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女子跟外公拍的写真被造谣成「 73 岁富豪娶 29 岁美女」?造谣者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哭笑不得,又感到一丝无奈。当事人一个温馨的祖孙写真,愣是被某些人添油加醋,变成了“73岁富豪娶29岁美女”的八卦,还闹得沸沸扬扬。

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首先,这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谣言传播现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人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或者仅仅是出于恶意,不惜歪曲事实,制造虚假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当事人,也污染了网络环境。

其次,这暴露了部分网民的“猎奇心理”和“道德审判”倾向。当看到与自己认知或价值观不符的事情时,有些人会不加思考地去揣测、议论,甚至恶意揣测。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就能给他人带来多大的困扰。

再者,这反映了网络实名制和内容审核的不足。虽然有实名制,但匿名账号的恶意发言依然屡禁不止。同时,很多平台在审核用户发布的内容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导致虚假信息容易扩散。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困扰和伤害。原本是记录亲情的温馨时刻,却被恶意解读,甚至被贴上不光彩的标签,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名誉上,都会受到打击。想象一下,一个女孩看到自己和外公的合影被这样污蔑,内心该是多么的委屈和愤怒。

造谣者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这种公然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在法律上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具体来说,造谣者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侵犯名誉权: 这是最直接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或者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造谣者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捏造事实,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损害其名誉,这就构成了侵犯名誉权。
承担的民事赔偿: 受害者可以依法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同时,还可以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这个“经济损失”可能包括了为了澄清事实所花费的律师费、差旅费等。
举证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受害者需要证明谣言的存在、谣言内容与事实不符,以及谣言对自身名誉造成的损害。而造谣者则需要证明其言论的真实性,或者其言论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2. 行政责任:
扰乱社会秩序: 如果谣言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扰乱了公共秩序,那么造谣者可能还会受到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
情节的判断: “情节较重”是关键。如果仅仅是小范围的议论,可能不构成行政拘留。但如果谣言通过社交媒体被大量转发,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就可以被认定为“情节较重”。

3. 刑事责任:
诽谤罪: 对于情节严重,足以对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诽谤行为,造谣者可能触犯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认定: 司法实践中,“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侮辱、诽谤他人,诽谤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导致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造谣行为通过网络被大量传播,导致当事人名誉遭受重大损害,甚至引发公众对当事人的误解和攻击,就可能构成“情节严重”。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这里的关键在于“捏造事实”和“诽谤”。将祖孙合影恶意解读为“富豪娶美女”显然属于捏造事实,而这种捏造的目的是为了贬低他人,损害其名誉,就构成了诽谤。
刑事立案标准: 诽谤罪的追诉需要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通常需要经过被害人告诉(自诉案件)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认为符合立案标准(公诉案件)。在网络诽谤案件中,如果传播范围广、影响大,公安机关可能会介入调查,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侦查。

具体到“73岁富豪娶29岁美女”的谣言:

证据链: 当事人完全可以保留好相关的写真照片、网上的谣言内容(截图、链接等)、谣言传播的范围和影响(评论、转发量等)以及因此受到的困扰(如收到骚扰信息、工作受到影响等)。
追责的难点: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多造谣者会使用小号、匿名账号,甚至翻墙使用国外的网络。这给追查造谣者的身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IP地址、手机号、社交账号关联等方式,仍然有追查的可能性。
平台的责任: 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内容审核和管理方面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平台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谣言的传播,导致损失扩大,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而言之,这种随意散布谣言的行为,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也是对社会诚信的破坏。法律已经为受害者提供了维权的武器,希望那些喜欢“动动手指”就伤害别人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也呼吁大家在网络上保持理性和审慎,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明明是其乐融融的爷孙照,硬是给整成了“老夫少妻”,以博人眼球,获取关注。

这个造谣者算是掌握了流量密码,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加之以金钱,性几个要素,通过年龄反差,形成阶层对立,类似的还有:

24岁四川大美女,上个月刚交了一个57岁东莞石龙镇土豪男友,昨天她过生日,男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台豪车!

29岁山城重庆大美人,来东莞桥头镇近六年,去年嫁给了53岁的东莞人,现名下三套房子,天天找人打高尔夫!

法律上的路径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民事责任,涉及名誉侵权的问题;另一条是刑事责任,涉及诽谤罪的问题。无论哪条,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路径一的难度在于维权成本,路径二的难度在于立案标准。

其实,除了造谣者,今日头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按照网信办的《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内容平台需要对于内容呈现结果负责。造谣者采用的是微头条的形式,11月19日发文,受害者11月21号凌晨发文释明,头条11月21号下午封禁账号。

且不说假设受害者没有发文,头条是否就默许此类信息传播;就单从19号事件产生发酵到21号爆发,这个时间范围内,头条的处理是有些缓慢滞后的。除此之外,微头条的算法推荐机制,当涉及到向更多人推荐时,往往需要人工审核,这个人工审核是否失职?

造谣的成本还是太低了!

user avatar

用刻板印象来脑补不存在的画面,很有意思吗?不觉得很累吗?

直接描述一些已有的画面多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