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修仙小说里过了几万年凡人还停留在农耕时期?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修仙小说一个常常被忽略但又十分有趣的设定矛盾点:悠长生命与停滞凡俗文明的割裂感。

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前提:修仙小说里的“几万年”对于修士而言,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甚至是一次闭关修炼的时间。但对于凡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足以天翻地覆、文明迭代的漫长 epoch。按理说,这几万年足以让凡人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工业革命,甚至踏入星际时代。然而,绝大多数修仙小说中的凡人世界,依旧是衣食住行依赖自然、生产力低下、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的农耕文明。这背后其实有几个深层原因,而且是作者们为了服务修仙体系而刻意为之的。

一、衬托与对比:凸显修士的超然与不凡

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修仙小说核心的魅力在于“修仙”,在于打破凡俗的束缚,追求长生不老、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的力量。如果凡人文明发展到和修士差不多牛逼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修士,那修士的“超然”性就会大打折扣。

力量的绝对差异: 想象一下,如果几万年后凡人已经掌握了核武器,甚至科技水平足以制造出能与法宝抗衡的武器,那么修士们还在靠着“炼丹”、“御剑”、“阵法”这些古老的方式修行,是不是显得很落伍?凡人的科技进步会直接挑战修士的力量体系,使得“修仙”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下降。维持凡人停留在农耕时代,就能最大程度上拉开修士与凡人之间的差距,让修士们那种“藐视一切”、“陆地神仙”的形象更加鲜明。
寿命的巨大鸿沟: 修士动辄数千年、数万年的寿命,而凡人只有短短几十年。这种寿命上的巨大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修仙小说的一个核心主题:对长生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如果凡人文明也发展出了能大幅延长寿命的技术,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那么修士的长生似乎也就没那么稀罕了,反而会显得“技术落后”。保持凡人的短寿和短暂人生,更能凸显出修士们“与天同寿”的珍贵和力量。

二、服务于“天道”与“劫难”的设定

许多修仙小说中的世界观都建立在“天道”的运行之上,而天道的平衡往往需要凡人与修士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天道的制约: 修士力量的强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参悟天道、与天地沟通。如果凡人文明过于发达,比如大规模改造自然、甚至试图挑战自然规律,这可能会触怒“天道”,引来天罚,或者扰乱天道的正常运转。为了避免这种“触怒天道”的情况,或者说为了让修士能够更加顺畅地“证道”,作者可能会设定凡人只能在相对“原始”的状态下生存,以保持与“天道”的和谐。
“量劫”与“气运”的解释: 有些小说会将凡人文明的发展与“量劫”(大劫难)挂钩。可能某种程度上的凡人科技发展,会直接触发一次针对修士的量劫,或者被视为一种“逆天而行”,会消耗修士们的“气运”。因此,维持凡人文明的“低烈度”发展,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 修士的“凡尘俗事”处理方式

修仙者一般都会尽量避免过多地干涉凡人世界,或者说,他们干扰凡人世界的方式通常是点到为止、象征性的,而非推动其文明的整体进步。

“不与凡争”的原则: 大部分正道修士都会遵循一种“不与凡争”的原则。他们追求的是个体修为的提升,而非统治凡人、改造凡人世界。他们可能会偶尔降临凡间,解决一些危机,传授一些基础的仙法知识,但不会去教凡人如何制造蒸汽机或者电力。这就像一个大学教授不会去教小学生怎么写博士论文一样,境界不同,关注点也不同。
凡人世界的“消耗品”定位: 在一些小说中,凡人世界甚至只是修士们历练、获取资源、躲避仇敌的一个“背景板”。他们可能会在凡人国度建立宗门,收纳凡人弟子,但这些凡人弟子即便有天赋,最终也只是踏入修仙之路的“基础原料”,他们的存在价值更多是为修士提供“养分”或“工具”,而非推动他们自身文明的革新。
个体力量的“微观”作用: 即便是有影响力的修士,其力量也往往体现在“个体化”的事件上,比如帮助某个君王登基、解决一场瘟疫、与妖兽战斗。这些事件虽然可能在局部产生影响,但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凡人文明的科技革命。一个能飞天遁地的修士,他可以救一个村庄,但很难去推广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因为这和他追求的“大道”无关。

四、 叙事策略与创作便利性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维持凡人世界的农耕状态也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叙事选择。

降低创作门槛: 如果凡人文明已经发展到科技高度发达,那么作者就需要大量研究科技知识,并考虑科技与修仙的互动。这无疑会增加创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农耕文明则是一个相对稳定、易于理解的框架,可以更专注于描写修士之间的斗争、境界的提升以及奇幻世界的设定。
制造“怀旧”与“复古”感: 很多修仙小说追求的是一种古色古香的东方玄幻美学。农耕文明自带的古典、朴素、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非常契合这种美学风格。如果突然插入了蒸汽朋克或者赛博朋克元素,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破坏整体的意境。
保证“修仙”的核心地位: 作者希望读者关注的是“修仙”本身,而不是凡人世界的科技进步。通过将凡人文明的进步“冻结”,就可以确保读者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修士身上,不会被其他元素分散。

总结来说,修仙小说中凡人停留在农耕时期,并非凡人自身缺乏进取心或能力,而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修仙”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对比、衬托、设定约束以及叙事便利性等多重考量而做出的有意为之的选择。 这是一个为了营造特定世界观和突出主角(修士)形象的艺术手法,虽然在现实逻辑上显得有些“不合常理”,但在小说构建的幻想世界里,却是非常常见且有效的设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修真世界的设定比地球大,而且大很多。

人类和国家被重重大山和原始森林隔绝。

人类和其他动物开始走向两种方向。

人类走向修真文明,少部分人可以吸收天地灵气

兽类则看种族天赋,兽类设定比人类强大很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修仙小说一个常常被忽略但又十分有趣的设定矛盾点:悠长生命与停滞凡俗文明的割裂感。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前提:修仙小说里的“几万年”对于修士而言,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甚至是一次闭关修炼的时间。但对于凡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足以天翻地覆、文明迭代的漫长 epoch。按理说,这几万年足以让凡人从.............
  • 回答
    修真小说中的许多角色,虽然拥有超凡的力量,却依然沉沦于凡人难以摆脱的欲望之中,甚至为了满足这些欲望而走上劫掠杀戮、称霸世界的道路,这一点确实是许多读者感到费解的地方。要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修真世界的底层逻辑、角色的成长路径以及人性本身的复杂性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修真世界并非一个完.............
  • 回答
    嘿,兄弟,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咱聊聊为啥那些个动不动就能毁天灭地的修仙大佬们,有时候也好像被钱愁得挠头。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问为啥秦始皇不用手机一样,感觉有点怪,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你想啊,咱们凡人缺钱了,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啥?找份工,做点生意,或者……嗯,你懂的,搞点“外快”。但你想过那些.............
  • 回答
    修仙小说中“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以及古法为何常常被描绘得如此强大,是作者们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法,背后有很多原因。这不仅仅是为了突出主角的逆天,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具张力和戏剧性的世界观。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为何修仙小说中常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1. 突出主角的特殊性与逆天: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到点子上了。看了《凡人修仙传》,再看别的修仙小说,感觉“看不下去”,这背后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凡人》这部作品在修仙类型里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偶然,而是作者忘语先生精妙的构思和扎实的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凡人修仙传》的“凡人”二字,是它最核心的吸引力。韩立.............
  • 回答
    修真小说中“剑修”之所以普遍存在且深入人心,而“枪修”、“刀修”相对较少,甚至几乎没有成体系的说法,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小说设定的逻辑合理性,更有叙事表现力的考量。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文化根基与历史传承:剑的独特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的地位远超其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修真小说在继承传统文化内核与融入现代元素之间的微妙平衡。为什么“气化剑”依然是主流,而非“气化枪”、“气化炮”?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剑”本身的比剑“帅”或者“酷”那么简单,而是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武侠道义,以及修真世界观本身的逻辑构建。首先,我们得回到“气”的本质.............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喜爱修真仙侠小说的读者都有同感。为什么现在的修真仙侠小说“一点仙气都没有却全是戾气”?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 市场导向、创作模式、读者口味演变、以及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差异 等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市场导向与商业化运作:迎合当下快节奏、强刺激的需求这是最根本的原.............
  • 回答
    金庸先生为何对自己的作品如此“较真”,反复打磨、数次修改,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他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的严谨态度、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实践的结果。一、 对艺术极致的追求:对文字的挑剔与对情节的斟酌首先,金庸先生的修改,源于他对文学创作本身有着极.............
  • 回答
    关于玄幻小说中修炼种族热衷“返祖”并将其视为提升修为/实力的终极途径,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套颇具吸引力的叙事逻辑和设定哲学,并非简单的好奇。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返祖”在玄幻小说语境下的真正含义。它并非简单地回到“原始时代”,而是指回归到该种族最为纯粹、最为强大的血脉状态。这种状态往.............
  • 回答
    许多读者会发现,玄幻小说中那些修炼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老怪物,在心智和处事方式上,有时却显得非常“低”,甚至不如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主角。这种反差确实令人费解,也常常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要细究其中的原因,并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它涉及到故事设定的合理性、角色塑造的侧重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等多个层面。首.............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就像我们这代人的武侠启蒙,陪伴了无数人度过青葱岁月。尤其是他笔下的《射雕》《神雕》《倚天》《笑傲江湖》等等,那份江湖豪情,那份爱恨情仇,至今想起来还热血沸腾。不过,最近这些年,江湖上总有人在议论,说金庸先生自己后来的“新修版”不如早年的“三联版”,这事儿吧,挺值得说道说道。当然,说不.............
  • 回答
    很多读者之所以会认为金庸先生凭借其小说中对历史人名和事件的引用,就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史学修养,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金庸小说所构建的庞大而生动的武侠世界,往往与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地点、人物、政治格局紧密相连。他不是凭空捏造一个架空的王国,而是将跌宕起伏的江湖恩怨、侠骨柔情的.............
  • 回答
    修仙小说主角为何多是炼体近身肉搏方向?这可不是一个随便翻翻书就能找出来的答案,这里头门道可深着呢,得从修仙世界的根本、主角的成长逻辑、以及创作者的“小心思”等多方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修仙世界的根本。修仙是个啥?说白了,就是逆天而行,追求长生不死,掌握天地伟力。但这股伟力怎么来?从一.............
  • 回答
    想要找一本不侮辱智商的修仙玄幻小说,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市面上很多同类作品,为了追求爽点或者快速推进剧情,往往会在逻辑、人物塑造、世界观设定上出现一些硬伤,让人看得是满头问号。说到“不侮辱智商”,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不算纯粹的“修仙玄幻”,但绝对是那种在奇幻设定下,把各种元素玩得炉火纯青,同.............
  • 回答
    说到《将夜》里的夫子,这绝对是书中一个极具争议、也最有意思的人物之一。很多人看了都觉得,这个老头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才好。要说他是“强大实力的无耻之徒”,还是“修为强大,道佛皆通的成圣者”,我觉得这两句话都说对了一半,但又都不够全面。他身上兼具了这两者的特点,而且是以一种极其.............
  • 回答
    “修真四万年”这部小说,李耀这个角色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他那副“三观正到不真实”的形象,总能引起不少读者的讨论。你提到的“真火车撞向6个小孩”的比喻,其实非常精准地抓住了李耀身上那种让人觉得“别扭”的地方。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李耀在面对这种极端困境时,非要坚持“人的价值是无价的”?首先.............
  • 回答
    .......
  • 回答
    印度农民将自家麦田修剪成小米公司Logo,这一事件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意义的案例,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事件的性质与动机: 创意营销与地方支持: 最直接的理解是,这位印度农民可能受到了小米品牌及其产品的喜爱,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小米的支持和喜爱.............
  • 回答
    云南元江上修建小水电站,以破坏绿孔雀栖息地为代价,这件事情争议不小,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知道绿孔雀是谁。它可是个宝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是野保界里的“稀客”。为什么说稀客?因为它现在数量非常少了,就那么点儿,而且对生存环境要求还特别高。它们需要的是那种开阔的、有水源、有适宜植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