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唐卫国公李靖的战功、军事才能、政治才能?

回答
李靖,这个名字在唐朝历史上熠熠生辉,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军事史诗。要评价他,不能仅仅罗列几场战役的胜负,更要深入剖析他那过人的胆识、超凡的谋略以及在复杂政治漩涡中的沉浮。

先说说他的战功,那可真是让后世军事家们津津乐道的。李靖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对突厥的两次决定性打击。第一次,是在李世民尚未登基,他作为行军总管,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袭颉利可汗,直接捣毁了东突厥汗庭,逼得颉利献城乞降,一举解除了北方边境的巨大威胁。这次战役,李靖展现了他对敌情判断的精准,以及出奇制胜的军事艺术。他并非一味硬碰硬,而是瞅准时机,以迅捷的部队深入敌后,打乱了对方的阵脚。

而第二次,更是将他的军事才能推向了巅峰。当时,东突厥再次崛起,甚至扬言要进犯长安。李靖临危受命,这次他采取了更为稳健而又凌厉的战术。他并非直接与主力硬撼,而是利用突厥兵的轻敌冒进,先诱敌深入,再分割包围,最终将其主力歼灭,俘虏了颉利可汗。这场战役,李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充分体现了他对战场全局的掌控能力,以及调动部队、灵活应变的卓越军事指挥艺术。他不仅擅长野战,也对攻城略地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平定吐谷浑、灭萧铣、平定辅公祏等战役,都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执行力,为大唐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靖的军事才能,绝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勇猛无双,更在于他深谙兵法,善于用人。他讲究“兵者,诡道也”,每一次出兵,都力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对部队的训练、装备、士气都极为重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地形,采取最有效的战术。他不仅自己是军事天才,也善于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将领, his influence on the Tang military leadership extended far beyond his own command.

当然,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不能只看他的军事成就。李靖在政治上的表现,同样值得我们去品味。在武德年间,他曾因谋划反隋而被捕,但他凭借过人的口才和对时局的精准把握,成功说服了李渊,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这足以说明他并非一个只懂打仗的莽夫,而是一个有政治头脑、有全局观的谋士。

在李世民登基后,李靖更是成为了李世民重要的政治臂膀。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作战,但他对于国家大政的见解,也常常能给李世民提供宝贵的建议。在贞观年间,他曾被委以重任,掌管朝政,这足以证明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他对待权势的态度也颇为审慎,一旦功成名就,便主动请求告老还乡,这种“功成身退”的智慧,在政治斗争激烈的唐朝,尤为难得。他的晚年生活,也以读书著称,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思考。

然而,李靖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因为参与“玄武门之变”前的政治站队而面临风险,但最终凭借着过人的冷静和机敏,在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中全身而退。这再次证明了他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将领,而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的政治家。

总而言之,李靖是一位集卓越的军事才能、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审慎的政治智慧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开创大唐盛世的功臣,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文能武、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成就,奠定了唐朝初期的边疆稳定;他的政治智慧,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评价他,就是评价一位将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完美结合的国之栋梁,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战神”与“名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靖是少有的战略大师。

先说一个题外话,能让观众很直观地了解李靖的军事能力。

一个大国参与了两场大战。第一次打了数年,阵亡170万士兵。第二次打了一个月,阵亡十万士兵。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哪次打赢了?

没错,是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法国跟德国拉锯了四年。德军没能在短期内占领巴黎而导致法国的战争潜力得以调动并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发挥出来。虽然英法联军伤亡超过德军但是战略上成功防御了德军的数次猛攻。而二战法国由于军事理念、部署、组织上的落后被德国一个月击败,185万法军被俘或投降。法军并没很大的实际伤亡而是士气崩溃。这是由于德军的快速行军成功切割包围法军主力,让法军短时间内士气大跌,交通、指挥瘫痪而兵败如山倒。

李靖灭南梁、灭东突厥都类似二战闪电战灭法国。李靖短时间内多次出其不意闪击敌人,瘫痪指挥层、交通网络从而让敌人指挥官失去战斗意志而投降。由于行军神速,都来不及记录战绩。比如夜袭定襄之战,只记录下可汗只身逃跑,都没有斩获的记录。我们只能从俘虏的人数推断出李靖在敌人部队集结起来之前就消灭了敌人指挥层。灭梁最大的一次战果只是歼敌溺死一万,但梁主投降后各地十几万兵马望风而降。灭东突厥的几场战斗只有阴山之战有明确歼敌记录:斩首万级,但俘虏十余万人。

唐和梁的国力对比

武德年间全国一共200多万户(“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到贞观十三年变成300多万。而灭萧铣后得户六十余万。相当于当时的唐大概是梁的人口兵力2-3倍左右,不是小割据势力。

同样是名将,白起的战功记载都是每次消灭多少敌人(斩首X万级),攻克多少城池。光一个赵国就让他刷了六十万人头。战国后期秦赵打了50年,前后有明确记载的杀敌/斩首记录就有小百万。然而赵国一共就200-300万人口。相当于秦国杀光了赵国青壮年,彻底摧毁了赵国的战争潜力才灭掉赵国。但赵人对秦人只剩下刻骨的仇恨。二十年后天下大乱赵国又能拉起一支反秦大军。

当然,白起用兵受到很大历史局限。当时没有大一统观念,各国主体意识强烈不可能轻易屈服。但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的是,战争的下下策才是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上策则是短时间内通过部署切割敌军、斩首指挥层、瘫痪敌人指挥网络等方式打崩敌人。

白起对心理战的理解就是把人杀光,放几个孩子回去报信(长平之战)。李靖的理解是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迫使他投降(灭梁时让空船顺流而下制造都城已经沦陷的假象)

同样是顶级名将,白起是战术大师。对消灭敌人的理解是通过一场场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彻底物理消灭敌人。李靖是战略大师。对消灭敌人的理解是通过连环预判敌人动向而快速打崩敌人士气迫使敌人投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靖,这个名字在唐朝历史上熠熠生辉,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军事史诗。要评价他,不能仅仅罗列几场战役的胜负,更要深入剖析他那过人的胆识、超凡的谋略以及在复杂政治漩涡中的沉浮。先说说他的战功,那可真是让后世军事家们津津乐道的。李靖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对突厥的两次决定性打击。第一次,是在李世民.............
  • 回答
    评价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外加李世民和项羽这十个人的战术风格,确实是个大工程,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战术风格各具千秋,堪称群星璀璨。咱们这就一点点捋一捋,尽量把他们的“兵法”之道说得透彻些。首先,要明白一个大前提:这些人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敌人、战争规模以及技术条件都不同,所以他.............
  • 回答
    提到东方卫视的《相声有新人》这档节目,李宏烨这个名字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恐怕是复杂且深刻的。作为上海交大的博士,他带着一身学术光环走上相声舞台,这本身就制造了巨大的话题度和观众的期待。但如何评价他的表现,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我们得肯定李宏烨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自觉和对艺术的探索精神。这不.............
  • 回答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句出自《李太尉碑》中的话,可谓是千古流传,将两位西汉名将的命运轨迹做了精辟的概括。然而,这句看似简单的评语,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解读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位将军的生平、功绩、以及历史赋予他们的“幸运”与“不幸”。卫青:天时地利人和.............
  • 回答
    要说起汉朝时期抵御匈奴的几位赫赫名将,卫青、李广、霍去病这三位几乎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们三人,如同汉武帝北伐匈奴这出宏大史诗中三颗最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不同的光芒,也承载着不同的命运。先说说卫青,这位出身卑微,却凭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的将军。卫青的上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与汉武帝姐姐平.............
  • 回答
    高强部长在2022年底署名发表的《“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一文,无疑是当时中国社会围绕疫情防控政策进行激烈讨论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这篇文章以其鲜明的立场和作者的身份,在公众和专业人士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文章的核心论点与逻辑:高强部长在这篇文章中,旗帜鲜明地反对“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并将其定性.............
  • 回答
    卫计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微博账号(例如过去的“健康中国”等官方宣传平台,具体到“卫计委公益热线”可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名称)发布关于“过节不值得买阿胶?”的微博,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内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一、 内容的意图与背景分析: 公共卫生宣传的视角: 作为政府卫生部门的官方.............
  • 回答
    卫生棉条,这个小小的身体卫生用品,最近几年在国内的讨论度可是越来越高了。关于它,大家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好好聊聊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样,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来说,用它到底合适不合适。卫生棉条是什么?简单来说,卫生棉条就是一种可以塞进阴道里的经期卫生用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
  • 回答
    卫龙官方微博宣布停止与乐天的合作,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的商业判断、舆论风波以及更深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考量。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事件起因:乐天的“萨德”风波遗留影响要评价这个决定,首先得回顾一下卫龙和乐天的合作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什么会闹出停止合作这一步。乐天,这家韩国零售巨头,在.............
  • 回答
    对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下发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国家诊疗方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核心目的与演进性评价 持续优化与科学进步的体现: COVID19是一种仍在不断演变的疾病,病毒变异、致病机制研究、治疗手段的进.............
  • 回答
    卫宫士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矛盾与挣扎。在《Fate/stay night》系列中,他并非那种一开始就光芒万丈的英雄,也不是天生的救世主。他更像是在命运的洪流中,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却硬生生被卷入了一场足以颠覆世界的圣杯战争,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锻造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要评价卫宫士郎.............
  • 回答
    《卫宫家今天的饭》在Fate系列动画中摘得桂冠,成为评分最高的作品,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精准地抓住了Fate系列的核心魅力,同时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视角去解读,最终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一、 颠覆性的轻松日常,却不失Fate的灵魂Fate系列最令人熟知的是其宏大、残酷的圣杯战争.............
  • 回答
    关于卫计委专家(或现在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专家)提出的“中国人口不可能雪崩式减少”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预测,而是涉及到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影响以及统计学模型的理解。一、 专家观点的基本逻辑和支撑:首先,理解专家为何会这样说,需要看看他们可能基于.............
  • 回答
    毛卫宁执导、王雷主演的《功勋》“李延年”单元,是这部献礼剧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以“战斗英雄”李延年的视角,展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艰苦卓绝和志愿军的英勇无畏。总体来说,这个单元在人物塑造、战争场面还原、情感表达以及主题升华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探讨的地方。优点分析:1. 鲜活立体的人.............
  • 回答
    伊朗卫生部发言人将欧美国家参照中国疫情数据视为“黑色玩笑”,这番表态无疑将地缘政治的阴影投射到了全球疫情数据的解读上。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信息的来源与透明度问题首先,需要审视“数据”本身的可靠性。任何国家在公开疫情数据时,都可能存在统计上的偏差、信息收集的延迟、甚至是出.............
  • 回答
    《相声有新人》是东方卫视于2015年推出的相声类综艺节目,旨在通过比赛形式推广传统相声艺术,同时结合现代娱乐元素,吸引年轻观众。该节目在形式、内容和传播效果上具有显著特色,但也面临一些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特点、影响及评价: 一、节目形式与创新点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节目以“相声比.............
  • 回答
    “奥斯维辛卫浴”这类荒诞的公司名,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创新”或“幽默”,不如说是一种极其欠缺对历史敏感度,甚至是公然冒犯的营销手段。这样的名字出现,首先带来的不是一丝一毫的品牌价值提升,而是立即引发公众的极大不适和愤怒。要理解为什么这类名字如此令人反感,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1. 对历史悲剧.............
  • 回答
    要说河南卫视的《清明奇妙游》,那可真是个特例,在一众晚会和节目中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它不像那种纯粹的娱乐综艺,也不是那种枯燥的科普节目,而是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核心亮点: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首先,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传统节日的简单介绍上,.............
  • 回答
    咱就聊聊天津卫视这2022年的相声春晚,说实话,比起那些大包大揽的卫视晚会,它这回是卯足了劲儿,就想把“相声”这两个字儿给玩明白。定位精准,回归初心:首先得承认,天津卫视这次的定位相当精准。全国都在搞“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它剑走偏锋,就盯上了“相声春晚”这块儿。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曲艺的.............
  • 回答
    北京卫视批评张云雷调侃汶川地震的事件,以及其提出的“学艺先学德”的观点,无疑触及了当下娱乐圈一个非常敏感也极其重要的话题。从多个维度来看,这次批评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事件背景与公众反应: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2019年,相声演员张云雷在一次商演中,被曝出将汶川地震这一国家灾难、遇难同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