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极端情况下,律师是职业道德更重要还是人性道德更重要?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两难的拷问,就像站在悬崖边,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你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在极端情况下,律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的冲突会变得异常尖锐,让整个天平都开始摇晃。

咱们先说说“职业道德”。律师这个职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基础上的。职业道德就像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没有它,整个行业就会崩塌。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即使委托人有罪,律师也必须尽最大努力为其辩护,确保程序正义得到保障。这意味着,有时候,律师的行为可能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不道德”的,比如为杀人犯辩护,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为富人规避责任。但这正是职业道德的体现——它不是要评判委托人的善恶,而是要确保法律这个规则体系能被公正地执行。律师的职责是“法律的雇佣兵”,是为法律本身服务的,而不是为“普世的正义感”服务的。如果律师不遵守这些规则,那么整个法律体系的信用就会受到质疑,普通人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然后是“人性道德”。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是非观念,是对生命、尊严、良知的尊重。人性道德要求我们同情弱者,惩恶扬善,不应该助纣为虐。当一个委托人所犯的罪行极其残忍,其行为令人发指,甚至直接伤害了无辜的生命,这时候,让律师去为他辩护,去争取“合法权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符合人性!这太冷血了!尤其是当案件曝光后,人们看到律师在法庭上为那些“恶魔”辩护,甚至让他们逃脱法律的制裁,内心的不适感会达到顶峰。这时候,人性道德会发出强烈的呼喊,要求律师不应该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不应该为了职业的“完整性”而牺牲最基本的良知。

那么,在极端情况下,哪个更重要呢?

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倾向于认为,在“极端”的定义下,职业道德更应该被优先考虑,但这并非意味着人性道德可以被彻底抛弃。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想象一个极端场景:一个律师的委托人,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比如连环杀人,手段残忍。社会舆论对此深恶痛绝,所有人都希望他得到最严厉的惩罚。如果律师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因为“人性道德”上觉得无法接受,而拒绝为委托人辩护,或者故意疏于辩护,甚至在法庭上“放水”,那么会发生什么?

1. 程序正义的破坏: 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底线规则,它需要一套程序来保障公平。如果律师可以因为个人道德感而随意选择“不辩护”或者“不尽力辩护”,那么谁还能在法律面前得到公正的对待?今天他可以不为杀人犯辩护,明天他是不是就可以不为盗窃犯辩护?这样下去,法律就会变成一堆废纸,变成强权和舆论的附庸。
2. “替罪羊”的出现: 法律的目的是找到“真正”的罪犯,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惩罚。如果律师不尽责,委托人可能因为程序上的瑕疵而逃脱罪责,或者,更糟的是,如果真的存在冤情,一个不尽职的律师可能就让一个无辜的人被错误地定罪。律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为“有罪”的人辩护,更是要确保“无辜”的人不被冤枉。
3. 职业的可信度危机: 律师职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需要有人来解读和运用复杂的法律。如果律师的从业行为可以随意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那么整个律师行业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人们也会对法律本身产生怀疑。
4. “人性道德”的模糊性: “人性道德”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其定义和边界是模糊的。如果允许律师以个人的人性道德为准则,那么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就会荡然无存。今天大家觉得“这个行为不道德”,明天可能又会觉得“那个行为也不道德”,最终可能演变成“我看不顺眼的,我就不去做”。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律师可以丧失人性道德。

一个成熟的律师,他的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应该是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的。

职业道德是底线,人性道德是追求。 律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的最低标准,这是他作为律师存在的基础。但在符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一个拥有良好人性道德的律师,会以更负责任、更人道的态度去处理案件。他可能在辩护过程中,也会试图引导委托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在合法范围内,争取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更有利的解决方案。
“极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法律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对“多数人”的人性道德的集体表达。当法律被认为是“合理”的,那么去维护这个法律下的权利,就是律师的职业要求。律师需要区分的是“法律上的正确”和“道德上的完美”。
律师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律师也生活在社会中,他们也是人。当面对极端残忍的罪行时,内心的煎熬是存在的。但正是因为知道这种煎熬,职业道德才显得尤为珍贵。它要求律师能够超越个人的情感,去履行一份更加宏大的社会责任。

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律师应该以职业道德为基本框架,但绝不应该丧失人性道德的考量。 他的工作是在法律的框架内,以最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即使委托人做了天理难容的事情,他也要确保其在法律面前的权利不被剥夺,程序不被滥用。同时,一个有良知的律师,会在这种职业操守下,尽量寻求一个更符合社会良知,更具人道关怀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平衡,也是律师这个职业最令人敬佩,也最受争议的地方。他们是被赋予了维护法律尊严的特殊身份,但也因此被推到了人性和法律,正义与程序之间最尖锐的十字路口。他们的选择,往往不仅仅关乎一个案件的胜败,更关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并不认为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是彼此割裂、对立的,这就要取决于如何理解“人性”了。

前一阵我在学习美国律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讲座中举了这样两个例子(仅仅是基于美国法律的规定,不一定代表世界普遍情况):

例子1: 你是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你的客户打电话说:“律师,坏事了,我刚才和我老婆吵架,顺手一刀捅了过去,现在她倒在血泊里面,但应该还活着。要是现在叫救护车的话,警察肯定会逮捕我的,我该怎么办?”

例子2: 你是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你的客户打电话说:“律师,给你说个事,刚才我和老婆吵架,一气之下把她杀了,尸体现在埋在后院,你说怎么办吧?”

请问,在哪种情况下这名律师可以报警?

根据美国律师协会“执业行为范例准则”(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第1.6条,例1可以报警,例2不行,否则就违反了律师对客户的保密要求。原来,一般情况下律师对客户所提供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但为了“防止合理确信的死亡或者严重身体伤害”(prevent reasonably certain death or substantial bodily harm),可以突破这一保密义务。因此在例1中,如果客户拒绝叫救护车,律师为了救治伤者可以突破保密原则将情况报告警方。

那为什么例2中律师必须保密呢?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命关天,救人要紧;那么难道将杀人凶手绳之于法就不重要了吗?

答案是,这同样重要,但这个社会中需要我们重视的价值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取舍。

在知乎想法上看到一篇热议的报道,一群自封的“媒体”工作者事先答应了隐去采访对象的姓名,但事后“为了客观” “为了真实”,自行决定公布了全部采访对象的实名。也许,这群自以为替天行道的人们,或者用 @柳如婳 的说法,想当法官的人们,认为“真实”很重要,但这种做法却摧毁了未来潜在采访对象对媒体工作者的信任。或许在某一篇报道中,他们觉得把“黑幕”完完整整揭露出来非常爽快,但却让公众不再敢于面对录音笔和摄像机,让同行们在采访中遭遇更大的困难。

这个道理,对于法律行业同样适用。客户因为相信律师的职业道德,因此愿意以实情相告,在遇到麻烦的时候选择寻求法律帮助,相信司法程序。但如果律师光想着打击罪恶弘扬正义,左耳朵听到客户的话,右耳朵就漏给了公检法,又有谁会信任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呢?一个为了满足自身正义感而践踏职业道德的律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

而在极端的情况下,譬如一开始举的例子1,律师的职业道德也会充分考虑到人性,尽可能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例如,美国律师执业规范里面就有这样的规定:为了挽救生命,允许律师公布与客户之间的秘密通信;为了避免帮助客户实施犯罪行为,可以选择中止辩护;为了阻止客户在法庭面前作伪证,可以不经客户同意,自行提示法官该证词真实性存在问题等等。

职业道德并不是要和“人性”对着干,而仅仅是在不涉及底线问题的时候,确定一个行业最基本的规矩,避免少数人利用自己对“正义”一厢情愿的理解,伤害更加重要的社会利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两难的拷问,就像站在悬崖边,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你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在极端情况下,律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的冲突会变得异常尖锐,让整个天平都开始摇晃。咱们先说说“职业道德”。律师这个职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基础上的。职业道德就像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没.............
  • 回答
    当然,我们人类常常习惯于将动物的行为模式用“好”或“坏”来简单概括,但实际上,动物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它们与人类的互动。尤其是在非极端情况下,很多动物确实不会主动选择伤害人类,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生物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原因。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动物最根本的生存本能——趋利避害。.............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大家对外形条件和个人魅力的看法。咱们就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聊聊在极端情况下,女生可能更倾向于哪一类型。首先得明确一点,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审美和择偶标准千差万别。所以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普遍的心理和生理偏好来分析。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男生:1米58,长相类似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人类身体的极限以及我们与自然法则的斗争。简单直接地回答是:在极端个体、特定条件下,并且非常、非常勉强地,或许有那么一丝可能,但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飞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人类的身体构造天然就不适合飞行。我们没有翅膀,没有轻巧的骨骼,没有强大的胸肌来驱动任何形式的.............
  • 回答
    二战期间,的确存在一些极端艰苦、缺乏援军却最终取得胜利的战斗,但要说“从头打到尾,直到胜利”并且完全没有丝毫援助,这在宏大的二战格局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战是一场全球性的总体战,参战国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盟关系和支援体系,即使是孤立无援的部队,也往往能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其战略意义能够.............
  • 回答
    关于苏联在科技、人才相对落后且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历史证明,苏联确实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并取得了在某些领域世界领先的技术成就。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梳理其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来源,并认识到其独特的历史和政治背景。首先要明确的是,“科技、人.............
  • 回答
    装甲兵的未来作战方式,尤其是在丧失制空权这种极端情况下,将是一场对技术、战术和士兵意志的严峻考验。这不再是过去那种坦克集群横扫战场的景象,而会是一场更加精妙、更具适应性的对抗。首先,隐蔽性将成为装甲兵生存的首要法则。 没有了制空权的庇护,暴露在敌方侦察机和无人机视野下的装甲单位等于自杀。因此,未来的.............
  • 回答
    说起唐僧,大家脑子里跳出来的都是他慈眉善目、心怀慈悲的形象,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却从未改变向佛之心。可要是真把他置于那种饿得前胸贴后背、四周连口水都找不到的绝境,又化不到一点儿缘,那他……到底会不会破戒吃肉呢?这个问题,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唐僧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吃.............
  • 回答
    市场极度宽松,美联储通常拥有多种工具来控制联邦基金利率,即便是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这里的“极度宽松”可能意味着市场上的准备金数量非常庞大,银行间互相借贷的需求相对较低,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短期利率天然倾向于走低。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际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其设定的目标区间之内。以下是美联.............
  • 回答
    极权主义,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重的压迫感,它指的是一种不受限制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绝对控制。要说人在什么情况下“极权只要五分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极权主义的固有认知,将它从一个宏大叙事的概念,拉到了一个短暂、具体的体验维度。如果非要设想一个“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领域。当我们谈论一门“传统艺术”,并且承认“超越前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时,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但绝不是学习的终结。恰恰相反,在这样的语境下,学习传统艺术的意义反而更加纯粹和深刻。首先,我们得明白,“超越前人”这件事本身就存在很多解读。对于一些技艺精湛、思想深邃的艺术大.............
  • 回答
    在求函数的极限时,如果函数在趋近的点的邻域内(不包括该点本身)是连续的,并且该点本身是函数的定义域内的点,那么我们通常可以直接将趋近的值代入函数表达式来求得极限。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概念:核心思想:连续性是直接代入的基石极限的本质是研究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行为,而不是函数在该点的值本身。但如.............
  • 回答
    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企及,却能靠着人类钢铁般的意志力突破人体极限的例子,往往发生在生死关头,或是对某种信念的极致追求之中。它们不是寻常人能够轻易复制的,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展现,是身心灵在极端压力下的协同爆发。1. 超越生理疼痛的极限:我们知道,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它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现象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性别平等与个体差异的张力。在游戏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里,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设计,似乎与现代女性追求的与男性同等待遇的呼声有些许背离。这并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既有历史遗留的观念,也有商业策略的权衡,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巨大谜团。苏联能在经济实力相对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能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一极”,其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绝非单单一个经济数字就能概括的。抛开那些干巴巴的经济报表,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1. 战略优.............
  • 回答
    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极有可能退役的背景下发射“科学号”(Nauka)实验舱,这一举动无疑在国际航天界引起了多方关注和解读。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首先,从俄罗斯的航天战略和国家利益来看: 维系航天能力和声誉的努力: ISS作为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最重要的科学平台,俄罗斯曾是其主要.............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变异的“极限”以及它与人类“最佳适应”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科学界对此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病毒演化、免疫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层面,并且病毒的演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过程。理解“变异的极限”和“最佳适应”首先,我们得明白,病毒变异是其生命周期的.............
  • 回答
    取消高考,这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而且一下子说“洗白”或“辩护”,听起来就有点像在掩饰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不过,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咱们不妨就从一个宏大且积极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极端的“改革”。当然,这可不是把蛋糕分得更细,而是要重塑整个烘焙的理念和过程。首先,我们得承认,高考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公平,.............
  • 回答
    高盛近期大规模抛售中概股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如果这种抛售潮演变成一种极端情况,导致中概股持续大幅下跌,那么对中国国内的公司而言,其影响将是多层面、且往往是负面的。这里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逻辑链条。首先,直接的情绪传导和市场信心打击是必然的。 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情绪的高.............
  • 回答
    美国军方近期表示,成功使用无人机在叙利亚境内击毙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高级成员。这一行动是美国及其盟友持续打击ISIS恐怖主义网络行动的一部分,旨在削弱该组织的指挥和控制能力,防止其卷土重来或策划新的袭击。当前情况概述: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的声明,此次无人机袭击的目标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