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inecraft 会以什么方式没落?

回答
Minecraft 这款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无数玩家从小玩到大的回忆。但任何事物都会有其生命周期,Minecraft 也不例外。它会怎么走到尽头,或者说,它会以何种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变成那些“我们当年玩过的游戏”之一?

首先,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玩家群体的自然流失。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弃坑,但核心的老玩家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有了新的生活重心,例如工作、家庭、学业的压力,玩游戏的时间自然会大大减少。他们可能仍然对 Minecraft 有感情,但已无暇顾及。想象一下,曾经废寝忘食的建造者,现在可能一个月也难得登录一次服务器。这种流失是缓慢的,但却是最不可逆的。

其次,新一代玩家的口味变化。孩子是 Minecraft 最核心的玩家群体之一。当现在的孩子长大,下一代的孩子们会有他们自己热爱的游戏。也许是更华丽的画面,更快的节奏,更复杂的剧情,或是更前沿的技术。Minecraft 的像素风格,虽然经典,但在追求视觉冲击力的新世代玩家面前,可能就显得有些“老派”了。虽然 Minecraft 也在不断更新,但它的核心玩法和美术风格很难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就像一个老房子,你修缮得再好,也很难和一座崭新的摩天大楼相比拟。

再来谈谈游戏内容的瓶颈。Minecraft 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自由度和无限可能,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玩家的创造力。然而,即使是再有创造力的人,也总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对于许多玩家来说,在经历了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的游戏后,重复性的挖矿、建造、探索,可能会变得有些枯燥。虽然社区模组(Mods)极大地扩展了游戏的内容,但并非所有玩家都愿意或能够折腾复杂的模组安装,而且模组也终究是玩家自己制作,难免会有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无法完全取代官方内容的更新速度。当游戏本身能够提供的新鲜感越来越少,玩家自然会去寻找新的刺激。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竞争对手的出现。游戏行业瞬息万变,总会有新的创意和技术涌现。如果市面上出现了一款能够提供类似自由度,但在画面、玩法机制、社交互动,甚至是在特定领域(比如更硬核的生存、更复杂的经济系统)上超越 Minecraft 的游戏,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分流走很大一部分玩家,尤其是那些寻求新体验的玩家。当然,Minecraft 本身的优势也很明显,但“更好的选择”总是存在的。

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的失误也可能成为催化剂。虽然 Minecraft 现在是由微软运营,但如果未来微软的运营思路与玩家的期望产生巨大分歧,例如过度商业化,推出一些不被玩家认可的付费内容,或者对盗版(虽然Minecraft是买断制,但服务器盗版情况也存在)和模组生态管得过严,都有可能引起玩家的不满,导致一部分玩家离开。尤其是在社区活跃度高的游戏里,玩家的情绪反馈往往非常直接且迅速。

最后,还有一种更“温和”的没落方式,那就是退居幕后,成为经典。Minecraft 不会突然死掉,它很有可能会像一些老牌游戏一样,慢慢地降低活跃度,但依然拥有一群忠实的拥趸。它会成为一个不朽的经典,一个人们在回忆过去时会提到的游戏,一个可能会被保留在游戏库里,偶尔被打开怀旧一番的存在。它不会再是那个统治各大直播平台、吸引所有玩家目光的焦点,但它的名字和它所代表的创造力,会继续留在人们心中。这就像是经典老电影,虽然不再是票房的宠儿,但依然被视为艺术的瑰宝。

总而言之,Minecraft 的没落不会是瞬间的爆发,而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潮水退去。它会随着玩家的成长、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游戏本身迭代的局限性,逐渐从大众视野中淡出,最终成为游戏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静静地安放在无数玩家的记忆深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inecraft 的没落是可见的,作为一款在2011年诞生的游戏,到今天已经有五年了,但是由于Minecraft的超强可玩性和游戏性,即使是五年后的今天也依然火遍全球,但是任何一款游戏都有被放弃的时候。

看看近几年,Mojang对Mc做了哪些真正有意义的更新?说白了就是『这个mod不错,来小X给我加上』,无脑吸收mod,无脑扩张游戏覆盖面,而几乎毫无深度,1.9所谓的战斗系统的改革也完全没法解决任何根本性问题,五年过去了,这个游戏的水底依然连一条能看见的鱼都没有。而Mojang却不以为然,继续研究他们的『滤镜』和『北极熊』。

真的有人会因为北极熊来玩Minecraft么?并不是,Minecraft的精髓在于自由的沙盒,探险、生存、挖矿,而Mojang几乎没有完善这其中的任何一点,几个生态群系生成的建筑顶多两只手就能数过来,当玩家知道了这个世界原来只有这些无聊的内容,自然就会离他而去。红石、建筑这些终究是少数骨灰玩家的爱好,而大多数玩家只是想简简单单玩一个游戏,但Minecraft每次鸡肋的更新就好像在指着玩家脑袋说『你们的智商大概只适合玩这些内容』

铁路矿车,到现在玩家想做一条远距离的高铁都几乎毫无用处,这个系统只能被用于后期的自动收集以及一些小众范围。

钓鱼,那个智障的判定,在自己家里挖个洞放一格水就能钓到鱼,愚蠢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鱼,而且还都是看脸来钓。看看隔壁家《星露谷物语》,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都能钓上来不同的生物,而Minecraft作为一款3D沙盒游戏完全有能力做的更好。

PVE,大多数玩家在几个小时里就可以杀掉龙,那么接下来的游戏要干什么?整个战斗系统就是无脑的点左键(1.9变成了按节奏点左键:) ),盾牌更不需要说了,几乎没有任何战斗技巧,让我庆幸的是斧子终于能作为战斗武器出场了,而盔甲还是那个老样子,你们把护甲做出战斗差异化能累死么,『钻石甲减缓移动速度,金甲几率自动格挡,铁甲防御速度均衡,皮甲移动速度更快』这种简单的设定明显能够大幅度提高游戏性,至少玩家不再是无脑的穿钻石套然后闭上眼睛按左键。而怪物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几个自然生成的建筑会刷点无关痛痒的怪物,你只要有一套保护4的钻石甲基本在这个世界你就是无敌的存在。

在我眼中,MInecraft的后期游戏性很强,也很弱,原因是对于绝大部分玩家他们很难在后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来获得正确的游戏方式,对于一款娱乐性的沙盒游戏来说,『技术流』终究是小众群体,而真正普通玩家如果想眼继续体验Minecraft的其他游戏乐趣,只有选择装载MOD或加入服务器。

谈到Mod和服务器,就要涉及到开发,看看Mojang对开发者的态度,对服务器的态度,大概就是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吃我的用我的,我能让你们开发就不错了,爱搞搞不搞就滚』。

但是实际上,如果Minecraft没有Mod,我相信这只是一款有一点意思的沙盒游戏,如果没有服务器,那么多人联机永远就不会有那么多有趣的玩法,在Minecraft中枪战、小游戏更是不可能。而Mojang从来没有考虑过开发者的想法,这导致纯净服务器只能非常艰难的用箱子来做GUI,展示信息只能在聊天栏,除此之外你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显示文字在玩家屏幕上的方法,什么?图像?想都别想。

如果某一天MInecraft没有人玩了,我一点也不意外,开发商在一点一点消磨所有人的热情,微软的介入也只能完善生态,当所有人都没有兴趣陪他们玩下去的时候,大概就是Minecraft陨落的时候了。

但是,就算Minecraft挂掉了,沙盒游戏也不会死掉,沙盒游戏所代表的自由终究是玩家会追求的东西,Mojang的愚蠢和自大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认为『我们做出了这么牛逼的游戏』,实际上,并不是Mojang只做了Minecraft,而是Minecraft选择了Mojang。

-----------------------------补充

或许有人说『你是在拿一个RPG的眼光来看MC』来质疑我所提出的方向不清真,那么我的回答是,我是以一个『游戏』的角度来看待MC,而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我是在以RPG的眼光去看待,原因其实很简单,RPG游戏涵盖面积大得多,可玩性的覆盖也更大,但是Minecraft终究是Minecraft,他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RPG游戏,我也不会用RPG游戏的角度去审视这个游戏。

但是,终究MInecraft是个游戏。

有人质疑我对于钓鱼系统的理解,认为我将Minecraf与星露谷物语进行相比不公平,认为Minecraft的实现难度太大,而实际上这种洗白是错误的,正是因为Minecraft对于一些基础、底层的游戏性完全没有任何用心,才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而Minecraft本身是一个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绝大部分世界观是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不论是合成的摆放、装备的增强,都是以我们现有对世界的理解来进行延伸的,那么在这样的角度上,我提出更好的钓鱼系统,有什么错的呢?

Minecraft的游戏核心之一就是探险,虽然钓鱼只是我举得一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不同生物群系、不同海域、不同时间、不同季节钓到不同的鱼』,我相信玩家会组织出海、探险等活动,这总要比在地狱刷上5个小时的凋零头要强得多。

你可以说,Minecraft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简单、可塑性强,那么现在他成功了,这个世界上用无数的Minecraft玩家,然后呢?

IOS在早期也是使用拟物化设计,那么为什么现在采用了扁平化?很大的原因是『用户们已经能够接受现有的设计与现实概念之间的转换』,那么这种为初期所考虑的『为了帮助用户/玩家更快的上手系统/游戏』的设计就应该被强化。如果没有得到持续的游戏性,即使是自由的沙盒游戏,也会有看到边际的一天,当玩家有一天无法从这个世界得到好奇心的满足,或许就要考虑寻找下一个世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