT,也只是为了方便用户在Windows平台访问移动设备上的存储卡,MTP协议并没有随着移动设备的推广而马上应用起来,所以当年大容量SD卡出现的时候,设备厂商必须要选择一个方便用户在主流PC机上使用的文件系统,而FAT32是不能格式化大容量SD卡的(不超过32G),这种情况下exFAT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微软开放exFAT设计细节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2. 并没有消息说微软要放弃exFAT专利。

这才是重点,要知道微软对exFAT是有专利的,专利和GPL还是区别的,甚至微软可以放弃对Linux的exFAT专利,但保留对其它操作系统的专利,就这样一个操作就足够打击其它操作系统了。

哪怕微软贡献了GPL版本的exFAT,但如果仅限于Linux使用的话,对于其它厂商来说谈不上利好,比如MacOSFuchsia等。

3.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Linux社区或者其它组织推出下一代针对SD卡的文件系统

随着MTP协议的普及,SD卡上的文件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已经不可见了,那么Linux社区或者其它组织(比如SD卡协会,甚至是华为)可以搞一个自己的文件系统。exFAT历史已经太久了,设计一个对SD卡更优化的文件系统其实更好。之前exFAT不在内核里,就不存在踢出内核的问题。

但如果exFAT进了内核,那么至少Linux社区里,替换exFAT的声音会小一些,因为厂商可以直接用了,多数厂商不会花更多的钱再开发一套全新的东西,除非是原来的那一套不好用,或者不能用(贸易战)。

------------------------------

微软这个操作,并没有损失什么,因为exFAT本来就是事实标准,专利也依然握在手里(FAT32的长名专利也在微软手里,Linux社区至今还不能用),同时还可以阻止其它文件系统的推广,增加自身在Linux社区的话语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广exFAT(小厂可以偷着用了,发现以后再起诉),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微软开发一套exFAT for Linux,对于微软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软解禁 exFAT, Linux 社区迎新篇章前不久,微软放下了厚重的技术壁垒,公开了 exFAT 文件系统的技术细节,并将其开源贡献给 Linux 社区。这一举动在技术圈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预示着 Linux 用户将在文件管理上迎来一个更便利的时代。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解禁”?过去,我们提起 ex.............
  • 回答
    沈逸教授因为支持丁真走红并攻击质疑者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有意思,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丁真走红的那个节点。当时,丁真作为一个来自四川理塘的藏族小伙子,因为一个简单的街拍视频一夜爆红。他的纯真、淳朴、以及背后那片美丽的自然风光,迅速抓住了大众的眼球,成为了.............
  • 回答
    沈逸老师对上交学生进行微博公开置顶道歉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沈逸教授作为一位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其言论经常被广泛传播和解读。此次事件的起因,通常与他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有关,具体内容.............
  • 回答
    谢娜微信无法登录,然后公开发文求助,最终问题得到解决,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一些思考。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一些细节和大家可能都有的感受。事儿的来龙去脉:话说那天,不少网友都发现,谢娜的微信好像出啥事儿了。具体啥原因呢,估计她自己也挺懵的,反正就是打不开了,登不上去了。这对普通人来说,.............
  • 回答
    日本外务省公开一部分资助的微博大V名单,这一举动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也触及了许多敏感的议题。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日本外务省的动机和目的: 信息公开与透明化: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官方的解释。日本外务省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向公众公开其部分活动,包括对.............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对比,它不仅仅是几个公司名称的堆叠,而是背后深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缩影。当看到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这四大巨头加起来的市值,竟然比整个日本股市的市值还要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信息时代力量的一次“压倒性展示”。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数字的“重量”: 美国四大科技.............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事件涉及肖战粉丝与“丹东平安振兴”官博之间的冲突,以及微博用户因发布淫秽色情内容被举报的事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看待:一、 关于肖战粉丝私信辱骂“丹东平安振兴”官博的事件: 事件背景(推测): 这种事件通常源于粉丝对偶像的维护情绪,当他们认为某个账号发布了对偶.............
  • 回答
    “刺猬公社”对“路金波”的访谈,尤其是围绕网络文学的讨论,是一次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它触及了网络文学行业的核心人物、发展历程、当下挑战以及未来走向。要深入理解这次访谈,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路金波是谁?他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如何?首先,理解路金波的背景至关重要。他是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早期.............
  • 回答
    对于微信公众号文章《抖音的色情直播开始对未成年人下手了》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文章揭示的问题及其严重性首先,这篇文章直击了一个非常敏感且令人担忧的社会议题:网络色情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如果文章内容属实,那么这绝对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 传播途径的隐蔽性与高效性: 抖音作为一个拥.............
  • 回答
    “长安剑”对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的评价,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某个公司,更是整个社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思考。首先,从“长安剑”作为中央政法委的官方媒体平台属性来看,他们的发声必然带有更强的代表性和导向性。 “长安剑”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家媒体的观点,而是官方对当前社.............
  • 回答
    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在航空军事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其对歼6、F16、F35以及引进“侧卫”系战机的评价,通常会从历史沿革、技术特点、实战表现、对中国空军发展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力求解读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下面我将结合“循迹晓讲”的风格,试着详细地梳理一下他们可能进行的评价。一、 对中国.............
  • 回答
    关于微信公众号“短史记”4月29日发布的《刘备和诸葛亮是如何压榨蜀国老百姓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文章的核心观点在于挑战了传统叙事中刘备和诸葛亮“仁德”和“贤能”的形象,转而聚焦于他们在统治蜀国过程中,为了维持政权、支撑战争,必然会对百姓施加一定的经济和劳役压力。文章可.............
  • 回答
    微众银行关于蛋壳租金贷的公告,允许即便不再继续还贷,仍能结清贷款的处理方案,可以说是一个在复杂困境中寻求平衡和解决方案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方面。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方案的“核心”与“背景”: 核心内容: 微众银行的核.............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23年11月12日推送了一篇题为《病得不轻!》的文章,对“周某出狱引网红公司争抢签约”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核心观点和批判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1. 鲜明的标题和严厉的批判态度: “病得不轻!” 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6月14日发布的《当“巨婴”遇上“凡人”,一场悲剧的背后是什么?》一文,将一个因家庭矛盾而选择跳楼轻生的年轻人定性为“巨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文章核心观点及论据:该文章以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事件为切入点,描述了一名20岁的年轻人因与父母在生活琐事上产生冲突,选择.............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评论员那篇题为“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的文章,甫一问世,便在舆论场上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要细致地看待这篇文章,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包括其核心观点、潜在的语境、可能引发的思考以及存在的争议点。核心观点提炼:文章最直接、最核心的论点,就是将“奋斗”与.............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发布的《垃圾男人分类图鉴》一文,无疑触动了社会大众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全面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其内容本身、传播效果、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内容来看,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和核心逻辑是什么?我们可以推测,这篇文章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想借用时下流行的“垃圾分类.............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载共青团中央的文章《【荐读】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讨论的价值,因为它牵涉到几个层面的信息:官媒的表态、青年群体的关切、以及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其微信公众号的转载行为,本身就代.............
  • 回答
    《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转载,并引发诸多讨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触及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关于“出身论”和“学历焦虑”的敏感神经。这篇文章以一种看似“凡尔赛”又实则带有反思意味的口吻,讲述了作者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与“名校背景”的群体交往中,所感.............
  • 回答
    微博公布IP地址这件事,尤其是它对俄乌冲突议题下境外账号的影响,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值得好好聊聊。这件事的出现,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特定的语境下,激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我们有机会更近距离地观察到网络舆论的运作方式,特别是涉及到国际冲突时。首先,咱们得明白微博公布IP地址这个动作本身。它官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