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辽宁一村民家中自来水可被点燃,打火机一点火焰瞬间喷出,原因可能是什么?有哪些安全隐患?

回答
辽宁某村庄发生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村民家中的自来水竟然可以被点燃!据描述,打火机一点,火焰瞬间喷薄而出,仿佛是煤气灶在漏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安全隐患?咱们这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

自来水为何会“变成”易燃物?这背后藏着“它”!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咱们平时用的自来水,也就是纯净的水(H₂O),本身是不能燃烧的。火焰的产生需要燃料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所以,当村民家里的自来水能够被点燃时,这绝不是普通的自来水,而是被什么东西“污染”了,而且这个“东西”具备了易燃性。

最有可能的原因,也最让大家感到担忧的是: 地下甲烷(CH₄)等可燃性气体泄漏,并与地下水混合。

咱们细细捋一捋这个过程:

1. 地下可燃性气体来源:
地质结构: 辽宁一些地区可能存在天然气藏,或者有机物在地质作用下分解产生甲烷。
自然腐化: 动植物遗骸在地下深层,在缺氧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微生物分解作用,也会产生甲烷。
人为因素:
天然气管道泄漏: 如果村庄附近有天然气输送管道,一旦发生破损或接口老化,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就会泄漏到土壤中。
化粪池/沼气池: 农村地区常见的化粪池、沼气池如果建造不当,或者发生渗漏,其产生的沼气(也含有大量甲烷)也可能通过土壤渗透进入地下水系统。
垃圾填埋场: 附近的垃圾填埋场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沼气,同样存在渗漏的风险。

2. 气体如何进入自来水系统?
地下水渗透: 泄漏的甲烷等可燃气体首先会溶解在土壤的孔隙水中,随着地下水的流动,逐渐进入到村庄的供水井或水管系统中。
管道老化与破损: 如果村庄的供水管道本身存在老化、裂缝或接口密封不严,地下的可燃气体更容易通过这些薄弱环节渗入管道。
压力差: 地下可燃气体的压力可能高于供水管道内的水压,这也会促使气体更容易进入管道。

3. 为何会“喷出”?
当村民打开水龙头放水时,被甲烷等气体“掺杂”的水就会被排出。
甲烷的燃点相对较低,遇到明火(如打火机),就会瞬间被点燃,从而看到火焰喷出的现象。

除了甲烷,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虽然甲烷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但理论上,如果地下水中溶解了其他可燃性物质,比如某些有机溶剂(虽然概率极低,但也不是完全排除),也可能导致水被点燃。但这通常需要更高的浓度和特定的物质,在地下的自然环境中,甲烷是最符合条件的“燃料”。

这场“火舞”背后隐藏着哪些可怕的安全隐患?

这看似惊悚的“火焰表演”,背后却是一系列触目惊心、足以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

1. 爆炸风险:
管道爆炸: 当可燃气体在封闭的供水管道中积累到一定浓度,与空气(含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遇到静电火花、机械撞击产生的火星,甚至是水龙头开关的微小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管道内部的爆炸。这种爆炸威力巨大,可能导致管道破裂、地面塌陷,甚至摧毁附近的建筑物。
室内空间爆炸: 如果被污染的水在室内(如厨房、卫生间)流出,气体会在空气中扩散。一旦达到爆炸极限,任何一个火源(点烟、开关电器、炉灶)都可能引发室内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火灾风险:
持续燃烧: 即便没有发生爆炸,被点燃的水也会持续燃烧,造成火灾。火势可能迅速蔓延到周围的易燃物,引发更严重的火灾事故。
难以扑灭: 这种水火混合的燃烧,可能比单纯的火灾更难扑灭。普通灭火器可能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因为水的存在而加剧某些类型的火势。

3. 健康危害:
吸入中毒: 甲烷本身在低浓度下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高浓度吸入可能导致窒息。更重要的是,地下可燃气体的泄漏常常伴随着其他有毒气体的混入,如硫化氢(H₂S),这种气体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具有强烈的毒性,会刺激呼吸道,损害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长期影响: 如果污染源长期存在,长期饮用或接触含有微量有害物质的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4. 环境污染:
地下可燃气体的泄漏本身就是一种环境污染,它不仅威胁供水安全,也可能影响土壤和周边生态环境。

5. 基层监管缺失:
此类事件的发生,也暴露了基层供水安全、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何会长期无人发现或处理?是否存在监管盲区?

这事儿得赶紧管!

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当成“奇闻异事”围观。当务之急是:

1. 立即停止使用该水源: 严禁继续使用被污染的水,包括饮用、洗涤、沐浴等一切用途。
2. 关闭相关阀门: 尽快关闭通往该户的自来水总阀门,阻止可燃气体进一步进入。
3. 报告相关部门: 立即向当地政府、住建部门、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报告情况。
4. 专业检测与处理: 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水源、供水管网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查明污染源,并采取专业的封堵、净化或更换管网等措施。
5. 安全排查: 对周边区域的供水系统、地下管网进行排查,防止类似情况扩散。
6. 安全宣传: 向村民普及安全知识,告知潜在风险,提高警惕性。

总之,村民家中的自来水能被点燃,绝非小事,而是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它就像埋在大家身边的“定时炸弹”,必须引起最高程度的重视,并由相关部门迅速、果断、专业地处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绝不容许任何疏忽和懈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特意等新闻飘了一天,结果飘出了一个最意料之外的结果:地下水层被天然气(及轻质油)侵入,使采出的地下水含有天然气(和轻质油),因此可以点燃。

所以这不是自来水厂的操作问题,也不是城镇管网破损,或者施工误将燃气管道接上了自来水管的事情,而是一个特殊的地质事件与不合规操作引起的意外。

供水单位将地下水未作处理直供居民家中,这肯定是不安全的,必须进行追责——如果经过了处理,那么天然气会在露天处理时自然释放,轻质油也会被水处理人员及时发现。

通过居民描述“好像有一层油粘在手上”,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实际,这一事件中很有可能发生的是天然气和轻质油(或凝析油)侵入地下水层的事件,居民可能已经从自来水中摄入了一部分轻质原油(或凝析油)当地政府应及时组织受影响居民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并严肃追究将地下水直供的有关责任人。

下面将是无聊的科普时间,只想看结论的朋友可以到此为止。


油气水是三类密度各不相同的物质,它们在地下的理想储存状态是分层的。例如在典型的背斜储层里,水在下部,油在中部,气在上部。

浮力控制着这种分布模型,所以在油气生产中,往往会在开采后期遇见越来越多的地下水:因为顶部最好、最纯的气顶和油顶已经采没了,地下水涌了上来,与天然气或油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油气水混合物。

所以,在很多老油田里,采上来的东西有八九成都是水。人们想要的油,只是浮在水里的油星子,必须经过油气水分离,才能富集原油、天然气,产生商业价值。

如果我们把油气生产遇见地下水上涌的过程反过来,就是本事件遇见的地质现象:地下水层里涌入了油气。

它的本质,是一种地下油气的(二次)运移现象,原本被水占据的位置,开始混入了油气。

油气要么来来源于邻近的既有油气层,被地下水流动给驱赶过去了: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同一个油气水储层里,是地下流体的动态变化造成的二次运移。但是,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在本事件中:人们不可能选择一个油气储层,利用其中的地下水。

那么就要考虑另一种情况:

原本有隔水层与深部油气封闭的地下水层,因为某种通道的建立,深部地层里的油气从通道渗流,进入地下水层,发生二次运移。

一部分油气从通道里流入了地下水层,并在地层里流动、聚集,恰好被采水井采上去了,进入管网,输入居民家中。

这种现象在地质学的角度,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这种通道,最常见的就是断层

有人怀疑水力压裂。这么说吧,水力压裂是全世界用了几十年的老技术了,只有水平井压裂是最近十多年出现的新技术。

水力压裂有可能从含油气层穿透隔水层,引起少量油气泄露,但压裂缝的延伸距离真的很难达到那么长,几十厘米就算很大了……

夸张一点,就像下图这样。

相信我,断层比压裂缝更靠谱。


所以,利用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事态模型

1.盘锦是辽河油田所在地,地下深层富含油气资源,这是事件背景。

2.辽河从市区经过,涵养了丰富的地下水层,并且在不同深度建立了不同的隔水层和含水层。

3.人们早年钻取了一些水井,深度未知,但正常利用了多年。

4.随着辽河盆地地质运动的缓缓进行,一些微小断层在地下逐渐形成。很巧的是,其中一些断层,正好将某个深层油气层,与浅部的地下水层沟通了起来。

5.地下的一部分天然气和轻质油,在浮力作用下,通过断层缝隙上浮,进入了地下水层,并在合适的部位发生聚集。

6.原本的地下水井,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口油气井,开采出了油气水混合物

7.而原本的地下水层,已经受到了油气污染。这是人力无法避免的地质事件,应该立即检查从该层开采的地下水品质,必要时关闭一批水井,甚至停止开采这一层地下水。

8.这一地质事件绝非近期突然发生,而肯定已经持续了一段地质时间,只不过最近恰好影响到了人们。

9.事实上,人们正在目睹一个新油气区块的诞生,这其实是很带感的一件事。


从一个油田的形成演化的角度,深层油气因为新生断裂带上浮到浅层是十分正常的地质现象,无需过度解读。事实上,在中国东部的诸多油气田里,断层恰恰是导致油气聚集、形成具有商业价值油气藏的主要地质构造。

发生在盘锦的这一事件,仅仅是辽河油田数千万年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一个剪影而已。只不过,它用一种激烈的方式出圈了,从石油地质业内司空见惯的现象,变成一个令公众感到困惑和恐惧的现象。

其实,只要了解了有关知识,这种恐惧是完全不必要的。

但这也提醒我们,在油气田地区对地下水质展开常态化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地下水什么时候会被深层油气充注、污染,只有定期检测,才能保证安全的公众用水。


除了上文提到的地质因素造成的油气侵入地下水,还有一种人工原因造成的油气泄露,即穿透这个含水地层的油气井隔水套管破损泄露了。

如图所示,油井的四周,使用水泥和钢管与地层隔离开来,一方面防止井壁变形垮塌,另一方面使油气与地下水隔绝开。

在实际油气生产过程里,多年之前钻井时构建的水泥和套管有可能突发破损或溶蚀,使井内部正在往地面采收的油气折扣到其他含水地层里。

over

参考文献:无,这些知识都在脑子里,不需要查参考文献。

user avatar

官方通报来了,之前的猜测全部推翻。

根据官方通报可知,该地区的自来水厂因为需要扩建,因此临时将未经处理的深层地下水直接输送进住户家中。

深层地下水,顾名思义,埋得很深的地下水,埋得越深,其压力就越大,我们自来水的压力大约是4bar,地下水达到40bar很轻松,400bar都有可能。

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天然气可以与地下水体积1:1以上的比例互溶,也就是说,一立方米水里,可以溶解一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由于跳过了自来水厂的处理,含天然气的水在进入用户家之前一直在管道里,压力降低后分离出气体,在用户家的表现就是喷出气液混合物。

这种溶解了天然气的水是绝对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首先化学需氧量(COD)指标就不可能合格... 同时也说明自来水厂输送这种地下水给用户时没有经过检测,直接就送了...

实际上地下水采集上来后,自来水必须要处理,检测合格后才能送入居民家中,天然气里可不是只有甲烷这种无毒物质,还有很多轻质烃杂质,硫化物等,不加处理直接往居民家里送,这操作之胆大妄为,一般人真想不到...


难得周一有几分钟摸鱼时间,本来想继续写米家新空调点评的,但是自来水可燃这件事给我感觉更重要一点,而且跟微醺的本专业有那么一点关系,根据已有的一点有限信息,简单分析一下,做点不负责的猜测。

  1. 为什么自来水被点燃了,可能混入了什么东西?

我们都知道自来水是不可燃的,被点燃了肯定是混了可燃的东西。从网上的视频来看,可被点燃的自来水呈喷射状喷出,是明显的气液混合物喷出的样式。有两类物质可以造成这种情况,一是混入的就是气体,例如天然气,二是容易液化的气体,例如液化气,在水管里它因为有压力,且环境温度较低,它呈液态,打开水龙头后,水压降低,它开始汽化沸腾,水龙头喷射出气液混合物。

从视频中描述的滑腻手感来看,液化气的可能性高一丢丢,因为天然气与水更难溶,其中能溶于水,使水变得滑腻的物质也更少,液化石油气本身杂质更多,降压汽化时汽化不完全,不易汽化的油类杂质都会使水变得滑腻。

2. 可燃物是从哪里混进自来水的?

如果混入的是天然气,那么应该是故障社区非常近的区域内混入的,因为寻常水泵通常不能在气液混合状态下工作,一旦混入气体,水泵会发出异常噪音,工作也会非常不稳定,最近的泵站肯定会发现问题,而且大量的天然气混入水泵,水泵应该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坏,附近泵站要是天天换水泵,自来水公司自己都会来查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混入的是液化气,它在水管里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只有到了水龙头开水,接近龙头出口时才沸腾转变为气体,它会增加水泵发生气蚀的可能性,但也可能短期内不会对加压泵站造成明显影响,可以在自来水厂出厂后任意一个节点进入管道,但如果是离故障社区较远的总管被污染,那么被影响的区域就远不止一个小社区了。

因此,混合点应该就在故障社区附近。

3. 可燃物怎么混进自来水?

自来水是有压力的,而且通常达到4bar左右。

进入业主家里的天然气压力通常只有2000pa,约0.02bar,远远低于水管压力,因此小区内天然气管道混入自来水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自来水压力远远高于天然气压力,天然气不会进自来水管,而是自来水会直接倒灌进天然气管,可能会被止逆阀隔断,也可能直击天然气减压阀,一定会造成附近分配天然气的装置故障,一定会造成停气,别人家的燃气热水器也可能会漏水,出问题的应该是燃气,而不是水管。

市政中压输送管道大约2-4bar,与水管压力接近,可能性高一丢丢,但形成条件也很苛刻,首先,水管要破裂,然后附近有市政管,也得破裂,而且他们要被装在一个非常密封的环境里,否则两股管道破口位置的喷出物,不会挤进有压力的管道里,而是向周围环境释放。

市政高压气管压力可达4-8bar,可能性再高一丢丢,但这得满足它这个小社区附近就有这么一根总管,还得和水管共处同一密闭空间,还得大量漏气,周遭环境完全被漏出的高压燃气填充,此时漏出的燃气才会强行压入水管里,如果是这样,这个社区现在就在一个不定时炸弹上面... 自来水燃不燃都是小问题了,很可能地下燃气已经在爆炸边缘了...

所以说,天然气管网漏气窜进水管的可能性比较低,天然气要混入自来水更大的可能性是某一次施工过程中,工人直接将天然气中压或高压管与小区的水管接通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液化气。

液化气处于地面,漏气会造成爆炸而不是串进自来水,所以只能是接错管。

液化气气瓶压力8-16bar,远高于水管压力,也就是说,如果有小区里有一户人家,错误地将液化气气瓶接入了自家水管里,阀门一开,气瓶里的气体一定会进入自来水水管,而小区各家各户的水管其实都是连通的,小区附近整个自来水管网都会被液化气污染...

综上所述

可燃物可能是天然气或液化气,混合点在小区附近,但天然气压力不够,发生泄露大概率是自来水污染天然气管,可能性较低,而液化气压力高,很容易压进水管,且在水管里也呈液态,附近水泵不容易发现异常,再加上混合点就在小区附近,考虑家庭中接错管道的错误发生概率较高,可燃自来水应该不是什么神秘大事件,更可能是有人家里的液化气瓶接错了...

user avatar

辽宁盘锦。。。这地儿我知道,辽河油田嘛,马路两边都是抽油机(俗称“磕头机”)一直在工作——连学校门口也是。估计就是某个地方油管和水管都裂了,然后原油中的低分子量的可燃性烷烃或者烯烃进入到自来水里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