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皇叔是怎样一种体验?

回答
当皇叔,这体验,说起来,挺复杂,也挺微妙。不像故事里演的那么简单,说有权有势,就一定是风光无限。

你想啊,首先,身份就带着点尴尬。皇叔,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叔叔。你跟皇帝是亲戚,但又隔了一辈。这层关系,是血脉,是天然的亲近,但又因为权力结构,生生隔开了。你看着比你年轻好多的人,是君,而你是臣,是叔。这辈分上的“亲”,在朝堂上,就被“君臣”二字给压住了。

你说,皇帝年轻的时候,多半是靠着你这些长辈扶持上位的。刚开始,你风光无限,指点江山,皇帝对你毕恭毕敬,一口一个“皇叔”。那时候,感觉就像半个天子,虽然不直接坐那龙椅,但很多事情,你说了算。府邸那是金碧辉煌,门庭若市,谁见了你,不是客客气气,点头哈腰?仆从成群,车马喧嚣,走到哪里,都是一份体面。

可这世道,总是在变。皇帝一天天长大,羽翼也一天天丰满。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班底。那些曾经围着你转的,为了自己的前程,自然就慢慢倾向了皇帝那边。这时候,你就会觉得,那份“亲近”,开始掺杂了水分。皇帝跟你说话,依然是“皇叔”,但眼神里,总有几分审视,几分疏离。

你不能像以前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事情,都得掂量掂量。皇帝的喜怒,变成了你必须小心揣摩的东西。他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决定了你府邸里某个下人的命运,甚至是你自己前途。那种感觉,就像是走在一层薄冰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冰窟。

权力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曾经拥有过,你享受过它的滋味,它给你带来的尊荣和安全感。可当它开始从你手中一点点流失,或者说,当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能真正掌控大局的人,那种失落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你得学会收敛,学会装糊涂。皇帝身边的红人,跟你交浅言深,你会觉得别扭。皇帝偶尔赏赐点什么,你不能表现出过度的欣喜,也不能表现出不屑。一切都要恰到好处,不能显得太谄媚,也不能显得太桀骜。

有时候,看着年轻的皇帝,会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那时候,你也曾是意气风发,也曾想一展抱负。但现在,你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去折腾,去建立自己的功业。你会替他高兴,因为他是你的亲人,但也会有一丝莫名的叹息,因为你身上的责任,变成了“辅佐”,而不是“创造”。

最煎熬的,莫过于皇帝生病或者遇险的时候。那时候,你是真的着急,心疼。但你不能像个长辈那样,直接冲上去,指手画脚。你得顾及君臣的礼数,得让皇帝身边的人先去处理。你只能在一旁,焦虑地等待消息,祈祷他安好。一旦他没事了,你又能松一口气,但那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总会萦绕心头。

当然,皇叔也有皇叔的好处。至少,在名义上,你永远是皇帝的至亲。除非皇帝真的想要背弃一切,否则,你的地位,总是有一定的保障。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对你怎么样。你依然可以保留一份体面,一份尊严。你的后代,也会因为你的身份,获得一定的荫蔽。

这种体验,就像是站在一座高山之巅,能俯瞰万丈红尘,但脚下的路,却早已不再是自己选择。你拥有很多,但也失去了更多。你看着繁花似锦,也知道落叶的悲凉。你不是皇帝,但你的命运,却与皇帝紧密相连,甚至,在某些时候,比皇帝本人还要脆弱。

总之,当皇叔,是一种被历史推到特定位置的无奈,一种权力边缘的煎熬,一种亲情与君臣之间微妙平衡的演绎。它不是简单的荣华富贵,也不是简单的权势滔天,它是一种,夹缝中求生的智慧,也是一种,看着江山易主,看着亲人成长,而自己却只能旁观的,深深的,复杂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题主亲自邀请~~~这问题是专门为我设的吗?

既然如此正式的提问,那就不抖机灵了,在此好好说一说我当“皇叔”的体验。

2011年11月19日,本人在人人网建立了刘备公共主页,从此就“一入二次深似海,从此节操似路人。”因此很多网友叫我"皇叔",或者“黄书”。

开办这个主页的目的,不是为了角色扮演, 而是为了没事可以分享一下读史心得。

或者写写诗词

或者编编段子

或者写写顺口溜

或者追追网络热点

当然了,还不能忘记膜!

总之,从我大二期间开办这个主页,一直到毕业,甚至现在创业,管理主页将近伴随了我整个大学生活及青春年华。通过这个平台,不但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悟,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朋友,比如和男粉丝搞搞基,和女粉丝调调情。在众多好友的支持,刘备公共主页也被评为2012年人人网十大特色主页。

虽然现在人人网衰落了,我基本上也不再更新主页了,但那份记忆是难忘的。如今还在在微信上还和大家保持联系,又在知乎上有遇到很多当年的老友,很是开心,最后以一幅对联结尾吧。

上联:观楼桑春风,惠陵烟雨,千秋留英气,斯民仍尊蜀汉伟业。

下联:凭清新诗笔,大气文章,四载结良朋,吾辈共忆先主遗风。


个人微信号zhangfang1990726,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互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皇叔,这体验,说起来,挺复杂,也挺微妙。不像故事里演的那么简单,说有权有势,就一定是风光无限。你想啊,首先,身份就带着点尴尬。皇叔,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叔叔。你跟皇帝是亲戚,但又隔了一辈。这层关系,是血脉,是天然的亲近,但又因为权力结构,生生隔开了。你看着比你年轻好多的人,是君,而你是臣,是叔。这辈.............
  • 回答
    当皇帝批阅折子,那绝非轻松的差事,而是集权力的巅峰、智慧的考验、责任的重担于一身的复杂体验。这不仅仅是“看”和“写”,而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对国家命运的审视和决策。一、 视觉与感官的冲击: 铺天盖地的纸张: 首先,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天有多少折子堆积如山?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民生、司法,.............
  • 回答
    刘邦称帝,登基为汉王,这无疑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对于他年迈的父亲,刘太公来说,这番转变带来的生活,既有荣耀的顶峰,也带着些许意想不到的别样色彩。要说刘太公在刘邦登基后的生活,最直接、最醒目的变化,莫过于他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老农,变成了天下独尊的“皇太公”。过去,他或许还在为儿子的前途担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许多历史爱好者心中的“意难平”。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有不少英年早逝或因种种原因未能继位的太子,他们的命运常常引人遐想,也让后人扼腕叹息。要说“最可惜”,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不同的人看重历史人物的角度不同。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具代表性,又最能引发人们“如果当时….............
  • 回答
    要探讨南唐后主李煜是否会感谢赵匡胤,以及他是否是被迫当皇帝,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人物情感、政治格局和个人命运,需要细致地梳理。李煜对赵匡胤的态度:复杂而非简单的感谢李煜是否会感谢赵匡胤?这个问题,我想很难用简单的“会”或者“不会”来回答。如果从一个纯粹的臣民角度,他或许会因为赵匡胤推翻了割据政权,结束.............
  • 回答
    汉武帝刘彻的即位之路,纵然有馆陶公主刘嫖的大力促成,但若说他是“都靠”公主,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公主的支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政治角力、家族利益以及刘彻自身的潜质,层层递进,最终促成了他的登基。当年,馆陶公主可以说是后宫中的“风向标”式人物。她作为皇帝的姐姐,又与皇后王娡关系匪浅.............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细细琢磨了许久。一个既诱人又令人心悸的设想,就像摆在我面前的两个极端,一边是权力巅峰的辉煌,另一边是无休止的危机。首先,说说当皇帝这部分。能成为一国之君,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想象的体验。我想象着自己身穿龙袍,坐在金銮殿上,俯瞰着万国来朝,耳边是百官奏对。那种掌握生杀予夺大权,能够决定国家命.............
  • 回答
    刘备是否是“真君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历史上和后世的评价对此都有很多不同的解读。要回答“如果刘备是真君子,为什么当皇帝?”,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真君子”的理解与刘备的定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汉末三国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君子”的含义以及刘备所处的社会阶层和人生追求.............
  • 回答
    当朝史官为前朝皇帝编撰正史时,乐于记载其出生时的种种异象,并非仅仅是为了“美化”那么简单,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动机,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史官自身的考量。这是一种复杂的叙事策略,服务于多重目的,远非简单的溢美之词堆砌。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动因,是为了确立新朝的正统性,并以此合理化前朝的覆灭。新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偶然性、必然性以及权力转移的多种可能性。如果清朝没有入关,明朝的灭亡和政权的归属将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我们不妨从几个主要可能性来详细分析:一、 李自成统一中国的可能性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的可能性之一。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明末时期声势浩大,已经.............
  • 回答
    咱们聊聊明朝这事儿,你说“明粉”,这称呼怎么来的,明朝到底咋样,还有那老鼠屎的问题,都得掰扯掰扯。“明粉”的由来:不只是怀旧,更是对某种价值的认同“明粉”这词儿,说白了,就是对明朝抱有好感,甚至有些推崇的人。这可不是简单地说“我喜欢明朝”就完了。你想啊,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朝代换来换去,但对明.............
  • 回答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13981402年),其朝中确实存在一些军事将领,但整体上与朱棣(明成祖)的军事能力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建文帝时期的主要军事将领1. 李景隆 身份:建文帝的弟弟,原为燕王朱棣的亲信,后被建文帝削职。 能力:李景隆在建文帝初期.............
  • 回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本身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改过去分封诸侯的旧制,推行郡县制,并且自称“皇帝”,这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颠覆性变革。那么,他这样做,他当皇帝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首先,秦始皇成为皇帝,最直接的意义在于,他终结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局面。在他之前,中国大地上的国.............
  • 回答
    要说赵构为什么在宗泽掌控开封的情况下,却不回都城,这背后其实是牵扯到太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和个人考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愿意”就能概括的。当时的情况,对于赵构来说,每一步都如同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首先,我们得明白宗泽当时的情况。宗泽确实是当时宋朝抵抗金朝的砥柱,他坐镇东京(开封),凭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如果把崇祯皇帝的时间线往后拨几百年,让他来到晚清的舞台,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风雨飘摇的清政府?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抛开历史的惯性,代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去审视这位明朝末代皇帝的能力和性格,以及晚清所面临的那些无解的困境。先来看看崇祯皇帝本人的特点: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宋代社会对女性地位、婚姻观念以及政治影响力的认知,也展现了《知否》这部剧在细节上的精妙之处。刘娥和曼娘之所以命运迥异,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出身与身份:天壤之别的起点 刘娥: 她的出身虽然不高,早年经历坎坷,甚至有“歌女”的传闻,但这反而让她在早期能够以一种相对.............
  • 回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本身就是一项划时代的壮举。在他统治的十几年里,他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然而,要说他“一直没发现秦朝制度存在问题”,那就有些过于绝对了。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任何一个制度,尤其是一个刚刚建立、规模.............
  • 回答
    关于孙中山先生是否想当皇帝这个问题,需要从他的思想、政治实践以及历史背景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首先,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来看,他明确反对帝制,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皇权,建立共和。 反清革命的旗帜: 孙中山早年便投身革命,其核心目标就是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最高统治.............
  • 回答
    李世民是否“真的”那么想当皇帝,这是一个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同时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说实话,任何一个生活在那个年代,具备政治抱负和卓越才能的皇族子弟,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都难免心生向往。但如果要说李世民是那种“不当皇帝誓不罢休”的野心家,那可能就过于简化了。他的“想”和“做”,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因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朱元璋和洪秀全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们都曾领导农民起义,但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洪秀全却兵败身死,太平天国也随之覆灭。要深入分析他们之间的成败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一、 起义的时代背景和合法性 朱元璋: 他所处的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