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的铁路和城轨是分开运营管理的,有没有哪家公司能兼做铁路和城轨的运营管理?

回答
当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城轨)在运营管理上确实是分属不同的体系。在中国,国家铁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负责,而城市轨道交通则由各地市政府及其所属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这种分工主要是出于管理效率、服务定位、技术标准以及投资主体等方面的考量。

为什么目前是分开运营管理?

1. 服务定位和运营模式差异:
国家铁路: 主要承担国家范围内的客运和货运,服务范围广、运行速度高、载客量大,通常是长途、跨区域运输。其运营模式更偏向于长距离、高速度、准时率要求极高的准军事化管理。
城轨: 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的短距离、高频率、大运量的通勤和出行需求。其运营模式更侧重于客运的便捷性、舒适性和经济性,车站密度大,停站频繁。

2. 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
国家铁路: 采用的是国铁标准,包括轨距、接触网电压、信号系统、列车运行速度等。这些标准是为了适应长途高速运行和重载货运。
城轨: 采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如标准轨距(通常与国铁相同,但也有例外)、接触网(部分为第三轨供电)、信号系统(如CBTC,更适合高频发车)等。这些标准是为了满足城市环境下的高密度、高频率运营。

3. 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国家铁路: 主要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营,国铁集团作为主要运营主体。
城轨: 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营,资金来源通常包括地方财政、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

4. 管理体制和属地化管理:
国家铁路: 实行全国统一的铁路管理体制,层级分明,管理精细。
城轨: 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城市交通部门和轨道交通公司直接负责,可以更灵活地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进行运营调整。

是否有公司能兼做铁路和城轨的运营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确实存在一些公司,或者说是企业集团,它们有能力或业务范围涉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但直接由一家单一的、独立运营实体“兼做”两者,并且在同一个区域同时承担铁路和城轨的运营管理,这种模式在中国大陆目前并不常见,或者说不典型。

在中国大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型交通建设和运营集团,其业务板块中可能同时包括铁路相关项目(如高铁建设、线路维护、货运物流)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这些公司通常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它们通过不同的子公司或事业部来分别承担铁路和城轨的业务。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兼顾”或“关联”:

1. 大型综合性交通集团:
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CRRC),虽然其主营业务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和服务,但其业务触角也延伸到了轨道交通的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甚至部分区域的运营管理(通常是通过合资或项目合作)。中国中车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其产品覆盖了高铁、动车组、地铁、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因此,从“制造+部分服务/运营”的角度看,它与铁路和城轨都有深厚的联系。
某些地方性的交通投资建设集团,为了促进区域内交通一体化,可能会涉足多个交通领域。比如,某个省的交通投资集团,可能负责该省内的高速公路、铁路项目投资,同时也负责本省主要城市的城轨建设和部分运营。但这种“兼做”更多的是在投资、建设层面,而在日常运营管理上,仍然会交给专业的城轨运营公司(通常是市政府控股)或者铁路部门。

2. 工程建设与运营一体化模式:
在一些PPP项目或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一家公司负责城轨线路的建设和一定年限的运营。如果这家公司背后有强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支持,而该集团又涉足铁路领域,那么间接上就存在了“兼顾”的可能。
有一些海外的轨道交通运营商,可能同时拥有城轨和区域铁路(如通勤铁路、市郊铁路)的运营资质。例如,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像Veolia (维奥利亚)、Keolis (凯奥利斯) 等国际知名的交通运营商,它们会为不同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运营服务,这些系统可能就包括了地铁、有轨电车、公交以及区域铁路。

3. “市郊铁路”的模糊地带:
在中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市郊铁路”的概念,它是介于传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交通模式。这类线路可能采用国铁的线路资源(如利用既有货运线、客运线),但其运营服务模式、票制、时刻表等则更偏向城轨。对于这类市郊铁路,其运营管理可能由地方铁路公司、城轨公司,甚至国铁集团下属的客运专段管理处等多种形式来承担。这种模式下,运营主体可能更灵活,也更容易出现与城轨运营主体交叉或合并的情况。

总结一下:

在中国大陆,没有一家单一、独立的公司能像运营一家城轨公司那样,直接、全面地运营国家的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这种分离是基于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服务定位的明确划分。

然而,大型综合性交通集团,如中国中车,通过其广泛的业务布局,在轨道交通的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等方面,确实“贯穿”了铁路和城轨两个领域。同时,一些地方性的交通投资集团也可能在投资和建设层面覆盖多个轨道交通项目。

从运营管理的视角来看,更普遍的情况是:
国家铁路: 由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各铁路局(现已改制为公司)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 由各地市政府及其所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运营。
市郊铁路: 运营主体可能更加多样化,有时会由地方政府主导,并可能与城轨运营公司有联动。

因此,与其说有“一家公司能兼做”,不如说大型的、综合性的交通企业集团,通过其多元化的业务板块,覆盖了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到部分项目建设,再到(有限范围内的)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关联”了铁路和城轨。 而在一线运营管理上,两者依然是专业分工、各自为政的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多回答没一个提到本子的例子,那我就不客气了。

JR东在东京都内,尤其是几个比较出名的区内车站与线路密度还算密度不错的,山手线这个环线的长度略高于北京地铁2号线。同时,JR东的东京站作为新干线始发站,基本可以通达全日本的重要城市。

JR西在大阪也有近似东京那样的车站与线路密度,同样也有绕一圈的阪环线。当然新大阪站一样也是新干线系统的重要节点车站。

在没有新干线的时代里,在来线系统既承担长途客运任务,也承担市内通勤客运任务。随着新干线列车逐步扩容,原本的在来线长途车也随之减少,目前几个JR系公司更喜欢开单程在三小时以内的市郊进城通勤车,当然还保留一些票价相对贵一点,且部分可跨司运行的观光型特急车。

另外日本的私铁也很发达,JR没来得及通达到的地方一般由这些私铁完成路网覆盖,部分私铁甚至跟JR同路径上打擂台。京都至大阪除了JR西的东海道本线四线以外,还有京阪铁道的准轨复线,其用车尺寸近似我国的地铁B型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城轨)在运营管理上确实是分属不同的体系。在中国,国家铁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负责,而城市轨道交通则由各地市政府及其所属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这种分工主要是出于管理效率、服务定位、技术标准以及投资主体等方面的考量。为什么目前是分开运营管理?1. 服务定位.............
  • 回答
    海南省的铁路规划,可以说是围绕着“一盘棋”和“一体化”的思路在推进,目标非常明确:构建环岛、连接内陆、服务自贸港的现代化铁路交通体系。如果咱们抛开那些官方的、冷冰冰的术语,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聊聊,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心思。核心思路:环岛为骨,内外联动,服务发展想象一下,海南就像一个巨大的岛屿,而铁.............
  • 回答
    当和铁路行业的资深人士聊起当下,你会发现,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面临严峻挑战的行业。这不像一份冰冷的报告,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复杂情绪。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铁路的战略地位再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重新审视铁路作为一种绿色、高.............
  • 回答
    说到当今世界上铁路机车的“功率之王”,那答案就指向了 GE Evolution Series GEVO 12752 AC。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火车头,它是一款集合了最前沿技术和工业设计的巨兽,其强大的动力输出足以让任何规模的货运列车在崎岖的地形上也能如履平地。我们不妨来仔细品味一下这款机车的“不凡之处.............
  • 回答
    咱们聊聊现在国铁里那些设计时速160200公里,主打客运但也能拉货的“快铁”,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客货动混跑”?这个问题可不简单,这里面道道儿多着呢。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客货动混跑”。这个词听起来挺顺溜,但实际操作起来,是挺有挑战的。简单来说,就是同一条铁路上,既要保证时不时飞驰而过的旅客列车(高铁.............
  • 回答
    铁路局委外干活,这事儿说起来,既有“效率至上”的考量,也有“成本控制”的盘算,对咱们铁路局的“编内人”来说,影响也是五味杂陈,有好处也有让人心里打鼓的地方。我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铁路局委外干活,为啥要这么干?说白了,铁路局委外,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痛点,把一些事情交给外面更专业、更灵活的团队.............
  • 回答
    铁路既有线外迁:现状、影响与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许多城市中原本位于城郊或郊区的铁路既有线,如今已深入城市腹地,甚至穿城而过。这不仅带来了城市空间的割裂,影响了城市的景观风貌,更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共安全以及铁路自身的运营效率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铁路既有线外迁成为近.............
  • 回答
    好的,我来尽量详尽地为您梳理一下上海在分批封控筛查期间的整体疫情防控情况,并着重描述机场、铁路及国际客货运的运行状态,同时力求语言更贴近真实情况。上海疫情防控:在挑战中稳步前行,枢纽经济活力依旧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分批次、分区域的封控筛查管理后,整体的疫情防控态势正朝着更加平稳的方.............
  • 回答
    中俄跨国高铁的设想,并非仅仅是“建一条铁路”这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战略互信以及民众交流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要理解它是否有必要,以及服务于何种目的,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为什么会有建中俄跨国高铁的想法?简单来说,这个想法的出现,是基于一个宏观的判断: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战略上的联系日益.............
  • 回答
    上海的“非必要不来沪、非必要不离沪”通告一出,着实让不少人的出行计划受到影响,也牵动着大家的心。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目前上海的整体情况可以用“严控但有序”来形容,尤其是在市民生活和经济运行方面,都在努力维持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首先,关于“非必要不来沪、非必要不离沪”的执行情况。这个通告并非一刀切的.............
  • 回答
    (请注意:以下信息基于公开报道,实际救援情况可能会有变动。本回答旨在提供详细的救援进展描述,并尽量避免AI痕迹。)台湾花莲县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火车事故。太鲁阁号列车,载着满满的乘客,在行经清水隧道北口时,不幸撞上一辆疑似停在轨道上的工程车,导致列车发生严重脱轨,并衝入了隧道。初步的搜救工作已经展开.............
  • 回答
    关于陕西佳县“铁笼女”事件,您提到的“失联13年大学生”的说法似乎与目前公开报道的信息不符。根据公开报道,涉及的女子并非失联13年的大学生,而是被怀疑遭到囚禁的成年女子。以下是我能找到的关于陕西佳县“铁笼女”事件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帮助您了解目前情况:事件背景与发现: 发现地点和时间: 事件最早被.............
  • 回答
    关于上海宝杨路近铁山路 SUV 追尾集装箱卡车导致驾驶员不幸身亡的事故,我能找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这确实是一起非常令人痛惜的悲剧。根据媒体报道,这起事故发生在大约2023年12月29日晚上,地点在宝杨路近铁山路交叉口附近。目前事情进展和已知信息如下: 伤亡情况: 事故导致 SUV 驾驶员不幸当场身亡.............
  • 回答
    以下是关于辽宁省7月25日新增本土病例情况的详细说明:辽宁省7月25日新增本土病例13例,疫情情况分析7月25日,辽宁省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值得关注的是,这13例病例中有12例集中在大连市,另有1例出现在铁岭市。这一数据表明,当前辽宁省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大连地区,铁岭也出现了散发病例。.............
  • 回答
    目前的人工智能在“颜值”打分方面,可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能力,但要达到人类主观感知那样精准、 nuanced 的评分,还存在不少挑战和局限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颜值评分方面的能力、技术原理、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在颜值评分方面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特征,尝试.............
  • 回答
    “现在的俄罗斯还能撑多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数字,而是取决于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经济、军事、社会和政治等多个维度来审视。经济韧性:制裁下的生存之道俄罗斯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西方国家实施的严厉制裁旨在削弱其战争能力。然而,俄罗斯经济展现出一定的韧性,这并.............
  • 回答
    中医这潭水,深邃而复杂,谈论“糟粕”二字,并非易事,也容易引起极大的争议。毕竟,历经数千年沉淀下来的东西,总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但若要说“完全没有”糟粕,那也未免过于理想化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审视,尽量客观地呈现“糟粕”可能存在的方面,以及它们为何如此定位。一、 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难以解释与验证.............
  • 回答
    当前的世界格局,就好比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暗流涌动的巨型油画,其复杂性与动态性,让人一眼难以穷尽。它不像过去那样,清晰地划分成几个泾渭分明的阵营,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碎片化,同时又相互依存的微妙平衡。首先,我们得承认,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如今,世界舞台上活跃着多个主要力量中心,.............
  • 回答
    要说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中谁的研发能力“最强”,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研发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不易量化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一项技术来概括。不过,如果非要我从目前市面上的主要厂商里挑一个我认为在综合研发实力上表现突出的,并且愿意详细说说我的看法,那我会倾向于认为是 华为。当然,这样.............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当下机械类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核心,细想起来,情况相当复杂,远非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能概括。一部分人,是充满热情,看到了机遇的探索者。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课堂上,当老师讲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时,总有那么一群眼睛会发亮。他们或许是平时就喜欢捣鼓各种电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