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黑人和美国黑人完全不一样。
美国黑人大都是黑奴的后代,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被强行贩卖到美国的,因而美国白人对黑人有原罪,理应对黑人进行补偿,很多美国白人也这么想。
法国黑人则大多是非洲移民的后代,并非奴隶,法国白人并不欠黑人什么,所以原罪这个借口在法国吃不开,也就少了一面正义的旗帜,没法像美国黑人那么肆无忌惮。
另外法国禁止统计国民的种族数据,认为有违世俗原则,民众对法国人身份的认同远高于种族,在这种理念下,就更难以种族问题来挑起事端。
而且法国黑人估计只占法国总人口的3-5%,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么高,比起美国的13%差得远了,人少也就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所以法国和美国不一样,种族对立不是主要矛盾,目前法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极端穆斯林和新移民,近年来法国多数重大的社会危机都与极端穆斯林和移民有关,新移民虽然大部分来自非洲,但并不都是黑人,相反来自北非以及中东的穆斯林移民更需要关注。
美国虽然也有极端穆斯林问题,但比起法国乃至欧洲就要轻微得多,这也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所以西方国家各有各的问题,哪怕都是多种族社会,情况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法国和欧洲的黑人虽然这两年也有不少跟风美国,但事实上造成的影响并不大,毕竟在欧洲的极端穆斯林与难民危机面前,黑人问题只是小事。
髪国黑人:戴高乐是王八蛋
髪国白人:废话,政府里哪个不是王八蛋?
顺便丰富一下大家的屏蔽列表
还想“杀嘿令”?
论想法凶残,谁能比得上拿破仑派去远征海地的妹夫勒克莱尔?
至于我对这里的看法:必须不分男女处决所有山地黑人,只留下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杀掉一半的平原黑人,整块殖民地不能留下一个戴肩章的有色人种(指黑人军官,此语常被误记为拿破仑所说)。不然就永远不得安宁。
勒克莱尔致波拿巴,共和十一年葡月15日(1802年10月7日)[1]
论手段恶劣,谁能比得上继任勒克莱尔的小罗尚博(约克敦的胜利者老罗尚博之子)?
按照罗尚博自己的解释:
士兵数量锐减,而且欧洲人的体质也在急剧下滑,于是可以通过从古巴进口犬只弥补这些问题。[2]
军犬追踪敌人自然是常态,但手段如此凶残却实属少见。
波兰炮灰维日比茨基说得清楚:
当军犬运抵太子港时,它们经受了考验,也就是撕咬一个特地为此从监狱中提出来的黑人……从囚徒中选出的最强壮黑人被带到高墙环绕的总督府。然后,在罗尚博将军和无数随从面前,狗就这么放了出来,听到对应口令后,这可怜的受害者就当场被撕成碎片。[3]
另一位波兰炮灰魏格尔回忆也是如此:
这里的战争和欧洲大不一样。三天前,他们(法军)从西属殖民地买来了200条狗,希望明天再运到400条。他们用活着的黑人测试狗,这些狗竟把人撕成碎片吃掉了。[4]
法军将领拉克鲁瓦回忆简洁、直白:
书面命令是:每天用半个黑人喂养一条狗。[5]
可这又能如何呢,且不说勒克莱尔一命呜呼,小罗尚博沦为战俘,海地战争最终结果一清二楚,就连这些恶犬也往往反噬主人,看看维日比茨基是如何说吧:
黑人深知这一据点的重要性,英勇地挡住了法军,造成了可观的伤亡。罗尚博将军在这种艰困处境下命令动用军犬,但效果事与愿违。一名受伤的法军鼓手遭到了犬只的袭击,它们狂暴地舔舐鲜血,以至于尽管很快有人前来救援,也保不下此人的性命!
黑人在法国和美国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问题,而推翻权威一直都是法国人喜闻乐见的事情。
拿破仑很多法国人并不喜欢(指政治理念上),但他在文化领域建树颇多,而且好歹也是大革命中的一员。枫丹白露等等都会被当做文化遗产对待,可以为旅游业提供不少好处,没有人会去推。但你自己用纸糊一个,当街烧是没有问题的,说不定还会有人围着你的火堆又唱又跳。
戴高乐之后的总统,在某些程度上都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官方宣传是一直捧他的。但法国的左派是谁的账都不卖的,战后法共曾经是第一大党。却因为斯大林的种种所作所为吓到了法国老百姓,他们放弃了人民民主专政(武力夺取政权),希望和平过渡,也因此衰落了。但戴高乐像想必在当时早已经推了个一干二净了。
法国的左翼进步派系虽然没有成功执政过,但他们的影响力是巨大而且深入人心的,在法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反对种族主义,法国人一直都走在最前沿,他们的阶级斗争意识非常强,不看人种只看阶级。法国政府永远只能披着左派和中间派的外衣上台,右派上台肯定就是内乱。我很欣赏他们老百姓的觉悟,敢于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相比那些饿了肚子才会反抗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寸步不让,少给一毛钱也是我跟政府拼命的理由!
很遗憾,拿破仑在法国的声望是明显赶不上戴高乐的。2005年法国国家电视台“最伟大的法国人”评选,戴高乐最终获得榜首,拿破仑仅名列第16名,前十都没进,而前十中也只有戴高乐一人是政治军事人物。入选“十强”的法国人按字母先后顺序排名分别是:阿贝·皮埃尔、布尔维尔、科吕切、海洋学家库斯托、居里夫人、前总统戴高乐、文学巨匠维克托·雨果、剧作家莫里哀、科学家巴斯德以及伊迪丝·比阿夫。
一名法国电视观众干脆告诉记者,拿破仑落选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认同拿破仑的形象,他身材矮小,长相欠佳,又狂妄自大”。
也就是说以戴高乐的声望,法国人尚且全民倒过戴高乐,拿破仑就更不用说了。个人并不了解法国的教育体系,不过看样子法国人对反君主专制的教育宣传还是挺成功的,路易十四更惨,只排在第50,反倒是欧陆风云系列火了之后外国出了不少精神法王。
如果说很多法国人厌恶拿破仑的原因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的话,可能主要跟入侵俄罗斯这场灾难有关,这点很多法国国王尤其是路易十四也是大哥不笑二哥。如果说入侵俄国还有一定必要性的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就纯属野心膨胀的欧洲争霸战了,结果联统西班牙的代价是40万法军被打得只剩9万(还不考虑中间的补充),和有些人不喜欢国史中一些好大喜功的君主的原因我看也是一样的。
法国本国人对拿破仑的负面评价也跟他最终失败了有关,因为法国国防部长就是这么评价的。就像国史中某些王朝覆灭,国内也有很多人因付出的代价惨痛和一些长远影响而感到很不快,那么法国人自己更在意拿破仑战争的结局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法国防长:拿破仑有时把法国带进死胡同
醒醒,旺多姆圆柱已经被推倒了一百四十九年了,那可不是一般的雕像,而是拿破仑政府亲自建造的记功碑。
1871年4月12日,巴黎公社委员会通过法令,决定拆除旺多姆圆柱,法令指出它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军国主义的赞杨”。5月16日凡尔赛军队已经逼近巴黎,下午2点到5点,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的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下令在雄壮的马赛曲中举行了拆毁仪式。
这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是有人觉得拿破仑的雕像动不得?(恼)
再说戴高乐,1968年5月的左翼势力甚至威胁要攻打爱丽舍宫、把戴高乐本人给扬了,逼得戴高乐跑去了西德。
一年后,戴高乐辞职、离开了法国政坛。
至于推倒个铜像这样的小事,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233333
法国黑人并不是奴隶后代,而是以自由法国老兵及其家属为主。
只要法国还以“自由法国” 为正朔,那么法国黑人就比维系顺民更有资格自称为“法兰西”。
戴高乐曾经口嗨过,但最依赖黑人士兵的就是他。
拿破仑“破坏共和”这点在法国一直有争议。而且他侄子太败坏人品。和很多中国人心中所想不同,奥尔良派和波旁派在19世纪末之后人气很高,以至于“共和派”Ban了农村的投票权并通过放逐法,以免选出来个国王
至于戴高乐,他的雕像不太可能被黑人推翻,反倒被白人推翻过。但有见过“杀白令”吗?如若再次被推翻,黑人趁机搞“法奸一滴血法案”,趁机处理白人还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