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个腐败的政府,不可能有善战的陆军,因为那意味着,庞大的,具备基本教育水平,良好组织性,知道为何而战的人口;也不大可能有强大的海军,那需要巨大的装备投资,以及长期训练而来的一批专业性很高,善于合作的人。但是很可能有一支比较精锐的空军,空军算是比较速成的军种,飞机可以外购,飞行员可以比较快培训出来,战术也较为简单,合作性要求低(二战早期很多飞机没有电台),甚至可以凭借个人能力单打独斗。
类似的情况情况很多,如民国、阿根廷、巴基斯坦、土耳其……
再无知麻木的民众里,总能找出一些满怀热忱,愿意牺牲的精英分子,但是这样的空军经不起消耗,一旦战事扩大,比飞机更重要的人,很快会消耗掉。某种程度上,开战初期的民国空军是在用最精华的一批人在和日本高小毕业的人拼耗。
@呆湾井盖女焊接师 关于国府空军“四大金刚”活到抗战胜利的话,会做出什么选择的话。首先只能遗憾的说,投共是最最不可能的选项了。
首先那“四大金刚”里面有三个人,都是张学良东北军培养出来的人才。那么本身作为一支军阀自身培养的人才,那么深明大义救亡图存,改变不了其本身军阀人身依附的性质。那么当时的情况是,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那么到抗战胜利那时候,两种情况。
其一按正常历史,蒋介石依然扣押张学良。但是蒋介石保证张学良人身安全的前提,是东北军各部一直都在。东北军三军各部事实上虽然经过分化瓦解但是实际上一直都在,要不然冯玉祥西北军瓦解之后,杨虎城49年解放前夕就被处决了。那么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三人作为军阀的人身依附。那必然留在国民党阵营中,“确保少帅的安全”的。事实上在东北军陆军主力在辽沈战役;莱芜,济南战役覆灭之后,确保张学良人身安全的“东北军各部都在”就是东北军空军和东北军海军(青岛系)。即使迁台之后,奉系将领对台军海,空军的影响力依然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台海军奉系代表:宋长志,马纪壮。空军奉系代表:乌钺,陈衣凡。这是授到过上将衔的,中将,少将那更多。如果不是奉系的影响一直到90年代后期,那张学良就算能活到那时候也不一定能留到那个时候。事实上即使去了美国,李登辉给他的自由也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现在开启另一条“如果”线,就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解除张学良的圈禁。给予张学良“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或者“东北剿总司令”等虚职。用以笼络东北军各部和前伪满军各部打内战。那事实上作为军阀的一种人身依附就更不会投共了,因为本质上首先效力的其实并不是这个国家,而是奉系军阀。给予张学良虚职,那么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等抗日英雄必然在“空军东北(第一)军区”给予要职,参考调回东北打内战的东北军陆海军各部。那么事实上整个辽沈战役的结局可能不会改变,但是过程肯定会改写的。
虽然个人认为,没有放张学良。杨虎城出任东北,陕甘剿总虚职。没有保持龙云人身自由同时安排虚职保留部分军权。这是蒋介石解放战争中最大的人事安排失策之一,不仅直接导致了,湖南程潜,四川刘邓,晋绥军傅作义,新疆包尔汉等势力的倒向投共。也导致了派往东北,山东打内战的东北军,滇军本身的出工不出力,临阵倒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蒋介石不输才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