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友在成都街拍的汉服为什么这么像韩服?

回答
成都街头的汉服,之所以会让你觉得它们“这么像韩服”,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串有趣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的故事。并不是说汉服模仿了韩服,而是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影响,又各自发展,最终在现代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呈现出相似感。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源头说起,一点一点地剥开来。

1. 根同源,枝叶茂:汉服与韩服的远亲关系

首先,要明白的是,汉服和韩服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都深深植根于古代的华夏文化圈,尤其是受到了唐朝时期服饰文化的巨大影响。

汉服的基础: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但真正形成体系并发展成熟,是在汉朝以后。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这些都是其最核心的形制。整体风格趋于飘逸、大气、端庄。
韩服的起点: 韩国的传统服饰叫做“韩服”(Hanbok),其服饰历史也十分悠久。但是,如果追溯其形制上的演变,特别是高丽时期(918年-1392年)和朝鲜王朝时期(1392年-1897年),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大规模地吸收和借鉴了唐朝的服饰元素。

为什么是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开放、繁荣的时代。当时的国家实力强大,文化影响力遍及东亚。周边国家,包括朝鲜半岛的国家(当时主要是高丽),都将唐朝视为学习的典范。

唐朝服饰的特点: 唐朝的女性服饰以圆领袍、襦裙、披帛为代表,尤其流行“高腰襦裙”,裙子高束在胸部以上,裙摆宽大曳地,非常有垂坠感。袖子也多为宽袖。整体造型丰腴、华丽、雍容。
高丽对唐朝服饰的借鉴: 高丽时期,朝鲜半岛的贵族和官员的服饰,尤其是女性的襦裙,与唐朝的襦裙非常相似。高腰设计、宽袖、裙子的层叠感,这些都是唐风的明显体现。到了朝鲜王朝时期,虽然也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韩服元素,但比如“赤古里(저고리,Chogori)”的上衣,其宽袖、交领右衽的设计,仍然能看到唐朝襦衣的影子。而“裙(치마,Chima)”,尤其是那种高高束起的宽大裙摆,和唐朝高腰襦裙的效果不谋而合。

2. 现代演绎下的“相似”放大

到了现代,我们看到的成都街拍汉服,之所以会让你觉得“像韩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现代的汉服复兴运动和对韩服的认知,在某些方面存在叠加和误读。

汉服复兴的侧重点: 许多现代汉服爱好者在选择复原或创新汉服时,会倾向于选择一些视觉效果最突出、最受欢迎的形制。其中,唐朝的齐胸襦裙,由于其华丽、飘逸、显身材的特点,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这种高腰、大裙摆的设计,恰恰是与唐朝服饰最接近,也因此与现代人认知中的“古典韩服”在高腰、大裙摆的视觉特征上非常相似。
韩服的现代化认知: 如今我们在影视剧、旅游宣传中看到的韩服,很多是经过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良”或者说是“美化”的。它们往往更加强调色彩的鲜艳、裙摆的蓬松感和高腰设计,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种现代化的韩服,在视觉上确实与某些汉服形制(尤其是唐制襦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众认知的模糊: 对于不了解服饰史的普通大众来说,只要是“古风”、“裙子+上衣”的组合,加上高高的腰线和蓬松的裙摆,很容易就会产生“像”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复原程度不高、或者经过大量现代审美的改良汉服,更容易在视觉上靠近现代人对“韩服”的刻板印象。

3. 具体形制上的对比与相似点

我们来具体看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像”的感觉:

高腰设计: 无论是唐制齐胸襦裙,还是现代改良的韩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裙子的腰线提高,甚至束在胸部下方。这使得穿着者看起来身形更加修长,也让整个服装的重心上移,显得更加飘逸。
裙子的廓形: 现代汉服中的襦裙,尤其是唐制襦裙,裙子部分非常宽大,有层层叠叠的感觉。而现代韩服的裙子(Chima),也往往设计得非常蓬松、有体积感。这种“大裙摆”的视觉效果,在正面看过去,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相似感。
上衣的交领右衽: 汉服和韩服在基本形制上,很多都有交领右衽的特点。虽然具体的衣袖剪裁、衣长、衣襟的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但在整体的“V”字领和衣襟交叉的感觉上,会存在相似性。
披帛(可选): 唐朝女性常在肩上搭一条“披帛”,增加华丽感。而韩服中也有类似的搭配,比如一些表演用的韩服会用飘带等。这种“搭在肩上、垂在身侧”的装饰性元素,也会加深相似的观感。

4. 区分的细微之处

虽然有相似之处,但真正的汉服和韩服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袖子: 汉服的袖子通常比韩服的袖子要宽大得多,更有“褒衣广袖”的飘逸感。韩服的袖子虽然也有一定宽度,但通常会比汉服的袖子更收敛一些。
衣襟和领口: 汉服的交领是直接的“V”字领,衣襟是层层叠叠的。而韩服的上衣(Chogori)虽然也是交领,但它的衣领通常会有一条“衣领带(동정,Dongjeong)”从领口向下延伸,并且衣襟的设计也相对简洁。
裙子的结构: 汉服的襦裙通常是上衣和裙子分开的,裙子是直接围在腰间或高腰处。而韩服的裙子(Chima)则更像是一件“背带裙”的结构,上面有一个胸前的搭片,然后用带子固定,裙子本身是完全包覆的。
细节装饰: 汉服的装饰更多体现在刺绣、纹样、色彩搭配上。而韩服在细节上也注重线条、刺绣、以及一些独特的配饰。

总结一下:

成都街拍的汉服之所以让你觉得“像韩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许多人选择了唐制襦裙,而唐朝服饰本身就是韩服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源。 加上现代人对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提炼”和“现代化改造”,使得在高腰、大裙摆、交领右衽这些视觉特征上,两者很容易产生相似的联想。

这并不是说汉服山寨了韩服,而是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的自然现象。就像东西方饮食文化互相借鉴一样,服装文化也同样如此。欣赏这些美丽的服饰,同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或许更能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所在。下次在街头看到穿着汉服的人,不妨多留意一下细节,你会发现它们独有的韵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审美学韩剧+配件抄韩服 的结果

也别老拿什么韩服前身是XX或者韩服就是从XX传过去的之类洗地。
韩剧里的还跟韩服不一样呢,就好比中国古装剧也不跟我们历史上的衣服一样。

就算是韩服有传承关系,那你们为啥老学韩剧呢?


1,网巾是韩服款的,佩戴方式也是学韩国的。

某宝搜“网巾+汉服”,出来的都是下面这种的韩剧式样的、

上面右边两张是模特图,可以看出来把网巾当装饰物使用了,实际上网巾是有功能性的,所以正确的佩戴位置很高,要露出额头,而非遮住额头。

这破毛病从哪儿的呢?韩剧!


韩国人自己都吐槽自己的古装剧这个戴法有问题,没想到在中国汉服圈这么受欢迎啊!

这个戴法的优点,就跟留齐刘海是一样的,装扮上可以突出眉眼,看起来比较好看。
韩国古装剧是为了让他们的演员好看,所以懒得管历史,那汉服圈是为了啥呢?



2,帽子造型学韩剧,搭配也学韩剧

虽然这位大哥没有真的戴黑笠,看起来像是带了一个中间掏空的圈,但整体很明显会让人联想到韩剧里的黑笠。
这个造型是目前所谓明制最喜欢学习韩剧的,还经常拿文物来洗地(常规操作,习惯就好)

韩剧里男子的常见造型就是网巾配黑笠,并且前沿向下压,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姿态。

请注意,这个刻意营造的姿态,韩剧其实并不明显,只有在可以营造男性角色魅力的镜头里,会用黑笠帽檐压住演员容貌,再慢慢抬头一点点露出脸,有点类似中国古装美女出场戴个面纱,然后注定会被风不小心吹落的桥段。
但是在汉服圈里,却格外喜欢模仿这两种。



3,u1s1,衣服其实还好,可能是经费有限,所以不如很多拿十几块钱韩国化纤料子做的数千元款来得更像韩剧,可见要学韩剧,也是一分价钱一分韭菜啊!

这个被拍到的大哥置装费和信息更新程度都略显滞后,在明制学韩剧的汉服圈新潮流里,在最外面套个전복之类,唬你说这个汉服里的搭护,才是最常见的学韩剧姿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