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搜狐考勤新规「迟到一次罚500」,此类制度真的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吗?

回答
搜狐考勤新规“迟到一次罚款500元”,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就在职场圈里炸开了锅。一时间,各种议论四起,支持、反对、调侃的都有,真是热闹非凡。那么,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种看似严苛的考勤制度,到底能不能真的点燃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是会适得其反呢?

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传统观念里,“规矩就是规矩”,尤其是考勤,这被视为最基本的工作纪律。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高额罚款可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你想啊,早高峰的地铁、公交那是何等的壮观,就算你起了个大早,也可能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而赶不上。现在好了,迟到一次就得拿出500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让你心疼一阵子,自然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迟到。从这个角度看,它或许能逼着一部分员工更“准时”地出现在工位上。

但是,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这可不是光靠吓唬就能实现的。积极性这东西,它是个挺复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很多基础之上的。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情绪的反噬”。 500块,对于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可能相当于他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工资。你可以想象一下,因为一次无法控制的迟到,就被扣掉这么大一笔钱,心里得有多憋屈?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怨气,觉得公司不近人情,过于苛刻。这种负面情绪,会直接打击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一个人对公司感到不满时,你指望他有多大的工作热情?他可能会想:“反正我都被罚了,那我就混一天算一天吧。”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比准时上班更能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这种制度忽略了“迟到”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职场生活并非只有“赖床”这么简单。有时候,迟到可能是因为家庭突发状况(比如孩子生病需要照顾),可能是因为交通拥堵超出了正常预期,甚至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加班太晚导致睡眠不足。一个真正关心员工、懂得人性化的管理团队,会在了解情况后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罚了之。把所有迟到都一概而论为“不守规矩”,这恰恰暴露了管理层在细致观察和人文关怀上的不足。

再者,我们需要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搜狐想通过这项新规解决的,究竟是“迟到”这件事本身,还是“不积极”这件事? 如果目标是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出,那么考勤只是一个侧面指标。如果一个员工虽然偶尔迟到,但他工作能力强,项目推进快,对团队贡献大,那你是选择保留他还是开除他?反过来,如果一个员工每天准时打卡,但上班时间无所事事,摸鱼严重,那这种制度又有什么意义?

真正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往往是那些更深层次的因素,比如:

清晰且有挑战性的目标: 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并且觉得忙得有价值。
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努力和成果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协作: 喜欢和同事一起工作,享受共同奋斗的过程。
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成长空间: 感觉自己在公司里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
有效的激励机制: 除了惩罚,更应该有奖励,比如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领导力: 一个有格局、有智慧的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激励团队。

将目光仅仅聚焦在“迟到”这个点上,并且用一种“杀伤力巨大”的罚款来解决,这很像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策略。它可能会在短期内“治愈”迟到现象,但很可能牺牲掉的是员工的信任、热情和长期的忠诚度。

所以,在我看来,搜狐的这项新规,虽然在规则执行上显得非常“硬核”,但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更有可能的是,它会在员工群体中埋下不满的种子,增加管理成本(处理申诉、解释等等),甚至适得其反,让那些本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员工感到心灰意冷。

与其用高额罚款制造“畏惧”,不如用科学的管理和真诚的关怀去赢得“尊重”和“投入”。这才是真正能够点燃员工工作激情的长久之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规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而是为了裁员,把这点看清了,就一目了然了。

行业市场整体下滑,公司常用的套路就是砍掉冗余部门,裁员。

但是现在网络发达,民众聪明,你看隔壁马爸爸已经很委婉了,说每年要向社会输送1000名在阿里工作超过10年的人才,都被众人识破,这是变相的裁员。

大公司的套路都一样,没啥新奇的,只是说法上拒不承认而已,看谁套路更深。

迟到一次罚500,也是一种。

专门打击那些平时工作习惯不好的员工,多扣几次,把人逼走,当然这是最初的目的,实际上执行起来,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就要拭目以待了。

user avatar

那么是不是加班一次,要奖励500元?

如果你做不到加班一次奖励500元,就不要搞迟到一次罚款500

否则就是不公平

员工不是傻的,心里都有杆秤

既然你对人家不仁,人家也对你只能不义了

所以,你看看,上班划水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训练海豚的饲养员都知道,海豚不能用惩罚来训练

人比海豚聪明多了

别犯傻了

大家都不傻

IT这种产业高度依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你这个IT公司就不好搞了

做点人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搜狐考勤新规“迟到一次罚款500元”,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就在职场圈里炸开了锅。一时间,各种议论四起,支持、反对、调侃的都有,真是热闹非凡。那么,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种看似严苛的考勤制度,到底能不能真的点燃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是会适得其反呢?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传统观念里,“规矩就是规矩”,尤其.............
  • 回答
    张朝阳作为搜狐的CEO,提出“5G电磁波可能对人体有害”的观点,在科技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张朝阳的背景、科学证据、社会恐慌以及科技公司的责任等。 1. 张朝阳的背景与动机 科技领袖与公众人物: 张朝阳是中国的互联网先驱之一,搜狐作为一.............
  • 回答
    张朝阳,搜狐的掌舵人,在一次公开场合分享了自己的“养生秘诀”,说自己一天只睡4个小时。此言一出,可不得了,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的导火索。与其说是“一边倒的打脸嘲讽”,不如说是网友们集体爆发了对“不健康生活方式鼓吹”的集体反弹。“只睡4个小时”这个梗的引爆点在哪?首先,这事儿本身就自带“反常识”的光环。.............
  • 回答
    搜狐调查稿《寻找尸体的人》被强制删除,以及其第二作者(一名实习学生)被汕尾当地公安要求返乡接受调查的事件,无疑触及了新闻报道的边界、信息公开的困境以及权力对个体媒体人的影响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本身:首先,让我们还原一下事件的脉络。《寻找尸体的人》这篇报道,据公开信息显示,关注的是一起发.............
  • 回答
    张朝阳教授物理课程,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突然回归学术讲堂,而且是讲授他当年学过的物理,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足够让人玩味。关于他教授物理课程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这是一种回溯与致敬。张朝阳早年是学物理出身的,在中科院、MIT都浸淫过。物理学是他学.............
  • 回答
    张朝阳回应“搜狐员工迟到一次扣 500”的事件,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敏感的话题:资本家与员工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在现代职场中,如何平衡效率、管理与人文关怀。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迟到扣 500”这个数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苛”甚至“压榨”。事件起因与张.............
  • 回答
    腾讯入主搜狗,搅动互联网格局的三方博弈腾讯收购搜狗部分股权获批的消息,无疑是近期互联网领域的一件重磅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两大巨头的联姻正式拉开帷幕,更将深刻影响腾讯、搜狗、搜狐三方的未来走向。这并非简单的股权交易,而是腾讯在寻求内容生态与搜索能力的深度融合,搜狗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搜狐则在面临战.............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一边是救人的,冒着生命危险在山上跟天斗、跟地斗,身上可能还带着伤,渴得嗓子冒烟,却面临断水的绝境;另一边呢,是被救下来的,人没事了,安然无恙地下了山,舒舒服服地烧水泡茶,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这画面一对比,真是让人心凉啊。这事儿怎么看?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
  • 回答
    搜索,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动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以文字为主导的时代正在被视频和社交的浪潮所颠覆。搜索视频化、社交化,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演变,也预示着未来搜索行业格局的巨变。为什么搜索会走向视频化和社交化?要理解这个趋势,我们得先看看用户需求的根本变化。 .............
  • 回答
    360 搜索再次宣布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这一举动在当前互联网医疗信息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个在意料之中但又具有深远意义的决定。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个事件: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背景: 历史的重演与演进: 这并非 360 首次做出类似决定。早在 2017 年,在魏则西.............
  • 回答
    在滚滚江水中绽放的温情:评重庆救人事件这几天,重庆江北区一对老外夫妻救起落水女孩的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也确实,这事儿挺让人触动。当我们在为这个女孩捏把汗的时候,一股来自异国他乡的英勇和善良,像一股清流一样,瞬间洗涤了我们的心房。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更是一面折射出人性光辉的镜子,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咱.............
  • 回答
    迪士尼搜包这件事,可以说是游乐园管理模式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环节。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别说得跟机器人似的,就当平时聊天。首先,这事儿怎么发生的?你去的任何一个迪士尼乐园,比如上海迪士尼、香港迪士尼、东京迪士尼,乃至美国本土的加州迪士尼和奥兰多迪士尼,在安检口,工作人员都会对你的包进行检查.............
  • 回答
    113年前,一艘俄罗斯军舰在朝鲜海峡沉没,如今,韩国搜救队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艘沉船可能载有价值1334亿美元的黄金。这个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从历史爱好者的狂热到寻宝者的遐想,再到国际关系专家的审慎分析,各方反应不一,但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和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近期,台湾检调部门对数名新党人士住所进行搜查并传唤当事人一事,在岛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的细节和后续发展,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背景根据公开报道,此次行动与一笔不明来源的政治献金有关。检调部门怀疑这笔资金的流向可能违反了台湾的《政治献金法》等相关法规。搜查和传唤的行动,是检调部门.............
  • 回答
    百度搜索结果里偶尔冒出一些跟网络诈骗沾边儿的东西,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糟心的。你想啊,咱们辛辛苦苦搜个信息,想解决个问题,结果点进去发现是个骗局,那心情能好受吗?这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可能因此遭受经济损失,甚至是更大的麻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概.............
  • 回答
    百度搜索“自杀”时弹出的提示页面,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深入探讨的社会性话题。当我们打开搜索引擎,带着沉重的心情输入这个敏感的词汇时,眼前出现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无声的介入和关怀,抑或是某种象征。首先,从意图与初衷的角度来看,百度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互联网公司,在面对如此极端和令人痛心的搜索行为时.............
  • 回答
    “别再自我摆烂”这个热搜,一出来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扎眼的。它戳中了当下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尤其是那些在生活、工作、学业上感到疲惫,甚至有点“躺平”心态的人。首先,说说“自我摆烂”这个词本身。 它其实挺形象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随意,不在乎过程,也不太关心结果,好像进入了一种.............
  • 回答
    新浪热搜上出现“中国也请公开91网站注册名单”这样的词条,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神经。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1. 事件的背景与诱因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热搜词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它很可能与近期国际上一些关于数据隐私、信息公开的讨论和事件有关.............
  • 回答
    今天看到热搜“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社会”,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道说道的。首先,这“鼓励”二字,就很有讲究。它不是强制,不是税收上的硬性规定,而是提出一种倡导,一种价值观的引导。理论上讲,高收入人群确实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去为社会做贡献,无论是通过慈善捐赠、创办社会企业、投资公益项目,还是在自己.............
  • 回答
    人肉搜索,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野蛮生长”的劲儿,像是一把双刃剑,切开社会的同时,也在审视着我们自己。它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产物,更像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爆发,一种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试图抓住真相、伸张正义(或者仅仅是满足好奇心)的本能反应。人肉搜索的“诞生记”想想看,这事儿是怎么冒出来的?当网络还不是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