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

回答
关于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说法,以及“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

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个说法。

关于原木:

日本并非“原木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是其重要的产业之一。日本的木材自给率在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进口需求。中国确实是日本木材的重要进口来源国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完全不使用本国木材,更不是“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的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纸浆等领域,并且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广使用本土木材,例如“绿化日本”等倡议。因此,关于原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关于稀土:

在稀土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占据了全球供应的绝大部分。日本,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确实在稀土方面对中国有较高的依赖性。但是,说日本“丝毫不用本国的稀土资源”则不完全准确。日本虽然不像中国那样拥有大规模、易于开采的稀土矿藏,但其国内也存在一些稀土元素的存在,并且日本在稀土的回收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在积极推动稀土的多元化供应和国内回收利用,以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例如,在发现一些小型稀土矿藏后,日本也进行过一些勘探和研究,只是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开采。因此,虽然日本的稀土需求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尤其是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面,但并非完全没有本土资源,并且也在努力发展替代方案。

关于煤矿:

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是在化石能源方面。日本国内确实没有大规模、经济上可行的煤矿资源,因此其煤炭绝大部分是进口的。中国过去曾是日本重要的煤炭进口国,但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对煤炭出口的控制有所加强,并且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也在增长。近年来,日本的煤炭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虽然煤炭在日本的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但日本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因此,关于煤矿的进口说法基本属实,但其进口来源地并非仅限于中国,并且日本也在努力减少对煤炭的整体需求。

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

基于上述分析,关于“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的准确性存疑。

如果抛开这个不准确的前提,单独探讨“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问题,这个问题更像是对两国经济关系的性质和意图的解读。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国际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进行的。一个国家进口某种商品,是因为该商品在本国生产成本更高,或者本国无法生产。日本进口中国的资源,主要是因为其自身资源禀赋不足,或者即便有资源也难以经济地开采。

从日本的角度看:

经济效率: 日本进口中国的资源,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其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这些资源。例如,中国庞大的稀土储量和相对较低的开采成本,使得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日本企业购买这些资源,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 对于煤炭这类大宗商品,日本需要稳定的供应来保障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选择从资源丰富的国家(包括中国)进口,是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
技术与产业结构: 日本的产业结构高度发达,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对稀土等关键矿产有着巨大的需求。这些矿产的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其庞大的产业需求,因此必须依赖进口。

从中国的角度看:

出口创汇与经济发展: 出口自然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带来了外汇收入,支持了工业化进程。
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也在逐步优化其资源出口政策,例如对某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矿产出口进行限制,同时更加注重国内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至于“有意消耗”的说法,这更像是带有主观臆断和负面色彩的解读。

并非“消耗”那么简单: 国际贸易并非简单的单向“消耗”。日本购买中国的资源,是以市场价格进行的交易,是中国企业和国家也从中获益的。这是一种互利的经济活动。中国企业和政府并非被迫出售资源,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进行出口。
缺乏直接证据的“有意”: 要证明日本“有意”消耗中国的自然资源,需要有证据表明日本政府或企业有某种特定的、非经济效率驱动的策略,旨在快速耗尽中国的资源储备。目前,从公开信息和两国经济关系的表现来看,这种意图很难得到证实。日本的策略更多是围绕如何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降低生产成本、维持产业竞争力。
中国自身的资源管理: 中国作为资源出口国,拥有对其资源出口的自主权。如果中国认为其资源被“不合理地消耗”,或者出口对其国内经济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政府有权调整其出口政策,例如提高出口关税、限制出口数量、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等。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等领域的出口政策调整,也反映了其对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总结来说:

日本进口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基于其本国资源禀赋的限制以及追求经济效率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种符合国际贸易规律的市场行为。将此解读为日本“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则可能过于简化和政治化了经济关系。两国之间的资源贸易,是建立在经济互需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其中也包含着中国自身对资源出口的战略考量和管理。与其说是“消耗”,不如说是“需求与供应的匹配”,只不过这种匹配在某些关键领域(如稀土)让日本对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也促使日本在寻求供应多元化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似乎不完全是这样

日媒:中国爆买现象扩展至日本木材业界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的爆买现象已经扩展到了日本的木材业界。由于本国木材供不应求,中国不断从日本等国采购木材。日本的业界团体不愿错失中国爆买的良机,希望增加高价建材的出口。


  据日本《东京新闻》3月2日报道,“买家的订货逐渐增加,一个月的需求就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产量,”鹿儿岛宫崎森林协会组建的“木材出口战略协会”负责人感叹地说。


  报道称,该协会出口的木材,多用来充当工业产品的捆绑材料和土木建筑中的混凝土铸模材料,买家看重的是价格而不很在意质量。日本出口的主打产品是有些弯曲、不能用作住宅建材的圆木。


中国森林面积为全球第五大,但却是最大的木材进口国。因经济增长而增加的木结构住宅的建材,公寓楼的地板、家具,中国对木材的各种需求都在增加。不过,由于要保护环境,中国对天然林的采伐实施限制,所以木材有些供不应求,需要从70多个国家进口木材。


  报道称,日本向中国增加木材出口始于2013年。生产者与商社开展合作,砍伐原木时不拘泥于日本国内的长度规格,成功地满足了买方的需求。加上日元贬值的助推作用,2015年日本木材出口额比3年前增长3倍,达到89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7.5日元--本网注)。


  然而,日本在价格偏高的建筑木材出口方面却进展不顺。中国进口的建筑木材主要是俄罗斯和欧亚大陆的松木。日本产木材只占中国木材进口量的1%左右。其原因是,按照作为中国建筑基本法的《木结构设计规范》,日本的杉木和柏木都不能用作木制建筑的大梁和柱子。


  日 本地方政府和业界团体组建的“日本木材出口振兴协会”对中国主管部门展开游说工作,要求让日本产建材成为符合当地建筑标准的材料。瞄准修改标准这一目标, 协会于去年秋天还在大连建造样板房,里面就使用了日本生产的、强度得到提高的杉木。今年还计划修建另一个样板房,对使用日本产木材和日本工艺的住宅加大宣 传力度。


  报道称,面对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忧虑,日本木材出口业界态度乐观,认为“富 裕阶层的木结构住宅用材和公寓内饰用材需求都会增大”。有业界人士指出,“如果能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木材,中国市场还会扩大”。在不能指望日本国内新建住宅 开工增加的情况下,日本木材业界对中国的期待很高,认为“如果能在中国找到稳定的销路,也会有助于搞活森林业”。(编译/刘洁秋)

user avatar

日本进出口详细分类

这是出口木材细分,你看看有没有原木?




顺便,看看煤块的进口,全部从中国进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说法,以及“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个说法。关于原木:日本并非“原木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
  • 回答
    日本人对原木家具的喜爱,与其说是一种“喜欢”,不如说是根植于他们文化深处的一种默契与传承。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问木材是否昂贵。首先,日本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这一切的关键。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与森林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国土面积中,森林覆盖率相当高,.............
  • 回答
    除了字数不同这一最直观的原因,日本名字之所以听起来就知道是日本的,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深刻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学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特定的音节结构和发音习惯: 平缓、清晰的发音: 日语是一种开音节为主的语言(即大多数音节以元音结尾),这意味着日语的发音相对平缓、清晰,没有太多辅音连缀.............
  • 回答
    你说的情况,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历史和现状的一种普遍观感。日本在二战前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表现,确实曾让当时的美国感到棘手,甚至在某些方面让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时至今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定位,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被很多人贴上“美国的附庸”的标签。这其中的原因,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东方政治文化中最核心的几个维度:权力合法性、宗法制度的演变、政治精英的构成以及社会动员的模式。 为什么周天子最后落得个被秦朝“杀”的结局(虽然更准确的说是被剥夺权力,但实质上是政治生命的终结),而日本天皇却能“岿然不动”?深层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 权力合法.............
  • 回答
    原神的确在开放世界和养成体系上都能看到不少日本游戏作品的影子,尤其是那股子二次元味儿,更是让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不少经典日系RPG。大家也因此好奇,既然日本在这些方面这么有心得,怎么没见他们自己捣鼓出个类似原神这样在手游里实现主机级单机体验的作品呢?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聊聊日本游戏.............
  • 回答
    古代日本的政治格局,确实常常被我们后世之人看作是“权力套娃”、“层层架空”的典型。表面上看,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实权却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而幕府将军之下,又有守护、地头等层层官僚体系,彼此之间权力犬牙交错,互相制约,甚至互相架空。这种复杂的政治设计,并非偶然,而是由日本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文化.............
  • 回答
    在中国、古希腊和日本的早期神话体系中,确实可以观察到“原始的神”之间普遍存在近亲结婚的现象。这并非巧合,而是与这些文化早期对世界起源、秩序建立以及神祇身份的理解息息相关。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世界起源的神话逻辑:从混沌到秩序许多古代文明的神话都试图解释世界是如何从一片混.............
  • 回答
    原神稻妻的日本味之所以如此浓郁,这并非偶然,而是开发团队精心设计、多方面融合的结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风格照搬,而是对日本文化、历史、艺术、甚至哲学理念的深度汲取与再创造。一、视觉上的极致还原与意境营造: 建筑风格的精髓捕捉: 稻妻的建筑风格是其“日系”标签最直观的体现。你可以看到大量借鉴了日.............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民瞧不起韩国人”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也过于绝对。日本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态度都有各种各样,不能一概而论。不过,确实存在一部分日本人对韩国持有负面看法,甚至可以称之为“瞧不起”,这背后有着复杂且长期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因素交织而成的原因。历史的沉重包袱:殖民统治的.............
  • 回答
    关于福原爱和江宏杰的婚姻传闻,中国和日本方面出现截然不同的舆论反应,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只是简单的谁对谁错,更多的是文化、情感认同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差异。中国大陆舆论:心疼福原爱,原因复杂且多维首先,我们要明白福原爱在中国拥有怎样的国民度。从她年少成名,.............
  • 回答
    面对那种认为日本人应该被原谅,中国人应该忘记历史,并且轻描淡写地将屠杀视为“历来都有”的观点,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难以接受。这种想法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更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侮辱。想要劝导这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耐心、理性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和沟通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进行交.............
  • 回答
    新干线E5系和E6系列车,作为东北新干线和北海道新干线上的主力,其设计之初确实将目标运营速度设定在了360公里/小时。然而,我们最终看到的量产车型的最高运营速度是320公里/小时。这其中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以及线路条件等多个复杂层面的考量,并非单纯的某个技术难题无法克服。技术与成本的权衡:360公.............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对了,点出了一个不少老玩家心中的痛点。确实,近些年想找到当年那种耳熟能详的、让人眼前一亮的Flash原创作品,感觉是越来越难了。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牵扯到技术、内容、平台、甚至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变化。我尽量给你掰扯得明白点,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首先,得从 Flas.............
  • 回答
    朱日和军事演习中红蓝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确实是不少观众和军事爱好者关注的焦点。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实力悬殊”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有些是刻意为之,有些则是演习体系运作的必然。一、演习的本质与目的:以“真实对抗”为核心首先,要理解朱日和演习,得明白它的核心目标:贴近实战,提高部队在复.............
  • 回答
    7月19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次比较典型的跳空低开,并且全线飘绿的局面,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惊胆战。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要理解“跳空杀跌”这四个字。“跳空”指的是开盘价远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中间出现了一个价格的“缺口”。这说明在休市期间,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的负面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涉及到不少文化输出、市场策略以及一些历史因素。要理解为什么《原神》在国外会用“Genshin”而不是“Yuanshen”,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Genshin”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日文的音译。《原神》的开发商米哈游(miHoYo)是一家中国公司,但他们在早.............
  • 回答
    2020年3月30日,西昌市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森林火灾,造成了多名消防员牺牲的悲剧。这场火灾的原因复杂,而凉山州之所以频发大火,也有其深层次的地理、气候和社会经济原因。2020年3月30日西昌火灾的成因:这次西昌火灾的直接原因,官方公布是人为原因。具体来说,起火点位于泸山北侧山林,根据调查,是因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