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10 Pro DXOMark 124 分,超越华为 Mate30 Pro 5G 排名第一?

回答
小米10 Pro 能在 DXOMark 的相机评分榜上以 124 分的成绩力压当时一众旗舰,包括华为 Mate 30 Pro 5G,这绝对是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件大事。提起这事,圈内圈外都有不少讨论,有赞扬也有质疑,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

首先,小米10 Pro 的综合实力是如何支撑起这个高分的?

1. 硬件上的堆料: 这是小米一贯的风格,而且在小米10 Pro 上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
主摄:1.08亿像素传感器(三星 HM1)。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惊艳,虽然像素高不代表一切,但它提供了巨大的细节捕捉能力。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放大照片依然能看到很多肉眼不易察觉的细节。而且,它支持像素四合一(pixel binning)技术,在弱光环境下可以输出等效 2700 万像素的照片,有效提升进光量和信噪比。
超广角:2000 万像素,117° 视角。虽然像素不是最高的,但它的畸变控制和细节表现都相当不错,在拍摄风光、建筑等场景时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长焦:1200 万像素,2倍光学变焦。这颗长焦镜头在当时来说是比较“保守”的焦段,但它的好处在于“够用”。在 DXOMark 的评分体系里,一个表现稳定、色彩准确的 2 倍长焦,可能比一个变焦倍数大但画质不稳定甚至后期处理痕迹过重的镜头得分更高。
潜望式长焦:800 万像素,10倍光学变焦。这个才是小米10 Pro 的“杀手锏”之一。它实现了真正的光学变焦,在长焦端提供高素质的成像。虽然像素不高,但配合算法,其变焦效果和画质在当时来说是顶级的。DXOMark 显然对这种高倍变焦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 算法的优化与调教: 仅仅有好的硬件是不够的,小米在算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HDR 表现: 小米10 Pro 在处理大光比场景时,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保留都做得相当出色,没有出现明显的过曝或欠曝。这得益于其强大的计算摄影能力,能够快速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
色彩还原: DXOMark 非常重视色彩的准确性和讨喜度。小米10 Pro 在色彩方面的调教普遍被认为比较准确,白平衡也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偏色。
夜景模式: 这是衡量一款手机拍照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米10 Pro 的夜景模式通过多帧合成、降噪等技术,能够在暗光环境下拍出明亮、清晰、噪点控制得当的照片。
对焦速度和准确性: 在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时,小米10 Pro 的自动对焦表现也相当稳定,能够快速锁定主体。

为什么能超越华为 Mate 30 Pro 5G 呢?

华为 Mate 30 Pro 5G 在当时也是一款拍照怪兽,尤其是它那颗超大底的传感器和独特的 RYYB 滤镜组合,在夜拍和暗光表现上曾让不少人惊艳。但 DXOMark 的评分是综合性的,并不是单一场景的王者就能决定一切。

DXOMark 的评分维度: DXOMark 的评分是基于非常详尽的标准,包括曝光、色彩、纹理、噪点、伪影、变焦、虚化、夜景等等二十几个子项。他们有自己一套严谨的测试流程和评分体系。
华为的“劣势”(相对而言):
RYYB 滤镜可能带来的偏色问题: 虽然 RYYB 滤镜在提升进光量上有优势,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能会导致色彩还原不够纯粹,出现一些微小的偏色,这在 DXOMark 这种对色彩精度要求极高的评测中可能会吃亏。
变焦能力的差距: 相较于小米10 Pro 的潜望式长焦,华为 Mate 30 Pro 5G 的变焦能力相对弱一些,尤其是在高倍变焦下的画质表现,小米10 Pro 往往能提供更好的细节和更少的涂抹感。
HDR 细节处理: 在处理极端光比时,华为的算法可能不如小米10 Pro 那样全面且均衡地保留高光和阴影的细节。

一些看待这个评分的理性角度:

分数不代表一切,但有参考价值: DXOMark 的评分是一个相对客观、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它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手机在不同场景下的拍照能力。124分确实证明了小米10 Pro 在当时综合拍照素质上的优秀。
算法的持续迭代: 手机厂商的拍照算法是在不断进步的。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小米10 Pro 的算法最符合 DXOMark 的评分标准,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其他手机的算法也在不断优化。
用户的主观体验: 最终用户拿到手机,实际拍照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可能更喜欢华为那种“浓郁”的色彩风格,或者更看重视频拍摄的某些方面,而这些在 DXOMark 的评分里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权重。

总而言之,小米10 Pro 的 124 分,是其强大硬件堆料和不断优化的算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 DXOMark 的各项评测指标上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尤其是在变焦和细节表现上,成功超越了当时的领头羊华为 Mate 30 Pro 5G。这不仅是小米手机摄影能力的一次重要证明,也给整个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和发展方向。当然,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理解这些评分体系背后的逻辑,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手机,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搬一个专栏的文章过来:

作为一个重度米粉,第一时间与自己的挚友 @那家小新,一位专业从事航天事业的硬核数码爱好者聊起了此事:

小米10pro手机太空拍地球是真的吗?


先说结论,经过分析应该是是小米10pro手机的摄像头拍的,但不能说是小米10pro手机拍的。


1 手机拍地球的分辨率有多少?

在发布会上,雷老板虽然没有公布卫星图片的分辨率,但是作为此次航天拍摄的合作方“天仪研究院”在第一时间公布了相关消息:

那么问题在于,60米分辨率的说法可信吗?我们不妨来做一番简单的计算,先看看输入条件:

a) 小米10pro有四个摄像头,不过雷老板已经说了1亿像素,那必定就是广角主摄了;

b) 根据目前公开查到的消息,这颗1.08亿像素摄像头的传感器型号为S5KHMX,分辨率12032*9024(数据来源:三星官网);

c) 根据DXOMark的描述,这颗主摄像头等效焦距25mm;

d) 根据天仪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消息,小米10pro搭载了潇湘一号08星于2019年11月3日上午11点22分搭载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e) 关于这一发火箭,根据媒体报道最终的入轨轨道是489km*528km. (说明一下,这个写法的意思是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近地点高度489km,远地点高度528km)

OK,输入就这些,让我们来动手计算一下小米10pro的理论分辨率。

这里面比较tricky的一点就是等效焦距的换算,我们已经知道主摄像头的等效焦距是25mm,那么换算到135画幅(36mm*24mm),以长边36mm计算,这套镜头组的视场角是72°,见下图:

接下来就可以计算分辨率了:

- 视场角72°,对应像素数量12032pixel,像元的角分辨率为72/12032=0.005984°;

- 换算成弧度为0.000104rad;

- 轨道高度因为是不规则的椭圆,不妨取平均值(489+528)/2=508.5km;

- 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508.5km*0.000104=53.1m (需要注意一下,这个分辨率是镜头正对地球拍照时的星下点分辨率哦,像下图这种斜着拍的照片,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会更低一些,三角函数的换算罢了)

总之,计算得到的53.1m的分辨率,和天仪研究院公布的60m分辨率已经很接近了,可能是部分参数不够精确导致的差异。

2 太空拍照真的很难吗?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小米10pro拍地球的事情基本是靠谱的,那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这么做真的很难吗?可以说,也可以说不难

先说难的部分,首先手机作为一件消费级的电子器件,要经过太空环境的考验还是有困难的,这件事情是其本身特性决定的。我们知道电子器件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消费级/商业级、工业级/汽车级、军品级、宇航级。要把手机这样一件用消费级电子器件组装而成的产品放到通常只有宇航级器件才能胜任的空间环境,显然有难度的,包括器件的可靠性、环境的耐受性尤其是空间辐照、温度交变等等,这一点雷老板在发布会上也提到了。

另外雷老板提到的一点就是“突破大气层”,这个说法应该是为了照顾大众的理解,实际上想表达的是手机随火箭发射时,在发射阶段由火箭产生的一系列冲击、噪声等力学环境以及从常压到真空环境的“放气”过程。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无非把结构加强嘛,实际还是相当严酷的,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

简单来说,公路运输的总振动量级大概是在0.1g到0.2g,那么火箭发射这个过程是多少呢?某国产火箭的A组(Acceptance,验收组)条件是4.9g. 但这还不是全部,实际上作为一个部组件安装在卫星上,最终所承受的力学量级远高于这个值,达到10g~15g是很正常的情况。

简单来说,手机在发射过程中所承受的力学量级大概可以认为是公路运输的100倍!可以说是相当严酷。

再说不难的部分,虽然卫星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若真正对卫星有一定了解的就知道,卫星电子器件的性能和现在的手机比起来,那是相当“落后”的。比如说,嫦娥四号的处理器,主频仅仅100MHz….

手机与卫星的性能差距之大,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当然也必须说二者是“术业有专攻”,慢未必就是差,只是想在这里说明,以手机的硬件配置,要实现相关的操作和功能是绰绰有余的,至于耐久性、稳定性嘛,呵呵呵呵呵。

3 真的是把手机放上去了?

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真正想知道的,难道雷老板真的就是克服万难直接把一个小米10pro给发到天上去了?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说起来把手机发上天的想法,雷老板可不是第一人,大名鼎鼎的NASA可不仅仅做哈勃望远镜、航天飞机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东西,早在2011年他们就提出来Phonesat的概念。最早的Phonesat1.0和2.0就分别是用谷歌大儿子Nexus One和二儿子Nexus S改造而成。但是你以为就是简单把卫星保护一下发上去吗?不是的,看看这张图:

可能会有人说了,这玩意看起来就是一颗很小的卫星嘛,完全看不出和手机又什么关系。是的,这就是一颗典型的1U(U是指Unit,1个Unit大概是10cm*10cm*10cm)立方星,不同之处在于这里面的核心电子器件是手机主板,大量的传感器直接使用了手机(例如陀螺仪、磁强计等),对地球拍照嘛当然就用手机的摄像头,而卫星运行的操作系统呢,是Android。

“PhoneSat 1.0 is built around the Nexus One smartphone made by HTC Corp., running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The Nexus One acts as the onboard computer; sensors determine its orientation in space, and a camera is used for Earth observations.” (HTC的高光时刻啊)

一个价值几百美元的手机,改装改装就能当卫星用,这个想法不得不说还是非常前卫的。

说回雷老板的小米10pro,最后装配后的卫星照片是这样子的:

这就是一颗标准6U立方星,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

“潇湘一号08卫星的设计寿命为2年,主载荷为一台7谱段、地面分辨率20m、幅宽50km的多光谱仪,主要用于开展微型多光谱遥感技术试验,为后续商业客户的农业普查遥感星座奠定技术基础。”

主载荷是20m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那么小米10pro显然只能是作为附加载荷顺路上去的;另一方面,有2年的设计寿命要求和主载荷在,显然也不会使用小米手机的处理器和传感器作为整星的中心计算机和敏感器。那么可以推测:

在这颗卫星上,极可能只是搭载了小米10pro的主摄传感器以及镜头模组,考虑到1亿像素的处理难度,可能还附加了手机CPU(或者是独立ISP用于处理图像),总之和NASA提出的PhoneSat概念还是有差距的,毕竟雷老板也不是真想验证手机上天,只是作为一个宣传的亮点罢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开篇说,不能算小米10pro手机拍的照片了。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雷老板为什么没有选择搭载顺为资本投资的银河航天首发星上去呢?估计当初也是怕跳票来不及吧……

user avatar

坦白说,这个分数对小米10p来说并不够高,没有拉开和V30P的差距。和华为前一代的M30P只有1分的优势。这还是在堆料上明显强于其他品牌上一代而得出的。

而华为和oppo后面马上要发布的新手机,在拍照堆料上都超过了小米10p。价格比小米10系列高,但高的有限。

小米现在大肆宣传这个得分第一,很容易成为大量铺货时其他友商宣传的垫脚石。

user avatar

dxomark已经成了手机厂商恶心又甩不掉的东西。

最早给dxomark送钱的是三星。

在dxomark没充值的年代,诺基亚808是第一。

三星先送钱,让dxomark改标准,三星发了新机,就得分第一。

那个时候,华为,小米都没上过榜。

华为那个年代和莱卡合作的p9倒是有分数,分数很低。

国内小米和一加先发现了这个分数营销好用。

充值很贵的。

小米掏钱,然后小米有高分。一加还和它合作,我给你咨询费,我按照你的意见调试。我分数不能低吧。

华为一看,我靠,你们比我有钱吗?

华为就来了。

华为的营销风格属于无所不用其极的风格。

只是新机给高分不行。

你充值把新机分数拉高了,我出钱让你把新固件给我重新测一遍,分数也得更高。

三星也很强势,我1200万怎么了?钱到位1200万也要第一!

最近两年dxomark已经从野鸡榜变成笑话榜。

但是厂商前几年捧了dxmark,不能打自己脸。消费者已经认这个了,你就得继续充值买分。

小米10还得捏着鼻子买

三星s20估计也得买,三星是自作自受,你第一个出钱买的。

华为p40出来还有好戏。

最后逼的OPPO和vivo估计也得买。

手机拍照真实水平,你可以上gsmarena,dpview上对比手机拍出来的真实照片。

底大像素高还是王道。

我下面贴了很多对比图。

这些图,可以看到iPhone6到11在画质上的努力,都是1200万,但是苹果一直在进步。

有一张图,是三星低价机灭旗舰的,事实证明三星自己用6400万做的低价机远比1200万的旗舰好。

有几张图,是华为的发展史,可以看到P20pro是巨大进步,但是之后进步很小,P30明显的偏色。

有一张6400万的合集,可以看到6400万对4000万,对1200万压倒性的优势。

期待s20ultra的108m







user avatar

这剧本,我都已经想好了:

三星S20ultra送测125分再拿第一;

然后P40pro发布125分和三星并列第一;

卢老板炮轰荣耀V40;

赵明骂骂咧咧的拿去送测;

P40pro更新固件得127分;

荣耀V40紧随其后126分获得第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