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靖国神社对日本人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回答
靖国神社,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承载着深刻情感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座神社,更像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汇聚点,一个历史记忆的载体,一个在当代社会中引发激烈争论的焦点。要理解靖国神社,我们需要从它的历史渊源、功能定位、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看法等多方面来解读。

历史的根基:从“招魂社”到“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诞生,本身就与日本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它最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在东京建立“东京招魂社”,目的是祭祀在戊辰战争(一场旨在推翻幕府、恢复天皇权力的内战)中为“王政复古”而牺牲的英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初的“招魂”对象,更多的是为了巩固新生的明治政府,将其视为国家统一和进步的奠基者。

然而,随着日本对外扩张的步伐,靖国神社的功能和祭祀对象也在不断扩大。甲午战争(18941895)、日俄战争(19041905)以及后来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战死的日本军人、军属,甚至包括一些被征召的朝鲜、台湾民众,都被陆续纳入靖国神社的祭祀名单。到了1940年,这座神社正式被改名为“靖国神社”,寓意“使国家安宁”,这背后也蕴含着日本当时希望通过战争来确保国家“和平”的理念。

功能与象征:英灵的归宿与国家的象征

从功能上来说,靖国神社的核心是“祭祀”。它供奉着那些为国家战死的人们,这些人被尊称为“英灵”。神社内供奉的神灵数量庞大,从戊辰战争至今,人数高达246万余人。这些被纳入祭祀名单的人,在很多日本人眼中,是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是值得尊敬和缅怀的。

更深层次的,靖国神社成为了日本“国体”的象征。在战前,它被定位为国家神社,是天皇直接管辖下的机构,与天皇的权威和国家的存续紧密相连。战后,虽然根据新的宪法,国家与宗教分离,靖国神社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宗教法人,但其所承载的民族主义情感和国家象征意义并未完全消失。对于一部分日本人来说,参拜靖国神社,就是表达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就是对那些为国捐躯者表达敬意,是对国家历史的一种认同。

多维度的视角:理解日本社会内部的看法

然而,正如开头所说,靖国神社在日本社会中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存在。并非所有日本人都对它持有相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几种主要的观点:

支持参拜者: 这部分日本人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当然的,是对为国牺牲者表达敬意的基本权利。他们常常强调,参拜的对象是“战死者”,而不是“战犯”,认为将参拜与战争罪行混为一谈是别有用心的。他们相信,英雄应该得到祭祀,国家的历史也应该被铭记,而靖国神社是实现这一切的载体。这部分人群中,有许多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亲历者,或是其后代,他们对战争有着更直接的情感联系。

理解但不频繁参拜者: 还有一部分日本人,他们能够理解靖国神社作为祭祀场所的意义,也承认那些为国牺牲者的贡献。但是,他们可能因为担忧国际舆论的压力,或者认为参拜带有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因此不会频繁前往,或者仅在一些特殊时期表达敬意。他们更倾向于在更广泛的纪念活动中,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纪念战争的牺牲者。

反对参拜者(或担忧者): 这是靖国神社争议的另一重要方面。其中一部分是日本国内的和平主义者、左翼人士,以及一些经历过战争迫害的群体(例如战时的慰安妇受害者及其后代)。他们认为,靖国神社供奉了被国际法庭判定为战犯的甲级战犯,并且神社的某些陈列物和活动,带有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历史罪行的色彩。他们认为,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官方人物的参拜,是对受害国人民的伤害,也是对历史真相的践踏。

将靖国神社视为历史教育的场所: 还有一部分日本人,将靖国神社视为一个了解日本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战争史的场所。他们可能会去参观神社内的“游就馆”,那里陈列着与战争相关的物品和资料。但对于参观的内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可能从中看到日本近代发展的艰辛和牺牲,也有人会批判其回避战争责任、美化侵略的部分。

国际视角的交织:争议的核心

靖国神社之所以在日本国内乃至国际上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历史紧密相连。在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和韩国,靖国神社的参拜行为,尤其是日本首相和内阁成员的参拜,常常被视为是对侵略历史的否认和对受害者的挑衅。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靖国神社所祭祀的“英灵”中,包含着被裁定为战犯的人,这使得神社的祭祀行为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悼念,而是染上了政治和历史的敏感色彩。他们认为,祭祀战犯,就是对侵略行为的肯定,这是不可接受的。

现代日本社会中的靖国神社

在当今的日本社会,靖国神社依然是一个活着的、引发思考的存在。它并非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是时常出现在媒体报道、政治辩论和文化讨论中。

政治家的参拜: 日本首相和内阁成员的靖国神社参拜,几乎每一次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国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些政治家将其视为对选民承诺的履行,或是表达对国家认同的方式,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在其他时间,例如春季和秋季的例行大祭时,以“玉串料奉納”(献上祭祀费用)的形式表达心意,以规避直接参拜带来的外交冲击。

普通民众的态度: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而言,靖国神社的参拜可能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当它成为新闻焦点时,也会引发他们对历史、民族认同和国家未来的思考。一些年轻人可能对靖国神社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更多的是受到媒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结来说,靖国神社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个多棱镜式的存在。

对于一部分人,它是忠诚的象征,是英雄的归宿,是国家精神的寄托。
对于另一部分人,它是历史伤痛的痛处,是民族反思的警钟,是国际关系中敏感的导火索。
对于更多的人,它可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一个需要理解和讨论的复杂议题。

它的存在,不断提醒着日本社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如何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定位自身。靖国神社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日本现代国家叙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充满张力的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个日本朋友,今年才22岁,比我小一些。刚认识她的时候她15岁,在澳洲留学,我们住同一个寄宿家庭。

她就是东京人,家住在离靖国神社不远的地方,她小时候会跟随父母去靖国神社游玩、祈福。

他们一家是虔诚的神道教教徒,她告诉我,正式参拜的需要进入本殿,那是高层人士才能进去的。而平民进入拜殿已经是极限了。

大多数人的参拜比较方便,也就是在拜殿外面那张木头桌子前双手合十祈愿,然后往箱子里投十元还是多少元的硬币,在日语中谐音结缘。

在升学考季节,参拜的学生/家长会比较多,都是祈愿考试顺利,平时祈愿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等等,祈愿内容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对于她们家来说,靖国神社是一个出行便利,同时有着大公园的美丽神社,适合休息日的亲子活动。

重点来了,她父母比一般的日本人要关心政治一些,他们知道侵华历史,也知道里面供奉着战犯————但他们不是右翼。

相反,他们家维护和平,立场偏左,亲近中韩,他们反对政治人员参拜靖国神社。

她的解释是,日本战后政教分离,有政治身份的人不能参拜神社。不仅靖国神社,以政治身份参拜所有神社都不行,她家每年都会在网络上表示反对官员参拜。

但是如果是以私人名义,比如首相不以首相身份参拜,而是以个人名义参拜却是允许的。她说那么他们就是普通信徒,没有任何政治意义,只有宗教意义,这不违反规定。

我问她既然你们反思战争,了解日军侵华的罪行,对战犯不抱有正面情绪,那为什么还会去祈愿?

她解释不清楚,所以去问她妈妈,把她妈妈的话翻译过来,大意是对于神道教来说,一切神明皆可供奉,有善的神也有恶的神,他们有供奉恶灵的传统,并对此习以为常,认为不管善恶,强大的力量能为己所用,信徒就能去祈愿请求庇佑。

她父母也不了解为何中韩对他们参拜靖国神社或其他有争议的神社如此憎恨反感,他们认为罪犯已经死亡,他们的力量在神社的结界中能够被使用,而力量是中性的。

而我告诉他们,在我们中国人的理念中,恶人是不配得到供奉的,如果去拜祭一个人或一个神明,一定是认同他的作为、而且敬佩他、以他为榜样。

我们中国人,认为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是敬佩战犯、以战犯为榜样,所以我们对此反应激烈,担心重燃战火。

她立即反驳:“绝对不可能是榜样,他们发动战争,而我们维护和平。”

经过沟通后,她父母明白中韩人民的看法,我也明白了他们的观念。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日本人既不关心政治,不了解二战历史,只是把靖国神社当成日常活动的公园,顺便祈愿参拜。他们不是右翼分子,也不是坏人,可能还是中日友好人士。

最让我难忘的是,她为我翻译了她爸爸的话:既然靖国神社会给中国朋友(我)带去困扰,那我们以后就不去了,去其他神社。

我认为大多数日本人民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兢兢业业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普通人民生活压力也不小,没精力想那么多。

沟通化解很多矛盾,谩骂不能。


更新

还好匿名是我的习惯,因为不想被私信打扰,而且表达更加没负担。

我恰好认识日本朋友,恰好聊过这个话题,恰好看到这个问题,所以回答日本人对靖国神社的看法。说自己知道的事,还能达到什么目的?

我顶多表述了,日本普通人大部分不是右翼,也会去靖国神社祈愿。

这能达到什么目的?没几个人关注这个问题,也没几个人看这个答案,我还是个匿名怪,也搞不到流量。

事先声明,我对截图留言没有恶意,和谐沟通,既然说一般祈愿者不会去靖国神社,那就是说,去的人不普通,有些特殊政治任务、立场,或者是比较支持军国主义的,后者算反和平的人类公敌了,不能轻易下定论。我不能亲自去日本,只能到油管上搜相关的行程记录视频求证了。

首先,我排除了所有日本政府作妖宣传的视频,因为这些视频百分百都是右翼,政治相关,不能用来证明普通民众。其次也排除掉中韩人的抗议视频,因为我们要讨论的是日本普通人,而不是这个地方的性质,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无需讨论了。

那先说明情况,有右翼分子每年跑出来美化战争,淡化历史,进行政治行为,把这些视频介绍点击翻译成英文,能让人觉得日本岛没沉是世界的损失。我在海外生活七年多,推特也好、油管也好,一到七八九月都有不少日本右翼政客出来活动宣传,主题不是靖国神社就是钓鱼岛,心态已经锻炼出来了,给它们贴文献比骂它们管用。

关于二战的资料都在学术网站上搜到,日本学生跟我们学的历史不是一个版本的。我朋友她们家承认侵略罪行,了解历史真相,这在日本人里是异类。尽管如此,我们最初也有分歧存在,有些日军罪行她还是不清楚,我们就以英文版本的文献资料为准。

话说回来,有份8月中旬的视频确实有穿军装的入境,聚集表演cosplay,都是些中老年人,有路人围观拍照。这个我不否认,因为亲眼所见,靖国神社游人录像里有这些。

照片就不放了,太晦气。简单说一下,截图所说穿军装的一些人,举着旭日旗进行纪念活动,被路过的up主记录了下来。

但是整个视频看下来,这些玩cosplay的人所占比例并不大,有人围观拍张照,有人直接从他们身边路过。

奇怪的是这些搞cosplay的并不进入祈愿,只是在前面广场表演,大概他们也清楚政教分离。

同一个视频里,更多的人是截图里这种进去祈愿的。

有休闲拿着相机的,有排队等候祈愿的,还有祈愿完毕离开,跟朋友谈笑风生,一脸休闲,这些人没有进行什么政治纪念活动,就是普通祈愿者。

如果说这些衣着日常的人不是普通祈愿,那要看到他们进行其他活动。然而穿着日常的人,除了祈愿,在视频里没有看到有别的活动、聚集。

而其余时间段的视频里,我暂时还没看到有搞cosplay入镜的。

图片里有不少背着书包的年轻人,排队祈愿后就离开,没有看到进行或其他活动的。

这是另一个视频截图,更加冷清,没有多少游客,木头桌子前有人祈愿,前面那个大木头架子右边有位大妈正按规矩鞠躬,这是标准宗教流程,还有另外两位大妈正走过去。看起来是她们非常日常的一幕,除了祈愿,视频里没有看到其他活动。

这张图没截好,但也能看出是游客很多,樱花开放,是旅游季。人来人往的,前面是个广场,两边还有摆摊的。这是个中国留学生拍摄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每经过一个大木头架子(类似我们的牌坊,我忘记它叫什么了),都会虔诚的鞠躬。这些人是神道教的信徒,我朋友家就是按这种流程去祈愿的。

这视频里的人除了祈愿,有其他活动:拍照或录视频,还有买小吃、纪念品。


这是另外一个季节视频,人不多,只是想说明前面的广场很大,还有一条马路穿过,周围是市区,去祈愿或者散步或者路过的人进进出出,衣着日常,没有任何其他活动。

我们再恨日本,也要实事求是。去这个地方的人大多数是祈愿、散步、游玩、参观甚至路过,朝大木头架子鞠躬的信徒也不占多数,随意进出拍照的游客人数更多。

有人说里面有宣扬军国思想的展览,但好几个拍摄者的镜头都没有把它当作重点,我也不想专门去找,说明它们不怎么被关注。

进入游就馆的只有中国人专门去偷拍的视频,国人专注拍摄二楼的展板内容,据说日文和英文介绍不同,看不懂日文,但英文已经很离谱了。内容我不贴了,除了胡说八道就是胡说八道。

另外游就馆进去要收费,正式参拜(进入拜殿)要收费,拜殿前祈愿不用,但要投硬币。大多数vlog逛一圈就走了,连露天祈愿都没进去。他们主要拍景色,我们主要看人。


维基百科上说,神社文化是日本人生活一部分,视频里也出现了好几次穿着神职服装的工作者,说明它确实履行着宗教职能。

我们中方历来谴责日本官员参拜,不谴责日本民众祈愿。

日本大多数人不关心政治,是我朋友自己说的,她关心打扮玩乐,她妈妈关心日常生活,她爸爸关心工作赚钱。我还会问她日本女性就业率,日本年轻人收入,还有就是钓鱼岛和靖国神社,她问我关于中国的事,不是化妆品衣服就是淘宝买零食。

说日本人不清楚那段历史,是因为他们学的历史跟游就馆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是一个版本的。至于按照他们教科书的说辞,如果日本人误把战犯当作英雄纪念,但同时又爱好和平,这算不算军国主义复辟,就是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了。

普通人没啥政治立场,再右翼也就是那些玩cosplay的小丑,连正式参拜场所都进不去,可笑又可悲。更何况一整晚游人视频看下来,大多数人无论是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是正常的。

至于神道教会供奉恶灵,我是无神论者,对所有宗教都不熟悉,还没有查相关学术文献资料,但是随手查的维基百科中文词条有相关解释。

我不信任何宗教,以上是神道教的维基百科介绍,不代表我的观点,它只能说明我朋友的妈妈没撒谎。

至于这个宗教怎么看待恶灵、恶神,为什么供奉他们,这个问题可能连日本普通人都说不清楚,得由相关研究者解答。

我问她是想知道作为和平人士为什么对拜祭战犯不敏感,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宗教有供奉恶灵的传统。

对于我来说,这地方政治意义大于一切,它供奉罪犯,我们痛恨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更痛恨日本右翼政客一次次挑战底线,用尽办法作妖。

我反对日本政客参拜,也反对战犯被供奉,我不清楚某些人怎么从我明确表示了“罪人不配得到供奉”的情况下,还认为我赞同他们?

我更没想到有一天我的手机要存那么多这个鬼地方的截图。

我没去过日本,不会日语,不去靖国神社,我对日本的了解全来自我朋友。如果有人觉得不对,提出来,就像今晚一样,我可以去查各种资料,资料说谁对谁就是对的。

这次我认为我朋友说的更对,普通人日常去祈愿的更多。根据不同游人行程视频,去那个地方的日本人,游客占多数,其次是信徒,有作妖的右派小丑,但他们不是多数,更多人是普通人。

大家可以自行判断,或者找不同季节的旅游vlog看看。

非要说右翼不会表现出自己是右翼,他们外表就跟普通人一样,行为也可以伪装,不能代表他们内心等等。那我只能说,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法律不会给人做有罪推论,那作为同住地球村的普通人,道德上也别给人家做有罪推论。

还是那句话,中方谴责日本官员参拜,没有谴责过平民祈愿。不给普通人做有罪推论,不代表洗白这个地方。

还好我匿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靖国神社,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承载着深刻情感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座神社,更像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汇聚点,一个历史记忆的载体,一个在当代社会中引发激烈争论的焦点。要理解靖国神社,我们需要从它的历史渊源、功能定位、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看法等多方面来解读。历史的根基:从“招魂社”到“靖国神社”靖国神.............
  • 回答
    关于日本公开参拜靖国神社一事,为何我们不考虑公开庆祝日本投降日来形成一种有力的抵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是历史记忆的传承,更关乎当下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博弈和民间情绪的表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扮演的角色。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
  • 回答
    靖国神社是日本供奉二战期间死亡军人的场所,但其中供奉的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如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等),这一事实使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参观即参拜”的问题,以及普通游客是否能通过参观了解日本如何粉饰战争,需要从历史背景、政治立场和道德伦理等多角度分析: 一、靖国神社的性质与历史争议1. .............
  • 回答
    关于日本环境大臣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这无疑触及了东北亚地区复杂而敏感的历史神经,尤其考虑到这是安倍内阁成员时隔四年在日本“战败日”这一特殊日子进行此类参拜,其背后传递出的信息值得深入解读。首先,从日本国内来看,参拜靖国神社对某些政治人物而言,是一种表达对所谓“为国捐躯者”敬意的方式,也是其国内政治倾向.............
  • 回答
    靖国神社,对于许多关注东亚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座神社,更是日本近代史,特别是二战历史的一个复杂缩影,承载着诸多争议与情感。要理解靖国神社,需要从它的起源、功能、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反应等多方面来审视。靖国神社的起源与功能靖国神社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1869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一个对靖国神社完全没概念的中国游客,在日本玩的时候,一不小心闯进去还拍了照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得明确一点,靖国神社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名气”,都让它不像路边随便一个寺庙小神社那样不起眼。它坐落在东京的千代田区,是东京市中心一个相当醒目的地方。周边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涉及到法律、外交、民族情感等多个层面。咱们就一项一项来捋捋,看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首先,从日本的角度来看: 法律层面: 靖国神社在日本属于宗教法人,对其进行纵火,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都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日本警方肯定会立刻展开全国性的通缉,并且一旦确认嫌疑人是中国.............
  • 回答
    韩国人对日本首相和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且充满情绪的看法。这种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两国在二战期间那段沉重的历史。核心的不满:历史认识的问题靖国神社供奉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战殁者,还包括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战争罪行的甲级战犯。在日本被战败之后,对于这些人的审判和处理,韩国人.............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比较微妙的层面。要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这件事,普遍来说没有像亚洲国家那样表现出强烈的抗议,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历史背景与认知差异: 美国自身的历史: 美国在二战中是战胜国,并且是直接与日本交战的国家。对于美国人来说,二战的记忆.............
  • 回答
    靖国神社在日本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说它是“日本人流量很大的著名旅游景点”,这个说法有些复杂,需要分开来看。关于“日本人流量很大”从纯粹的“人流”来看,靖国神社的访客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每年的祭典时期,比如春季和秋季的例大祭,以及新年参拜等时间点,神社内部会非常热闹。许多日本人会去那里参拜.............
  • 回答
    今年的日本政府官员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原因和日本对历史认识的深入探讨。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参拜靖国神社的象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靖国神社在日本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座供奉死者的神社,更重要的是,它供奉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
  • 回答
    将日本靖国神社炸毁将引发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涉及日本国内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以及可能引发的军事冲突和安全危机。以下是对可能发生情况的详细分析:一、 对日本国内的影响:1. 国内政治动荡与强烈反弹: 政府危机: 日本政府将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可能导致内阁垮台。岸田文雄首相及其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不同国家在历史叙事、国家认同构建以及纪念方式上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类似法国先贤祠或日本靖国神社这样的特定纪念场所,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样”的性质和功能。法国的先贤祠(Panthéon)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建筑,它的核心功能是纪念“法兰西.............
  • 回答
    关于9月2日中国留学生身穿中国抗日军队服装到日本靖国神社留影一事,这在中国和日本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反应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深层含义。事件本身: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几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身穿印有“中国远征军.............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这件事,主要是中国和韩国提出强烈反对,而其他国家反应相对平淡,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靖国神社所供奉的名单。靖国神社不仅仅是祭奠战殁者的场所,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供奉了日本历次.............
  • 回答
    关于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与“抱美国大腿”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颇具争议的解读,但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历史的阴影与靖国神社的特殊性首先,理解靖国神社的特殊性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祭祀场所,而是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国家战死的军人及其家属。这.............
  • 回答
    靖国神社,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是做什么的,在国内又存在着哪些误解,可能就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件事儿说透了。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简单来说,靖国神社是供奉日本战殁者的地方。但“战殁者”这个词,也需要好好理解一下。日本把在本国历史上的战争中死.............
  • 回答
    中国一直以来对日本的靖国神社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而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要求日本“拆除”靖国神社。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认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1. 历史问题的敏感性与中国政府的立场:首先,必须明确靖国神社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它供奉着自明治维新.............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设想,即偷渡去日本炸毁靖国神社,然后返回中国寻求庇护,其中涉及的法律、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问题都非常复杂。我将尝试从这些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力求用一种更接近真实交流的语调来探讨这个问题,避免AI的生硬感。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任何国家都不会公开鼓励或承诺保护公民实施在他国领土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且危险的想法,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法律、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并尽可能地避免听起来像是由AI生成的,让你了解其中的风险和后果。首先,我们得明白,“私渡”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不论是去日本还是从日本回来,任何未经许可的出入境行为都违反了中国的《出境入境管理法》以及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