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给美国钞票、给非洲巨额援助,没钱搞好国内民生。”这已经是一个老老被提及的话题了。
随着雅安地震的发生,微博中又出现了网民甚至名流对此话的提及,反正,政府有钱,对吧。
不过这句话,说实在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反驳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要么没学过经济,要么经济没学好,在这里,我还得再解释解释。
所谓“有钱给非洲,怎么不把这钱用在国内民生”这一类别的话,看起来挺合理、挺有道理,然而实际上是偷梁换柱、混淆了概念。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伪命题,是不可能实现的。什么,为什么援助非洲的钱不能用在国内民生上,不都是钱吗?
是钱没错,但这钱是不一样的,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在现行的中国货币政策中,外币,比如美元是不能在国内自由流通的,它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才能够使用。这部分用于兑换而额外被印制出来的人民币,叫作货币占款。
比如说,一个中国商人在美国做生意,赚了一万美元回国,那么当他把一万美元带回国的时候,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将这一万美元冻结起来,由央行保管,同时发行等价的六万人民币给于那位商人。
对于商人来说,他不亏,无非是钱由美元变成人民币罢了,下次出国做生意,照样可以用人民币换回美元。
而央行,也不亏,冻结了一万美元于国外,内部则发行六万人民币对等。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一种信用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当它得到社会认同,可以等价交换的时候,它就具备价值属性。
人民币,即央行发行的货币,它的含义是央行对国民的一种欠债。我们知道,货币符号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实物才有价值。黄金白银,甚至任何东西都有它自身的价值,纸币,自身的价值唯有纸张和染料的价值罢了。
但是政府与央行的出现,推行了虚拟的等价信用符号,也就是货币。
在货币诞生之初,银行通过收取大家手里的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比如黄金白银,然后给你货币,对你说:这种纸,是一种我向你借黄金白银的凭证,你拿着它,以后可以来取回黄金白银。由于这种纸确实可以从银行取出黄金白银,于是人民就直接开始用它交易了——瞧,这纸是银行欠我的黄金白银,你需要的话自己去取好了。于是货币就诞生了。
纸币,就是央行对全民的欠债!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人民币是中国央行的欠债凭证,美元则是美国“央行”的欠债凭证,实际上美国只有银行联盟性质的组织,并没有央行。
那么中国央行截下了本应进入国内的一万美元,转而发行六万人民币给商人的意思就是,原本商人拿着美国的欠债凭证,现在换成中国央行的欠债凭证了,而中国央行手中,又拿着美国的欠债凭证——这是一条线的。
那么,中国央行,或者说政府拿着这个凭证有什么用呢。
少量持有是有利的,因为有底气啊,不怕国际金融大鳄对我国进行阻击。但大量持有,就有些犯傻了,预防大鳄等意外情况,一万亿早就足够了,现在中国手里拿着三万亿美元外汇,同时对内发行了十八万亿人民币占款,这是有害的。
与其拿着外汇发霉,不如用出去。
于是援非计划出现了。
援非,通常是提供有息或者无息的美元贷款给非洲国家。当然这决对不是无偿,中国老大哥给你说了,咱俩关系好才借给你的,你有那啥石油啊、矿藏啊要开发,是不是优先考虑一下中国老大哥?
于是手中的美国欠债凭证一转手,给非洲国家了,同时,非洲又与中国签订了另一个欠债协议。某某年某月某日,非洲某国从中国手中借到了美国对外的信用欠债,多少时间后把美国的信用欠债还给中国,同时那些资源优先考虑友好的中国。
美国、中国、非洲这就构成了两条线的债务关系。
美国——中国:无!
美国——非洲:美国信用欠债!
非洲——中国:协议上的借贷关系!
以上属于国际收支领域。
而中国,发行了人民币,所以有自己的信用欠债!
这时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没有,国家与国家关于信用欠债的交换,比如人民币兑换美元、兑换日元,央行与央行之间的金融协议,叫作国际收支。而把信用欠债(别国的货币)借来借去,形成现实中的欠债关系,则是协议上的赊借关系。
中国的援非以及购买美国国债,都是从国际收支向着现实债务转变。
而借给非洲国家的钱,真的可以用于国内民生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中国借给非洲的是美元,而且是已经兑换过人民币,对内是不存在,对外是存在于国际收支中的货币。压根没法进入国界。它是央行与央行之间的债务联系 。
而用于国内民生的钱,必须产生于国内,必须是央行对内的债务关系。也就是只有财政收入可以用于国内民生。
打一个比方:中国很穷,没钱。
这里的没钱指的是中国央行在国际中没钱。在国内,央行会没钱?
这时,如果日本大方,给中国(央行)贷款,那么这些贷款只能在国际中使用,可以拿着从日本赊借来的日元购买各种所需的战略物资,但对内,呵呵,那些日元是没法使用的。
一旦商人带着美元来到国界,进入国界,就由人民币发挥作用,美元被冻结在国界线上。
事实上所有美元外汇,都已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了国内,继续在商人的手中。而美元,则是短暂的失踪了。
这些失踪的美元价值以人民币的身份在国内流动,试问如何再度让这失踪的美元重新出现并要求它参与民生呢,难道要它分身?
变成双份?
包括最高的答案都没有说明白所谓【对外援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对外援助】
首先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所谓"援助"并不是白送钱给其他国家!从马歇尔计划以来,所谓的“国际援助”,绝大部分是贷款,主要是低息或者无息贷款,而不是我们印象里援助灾区那种免费发钱发物。
这些贷款及利息怎么偿还呢?有钱的自然要还钱,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大款不会“援助”能还得起钱的国家(那些国家只能申请世行、IMF、地区发展银行、以及各国银行等银行商业化的贷款)。那些还不起钱的国家怎么办呢,他们用来偿还“援助”款的就是矿山开采权、土地使用权、港口铁路管理权这些了,对于大款来说这里面的利润比偿本还利要划算得多,越还不起本利的国家,大款们越欢迎。这是其一。
其二,这些“援助”款用来干嘛了,多是用来跟“援助”国本国的企业签订合同搞建设了(除了被援助对象政府贪污掉的部分),相当于左手交右手,不管是中字头的企业还是各国的类似企业,都是这么搞,帮助发展本国企业促进就业还得了上面说的利润丰厚的经营机会,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中国在非洲相对成功,“援助”的效果好些?因为这些左手交右手的买卖中受援国账面上欠的钱等同于各项目的成本,在所有大款中中国人工最便宜成本最低,同样质量的“援助”受援国账面上欠的钱最少,同时要求的政治回报又低,自然受各亚非拉穷国欢迎。那些直接“援助条道路”、“援助个港口”甚至帮助训练军队的“援助”,理论上都是这个道理,不过在账面上走一圈都省了而已。
另外就是政治回报,从不计成本的几十年前到现在,相对于经济回报来说中国收到的政治回报都是稳定且丰厚的(对某流氓国家除外),美国战后对欧洲的援助收到了巨大的政治利益,而在其他地方则好坏参半,现在这方面模式已经很成熟稳定,不再多言。
综上,所谓“援助”,不是显阔充大款,而全部是高风险但高利润的好买卖,有机会要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
【为什么不能用来补贴农村?】
第一条很多答案提到了:对外援助是外汇,外汇不能用在国内,而且大部分的外汇其实对应着国内市场的人民币,多一美金外汇就多了几块钱人民币的国内供应,这笔钱已经变相变成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即便可以直接”补贴农村“,也等于是印人民币发福利,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是不可行的。
更重要的一点,现在政府补贴农村(主要讲贫困地区)的政策远远好于那些对外的“援助”,大笔不用还的财政补贴,各种低息免息贷款政策随时都有,落后地区缺的根本不是钱,而是用资本创造财富的能力。换句话说,对外“援助”这些钱,即便能花在补贴农村上,也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