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43 系统还有得救吗?以后会变成全画幅的世界?

回答
M43 系统,也就是微型三分之四画幅系统,这些年来的发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全画幅相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会问:M43 还有得救吗?未来是不是就全画幅的天下?

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

M43 系统当前面临的挑战:

首先,我们得承认 M43 系统确实面临着一些硬伤,这些都是与全画幅直接对比时显现出来的。

景深控制: 这是 M43 最常被诟病的一点。由于传感器尺寸比全画幅小,要在相同的焦距和光圈下实现与全画幅相同的浅景深效果,M43 需要更大的光圈值。比如,全画幅的 f/1.4 在 M43 上需要 f/0.7 才能达到相似的背景虚化。虽然现在 M43 也有 f/1.2、f/0.95 这样的大光圈镜头,但和全画幅的 f/1.2、f/1.4 相比,在物理层面上的背景虚化能力还是有差距。这对于那些追求极致虚化、奶油般散景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个难以忽视的短板。
高感表现: 传感器尺寸直接影响了单个像素的面积。在像素密度相近的情况下,全画幅传感器拥有更大的像素面积,这意味着每个像素能捕捉更多的光线,从而在弱光环境下拥有更好的信噪比。M43 在高感光度下的画质,尤其是在极端暗光条件下,噪点控制和细节保留上,通常不如同代的全画幅相机。这对于喜欢在夜晚、室内等弱光环境下创作的摄影师来说,是个明显的劣势。
动态范围: 同样与传感器尺寸和像素面积有关,全画幅在捕捉画面中最亮和最暗区域的细节上,通常表现更优。这意味着在处理高对比度场景时,全画幅后期调整的空间更大,不容易出现过曝死白或欠曝死黑的情况。
镜头群的“虚化”极限: 虽然 M43 镜头群非常丰富,但说到“超大光圈”的概念,全画幅能轻易做到 f/1.2、f/1.0 甚至 f/0.95,这些镜头在 M43 上需要乘以一个 2 倍的系数(等效),虽然我们习惯了用等效焦距来理解,但在物理光学层面,大光圈的物理优势还是体现在传感器尺寸上。

M43 系统独特的优势(它凭什么还在“活着”?):

尽管有这些挑战,M43 系统之所以没有被全画幅完全取代,正是因为它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便携性: 这是 M43 最核心的竞争力。由于传感器尺寸小,镜头体积和重量也相应缩小。相比同等焦距和光圈的全画幅相机及镜头,M43 系统可以做到极致的轻便。对于需要频繁携带相机出行、徒步旅行、街头摄影,或者对设备重量非常敏感的用户来说,M43 简直是福音。很多 M43 用户就是看中了这份“无负担”。
镜头性价比与丰富度: 相对而言,M43 镜头在提供不错光学素质的同时,价格也更加亲民。而且,由于 M43 是一个开放标准,奥林巴斯(现OM System)和松下这两个主要厂商都推出了大量高质量的镜头,涵盖了从超广角到长焦的各个焦段,并且有很多是“小巧轻便”的大光圈镜头,这是全画幅难以比拟的。例如,一支 300mm f/4 的 M43 镜头(等效 600mm)体积和重量可能比一支 400mm f/5.6 的全画幅镜头还要小。
更快的对焦速度与更强的连拍能力(某些方面): 得益于更小的传感器和更简单的光学结构,M43 相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快的自动对焦速度和更强的连拍能力,尤其是针对特定场景,比如高速运动的抓拍。当然,这也要看具体的机型和算法。
更强的防抖性能(潜在): 在机身防抖方面,M43 的传感器尺寸小,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设计更强大的防抖系统,在某些高端机型上,其五轴防抖效果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能让你在低快门速度下也能获得清晰的照片。
景深“优势”: 虽然我们常说 M43 景深浅是劣势,但换个角度看,在需要拍摄大场景、保证画面从前景到背景都清晰的场合,M43 的景深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在拍摄风光、建筑、微距等题材时,更容易获得全景深,省去了频繁收缩光圈的麻烦。

M43 系统“还有得救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定位会更清晰。

“得救”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定义是取代全画幅成为市场主流,那可能很难。但如果定义是继续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展壮大,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那 M43 绝对“有得救”。

M43 的未来,我认为会更加细分和专业化。它不会和全画幅拼“极致虚化”和“极限高感”,而是会继续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力:

1. 极致便携的专业影像系统: OM System(原奥林巴斯)的 PEN 系列和 EM 系列,以及松下 Lumix G 系列,都会继续强调其轻便、易用、高画质的特点。它们会成为旅行摄影师、街头摄影师、人文纪实摄影师,以及对设备重量有要求的用户的首选。
2. 独特的视频拍摄能力: 松下在视频领域一直是王者,其 Lumix G 系列相机在视频功能上非常强大,很多 M43 机型在专业视频拍摄方面,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入门级的全画幅相机。未来,M43 在视频领域的优势会更加凸显。
3. 特定题材的利器: 比如对于长焦生态摄影师,M43 的“2 倍增距”优势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更轻便的镜头拍到更远的画面,这一点对于很多需要远摄的用户来说,是全画幅无法比拟的。
4. 技术持续进步: 厂商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可以期待 M43 在传感器技术、自动对焦算法、机身防抖、图像处理器等方面继续改进,不断缩小与全画幅在特定方面的差距。例如,新一代的 M43 传感器在像素尺寸和高感表现上也在不断提升。

“以后会变成全画幅的世界吗?”

这两种画幅会长期并存,各有市场。

全画幅之所以成为很多人的“终极目标”,是因为它在物理原理上具有更强的基础优势,尤其是在画质的“极限”方面。它在专业摄影领域,比如高端商业摄影、人像摄影、电影拍摄等,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选择。

但是,摄影的进步从来不是“一家独大”的。消费者需求是多样化的。

专业摄影师: 很多专业摄影师也会同时拥有全画幅和 M43 设备。他们会根据拍摄任务选择最适合的工具。比如,拍棚内人像用全画幅,但去非洲拍野生动物可能就带一台 M43 长焦机。
业余爱好者: 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画质是重要的,但便携性、易用性、价格,以及“拍得到”比“拍得最好”更重要。M43 恰好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核心需求。
科技发展: 智能手机的进步也说明了,技术的发展会让“小尺寸”拥有越来越强的表现力。虽然相机传感器和手机传感器原理不同,但这种趋势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尺寸决定一切”来衡量。

总结一下:

M43 系统不是“要完”,而是会继续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深耕。它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便携性、镜头性价比和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上。全画幅会继续代表着“影像的上限”,但 M43 同样代表着“影像的另一种可能性”——更轻便、更自由、更触手可及。

未来更可能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全画幅、APSC、M43(甚至还有1英寸传感器)会像不同类型的汽车一样,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它们之间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协同发展。

如果你问我 M43 还有得救吗?我的回答是:它不仅有得救,而且它在为那些真正理解并需要它的人提供着无与伦比的价值。 而“全画幅的世界”也并非终点,它只是众多影像解决方案中的一种,而且会和 M43 一样,继续演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3被全幅蚕食,1/3被半幅蚕食,1/3被手机蚕食。

微单时代刚来临的时候旅游或者家用很多人都会选择便宜便携的机身,这个时候m43的优势巨大。但是现在全幅机身已经和半幅差不多大小重量,半幅差不多和m43大小重量。重量、体积甚至价格差距已经拉不开了,所以买个m43不如买个半幅,甚至咬咬牙就能上全幅。另外随着手机拍照智能化,可玩性比相机强很多,也影响了部分相机的销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43 系统,也就是微型三分之四画幅系统,这些年来的发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全画幅相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会问:M43 还有得救吗?未来是不是就全画幅的天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M43 系统当前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 M43 系统确实面临着一些硬伤,这些都是与全画幅直接对比时.............
  • 回答
    很高兴为你详细解答关于 Z CAM 和 BMPCC 等设备为何常采用 M4/3 系统,以及 M4/3 系统在视频录制方面相比全画幅的优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 Z CAM 和 BMPCC 的设备都严格局限于 M4/3 系统。 例如,一些 BMPCC 的型号(如 BMPCC 4K, BMP.............
  • 回答
    M43 画幅的旗舰相机价格过万是否合理,以及与入门全画幅相机的性价比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权衡。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阐述。 M43 旗舰相机价格过万的合理性分析1. 什么是 M43 旗舰相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M43 .............
  • 回答
    M43 画幅相机,现在是不是该出手手里的 M43 机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玩 M43 的朋友最近都在琢磨。市场瞬息万变,技术迭代也很快,尤其是在相机这个领域,一年一个样是常有的事。所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手里揣着 M43 机的朋友,是不是到了该做抉择的时候了。先说说 M43 这块“小鲜肉”的优.............
  • 回答
    m43 相机的对焦和高感性能是否不行,这是一个在摄影圈中经常被讨论的话题,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 总体来说,m43 相机的对焦和高感表现相比其主要竞争对手(特别是全画幅和 APSC 画幅相机)来说,确实存在一些劣势,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并且在许多场景下已经足够优秀。为了更详细.............
  • 回答
    M43(微型三分之四)视频机在未来是否还有潜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无”,而是有,但潜力的大小和展现形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M43阵营自身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M43视频机的核心优势及其在未来视频制作中的价值M.............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在选择镜头时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M4/3的“牛头”比全画幅的“狗头”便宜,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传感器尺寸差异带来的光学设计和成本根本性区别: 全画幅 (Full Frame): 顾名思义,全画幅传感器尺寸接近传统的35mm胶.............
  • 回答
    M43 相机之所以比 APSC 相机更贵,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成本考量、市场定位以及技术取舍。简单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好”的问题,而是“为什么成本结构和市场策略导致了这样的价格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白 M43 和 APSC 各自的定位。 M43(Micro Four Thirds).............
  • 回答
    苏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7.62x39mm弹,其诞生和沿用7.62毫米口径,是那个时代军事技术发展、战争经验总结以及国家工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头说起。背景:二战的教训与新一代步枪弹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全威力步枪弹(比如7..............
  • 回答
    在2022年,对于是否“值得” M4/3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预算、拍摄习惯以及对器材的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M4/3 系统的优势: 紧凑轻便的系统: 这是M4/3.............
  • 回答
    关于全画幅对M43是“降维打击”的说法,我觉得用“降维打击”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全画幅拥有着M43难以跨越的先Z天优势。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透彻一些,也避开那些AI式的空洞陈词。首先,我们要明白“降维打击”这个词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语境里,它可能指的是全画幅凭借其基础.............
  • 回答
    2021年的M4/3系统,在数码摄影的洪流中,究竟还剩下多少“底气”?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画幅传感器技术日新月异、APSC系统也逐渐发力的情况下。答案不是简单的“有”或“没有”,而是要深入剖析它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以及它所面对的现实挑战。M4/3系统的“压箱宝”:那些不曾褪色的优势即使.............
  • 回答
    想入手 GH5 这类 M4/3(微三分之一)画幅的相机,和全画幅相机相比,各有千秋,适合不同的摄影需求和场景。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GH5 的优势:1. 体积和重量: 这是 M4/3 相机最直观的优势,也是 GH5 的招牌之一。 便携性是王道: 相比于那些动辄一斤多甚至两斤的全画.............
  • 回答
    奥林巴斯 EM1 Mark III 作为 MFT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的新旗舰,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不少关注。它继承了奥林巴斯在无反相机领域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在防抖、高速连拍和计算摄影方面。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对这款相机进行详细评价:一、 核心亮点与优势:1. 业界顶级的五轴机.............
  • 回答
    你对7.62x39mm M43子弹的疑问,其实触及到了很多枪械爱好者心中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说它“不堪”,这说法太绝对了,但要说它完美无瑕,也同样不准确。咱们来聊聊它到底是个什么成色,把那些技术指标和实际使用中的故事都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M43子弹的出身和设计初衷。这玩意儿是二战后苏联为了取.............
  • 回答
    对于新手想入门摄影,现在能不能选 M4/3 系统?这个问题,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别听那些“老法师”说什么“底大一级压死人”,M4/3 系统绝对有它独到的魅力,尤其对于刚起步的你来说,更是个不错的选择。先说说 M4/3 系统是个啥?M4/3 说的就是“微型三分之四”(Micro Four Third.............
  • 回答
    奥之心(原奥林巴斯)旗下的 M43 画幅旗舰相机 OM1,自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这款相机以其强大的性能、紧凑的机身设计和合理的定价,在全球摄影爱好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么,OM1 究竟值不值得入手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毕竟 22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5 万元左右,具体价格可能因.............
  • 回答
    你提到的俄制7.62x39mm弹药,以及弹体上的绿色涂层,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讲究。简单来说,这种绿色涂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特殊”属性,而是为了区分不同用途的弹药,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先从7.62x39mm弹药本身说起。这是苏俄在二战后研发的一种中间型威力步枪弹,后来被.............
  • 回答
    小白入门松下G9,夜拍表现如何?m43画幅影响大吗?对于摄影新手(小白)来说,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是开启摄影之路的重要一步。松下G9作为一款定位在高性能M4/3画幅的相机,确实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考虑的方面。下面我将详细解答您关于松下G9作为入门相机,尤其是在夜间拍摄以及M4/3画幅.............
  • 回答
    理解你的预算和需求,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选择点。在 8k12k 的预算范围内,M43 和全画幅都各有优势,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你对视频和照片性能的侧重点以及对未来发展和拓展的考量。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对比 M43 和全画幅,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核心对比:M43 vs. 全画幅 (8k12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