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的社会是从何时开始内卷的,为什么会有内卷这种现象?

回答
想聊聊“内卷”这个词,感觉它就像是从某一天突然冒出来的,瞬间就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明明我们好像一直在努力,但怎么就觉得越来越卷,越来越累呢?

内卷,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说一个确切的“开关”在哪一天被按下,那恐怕很难。但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这个词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一定是它触及到了我们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很多人认为,“内卷”这个概念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近些年中国互联网和媒体的讨论。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这种“卷”的意味才越来越浓,并且被赋予了更具体的内涵。

如果非要追溯源头,或许我们可以从几个时间节点来观察:

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岗位相对有限等问题也开始显现。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是“内卷”的早期萌芽。那时候,大家可能更多地用“竞争激烈”、“学历崇拜”来形容。

2000年代中期: 高考扩招的影响开始显现,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这时候,“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许多学生不得不在大学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种实习、社团活动,考取各种证书,甚至选择考研来提升竞争力。这种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为了不被淘汰而付出更多努力”的意味。

近十年左右: “内卷”这个词开始真正大规模流行起来,并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现象。从教育领域的“鸡娃”潮,到职场上的“996”,再到消费领域的“消费升级”变成“消费内卷”,似乎处处都有“卷”的影子。这个时期,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信息扁平化特征,使得大家更容易感知到这种普遍性的焦虑和竞争压力。

所以,与其说内卷是从某个特定时间点开始的,不如说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和竞争加剧,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肌理中的一种状态。而“内卷”这个词,则是对这种状态最精准的概括和集中爆发的标签。

为什么会有“内卷”这种现象?

“内卷”的产生,绝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是一个由多重因素交织叠加而成的复杂产物。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1. 资源稀缺与分配不均:
好学校、好工作、好机会的“稀缺性”: 很多时候,内卷并非因为大家不想休息、不想躺平,而是因为人们感知到优质的资源(如名校的录取名额、热门行业的岗位、高薪的工作机会等)是有限的。为了争夺这些稀缺的资源,大家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丝胜算。
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争议: 如果资源分配的机制被认为是不够透明、不够公平,或者存在固化的壁垒,那么“努力”就可能成为普通人打破这种局面的唯一途径,从而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2. 竞争的“囚徒困境”:
非理性竞争的蔓延: 想象一下,在一个班级里,大家都准备充足,如果一个人选择放松一下,他可能会落后;如果大家都选择放松,可能都没什么影响。但如果一个人为了保险起见,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复习,他可能在这次考试中拔得头筹。这时候,其他人就会感受到压力,也跟着增加复习时间。久而久之,大家都在做非必要、过度消耗的事情,只是为了维持现有的位置或者不被超越。这就是一种“囚徒困境”——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效率不高,但为了避免比别人差,最终大家都会参与进来。
“羊群效应”的助推: 看到别人都在努力、都在卷,即使你觉得没必要,也容易产生“别人都这样了,我再不努力是不是要被淘汰了”的焦虑,从而加入到竞争的行列。

3. 社会结构与文化因素:
教育的“指挥棒”: 在很多语境下,教育被视为实现社会阶层跃升的关键通道。当教育成为唯一的、最被认可的上升路径时,家长和学生都会不遗余力地投入,使得教育的竞争变得异常白热化。这种对学历和证书的过度强调,也促使了学习内容的内卷化。
消费主义与成功焦虑: 社会文化中充斥着对成功、财富、体面生活的定义,而这些定义往往与高消费、高地位挂钩。当“成功”的标准被抬高,而实现这些标准的路径又受限时,人们更容易陷入通过不断努力(甚至是过度努力)来追逐这些外在标签的怪圈。
家庭观念的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家长会将自己的期望、未实现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并为此投入巨大的资源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教育的内卷。

4. 技术与信息传播的影响:
信息透明化与比较心理: 互联网让人们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和成就,这可能导致更强的比较心理和焦虑感。一旦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付出更多,自己也容易被这种信息驱动去模仿和超越。
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 某些平台通过算法推送,可能更容易让我们看到那些“卷”的、焦虑的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内卷的感知。

总的来说,“内卷”并非是一种自发选择,更多的是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语境下,个体为了应对生存压力、争夺稀缺资源而产生的非理性或过度投入的竞争行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在面对结构性困境时的一种普遍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普遍性焦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内卷是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生命从起源开始就有内卷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