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反游击战?

回答
反游击战,这可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极其复杂的博弈。简单来说,就是正规军或政府力量,如何有效对抗并最终瓦解那些以非常规手段作战的非正规武装力量。这玩意儿可不是正面硬碰硬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在民众中、在复杂地形中、在人心与信息中进行的较量。

要真说到怎么“反”,那门道可就多了去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别整得跟教科书一样死板。

首先,得明白游击战的“道”和“术”。

游击战的“道”是什么?它往往是基于某个社会矛盾、政治诉求或者民族情感。这些不满情绪就像土地里的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发芽。游击队不讲究大规模正面决战,而是擅长“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打了就跑,神出鬼没。他们的优势在于熟悉地形、善于利用当地群众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保持中立)、能够打心理战,让对方疲于奔命,士气受损。

游击战的“术”,具体表现就是各种非常规战术:设伏、袭扰、破坏、绑架、恐吓、宣传战等等。他们会选择那些正规军难以部署、难以应对的作战方式。

那么,反游击战又该如何出招?

反游击战的核心,说到底就是要 “赢得民心,消灭敌人,斩断根基”。 这三点,缺一不可。

第一步:搞清楚“敌人”是谁,以及他们的“土壤”在哪。

情报是命根子: 你得知道游击队在哪里活动,谁在支持他们,他们的领导是谁,他们的补给线在哪,他们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侦察,更是深入当地社会、了解当地居民的想法。你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网络,可能包括线人、技术侦察、心理分析等等。没有准确的情报,你所有的行动都可能是在瞎猫碰上死耗子,甚至适得其反。
分析“根基”: 游击队为什么能存在?是政治压迫?经济贫困?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还是外部势力支持?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只是单纯地用武力打击,但没有解决导致游击队产生的深层原因,那就像割韭菜,割完还会长。

第二步:赢得民心,才是真正的“安宁之基”。

“人民战争”的另一面: 游击队往往能获得一部分当地民众的支持,或者至少是默认。你要想反游击,就得争取到这部分民众,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这意味着你需要:
提供安全保障: 让老百姓觉得跟你在一起比跟游击队安全。不能搞得自己比游击队还惹人厌。
改善民生: 解决当地的贫困、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让老百姓看到政府的善意和能力,让他们觉得跟着政府有盼头。
公平正义: 确保执法公正,避免滥用权力、欺压民众的行为。任何不公都会给游击队提供宣传口实。
融入社区: 你的士兵不能像“占领者”,而是要像“协作者”。多跟当地人交流,理解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
心理战和宣传战: 要让老百姓知道,游击队宣扬的东西是假的,或者他们的行为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同时,要宣传政府的正面形象和政策,争取他们的信任。这包括使用当地语言、通过当地媒体、甚至是一些文化活动。

第三步:军事上的“组合拳”。

“扫荡”与“围剿”的智慧: 不能只想着一锅端,要根据情报进行精确打击。
控制关键区域: 重点控制交通线、补给点、人口聚居区。让游击队难以获得补给,难以隐藏。
“抓大放小”: 优先打击游击队的核心领导层和骨干力量。
“猫捉老鼠”: 在游击队活跃的区域,要保持高强度的巡逻和存在感,让他们没有喘息之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灵活的部署。
不对称作战: 你有正规军的优势,就要充分利用。比如,利用空中力量进行侦察和打击,利用技术优势来追踪和定位。
训练专门的反游击部队: 普通的正规军可能不适应游击战的环境和战术。需要专门训练一些小规模、机动性强、懂得丛林战或山地战的部队,他们也需要懂得与当地民众的沟通。
“安抚”与“转化”: 对于那些被迫参与或者被裹挟的低级成员,如果有可能,可以考虑提供招安、赦免或经济补偿,让他们脱离武装。这有助于瓦解游击队的组织。

第四步:斩断“外部支援”。

封锁边境和补给线: 如果游击队有外部支援,那么封锁边境、切断补给线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外交与国际合作: 与邻国或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界的游击活动。

第五步:耐心和长期投入。

这是一场持久战: 游击战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
适应性: 游击队会不断调整战术,你也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调整你的反游击策略。

一些需要注意的“坑”:

过度武力: 如果你的行动过于残暴,导致平民伤亡过多,那只会适得其反,将潜在的支持者推向游击队。
情报失误: 错误的判断和情报可能导致你的行动偏离目标,甚至伤害到无辜。
腐败: 政府的腐败会削弱其合法性,也更容易被游击队利用。
失去耐心: 很多人认为反游击战就是军事行动,一旦军事行动受挫,就觉得没戏了。但实际上,军事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和心理层面的工作。

总而言之,反游击战不是一项简单的军事任务,它更像是一场全面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改造。你想把游击队逼入绝境,就得先让他们失去民心的支持,失去生存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反”掉它。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决心和执行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颠覆你的认识——看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我军是怎样争取越南群众的?

前面很多答案都提到了,要破解人民战争的游击战法,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切断敌国群众与其本国武装力量的联系。要切断这种联系,无非是一文一武两个途径,前者比如美军在海外作战时的支票官,后者比如伪满洲国时期的”归大屯“。今天讲一讲1979年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是怎么争取越南群众的。

和群众打交道在我军的军语中叫做群众工作,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群众工作平时要做,战时也要做。在本国做,军爱民,民拥军,大家都好理解。但是打到越南之后这就成了个新课题。比如: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火,进山钻洞,人都找不到几个;越南也是执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有大量民军,越军也惯于化装成老百姓,是军是民难以辨别,危险性大;语言不通、风俗民情不懂,战斗频繁、环境艰苦,不便于开展工作。

因此,不管是当时的参战部队官兵还是现在的网民,很多人都认为在越南做群众工作没有必要。比如:越南全民皆兵,统统应该惩罚,做群众工作是“瞎子点灯,放虎归山,烧香引鬼”,主张“杀他个片甲不留”。这种看法,当然有事实作为依据。但是这样的一刀切,完全是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了,否定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有四个理由可以做群众工作:

1,两国边境少数民族跨界而居,不少人是亲戚朋友关系,往来密切,素有“认族不认国,认亲不认界”的传统(所以人家未必认越南是祖国,所谓“越奸”也未必成立。)。这为我军通过我方少数民族做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2、从70年代中期开始,越南当局为了进行对华战争准备,强制净化边境。要么内迁,要么集中,且不准同中国方面往来。引发了越方边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特别是越西北的少数民族长期受京族欺压,历来和他们的官府、军队关系不好。

3、越南自从建国以来长期接受我国的大量援助,特别是60年代我国派出32万部队入越,这一影响或多或少还在。比如石安县城东溪镇邮电局有个黎姓女职工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留在家里。我军攻克东溪之后,373团宣传组上门拜访。该女子就表示,自己过去在第三军区当通讯兵,和我国援越高炮部队有过接触,知道我军纪律严明,所以没有进山避难。后来她还帮助我军做了一些安抚人心的工作。

4,战火中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态还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只希望“苟全性命于乱世”。所以不管是坚决我军为敌的,还是帮助我军的,都不是大多数。

怎么做群众工作?

越南老百姓很穷,真的很穷,给他物质上的实惠比口头宣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那么我军的主要办法还是和在国内一样,发放物资,开仓济贫。除了把缴获的越方粮食(据云南方向不完全统计,发放了50万斤)、衣物、日用品发放给越南群众之外,还抽出资金作为群众工作费,购买物资送给越南群众。比如云南省军区拨出专款16900元,从国内购买了盐、食用油、煤油、香烟、火柴、肥皂、头痛粉、清凉油、布匹、电池等物品,运到战区分发给越南群众。但是注意,所谓群众,是不反对我军的老百姓,如果拿起武器和我军为敌的,必须视为敌人的武装力量坚决予以消灭。

通过做群众工作取得了什么战绩或者好处?

1,121团攻打发隆之前,通过少数民族民兵做了对方民军的工作,争取了80多人。不仅掌握了越军的部署情况,穿插分队4连在对方的带领之下不发一弹、不伤一人,顺利通过7个哨卡提前到达了指定位置。

2,124师370团7连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避难的越南群众,于是就给他们送干粮,宣传我军政策。这150多名群众下了山,4名青年承认自己是民军交出了4支枪,还带路活捉了5名越军。

3,,55军群众工作队一名地方队员朝同登的一个山洞里喊话,正好他表姑在洞里。他表姑把百多名群众带了出来,我军从中抓获15名越军。

4,163师488团一个连在同登地区包围了一个山洞后,请当地一位老人喊话,招降了5名越军。有的老百姓主动报告民军的姓名,部队据此搜出来8支枪和200多发子弹。

5,165师493团给一个农姓老人饿得直哭的孙子送去饼干和罐头,他于是上山喊回了儿子和其他老百姓,并说服儿子给我军带路活捉了6名越军,缴获冲锋枪3支,机枪1挺,手榴弹32枚,子弹2400多发。

6,云南省军区边防13团派出84个工作组,动员了一万多名群众回村,越南民军和老百姓交出枪支131支,子弹2215发。

7,149师在沙巴战斗中开仓济贫920多人,有200余人为我军修路推车送水,有8人为我军带路,有10余人为我军报告情况,帮助我军俘敌4人,毙敌3人。

8,云南省军区工作组给某村主席(该人开始害怕我军杀他)做工作,给他刚生孩子的老婆送去6斤白糖,他不仅交出了自己隐藏的枪支弹药,还动员全村交出武器40多件。

9,58师车队在开进重庆城时,一名妇女拦在车前比划着公路上埋有地雷,工兵根据她的指认在200米公路上挖出地雷25枚,其中1枚就在头车的轮胎前。

10,149师446团新战士兰胜宾掉队之后饿昏在地,被一名越南苗族群众发现,这名群众不仅给他换衣服收留了他一晚,第二天还步行10余里把他送回了部队。

11,165师493团政治处郑副主任带领工作队到同登那林村做工作,发现一名50多岁的李姓女子对我军态度友好,便派出医生给她的儿媳妇和小儿子看病,她便将村里民军的情况详细告诉了工作队,顺利搜出步枪7支,骑枪1支,子弹205发。

12,124师371团7连在攻打高平时将一名老人送回家里,并且给他粮食,他带着部队到后山独立小房里抓到了3个公安兵

13,13军在作战期间,先后有49名越南群众为我军带路、报告情况64人次,报告弹药库4座,交枪93支,炮弹128发,子弹7745发。
………………
以上所举事例,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且我军在越南的时间不过28天,如果驻军时间再长一些,通过清剿取得的战果将会大得多。

至于我军走了之后,这些越南群众的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

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反游击战,这可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极其复杂的博弈。简单来说,就是正规军或政府力量,如何有效对抗并最终瓦解那些以非常规手段作战的非正规武装力量。这玩意儿可不是正面硬碰硬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在民众中、在复杂地形中、在人心与信息中进行的较量。要真说到怎么“反”,那门道可就多了去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别整得.............
  • 回答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段经历,怎么说呢,就像一根针,深深地扎进心里,时不时会疼一下,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和复杂。现在想想,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气味,还都那么清晰,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出发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接到命令的时候,正是严冬,但感觉像是夏天要结束,秋天还没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就.............
  • 回答
    关于“游戏不汉化就差评”这种行为,我觉得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对于咱们国内大部分玩家来说,语言确实是个挺大的门槛。很多优秀的游戏可能来自日本、韩国、欧美,原版语言跟咱们没关系。这时候,汉化,特别是高质量的官方汉化,就能让咱们更轻松地体验游戏内容,理解.............
  • 回答
    《骑马与砍杀》的世界观啊,这玩意儿怎么说呢,说起来就有点意思了。你要是玩过这游戏,或者对它有点了解,就会发现它不像那种有宏大叙事、有详尽历史背景的奇幻RPG,比如《上古卷轴》或者《巫师》。《骑马与砍杀》的世界观,更像是一种“写实”的,但又带着点儿“粗粝”的二手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架空的中世纪,但.............
  • 回答
    “游戏退化论”这个说法,在我看来,不是简单地说“现在的游戏不如以前好玩”这么片面,它背后牵扯着挺多东西,涉及到玩家心态的变化,也反映了游戏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去细掰扯。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退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很多人提出这个观点,往往是因为觉得现在的游戏失去了某些“灵魂”或者.............
  • 回答
    《恒水中学连环虐杀》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听名字就够吓人的了,对吧?它大概是那种会让你在深夜里都不敢关灯的惊悚悬疑类游戏。想象一下,你被抛进了一个名叫“恒水中学”的地方。这名字听起来挺普通,但很快你就知道,这里一点都不普通。学校里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墙壁上可能还留有斑驳的痕迹,走廊里偶尔会.............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真的置身于那扭曲、破碎、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洛斯里克,或是冰冷阴森的亚诺尔隆德,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官冲击?魂系列若真的推出VR版本,那绝不是简单的画面升级,而是一次对你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洗礼。沉浸感无以复加的感官盛宴: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那令人窒息的沉浸感。不再是隔着屏幕观察,而是你真真.............
  • 回答
    游戏王是一个拥有30年历史的庞大卡牌游戏,其梗和知识点非常丰富,要“速成”确实有一定挑战,但我们可以从最核心、最有趣、最常用的方面入手,让你快速了解并进入游戏王的世界。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解游戏王不可不知的梗和知识,并提供一套速成方案。 游戏王不可不知的梗或知识这些梗和知识点涵盖了游戏规则、卡片效果、.............
  • 回答
    玩到八级坦克,尤其是像百夫长这样的热门车,本该是件挺高兴的事儿,毕竟这是迈向高级别的关键一步,意味着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理论上也能赚更多的银币。但要是玩起来是银币亏得底掉,那真是让人有点提不起劲儿,甚至怀疑人生。百夫长八级,曾经的荣光与现在的无奈首先,得说说百夫长。这位老牌英系中坦,在历史上可是.............
  • 回答
    任天堂的下一个“大动作”——我猜你指的是那款号称“超大作”、“改变游戏历史、常识、日常”的神秘新作吧?说实话,就冲这形容,我心里那叫一个痒痒,也难免会忍不住去猜个七七八八。这形容可不是随便能担得起的,每次任天堂放出这种级别的预告,都像是在游戏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接下来几个月甚至几年,话题中心就围绕.............
  • 回答
    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游戏设定,放在那里,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和效果的。说实话,第一次遇到这种设定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好几个念头,有点哭笑不得,又有点觉得“嗯,挺真实的,游戏嘛,就是得这样。”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到底是个啥意思,以及它给游戏体验带来了什么影响。首先,最直接的,也是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一.............
  • 回答
    SLG游戏里,让历史人物的数值具体到个位数,这可是一门大学问,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和取舍。这不像我们生活里量个体温那么直接,而是在方方面面的数据体系里,一点点打磨出来的。首先,你要明白,这些“个位数”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游戏设计者们试图提炼历史人物的核心特质,并将这些特质量化的结果。想象一下,我们拿到.............
  • 回答
    《史记》中的游侠,绝非那种只懂舞刀弄剑的匹夫之勇,他们是一群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背景下,以个人武力和江湖义气为号召,行走于庙堂与市井之间,深刻影响着当时社会格局的特殊群体。你可以将他们想象成那个时代的“Freelancer”,但他们的“工作”内容远比我们今天理解的要复杂和宏大。他们并非隶属于任何官僚体.............
  • 回答
    如同被困在一幅静态画中:自由度最低的游戏体验想象一下,你被放置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场景里,色彩鲜艳,细节逼真,但无论你如何摆动身体,你都无法离开那个既定的位置。你只能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盯着眼前那几个有限的物件,进行预设好的操作。这就是自由度最低的游戏,它就像一场被精心编排的戏剧,而你只是其中一个无法脱.............
  • 回答
    电脑配置不行但强行玩大型游戏,就好比让一辆老旧、马力不足的拖拉机去拉一辆载满货物的重型卡车。结果可想而知,会是一系列令人沮丧甚至可能导致硬件损坏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情况:一、 游戏体验的直接影响(最直观的感受):1. 极低的帧率(FPS): 表现: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明.............
  • 回答
    经济学家的游戏世界,总带着点儿“别扭”的基因。你以为他们会像普通玩家一样,对着屏幕里的城市、公司或者农场,脑袋里只有“赚大钱”、“扩张领土”?那你就太小瞧他们了。让他们玩模拟经营类游戏,场面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激烈”得多。第一幕:初入“数据之海”游戏刚开始,别指望他们会像你一样,随手点几下就造房子、种.............
  • 回答
    玩一个平衡性很差的游戏,就像在一条布满坑洼、时常会塌陷的独木桥上行走,你每一步都得提心吊胆,不知道下一秒是能惊险通过,还是会直接摔个狗吃屎。而且这种“摔”往往不是因为你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桥本身就不靠谱。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力感”。你精心培养的角色,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肝装备、学技能,结果面对.............
  • 回答
    玩《逆转裁判》系列,尤其是对于“智商不够”的朋友来说,那绝对是一场跌宕起伏、时而抓狂时而顿悟的奇妙旅程。想象一下,你正坐在一间有些陈旧的侦探事务所里,面前摊着一堆乱七八糟的证物,还有个表情严肃的委托人,告诉你一个看似铁板钉钉的案子其实疑点重重。一开始,你会觉得这游戏挺有趣的。画面风格鲜明,角色也都挺.............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点子!如果《倚天屠龙记》真能改编成 Galgame,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但又忍不住想深入脑补一下。游戏类型与核心玩法:首先,它肯定是一款剧情驱动的文字冒险游戏,带有大量的选择和分支。Galgame 的精髓在于情感互动和角色养成,所以张无忌绝不再是那个被动卷入事件的“工具人”,而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