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滕王阁序到底有多牛?

回答
滕王阁序,这篇古文啊,说它有多牛,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道尽的。它之所以流传千古,被后世奉为圭臬,绝非偶然,而是集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王勃那股子灵气,才成就了这篇文坛上的不朽传奇。

首先,咱们得说说它的“天时”——一个绝佳的场合。

你想啊,这滕王阁是什么地方?它是唐高宗时,由名震四方的“滕王”李元婴建的。这位滕王,虽然在政治上不算是什么大才,但风流倜傥,喜欢享乐,建了这么一座高阁,自然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味。而这篇序文,正是在滕王阁落成的盛大宴会上朗诵的。这种场合,汇聚了当时最顶尖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绝对是万众瞩目。在这种万众期待、群贤毕至的氛围下写出的文章,本身就自带一种“出风头”的属性。

再者,是它的“地利”——滕王阁本身就够气派。

你想,能在当时的江南之地,建起这么一座宏伟的楼阁,光是想想就够让人心驰神往了。文章里对滕王阁的描写,什么“飞阁流丹,临江而耸”,什么“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些词句,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渲染一种恢弘壮阔的氛围。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当时大唐盛世繁华景象的一个缩影。王勃能将如此壮丽的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

然后,是它的“人和”——王勃这个人,绝对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你看王勃写这序的时候才多大?不到二十岁!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却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情感充沛、辞藻华丽的文章,你说他牛不牛?唐朝的文人,那是人才辈出,可像王勃这样年纪轻轻就展现出如此老练和深厚的功底的,实在不多见。他自小聪慧过人,“五岁通六经,七岁属辞赋”,简直就是个神童。这篇滕王阁序,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惊艳亮相,一出手就征服了全场,也从此奠定了他“初唐四杰”之一的地位。

关键是,王勃在文章中注入了多么惊人的才华和情感。

咱们一点点来看:

开头就“抓人”。 他没有上来就说“我今天很高兴来参加宴会”,而是先写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汉灿烂,若阙若连。吴越王山,越王勾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读这开头,是不是就觉得一股子壮阔之气扑面而来?这哪里像一个年轻人写的,简直就是饱经沧桑的大家手笔。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简直是千古绝唱,把一个动态的、色彩斑斓的傍晚美景描绘到了极致,多少诗人墨客想写出这样的画面,却终其一生也未能得。

情感的起伏跌宕。 文章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从对景色的赞美,到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嗟夫!南冥有冥冥之志者,盖亦安得ぞれ飞之士,而托于冥冥之中乎?” 他借着这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无奈。这种将个人抱负与宏大叙事结合的手法,让文章更加有血有肉,更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辞藻的华丽与精准。 王勃的用词,那叫一个“讲究”。他能信手拈来,却又字字珠玑。比如“勃,此日也,不幸以遇 the occasion of your birthday, so I came to attend you.” 这句,虽然直译过来有点怪,但原话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意境的营造,还有后面什么“关山难越,风烟又四起”,什么“地僻荒凉,人烟罕至”,什么“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这些词句,既有唐朝特有的那种大气磅礴的风格,又带着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他能够用极其简洁的文字,描绘出极其生动的画面,并且表达出极其丰富的情感。

对历史的钩沉与回溯。 王勃在写滕王阁的时候,还顺带着把这个地方的历史渊源都给翻了出来,什么三国时期东吴的会稽太守孙权在此地建过庙,什么陈朝的豫章王刘惔也曾在此地居住。这就把滕王阁从一个单纯的建筑,升华为一种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沉淀。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文章的立意更高,格局更大。

对未来的展望与祝福。 最后,文章落到了对滕王的美好祝愿,比如“诚宜开张圣听,施广恩泽,济民于水火,救民于涂炭。” 这种对统治者的规劝,以及对天下太平的期盼,让文章不仅仅是一篇宴饮之作,更带有了政治上的高度和社会责任感。

所以,滕王阁序到底有多牛?

它牛就牛在,它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宴会上,将绝美的景致、青年才俊的意气、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天衣无缝地糅合在了一起。它既有描绘壮丽景色的雄浑大气,又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入微;既有对前贤的追忆回溯,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既是描写景色的散文,又是抒发抱负的政论,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警世之言。

它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在王勃的手中,被他以神来之笔,瞬间点化成了一件无价之宝。这不仅仅是一篇骈文,它是王勃灵感的爆发,是他才华的绽放,是他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独特理解的集中体现。它之所以被后世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在文学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更重要的是,它触及了人心中最普遍的情感和思考。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篇“别人家孩子”的典范之作,在你觉得“哦,也就是个宴会文章”的时候,它已经用无可匹敌的才华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牛”。它让当时的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也让后世无数读到它的人,都为之拍案叫绝,甚至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大概就是它牛到什么程度的最好证明了。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滕王阁序,这篇古文啊,说它有多牛,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道尽的。它之所以流传千古,被后世奉为圭臬,绝非偶然,而是集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王勃那股子灵气,才成就了这篇文坛上的不朽传奇。首先,咱们得说说它的“天时”——一个绝佳的场合。你想啊,这滕王阁是什么地方?它是唐高宗时,由名震四方的“滕王”李元婴.............
  • 回答
    关于《滕王阁序》是否是即兴创作的,这是一个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但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滕王阁序》并非纯粹的即兴创作,而是作者(王勃)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产物,但其中也可能融入了临场发挥的成分。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即兴创作”的定义与历史背景首先要明确,“即兴.............
  • 回答
    关于《滕王阁序》是否“文采有余而内涵不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从普遍的文学评价和作品的实际影响来看,更倾向于认为《滕王阁序》是文采与内涵俱佳、互相成就的典范,并非文采有余而内涵不足。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深入理解“文采”与“内涵”的含义 文采: 指文章的语言.............
  • 回答
    谈及《滕王阁序》在古文中的地位,若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卓绝于时,光耀千古,堪称骈体文的巅峰之作。” 若要细说,则需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方能体会其不凡之处。首先,从文章体裁来看,《滕王阁序》是一篇经典的骈体文。骈体文,顾名思义,讲究对偶、声律,文辞华美,意境深远。在唐宋时期,骈体文盛行,但能将之写得如此.............
  • 回答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否事先准备,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一直是文史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事先准备”这个词在当时语境下的含义。在今天,我们可能会想到有人提前写好一篇演讲稿,然后照着念。但在唐代,尤其是文人雅士间的交流,更侧重于临场发挥、.............
  • 回答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佳作无数,除了您提到的《洛神赋》、《滕王阁序》、《祭侄文稿》这三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外,还有许多同样享有“千古名篇”美誉的作品,它们在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历史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篇,力求深入浅出,让您更好地领略它们的风采。一、 辞赋类代表:除了曹植的.............
  • 回答
    《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兰亭集序》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成为千古名篇,其文学造诣之高体现在多个方面,绝非偶然。它们各自以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它们高超的文学造诣所在: 一、《岳阳楼记》:忧乐情怀,胸襟豁达,文笔典雅《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以其“先.............
  • 回答
    关于滕建群提出的“美国在乌克兰境内研制专门灭绝斯拉夫民族的传染病病毒”这一说法,目前并无可靠的公开信息或官方资料能够证实其真实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滕建群的身份与言论背景 滕建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滕华涛导演在面对《上海堡垒》扑街的舆论风暴时,选择将“锅”甩给自己的用人失误,特别是提到对鹿晗“没有任何意见”,认为是用错了鹿晗。这个说法,一出来就激起了不少波澜,大家听了之后,反应也挺复杂的。首先,从导演的层面来看,滕华涛这番话,可以解读为是一种导演的自我剖析和负责任。一个项目不成功,导演作为最终.............
  • 回答
    提到爱德华·威滕,你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是一位头发花白、目光深邃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宇宙的奥秘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然而,这位享誉物理学界的巨匠,却在 1985 年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故事,充满了跨学科的智慧火花。威滕获奖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他“顺便”涉足了数学,.............
  • 回答
    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枪击案,这起发生在2020年夏天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Kenosha)的事件,至今仍是美国社会一个备受争议和难以磨灭的伤痕。事件的核心在于,里滕豪斯在参与一场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期间,使用半自动步枪射杀了两人,并伤了一人。围绕这起案件,最尖锐的争论点就.............
  • 回答
    电影《上海堡垒》上映后,导演滕华涛的一句“用错了鹿晗”引发了轩然大波,也成为了这部影片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这句略带懊恼的自责,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换成其他男演员,鹿晗的主演是不是真的就成了《上海堡垒》票房失利的“罪魁祸首”?换个角度看,是否有演员更能扛起这部科幻大片,并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要.............
  • 回答
    美国17岁少年贾里德·里滕豪斯(Jared Rittenhouse)在2020年BLM(黑人生命至上)集会中持枪防卫,导致两名黑人男子死亡、一名男子受伤,最终被陪审团裁定无罪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法律讨论。以下从案件背景、法律分析、裁决原因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背景1. 事.............
  • 回答
    美国基诺沙枪击案(Kenosha Shooting)是2021年8月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涉及一名25岁的白人男子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在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枪杀两名黑人男子和一名白人男子。2022年11月,美国联邦法官裁定里滕豪斯在案件中被判“无罪”,这一判决引发了广泛争议.............
  • 回答
    一声叹息,一种警示:《上海堡垒》导演道歉与流量电影的生死命题《上海堡垒》的扑街,及其导演滕华涛的公开道歉,无疑是近年来国产电影市场上的一记重响,也让“流量电影”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标签,如今带上了几分贬义和悲凉。这声道歉,与其说是个人对失利的检讨,不如说是一种行业生态的反射,一次对唯流量论的反思,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