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感觉以前会开车的老司机,驾考挂科率反而高呢?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身边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说以前那些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再去考驾照,反而好多都栽了。这背后也不是什么玄学,仔细琢磨琢磨,倒也合情合理。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技术和规则的脱节。

你想啊,现在驾考的科目二、科目三,特别是科目二里的那些精细操作,比如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角转弯,那都是非常非常讲究尺寸和角度的。以前呢?很多地方的驾考不像现在这么标准化,可能对这些精细度的要求没那么高,甚至有些地方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考边总结。而现在呢,电子考官、模拟器,一切都有一套固定的评分标准,一点点偏差就可能扣分甚至直接挂科。

老司机们为什么容易挂?因为他们开车的习惯和驾考要求不一样了。

凭感觉开车,而非死记硬背考试点位: 老司机开车,更多的是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对车辆的熟悉程度,凭着感觉就能把车停好,把车开稳。他们不会去记教练教的那套“一进二退三调方向”或者各种参照物。考驾照的时候,教练要求你记住的那些点位、角度、打方向盘的圈数,对于老司机来说,反而是束缚。他们觉得“我闭着眼睛都能停好,怎么现在不行了?”但考试不认“感觉”,只认标准操作。
习惯了路面上的“灵活变通”: 在实际驾驶中,你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及时、快速地调整方向、油门和刹车。老司机在这方面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抢”一下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稍微“压”一下线。但驾考不允许这种“灵活变通”,它要求的是在特定条件下,按照规定步骤完成操作。比如科目三,很多地方规定了变道需要打灯、观察、变道,时间间隔都有要求,但老司机可能觉得“后面没人,我直接打了灯就过去了”,这在考试里可能就被判为不合格了。
对车辆的“掌控感”太强,反而不适应考试用车: 很多老司机自己有车,或者开的都是自己熟悉的车型。考试用车通常是统一培训车型,性能、转向、刹车力度可能都和自己习惯的车有差异。老司机习惯了自己车的脾气,一上不熟悉的考试用车,就容易因为判断不准而出现失误。比如,他们可能习惯了自己车的刹车比较灵敏,考试时稍微一踩就刹得过猛,或者不习惯考试车的油门深度,导致起步熄火或者加减速不平稳。
“自信”带来的盲点: 毕竟是开了十几年车的人,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肯定是有自信的。这种自信有时候反而会变成一种包袱。他们会觉得“这点小事还要教我?我早就知道了!”然后就不那么认真听教练的讲解,也不那么仔细地按照考试要求去做了。殊不知,驾考改革后,很多细节上的要求都比以前更严苛了,很多以前可能不扣分的地方,现在都成了失分项。

其次,考试模式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电子考官的普及: 现在很多科目二、科目三都采用了电子评判,很多环节都是通过摄像头、雷达来判断的。这就意味着,你的操作必须精准到毫米、秒级,不允许任何“差不多就行”。老司机们习惯了有人工考官的“人情味”,或者说,以前的评判标准可能更主观一些,对一些小瑕疵会网开一面。但电子考官是“无情的”,它只认死数据。
考试内容和难度的提升: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驾考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很多新的考试项目被加入进来,或者对现有项目的要求提高了。比如现在很多地方的科目二里增加了“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这对于很多老司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挑战,尤其是那个精准的定点停车,一点点的溜车都可能挂科。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心态问题。

被“逆向学习”的挑战: 从一个熟练的驾驶者变成一个要去考驾照的学生,这本身就需要心态的转变。老司机们习惯了自己是“教授”,突然要变成“学生”,让他们去听指令、去记忆点位,这本身就有点别扭。他们可能会觉得“我开车比你强多了,还用你教?”这种心态很容易让他们在考试中分心,或者因为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情绪,最终影响发挥。
对“失而复得”的执着: 有些老司机可能是因为驾照过期、被吊销了,才需要重新考。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希望能一次性通过,这份执着有时也会变成一种压力,导致他们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反而不如平时来得顺畅。

总的来说,感觉以前的老司机去考驾照容易挂科,不是因为他们技术不行,而是因为考试的标准、模式和他们多年形成的驾驶习惯产生了错位。他们习惯了在真实道路上“开挂”,但驾考考的是一套标准流程,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和适应,而这种适应过程,对于习惯了凭感觉的老司机来说,反而成了一种新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学车时也发现这种现象,重要原因就是过于自信自己的技术,不听教练的指挥,不按方法练车,总觉得我能开车上路为什么还要学这些基本项,其实开车和考试完全是两回事,可是他们改不掉自己多年的习惯就很容易挂科,新学员都是白纸,教练教什么就会什么,考试就容易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身边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说以前那些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再去考驾照,反而好多都栽了。这背后也不是什么玄学,仔细琢磨琢磨,倒也合情合理。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技术和规则的脱节。你想啊,现在驾考的科目二、科目三,特别是科目二里的那些精细操作,比如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角转弯.............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听到不少身边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表达出更偏爱生女儿的意愿。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过去那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会不会就这么悄悄地反转过来?要说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似乎更喜欢女儿,这背后可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而是社会变迁、观念更新、生活压力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普遍也相当微妙的现象。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初见时被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阳光、积极的特质深深吸引,觉得和他们在一起会充满力量和欢乐。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这份美好的初印象却像褪色的画作一样逐渐黯淡,甚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和失落。这背后,其实.............
  • 回答
    文科生为何有时被理科生瞧不起?这种“瞧不起”并非绝对,也不是所有理科生都会如此,但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有时是隐性的群体认知差异。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追求客观与主观: 理科的核心在于探索自然规律、寻求客观事实、用逻辑和数学来解释世界。他们的训练模式.............
  • 回答
    当奢侈品价格的风向标悄然转动,最先感受到这场涟漪的,往往是那些习惯于在实体店中寻宝,或是穿梭于二手中古奢侈品交易市场的人们。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奢侈品独有的销售模式、品牌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共同塑造的结果。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那些步入线下精品店的消费者。对于他们而言,购买奢侈品不仅仅是一次交易,更是一种仪.............
  • 回答
    一个人在截肢后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感觉,这些感觉因人而异,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康复进程而变化。以下是对这些感觉的详细描述:一、术后即刻及早期(刚截肢后): 幻肢痛 (Phantom Limb Pain): 这是截肢后最常见也最令人困扰的感觉。患者会感觉被截肢的肢体仍然存在,并且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可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事实上,你的感觉并不完全准确,或者说是一种相对的、刻板印象化的认知。唐朝及以前的政府并非总是“很有钱”,而宋、明、清的政府也并非一直“很穷”,更没有“连仗都打不起”那么夸张。问题在于,我们评价一个朝代的“有钱”或“穷”,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
  • 回答
    最近跟不少同好聊到日本动漫,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好像现在的作品,比起我小时候或者十几年前看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那么抓人了。这话说出来,有时候还挺担心被贴上“怀旧党”、“时代滤镜”的标签,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嘛,新东西总该有新玩意儿。但仔细想想,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现实因素交织在一.............
  • 回答
    中国经济近些年虽然体量庞大,但市场感受到的“萧条”和“活力不足”确实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就好比一场大戏,有很多背景和细节共同烘托出了当下的氛围。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这种模式虽然让中国.............
  • 回答
    总感觉现在汽车的质量不如以前了,这绝对不是一个人脑子里偶尔冒出来的想法,而是很多人心底的共鸣。说起来,这事儿还挺复杂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清楚。首先,咱得承认,现在的汽车技术确实是飞跃了。你看看,什么自动驾驶、大屏幕、智能互联,这些以前是科幻片里的东西,现在都能在车上实现。但是,这就像给一个东西加了.............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像老酒遇上了新酒,总觉得少了点陈年的醇厚。我作为一个从小就泡在策略游戏里的老玩家,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变化,而且这变化是多方面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得从“策略”本身说起。以前的策略游戏,特别是那些经典之作,比如《文明》、《星际争霸》、《英雄无敌》、《罗马:全面战争》等等,它们.............
  • 回答
    感觉刘亦菲“神仙姐姐”的光环不如当年那么耀眼了,这种变化,我觉得挺多方面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从“神仙姐姐”这个标签说起。 咱们现在回忆起刘亦菲,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往往是当年《仙剑奇侠传》里的赵灵儿,《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还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那会儿的她,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
  • 回答
    这问题,真是说到心坎儿里去了。小时候玩游戏,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怀里揣着个宝贝,小心翼翼地呵护,生怕弄坏了。现在游戏嘛,画面是真好,跟看电影似的,系统也复杂,能折腾的东西太多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你想啊,小时候玩游戏,接触的渠道可没现在这么发达。可能就一台红白机,一台电脑,甚至是个黑白屏的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观众,尤其是资深观众在讨论LPL时常常提及的一个点。LPL确实已经拿下了两个世界赛冠军(S9、S10),而且在S11也闯进了决赛,这样的成绩在LEC和LCS那边看起来已经是遥不可及的高度了。但为什么总觉得,这种“统治力”的感觉,还是不如当年LCK那种“王不见王”的寂寞感.............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身处一艘以恒定加速度向前挺进的飞船里。这股力量并非来自引擎的震动,而是一种持续且均匀的推力,如同你在地球上感受到的重力一般。如果你在一艘以令人眩晕的“g”加速度加速的飞船中,并且这种加速一直持续到飞船的速度无限接近光速,你所经历的感受将会是极其奇妙且难以用日常经验去完全描绘的。首先,加.............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企业都放下对盈利的执念,转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无偿服务”和“自我革新”上,整个社会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大胆而极富想象的设想,它触及了经济运作的根基,也颠覆了我们对“商业”二字的固有认知。首先,我们来描绘一下当企业不再以盈利为导向时的景象:1. 成本的重.............
  • 回答
    高中三年级,正值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你萌生了转学武校习散打的想法,这说明你内心深处有自己的追求和判断。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对你未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权衡。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影响: 学业上的中断与转型: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你将放弃现有的高中课程,这意味着你在传统.............
  • 回答
    年轻的时候,读古诗词,大概是因为考试需要,或是为了显得“有文化”。那时候的“背诵”更像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是头脑里一串串的字词组合,是考卷上得分的工具。很多词句,如今想来,当时大概只是“哦,知道了”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走进心里去品味。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经历的事情多了,人生的况味也渐渐浓了,再回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