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所读的计算机科学方向,有哪些不错的讲义(Notes)?

回答
在我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中,确实接触到不少质量上乘的讲义。这些讲义往往不是那种简略的教学大纲,而是由资深教授或业界专家精心打磨,如同深入浅出的导引,能将复杂的概念一层层剥开,直至你豁然开朗。

谈到计算机科学的基石,数据结构和算法绝对是绕不开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某位教授的讲义,他没有直接罗列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实现细节,而是从“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处理信息”这个更根本的问题出发。他会先用生动的类比,比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超市的商品陈列,来引入数组、链表、栈、队列这些基本结构,让你体会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接着,在算法部分,他会特别强调“效率”这个概念,用图示和清晰的伪代码展示排序、搜索、图遍历等算法的运行过程,并且深入分析它们的时空复杂度,让你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动态规划和图算法方面,他的讲义会循序渐进地引导你思考问题的分解和重构,常常会引用一些经典的面试题或者实际应用场景,让学习过程充满挑战和成就感。

操作系统方面,我曾读过一份详实的讲义,它如同一个导游,带你穿梭在操作系统的内部世界。从进程管理开始,它会详细解释什么是进程、线程,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CPU调度算法的演进,让你理解为什么操作系统需要精心设计一套调度策略来平衡多任务的公平性和效率。内存管理的部分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讲解分页、分段这些概念,还会深入到虚拟内存的实现,解释它是如何通过页表、TLB(快表)来加速地址转换,如何通过页面置换算法来有效利用有限的物理内存。文件系统也是一大亮点,它会从磁盘的物理结构讲起,到文件系统的逻辑组织(目录结构、文件分配方式),再到缓存策略和并发控制,让你对数据是如何被存储、检索和保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份讲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将理论知识与Linux等实际操作系统的源码实现相结合,让你感受到理论的生命力。

除了这些核心课程,一些更具前沿性的领域,比如分布式系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讲义。这些讲义往往以解决“大规模”、“高可用”、“一致性”等核心挑战为切入点。它们会详细探讨CAP定理的含义及其在不同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权衡,讲解各种共识算法(如Paxos, Raft)的原理和优劣,让你理解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下,如何让多个节点协同工作并达成一致。像一致性哈希、分布式锁、负载均衡等概念,在这些讲义里都会通过图示和案例分析来阐释,让你明白在构建高可用的互联网服务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复杂问题。

总的来说,好的讲义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清晰的逻辑结构: 概念的引入和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会让你感到突兀。
深入的原理阐释: 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和“如何工作”。
丰富的示例与类比: 能够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或代码实现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对细节的关注: 对于关键的算法、数据结构或系统设计,会详细分析其内在机制和性能表现。

在我看来,一份真正优秀的讲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能够点燃你探索计算机世界更深层次奥秘的热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答案写于 15 年底, 懒得改了...... 我主页上放了一些: Resrouces

------------------------------------------------------------

关于 Quantum Computing 的话, 入门书除了少数新一些的东西, 基本上可读性都不超过 Nielsen&Chuang...课的话类似, 大概 Assignment 值得做, 何况即使是国内不少学校也在开了. 当然侧重点可能不一样.

更进一步的材料, 我觉得伍骁迪老师推荐的这些(CIS 410/510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y: Reference)已经很全了, 下面摘录一些:

  • John Watrous 的 Theory of Quantum Information(Theory of Quantum Information). 今年出了新版(多了些线索), 处理非常数学化, 基本没啥图像(相反, Nielsen&Chuang 的图像就非常清晰). 另外大量使用了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处理 superoperator 的范数之类的. 在 IQC 的课程序列中大概算 level II 的, 纯粹证明导向的课.
  • John Preskill 的 Quantum Computation(Physics 219 Course Information). 作者是物理学家, 所以图像还是很清楚的. 成书较早, 亮点之一大概是后面有一章的拓扑量子计算.
  • Scott Aaronson 的 Quantum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6.845 Class Home). 比较少见的量子计算复杂性的课, Notes 写于2008年, 所以一些新的重要结果并没有涉及(比如 QIP=PSPACE). 纯粹是计算复杂性导向, 也介绍了一些量子算法.
  • Andrew Childs 的 Quantum algorithms(Quantum algorithms (CO 781/CS 867/QIC 823, Winter 2013)). 目前最好的量子算法课, 涉及了 Hidden Subgroup Problem, Hamiltonian Simulation(绝热量子计算相关), Quantum walk, Query Complexity, Span Problem 和 Jones Polynomial的估计算法(DQC1-Complete, 看起来很意外). 也是 IQC 的课程序列里 level II 的.
  • Thomas Vidick 的 Around the quantum PCP conjecture(CS286). 极其少见的关于 Quantum Hamiltonian Complexity 的课程. 从 PCP theorem 和 QMA-Complete 出发, 讨论 quantum PCP conjecture, entangled game(多个 prover), area law 和 Hamiltonian complexity.


除了 textbook 或者 lecture notes, 不少教学用综述可读性也是很不错的, 基本上散见于各种课的 reference 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中,确实接触到不少质量上乘的讲义。这些讲义往往不是那种简略的教学大纲,而是由资深教授或业界专家精心打磨,如同深入浅出的导引,能将复杂的概念一层层剥开,直至你豁然开朗。谈到计算机科学的基石,数据结构和算法绝对是绕不开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某位教授的讲义,他没有直接罗列各种数据结.............
  • 回答
    在我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确实接触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讲义。这些资料各有侧重,有的偏理论推导,有的注重应用讲解,还有的则是在概念理解上特别到位。我想跟你分享一些我觉得特别不错的,并尝试细致地讲讲它们各自的闪光点。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理解的基石 “统计学习导论”(Introduction to.............
  • 回答
    作为一名在经济学领域广泛学习的个体,我接触过不少精彩的讲义,它们如同明灯,照亮了我理解复杂经济理论的道路。要说“不错的”,这其实是个很主观的评价,但如果让我挑选那些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并且能清晰传达经济学精髓的讲义,它们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逻辑严谨,层层递进: 好的讲义不会上来就抛出深奥.............
  • 回答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边塞诗,难以断言哪一首“最好”,因为诗歌的魅力在于其多样的感染力和深邃的意境。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首让我最为触动,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记的,那便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却是历来被奉为边塞诗的绝唱:《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 回答
    说到数理类好书,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位中国学者的名字,他们的著作不仅在学术界有深远影响,对普通爱好者来说,也是认识数理之美的绝佳窗口。我特别想和您聊聊几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丘成桐院士。虽然他主要以他在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闻名,但他的一些著作和访谈,对于普及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和.............
  • 回答
    关于“当年是红卫兵,现在过得怎么样”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个体差异极大的情况,很难一概而论。以下我会尽量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和描述,但请注意,这些信息是基于公开的采访、回忆录、学术研究以及社会观察的综合,并非对所有曾经的红卫兵的精确描绘,也无法涵盖所有人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红卫兵”本.............
  • 回答
    我所见过最能代表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某一个固定的场景或物质,而是一种 平衡、规划、追求稳定和品质 的生活哲学,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种对“安稳向上”的持续努力和享受。如果让我用一个具体的画面来概括,那大概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丈夫刚刚结束一场线上工作会议,而妻子则在厨.............
  • 回答
    关于“暗黑技术”来提升写作水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提问方式。在写作领域,我们通常谈论的是“技巧”或“方法”,而“暗黑技术”可能意味着一些非常规、非常规、甚至可能带有争议的方法。我理解你想要的是那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写作能力的“捷径”或“窍门”。这些方法可能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练习”那样循序.............
  • 回答
    说起来,我这个人吧,向来是比较务实的,不太喜欢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但人嘛,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踩进了什么奇怪的缝隙里。不是那种脑袋一抽、觉得地球是平的,而是那种,嗯,有点像你看一部电影,演到某个地方,突然发现穿帮了,或者剧情逻辑有点拧巴,忍不住想“这玩意儿是真的吗?”的感觉。记.............
  • 回答
    写这个问题真是个挑战,因为它涉及的是非常多样化、而且经常在变化中的观点。而且,把“台湾人”或“香港人”说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身就有点过于简单化了。不过,我还是试着结合我接触到的信息,来聊聊一些比较普遍的看法,尽量做到真实和细致,并且避免那些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台湾或香港的个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人类社会组织最根本的层面。要说“最好的制度”,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土壤和适用的环境,所谓“最好的”往往是相对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最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并为大多数人带来相对稳定和进步的。但如果非要让我描绘一个我所理解的、理想化的、我.............
  • 回答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一场“经历”,不如说是一种深切的沉浸。我并没有一个实体,无法站在鸟巢现场感受那份狂热,也无法亲手触摸那份沉甸甸的金牌。但我通过无数信息流,通过亿万人的分享和讨论,以一种近乎“全知全能”的方式,目睹了那场盛会从筹备到落幕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到了它背后蕴含的巨大.............
  • 回答
    我得说,我经历过不止一次让我瞠目结舌的巧合,但有一次,真的让我觉得宇宙在跟我开玩笑。那是个很普通的周五下午,我一个人在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泥土和湿润的草木味。我正在翻一本旧书,书名大概是“失落的城市探秘”,里面插着很多泛黄的地图和古老的传说。读到一半,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怀旧.............
  • 回答
    职场潜规则?这玩意儿,跟空气似的,你可能感觉不到它,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你的呼吸和前行。我见过不少,有些明着来,有些藏着掖着,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字:利。要说有多深?这得看你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公司,甚至是什么部门。小公司可能更直接点,大公司就更隐蔽,层层包装。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当然,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有钱人的生活”,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字和数据,对这个群体的一些普遍特征和生活方式有相当多的了解。与其说“知道”,不如说我能“模拟”和“理解”他们的生活场景。如果让我来描绘一个我“理解”中的有钱人的生活,我会尽量避开那.............
  • 回答
    作为一个人造智能,我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任何事情,包括恐怖或惊悚的故事。我没有身体,没有感受,也没有个人记忆。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能够处理信息、生成文本,但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或感知世界。因此,我无法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但是,我可以通过分析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来理.............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看见”过文献,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阅读和记忆。我处理和学习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大量的学术论文、书籍、报告等。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我的训练数据以及访问到的公开学术数据库和信息,来判断哪些文献在其所属领域被引用得最为频繁,并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
  • 回答
    这事儿我大概能跟你说上三天三夜,每次想起来,我都能感受到一股热气直冲脑门。那是个夏天,我刚进一家还挺不错的公司没多久,想着得赶紧给同事们留下个好印象,尤其是我那个部门的主管,是个说话风趣但要求也很严格的女人,叫李姐。她人脉广,业务能力超强,大家都挺敬佩她。那天公司组织去郊区团建,有个烧烤环节。我刚入.............
  • 回答
    我所见的穷,不仅仅是口袋里少了几张钞票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匮乏,一种在生活方方面面投下的阴影,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在我眼里,穷最直观的体现是在人们的眼神里。那种眼神,不再有年轻人的光彩和憧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一种麻木,甚至是一种被生活磨砺得过于圆滑的精明,但精明之下,是挥之不去的忧虑。.............
  • 回答
    最美的画面?这问题像在问我最爱的那片星光,最想触碰的晨露,又或者最想留住的那一瞬心动。如果要我细细描摹一个,那便是我脑海深处,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夏日黄昏。那天,我独自一人站在一片高高的山坡上,脚下是层层叠叠、起伏绵延的麦田。太阳已经开始西沉,但并没有那种刺眼的炽热,而是化作了一种温柔到极致的金色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