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回答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一部承载了无数期待的电影,它肩负着重启这个宏大宇宙的重任,并且要连接起一代人的回忆与新一代观众的兴趣。作为距离《绝地归来》上映32年后的作品,影片的出现本身就极具话题性。那么,它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首先,从最直观的观感来说,《原力觉醒》在视觉特效和场面调度上无疑是令人惊艳的。J.J. Abrams作为导演,成功地将星球大战系列标志性的太空战斗、爆能枪对射以及光剑决斗重新赋予了新的活力。新一代的飞船设计,比如黑色风暴兵的X翼战机,以及第一秩序的巨型战舰,都很有辨识度。新角色们,特别是黛西·雷德里饰演的蕾伊和约翰·波耶加饰演的芬恩,他们的出场都非常有个人魅力。蕾伊的生存能力和纯真善良,芬恩从暴风兵到反抗军的转变,都为故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波·达默龙,则将飞行员的英勇和一丝痞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存在感很强。

反派方面,亚当·德赖弗饰演的凯洛·伦无疑是影片中最具争议也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他身上混合着愤怒、迷茫和黑暗原力的诱惑,这种复杂的内心挣扎让这个角色脱离了纯粹的“坏人”形象,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他的光剑造型也够独特,破坏力十足。而安迪·瑟金斯饰演的斯诺克,虽然戏份不多,但作为第一秩序的神秘领袖,他的存在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未知的恐惧感。

当然,提到《原力觉醒》,就不能不提老角色的回归。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韩·索罗,凯丽·费雪饰演的莱娅公主,以及马克·哈米尔饰演的卢克·天行者,他们的出现瞬间点燃了老粉丝的热情。看到韩·索罗再次驾驶千年隼号,与丘巴卡并肩作战,那种熟悉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卡里森·福特的表演依旧到位,他将韩·索罗的沧桑和不变的义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莱娅公主虽然出场不多,但她的领导风范依旧,是反抗军的精神支柱。而卢克·天行者的“缺席”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然而,《原力觉醒》也并非完美无瑕。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其叙事结构和情节设计。许多评论认为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致敬”《新希望》,甚至可以说是“翻拍”了《新希望》。新死星“弑星者”的设定,以及摧毁它的方式,都与原版中的死星如出一辙。新角色蕾伊的能力似乎过于强大,她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许多技能,比如驾驶千年隼、理解语言甚至与凯洛·伦进行光剑对决,这种“玛丽苏”式的设定引起了一些质疑。反派第一秩序的强大,以及新共和国的衰弱,也让观众对这个新时代宇宙的格局感到困惑。

此外,影片对旧角色的处理也并非所有人都满意。韩·索罗的牺牲,虽然在情感上很有冲击力,但也让一些观众感到他最后的结局过于悲壮和仓促。一些观众也觉得,影片在老角色和新角色之间的平衡上,似乎更倾向于让老角色为新角色铺路,但又没能完全“交接”好。

总的来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一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

优点方面:

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 极具吸引力,重启了星球大战的动作美学。
新角色的塑造: 蕾伊和芬恩的魅力十足,为宇宙注入了新生命。凯洛·伦更是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复杂反派。
老角色的回归: 唤起了无数老粉丝的情感共鸣,他们的出现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重启的勇气: 敢于在时隔多年后重新启动一个如此重要的系列,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缺点方面:

叙事上的相似性过高: 对《新希望》的致敬甚至模仿痕迹过重,缺乏足够的原创性。
情节设计的简单化: 一些情节发展显得过于便利,缺乏深度。
新共和国的描绘模糊: 使得第一秩序的崛起显得有些突兀。
对老角色的处理: 部分安排可能未能让所有粉丝满意。

因此,《原力觉醒》更像是一次成功的“重启”,它成功地将《星球大战》这个IP重新拉回了主流视线,并且成功吸引了新一代的观众。它是一张充满希望的“序曲”,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也留下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但绝对是一部让无数“星战迷”重拾热情的作品。它是一次充满怀旧的冒险,也是一次对未来的大胆尝试,其意义远不止于一部电影本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部电影不能被单独的拉出来看,这是《星球大战》,在39年前彻底改变了电影业的《星球大战》。在此之前,科幻片一直是个二流题材(唯一例外大概是《2001太空漫游》),然而《星球大战》的奇迹,不仅将科幻片抬升到了好莱坞一流题材的水准,更是把所有电影的票房天花板抬高了一个数量级。由它开创的特效时代,以及超大成本投入及对票房的疯狂追逐,完全改变了好莱坞的面貌。


而在电影观众看来,《星球大战》更是颠覆性的体验。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有魔力!原作的剧本的确很用心,一个生动的幻想世界,令人神往的在宇宙深处探险的背景和每个人都想象过的太空大战,配以日本武士元素的绝地武士和光剑打斗,各种有趣生物参与其中。再以传统的家庭、亲情、伦理作为剧情框架,全方位刷新了当时每个人的视听观念。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星球大战就是他们的童年。今天的这部《原力觉醒》,光剑的嗡嗡声,千年隼号的超光速飞行,三位老主角多年之后的亮相,还有无数细节,都能刺激这批粉丝的神经,唤醒尘封几十年的童年记忆。欧美无数当红大牌也不例外,都以能在本片中客串为荣,来唤回童年的美好。最佳例子就是007,演了个暴风兵(被女主用原力控制放她走了的那个),但是风骚的走姿和丢枪的动作表明了他还是非常想刷存在感。


这样的体验,是我们这些没有在当年亲历的非粉丝不可复制的。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战是1999年的前传1,在前传3上映后我补了正传老三部。在今天看来,看着那些木偶特效确实比较尴尬,毕竟那是前一个工业时代。而且平心而论,卢卡斯作为编剧具有如此不可抵挡的创造力,而作为电影导演的功力却有限。老三部的剧情衔接,场景切换,情感渲染都略生硬,有一种无比精彩的故事表达不过瘾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是星战粉,大概不会理会我这里的絮絮叨叨,当你听到那熟悉铿锵的旋律,看到那伪立体的片头字幕而振臂高呼,我全力支持你。而且幸运的 是,导演J·J·艾布拉姆斯是个绝佳的怀旧型粉丝导演。他导演的《超级8》看似平庸,却充满了80年代儿童科幻片的情怀。在这部重启的星战作品中,三个主角的个性特色也脱胎于原作三角色的排列组合,而且一个女性一个黑人,政治正确得不行。故事也能明显看到老版星战第一集的影子。至于千年隼,帝国战斗机,死星,暴风兵,肯定更会刷满存在感了。


当然,对于非粉丝的我,最动人的还是岁月。看到这几个镜头的时候,我也不禁心头一颤。

Chewie, we’re home.


当年的卢克天行者还是个年轻小伙





说了半天都没说这部电影本身。啊,如果星球大战诞生于2015年,这是第一部的话,我真没什么可说的。合格的,又一部大片?


知乎专栏:肥嘟嘟看电影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