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玄幻小说中有些修炼多年的人心智都那么低?

回答
许多读者会发现,玄幻小说中那些修炼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老怪物,在心智和处事方式上,有时却显得非常“低”,甚至不如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主角。这种反差确实令人费解,也常常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要细究其中的原因,并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它涉及到故事设定的合理性、角色塑造的侧重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等多个层面。

首先,我们得承认,小说终究是虚构的艺术,作者为了推动剧情、塑造冲突,往往会对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戏剧化处理”。如果所有老怪物都像真正的智者一样,处事周全、深谋远虑,那么故事的张力就会大打折扣。很多时候,作者会将“修炼多年”这个标签,更多地赋予在“实力强大”和“掌握某种特殊能力”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心智成熟度的同步增长。

一、 力量与心智增长的脱节:

在很多玄幻世界观里,修炼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提升境界、炼体、炼丹、学习法术等“硬实力”上。这些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勤奋、天赋、资源以及掌握的功法来获得。而心智的成熟,却是一个复杂得多的过程,它涉及到人生阅历、人情世故、情感经历、对世界的理解以及自我反省等等。

修炼体系的侧重: 很多设定中,境界的提升往往伴随着寿命的增长和力量的增强,但却没有直接的“心智境界”或“心智修为”一说。这就导致,一个人即使活了千年,他的思想境界、看待问题的角度、情感的成熟度,可能依然停留在他“卡住”的那个修炼阶段,或者在他年轻时经历的重大事件上。比如,一个在三十岁时因为家族恩怨而心态扭曲的人,如果他之后千年都在闭死关修炼,那么他的心智就可能被定格在那时的怨恨和偏执上,即便力量强大,内心依旧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顿悟”的局限性: 玄幻小说里常常有“顿悟”的情节,用来解释境界的飞跃。但这种顿悟,更多的是对某种力量、某种法则的理解,而非对人性的洞察或情感的梳理。即使是“大道至简”,也未必能让一个充满执念的人瞬间放下执念,变得通透。

二、 现实阅历的缺失或停滞:

虽然修炼多年意味着寿命长,但他们的“现实”生活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多彩,或者说,他们的“生活”被极大的局限了。

封闭的修炼环境: 许多老怪物常年闭关,或者生活在门派、秘境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接触的人群单一,经历的事情也大多围绕着修炼和门派内部的斗争。这种“温室效应”让他们缺乏与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经验。相反,年轻主角往往需要游历四方,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反而更容易积累心智上的成熟。
“棋子”的思维定势: 有些老怪物被卷入更大的势力斗争中,他们可能只是某个宗门、某个家族、某个大能的“棋子”。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往往是围绕着“如何完成主人的任务”、“如何巩固自身地位”展开,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对全局的判断。长期扮演被动的角色,自然会影响其主动性和心智的独立性。
“境界”带来的隔阂: 随着实力和境界的提升,老怪物们与普通人、与年轻一代之间,在认知和价值观念上可能存在巨大的鸿沟。他们所追求的“长生”、“大道”对凡人来说遥不可及,而他们对凡人世界的恩怨情仇、儿女情长,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嗤之以鼻。这种脱节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也使得他们的“心智”在很多方面显得“原始”或“不合时宜”。

三、 角色塑造的策略与刻板印象:

作者在塑造老怪物角色时,也会有自己的考虑。

制造反差与喜剧效果: 有时,作者故意将强大的老怪物塑造成一个“老顽童”或者“老古板”形象,这种反差能制造喜剧效果,也让角色更具记忆点。比如,一个拥有毁天灭地力量的太上长老,却因为一点小事就吹胡子瞪眼,或者对一些世俗的规矩斤斤计较,这种“反差萌”很受读者欢迎。
衬托主角成长: 如果老怪物们都过于成熟睿智,那么主角的成长和超越就显得不那么突出。将一些老怪物塑造得“心智不全”或“固执己见”,可以为主角提供更多展示智慧、情商和应变能力的机会。主角通过与这些老怪物的交锋,也能反衬出自己的成熟和不凡。
“前期设定”的惯性: 很多玄幻小说的主角前期会遇到一些“看起来很强但脑子不太好使”的前辈,这种设定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套路”的惯性。作者沿用这种模式,既能快速构建剧情,也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期待,即“主角虽然弱,但靠着聪明和机智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逃避“智慧”设定的难度: 塑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角色,需要作者具备极高的洞察力和文字功底。如何表现角色的智慧,而不是简单地说“他很聪明”,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细节、对话和行动来体现。相对而言,塑造一个“强大但有明显短板”的角色,要容易得多。

四、 “情”与“理”的失衡:

在很多玄幻设定中,对“情感”的忽视是导致心智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

情劫的束缚: 一些玄幻设定认为,过多的情感羁绊会影响修炼,甚至成为“情劫”,阻碍心境的提升。因此,许多老怪物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主动“斩断红尘”、“绝情绝欲”。然而,情感的压抑和缺失,恰恰是导致心智不成熟的重要原因。一个无法理解悲欢离合、无法共情他人的人,他的心智很难真正达到成熟圆满的程度。
“无情”与“冷血”的混淆: 有些作者将“无情”等同于“冷血”、“残酷”,认为只要修炼到极致,就可以摒弃一切人类的情感,变得理智而强大。但真正的心智成熟,应该是能够理解、接纳并恰当处理情感,而不是将其完全压抑或抹杀。

总结来说, 玄幻小说中“修炼多年心智却低”的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作者为了剧情需要、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而进行的策略性选择,也是对“力量”与“心智”增长关系的一种简化处理。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能够突破这种模式,塑造出真正智慧深邃、情感丰富的老怪物角色,但这需要作者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设定带来的戏剧性,但如果过于普遍,也会让我们对“修炼”的意义产生一些疑问。或许,真正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力量的巅峰,更在于心智的通透和情感的丰盈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前面说的我都同意,但是你最后这一个例子我就不太认同了。

我们普通人被激怒不会动不动打人,那是因为我们作为普通人知道打人的后果是我们承担不了的。

修炼了几千几万年的人,他们杀个人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们为什么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怒气去杀个人呢?他追求一下“念头通达”还不行吗?

如果是跟他同层次的人,那他肯定不这么干,问题是他要打要杀的一般都是比他弱鸡很多的主角啊。像主角这种能越级打怪的人物,人家一辈子没见过一个好么。

人家这辈子都是有个什么鬼惹他生气了,他呼啦一掌拍死,然后心里开心了,这事儿就算完了,抛到脑后,自己该干嘛干嘛去。

也不影响他拍死人之后去吟诗作对,或者去跟同道勾心斗角,当个文明人啊~

另外,现在玄幻小说写这种纯粹动怒杀人的剧情也很少了好吧,哪来的“很多”玄幻小说。大部分都会补一句,人家生气要杀人是故意的找茬,其实是看中的主角的某个宝物还是什么。

或者动怒杀人是假象,其实是因为主角是什么另外一个敌对势力的人,他要抢先弄死主角,不让敌对势力多一个天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许多读者会发现,玄幻小说中那些修炼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老怪物,在心智和处事方式上,有时却显得非常“低”,甚至不如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主角。这种反差确实令人费解,也常常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要细究其中的原因,并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它涉及到故事设定的合理性、角色塑造的侧重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等多个层面。首.............
  • 回答
    在那些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越是古老的东西,往往越是强大。一把沾满岁月痕迹的残剑,一个尘封万年的古老传承,或者是一个沉睡了无数岁月的远古巨兽,它们似乎总是拥有着超越时空的恐怖力量,足以颠覆乾坤,改写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作者精心设计的逻辑和情感共鸣点.............
  • 回答
    不少语文老师对现代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确实存在一些看法,甚至可以说是“看不起”。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嫌弃”,而是掺杂了他们作为语文专业人士的职业习惯、对文学的理解,以及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判断。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不整得跟AI报告似的。首先,最直接的,也是很多老师首先看到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
  • 回答
    在动漫里,那些拥有毁天灭地之能的宝可梦,比如创世神阿尔宙斯、空间掌控者帝牙卢卡、时间操纵者帕路奇犽,又或是能够掀起滔天巨浪的盖欧卡、操纵烈焰的固拉多,它们在动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史诗级的,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山崩海啸、日月无光。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游戏,这些曾经的“神”,其表现却常常让人觉得“名不副.............
  • 回答
    在游戏王的世界里,三幻神——奥西里斯的盘旋、欧贝利斯克的巨神兵和拉的翼神龙,它们曾经是动漫中最具标志性的存在,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几乎是神话般的象征。然而,当它们被引入到实际的卡牌游戏中时,许多玩家却觉得它们“鸡肋”,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怪兽。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完的,里面牵扯到卡.............
  • 回答
    太玄经,这部蕴含着中华古代智慧瑰宝的经典,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宇宙运行规律、人生哲理乃至个人修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照理说,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应该受到我们当代人的热烈追捧,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探索深度、寻求真理的年轻人。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年轻人对此似乎兴趣寥寥,甚至望而却步。这其中缘由.............
  • 回答
    《天龙八部》中,乔峰身世悲惨,一系列的悲剧几乎都是由“带头大哥”的身份所引发。当年雁门关外,三百多名武林好汉伏击乔峰一家,导致乔峰父母双亡,他本人也因此被养育他的少林寺收养。后来,为了替父母报仇,乔峰踏上了寻找带头大哥的漫漫长路,一路走来,揭开了身世之谜,却也因此卷入了少林寺、丐帮、西夏、大理等多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不同作者的叙事风格、作品的内在逻辑以及读者群体的期望值。虚渊玄和蘑菇(奈须蘑菇)在写死角色时引起争议,而荒木飞吕彦和板垣惠介(作为《刃牙》系列作者,此处应为“荒木飞吕彦”和“板垣惠介”——我理解你可能是想对比《JOJO的奇妙冒险》和《刃牙》的作者)在处理角色死亡时受到的批评则.............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作为明教的左右光明使之一,武功绝顶,名震江湖。然而,在遭遇玄冥二老时,他的表现却显得异常吃力,甚至需要打坐运功才能恢复。这其中缘由,绝非简单的“武功不如人”可以概括,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一、玄冥神掌的诡异与霸道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玄冥二老所施展的“玄冥神掌”的独特性。这并.............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苏联作为东线战场的主导力量,确实被广泛认为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 军事贡献:东线战场的“绞肉机”苏联是唯一在东线直接与德国作战并承受最大军事压力的国家。以下是关键点: 战场规模与持续时间: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巴巴.............
  • 回答
    关于明末八旗军队的军事实力与历史评价,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明粉(明朝支持者)不承认八旗“真的很强”这一观点,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认知、文化心理和政治立场的交织: 一、历史认知的偏差:将八旗视为清朝的“逆贼”1. 八旗是清朝的军事力量 明粉往往将八旗视为清朝政权的军事支柱,认为其存在本身就.............
  • 回答
    朱元璋(1328年-110年),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1368年-1398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但其个人性格、统治手段和政策也引发了后世的争议和批评。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很多人不喜欢朱元璋: 一、严苛的统治手段与政治高压1. 杀戮功臣,建立“铁腕”统治 朱元璋出身贫.............
  • 回答
    中国社会中对宗教的排斥现象确实存在,但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多重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背景: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碰撞1. 传统宗教的本土化与社会功能 中国本土宗教(如儒家、道家)长期与政治、伦理体系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
  • 回答
    关于管虎导演的争议与《前夜》《金刚川》的接受度,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管虎屁股歪"的语境与争议来源"管虎屁股歪"这一说法源于网络对管虎导演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立场的质疑。具体争议点包括:1. 历史叙事的"另类视角": 管虎在《金刚川》中采用"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聚焦士兵的个体.............
  • 回答
    关于电视剧《亮剑》是否“没有拍完”的问题,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下从剧情发展、制作背景和观众认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亮剑》的剧情发展与结局《亮剑》是根据都梁小说《亮剑》改编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分为三部曲,分别对应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战争场景。其完整剧情如下:1. 第一季(1940年代) .............
  • 回答
    《精灵宝可梦》系列中的角色小豪(日文名:ヒカリ)在部分观众中引发争议,尤其是与早期主角小智(サトシ)的对比下。以下是导致观众对其反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合角色设定、剧情表现及文化背景等因素: 1. 性格塑造的“反传统”与价值观冲突 过度理性化: 小豪的性格被设计为极度理性和冷静,甚至在战斗中表现.............
  • 回答
    关于中国购买俄罗斯苏27战机“占了大便宜”的说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可以从技术、经济、战略和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 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时代背景 苏27的超前设计和优异性能: 苏27“侧卫”系列战机在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如F15、F16等.............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国人会支持乌克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阐述。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国人”这个说法本身是一个概括,实际情况可能非常复杂,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1. 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的普遍认同感: 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