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导演的一些隐喻--一盘井字棋。
告诉大家,如何能赢,通过“逼迫对方赢”实现游戏继续玩下去。
在对方段位比你低的时候,是要这么做的。
1)对局双方:年羹尧,和一个显然段位比他低的孩子(军事能力方面的皇帝)
2) 小孩子来画格子: 在皇帝的格子里开始游戏
3)上来第一步棋:正中心。皇帝的霸气,游戏的中心围绕着皇帝转。
4)年羹尧在角落落子:本来不在时局中间
5) 三步四步:孩子走,年羹尧防御
6)第五步棋小孩子想了想,下了正确的棋
7)第六步是关键,年羹尧本来应该在最右边中间落子,堵住小孩子的三连。
但是他在这种输得起的地方,知道让棋。。。
8)第七步棋,小孩子没有取得胜利,反而下到了一个最错误的地方
另外两个位置,一个是直接胜利,一个是堵住对方的胜利局点,
9)第八步棋年羹尧很意外,
给了一个特写,表情很到位:你怎么走这步棋呢?明明你可以赢,我怎么办呢?
我不想赢你,可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看不出来呢?
10)只能再看看,还有什么办法,
端详了半天,发现还是可以让对方赢的,就下了那个子。
11)现在已经是年羹尧“逼赢了”小孩子。(第一次这么说话,平时都是逼平)
12)小孩子很得意的赢了
13)年羹尧笑了
14)你赢了
15)小孩子拿了钱,明天还会来。
孩子赢了钱,年羹尧赢了个寂寞。
16)李卫看过来,看见了寂寞,充满着可怜。
明明小孩子赢了,但是年羹尧得死。
18)年羹尧把佛珠还给皇帝,佛珠落下的声音和刚才铜钱的声音是相似的。
20)开始哭了
21)李卫回头看了一眼棋局
22)明白了输赢
23) 事后看棋局很清晰,
以上。年羹尧在小局上,输得起,明白让子,所以小孩子可以不断的继续陪他玩下去;
在大局上,输不起,不明白让子,所以皇帝不让他继续玩下去,即便有佛珠在身。
-----
以上,年羹尧要想办法让皇帝赢,自己输,才能保证自己不输/不死。
他认为自己没错,想自己赢,这样皇上成为杀忠臣的昏君,但这样,皇帝输了,他就必死了。
功过相抵,是否能保命,依靠军功+佛珠+感情牌,本来有机会求活的。
但是因为不懂让子,如果能够想办法逼迫对方赢,那么就能继续下去了。
和雍正王朝全篇的主旨,以退为进,以不争而争,
棋局的输赢不在棋局,而在棋局之外,
邬老师教的每一步棋都是如何揣度圣意,而不是如何赢得辩论。不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