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回答
当前的世界格局,就好比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暗流涌动的巨型油画,其复杂性与动态性,让人一眼难以穷尽。它不像过去那样,清晰地划分成几个泾渭分明的阵营,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碎片化,同时又相互依存的微妙平衡。

首先,我们得承认,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如今,世界舞台上活跃着多个主要力量中心,它们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美国, 作为曾经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地位虽然面临挑战,但依旧是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稳定器(有时也是搅局者)。它在国际组织、全球金融、技术创新等方面依然占据优势,同时也在努力维系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但与此同时,美国也面临着国内政治极化、社会分裂以及国际责任分担等诸多挑战,这使得其影响力呈现出一种“收缩”与“扩张”并存的复杂态势。
中国, 凭借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全球贸易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且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原有的力量平衡,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让一些国家感到振奋,也让另一些国家感到警惕。
欧洲联盟, 作为一个由多个主权国家组成的经济和政治联盟,其整体实力依然强大。虽然内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其在经济规则制定、环境保护、人权保障等领域的共识和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然而,近年来,欧洲也面临着民粹主义抬头、难民危机、地缘政治动荡等一系列考验,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有时显得不够统一。
俄罗斯, 尽管在经济体量上与前三者有所差距,但其庞大的核武库、在能源领域的关键地位以及其独特的战略眼光,使其依然是全球地缘政治中的重要玩家。俄罗斯近年来的行动,尤其是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稳定。

除了这些主要力量,印度、日本、巴西、南非 等国家(或区域组织)也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它们构成了世界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或“区域强权”。它们的存在,进一步稀释了单纯由少数大国主导的格局,使得世界政治更加多元和复杂。

其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碎片化”与“互联互通”并存的现象。

区域冲突与紧张局势: 尽管冷战结束,但地缘政治的紧张并未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出现。乌克兰战争、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南海的潜在摩擦等等,都让国际社会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些区域性的动荡,往往会通过经济、能源、安全等多种渠道,波及全球。
经济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暗流: 经济上,尽管全球化的大潮汹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但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以及对全球供应链的担忧,都让“逆全球化”的声音变得响亮。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布局,这使得全球经济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科技竞争与数字鸿沟: 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新焦点。科技的领先不仅意味着经济优势,更意味着地缘政治的优势。与此同时,科技发展也加剧了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何弥合这一差距,成为新的全球性议题。
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 除了国家,跨国公司、恐怖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甚至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它们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在某些方面受到挑战。
意识形态的博弈: 民主与威权、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国际舞台上的博弈从未停止。这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有时会渗透到经济合作、人权问题、地缘政治选择等方方面面,增加了世界格局的复杂性。

再者,气候变化、疫情、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是所有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无论国家大小、意识形态如何,这些挑战都要求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但现实是,在全球利益分配不均、信任赤字加剧的情况下,有效的全球治理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充满了阻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当前的世界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处于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新的力量在积蓄,旧的平衡在被打破,新的秩序在探索之中。每一次重要的国际事件,每一次重大的科技突破,每一次国内政治的变动,都可能成为改变这幅巨幅油画的笔触。

总而言之,当下的世界格局,是一个多极并存、力量分散、相互依存又充满竞争与不确定性的复杂生态。它既有机遇,也有风险,需要我们以审慎、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去理解和应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表一波暴论,输出一波情绪,只说预测不说理由,大家看个乐子

1.中美之争本质上并非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金融与实体的冲突,会伴随着中国不断产业升级而不断趋于白热化。同时也是第一次世俗与宗教在现代背景下的全面冲突,不过在这一次冲突后,再次宗教化并不会在全球迎来退潮,而是会愈演愈烈。

2.像做账一样算着“中国人均gdp什么时候能赶上美国一半”的这种行为毫无意义。随着中国的不断复兴,迎接美国的是一波断崖式的下跌,甚至国家面临瓦解和崩溃。当然这会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3.美国没法像有些人预测的一样,在衰落后依旧保持一个完整的地区大国。但很可能美国分裂出的某个甚至某些个国家依旧保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其间会存在较为激烈的矛盾。

4.中国的艺术文化产业的创作与输出将在五年到十年之后开始逐步走强。

5.世界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反全球化浪潮结束之后,重新走向中国为核心的新全球化模式。这个模式暂且称之为X模式。

6.真正意识形态的冲突会在X模式内展开,革命之火将在现在人们所认为的边缘地带: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重新燃起,然后反向输出很可能已经找到了新的躺着挣钱的路子的中国。

7.越南会快速向中国靠拢,普及汉语教育,大量人口流入中国,甚至于成为“名国实省”的存在。同时也成为少子化的东亚的新的人口增长点。

8.穆斯林国家将会与全世界爆发非全面战争形式但却关乎存亡的冲突,将会是第二次世俗与宗教的冲突。最先爆发在欧洲,也有可能是已经或濒临分裂的美国,可能的表现形式是大规模游行、恐怖袭击或局部武装冲突。唯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是印度。

9.印度虽然几千年来深受宗教影响,但不久的将来会快速世俗化,同时在世俗与宗教的全面冲突中,会站在世俗国家的阵营,成为带头冲锋的拼命三郎。世俗化后的印度文化是一个现在环境下很难想象到的新模式。同时艺术文化输出开始井喷。

10.第二次世俗与宗教的冲突之后,去宗教化将成为政治正确。中印的竞争将成为类似于冷战的长期竞争,但这里说的类似冷战,并非指两国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冲突,相反两国的意识形态以及制度上可能高度近似,两国的冲突更多是围绕X模式的核心位置的冲突,并且官热民也热,将会是一种没有出现过的新的形式。之所以说类似冷战,是说两国的竞争将会和美苏冷战一样带来文化与科技的狂野生长。

11.在一系列大浪潮之中,日本和韩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依旧会保持较发达的状态。

12.日本在艺术与文化上会愈发的孤岛化,并且同时质量也会走低。韩国在文化输出上的地位逐渐被中国挤到一边,但随着中国带动的东亚整体地位上升,依旧会很有市场。日韩的实力对比可能发生逆转。

13.在美国式微后,中国可能会在南美及东非建立橱窗国。

14.南美很可能开始一轮印第安文化潮流,并且可能在文化方面替代今天日本之于国际的生态位。好像日本从满眼的欧美文化中抢占一席之地,南美也可能从满眼的东亚文化中抢占一席之地。但终究和日本一样,只能被人浅显和符号化的理解,象征着神秘的文明,混杂着共产主义、天主教、印第安文化还有一定程度浮于表面的中国化。这个中心很可能是中国所援建的橱窗国。

15.俄罗斯会越来越少的被人们提起。

user avatar

目前是“三大集团竞争五大集团的控制”。

三大集团美中欧。

五大集团: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拉美洲。

目前的问题是:三大集团的势力范围还没有明朗。

但从趋势上看,

非洲欧美正在撤出,呈放弃趋势。因为欧美与欧洲现在的差距过于巨大。

中东仍然以美国为主,但掌控力度越来越弱。

拉美虽然美国影响在衰退,但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东南亚虽然欧美不占优势,但还在剧烈的拉锯中。

南亚撕裂也很厉害,美欧拉印度入伙。我一项的观点是:谁坑谁还不一定。


不远的将来的趋势是:三大集团控制五大集团。

在远点可能是:两大集团控制五大集团,一个集团打酱油。

最终是:125的金字塔型。


目前看待世界格局问题,实际俄罗斯可以看作一个边缘国家。

日本其实之于世界格局么什么大影响。

user avatar

现在的世界格局,是被二三十年前的教育改革所塑造出来的。

user avatar

美国想拉拢欧洲以及日韩(相当于是美国半殖民地)来对付中国,但是欧洲各有各的算盘,而且欧洲跟中国也不是死敌,欧洲在中国可以得到很多利益,如果中国垮了,欧洲不是受益者,反而会少赚很多钱,很多生意。所以,欧洲人也不傻。美国制裁俄罗斯,制裁中国,现在到了竭斯底里的程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假如美国真的和中国硬杠,中国是没有退路的,只能接招。中国是会败,但那个时候美国也会受伤,最终得利的是哪个国家,或者哪个利益集团,真的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中国,鹬蚌相争,别的所有国家,和利益集团,基本不会选边站,而他们会想当渔翁,从中得利。打个比方吧,现在的世界第一,还是美国,美国控制了世界的大部分秩序,但假如,美国硬要跟中国打仗,会有什么后果?1俄罗斯很可能重组苏联,就现在的俄罗斯,美国都是没有很多办法,假如苏联重组成功,将会比以前的苏联更强大。2日韩德国很可能研制核武器,并且赶出美国驻军,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一个真正有主权的国家。3英法很可能会从中渔利,争夺世界第一的位置。4印度很可能会侵犯吞并周边小国,印度会越来越强大,以后美国无法掌控。5中东乱成一锅粥,毕竟那边有大量的石油财富,没有人不会动心,极端组织IS的势力会越来越强。6更多国家会拥有核武器,世界将会越来越危险和不可控。7各种未知因素。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南美洲非洲,可能会有大国吞并小国的情况。毕竟中国有核武器,即使战败,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但这一仗之后,这个世界的秩序就彻底打乱了,美国控制不了任何东西了,这样的代价,美国能承受吗?美国要的是世界第一,中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意于与美国争世界第一的位子,中国靠的是勤劳双手致富,并不想控制世界。

user avatar

延袭刚刚看到的一个观点。


三个世界第一集团:

美、中、欧。

美国:在短期内的霸主地位不会改变,很多人都说,美国再衰退,在我看来,美国的衰退只是相对于中国,除了中国,50年内,我看不到任何国家超过甚至只是接近美国的可能。

欧洲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欧洲人太松散且缺乏战斗的能力,欧洲人支持美国,美国人反过来保护和共同拓展彼此的利益,这一模式,即使它们吵的再凶,在可见的未来,依然没有改变的趋势。

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事实,更重要的是,中国也越来越不避讳这个事实,并且在适应和发挥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外部力量已经没有战胜中国的可能性。

美国和欧洲还不适应中国这种影响力,近些年,对世界话语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中国开始在世界事件中表明观点和力量,相应的,欧美开始频繁攻击并干涉中国军事和内政。

欧洲:主要是西欧和中欧,欧盟的一体化是一种趋势,尽管并不是一个团结的欧洲,但他们几乎是拥有一致价值观的团体,有这个世界少有人及发达的经济体和技术实力。

另外,加拿大某种程度上算是美国力量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也是,也可以算欧洲,但是欧洲中坚定站在美国的那一面。


两个边缘国家:

俄罗斯、日本。

俄罗斯:影响力和苏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最特长的地方,军事和航天,已经明显落后于中国和欧洲,现在的影响力多是基于历史的惯性,未来看,印度全方面超越俄罗斯也不算痴人说梦。

日本: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但这个盟友永远不可能像欧洲人,日本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美国霸权,但没有和美国人谈判的筹码,它没有欧洲人那般强大,人口多国家多,更不是白种人。


五个松散地区:

南亚、东南亚、非洲、中东、拉美。

这些地区是第一集团争夺的目标,也再努力成为第一集团,但短期内并没有这种可能性。

南亚:印度天然的体量已经决定了,它注定不可以被任何集团随意拎动,只要按照正常的增长逻辑,印度成为一个具备影响力的大国是没有疑问的,疑问是这个进程会是怎样的?印度有没有可能破除障碍,最终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很多人对于印度的潜力不屑一顾,但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戏剧性,70年代如日中天的苏联没有人想到有一天会原地爆炸,而一穷二白的中国却崛起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

东南亚:东南亚一直向往的模式是成为另一个欧盟,但可惜,东南亚国家一直没有欧洲列强的底蕴,而东亚的中日韩又很大程度的阻断了东盟在产业上上升的空间。

中美日韩在东南亚影响力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中国的地理和文化优势,使中国影响力的国际化在东南亚能够更轻易的实现,中国国内巨头更是频频出手,复制在中国的商业模式。

不想写了,这篇已经放了一个月了,没心情了。

user avatar

当杨主任说出这句话。

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

布林肯是懵逼的。——他!怎!么!敢!

拜振华随后发布演讲,不允许在自己的任内让中国超过美国。

如果说2016年南海危机之中,中国的应对还显得较为吃力,那么2018年之后的贸易战,中国已经是从容不迫。

到了2021年的今天,应对美国的种种进攻手段,中国已经游刃有余。

而这三个阶段,仅仅隔了五年。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四年,我们还能更进一步。

到哪一步?

反守为攻!

而且,2023年,很可能就是反守为攻的元年。

到了今天,局势已经愈发明朗。

亚太地区美国是大势已去,中国目前是步步为营。

中东地区美国还不肯放弃,中国当然愿意在中东给美国找点乐子。

欧洲现在嘴里还喊着狼来了,身体却已经非常老实。

非洲和南美洲,原材料提供商,倾销市场,不提也罢。

唯有印度,光着脚不怕穿鞋的,叫嚣着让中国好看。

漂亮国现在看起来还很强大,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现在的世界,就缺一把火。

该洗牌了。

——————

并不是我太乐观。

而是遍观天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这么多人反智到相信注射消毒液能治疗新冠,可美国还是超级大国。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失去了二十年,三十年,可日本还是这么发达。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欧洲天天游行示威,高福利低劳动,可欧洲还是全球领先的发达国家。

很多人不理解,各种各样问题一大堆的中国,怎么就一骑绝尘,成为了第一工业大国。

原因只有一个。

我们的世界,无论超级大国还是发达国家,开发度都非常小。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说法,就是人类的大脑开发度一般就百分之几,能超过百分之十就很了不起。

国家同样可以如此类比。

美国也许有百分之十三,欧洲百分之十,中国目前大概百分之八,印度只有百分之三。

因为国家体量的不同,所以各个国家的实力在不同开发度上有很大区别。

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想阐述一个道理,那就是超越美国并非什么不可逾越的事。

我们的体制决定了,在相同开发度下,内耗更低,只要能开发到和美国相同的层次,中国的实力就绝对远超美国,这还不考虑国家体量的加成。

子姑待之。

————————

有人说这只是一句普通的抗议,是软弱的外交辞令。

在他们眼里,只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才是强硬的外交。

九十年代三大耻辱了解一下?

跟三大比起来,南海撞机都是小儿科。

三大是国耻,南海撞机是壮烈,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只宣传南海撞机而不宣传三大,为啥?

这个我们还不能宣传,宣传就等于摊牌。

现在到了摊牌的时候了吗?没有!

杨主任说的这句话,不是外交辞令,这是在美国的国土上,面向全世界开一个发布会,宣布中国不再屈居美国之下。

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大部分欠发达国家在大国集团争霸的波及中变得愈发贫穷弱势,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欠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聊胜于无的局面(就像十个小国的声援支持,也不如大国的一票否决这种)。

少数耳熟能详的几个世界大国拥有着碾压性的财富优势、生产力优势和军事优势。但和冷战时代(雅尔塔体系)不同,小国反复横跳的空间越来越小(对大国的利用价值越来越低),成为“示范窗口”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冷战时代的“比好”逐渐变成现在的“比烂”甚至“比惨”,只要你比我惨,就算是我的“成功”。

比欧美“普世价值观”更有竞争力的意识形态,和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有竞争力的一整套游戏规则,仍然没有建设起来。

而基于历史传统不同和地缘利益不同的文化撕裂,却愈发明显。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日益“工具人”化,成为大国争霸相互指责时用的“名头”,小国和弱小民族的声音确实是可以发出,因为各种“平台”越来越多,但大国可以当做没听到,甚至在民间直接“你有啥糟心事儿说说让我乐呵乐呵”地开嘲讽。

然而各国上层的利益逐渐趋同,大有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的意思,同台共舞,互飙演技,

隔着国境线彼此越发不爽对方的,大多只是各国的中下层。

新时代的大国强权越发隐蔽化,以经济方式和文化方式展开,从直接占据领土开展殖民教育,变成相对柔和一些的“经济援建”“文化输出”和跨境的“归化”,逐渐从把控经济命脉、控制买办代言人,转化为重塑思想精神,实现更根本性的控制。

弱肉强食的国际格局本质从未改变,(主角始终是亚欧大陆和“美国”这种欧洲衍生国)只是舞台上的主演戏份有所变化,方式更加隐蔽了。

而现在的这种国际格局,是主演戏份调整时的调整期/阵痛期,还是未来发展的常态,现在还未可知。

user avatar

2021年4月,拜登的新基建三万亿正在闯关。不过此基建非彼基建,这个基建主要是补路!对没看错,是修补已有的路面。

2008年中国的四万亿人民币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系统。还有世界第一大桥,第二大桥,第三大桥,第四大桥……世界前一百的超级大桥,中国修了86座。

而美国,足足五倍的资金却只能修修补补。这种情况下,世界是什么格局已经不言自明了。

没错,表面上看美国确实天天都在制造大新闻。今天在南海,明天在钓鱼岛,后天新疆,大后天台湾,大大后天香港,但是实际上中国才是进攻的那一方,东南亚自贸协议,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伊战略合作协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南海种岛,一带一路,军机绕岛……

所有这些都在实质上撬动着美国的霸权,而美国束手无策。最最关键的是,在中国在欧亚大陆输出和平,稳定,繁荣的情况下,美国完全拿不出一套更好的方案来光明正大地竞争,相反却只能靠制裁来维持其影响力。二战后美国所积攒的信誉和良好形象正在以加速之势崩坏。而即便如此,美国依然在错误的路线上渐行渐远。不断地把一心与美国讲和的俄罗斯,伊朗,都往中国这边推。不断在众目睽睽下搞你们信不信无所谓,只要我们信就行的2b舆论战。

2021年3月,墨西哥宣布向中国购买3千多万剂疫苗,原因是美国不愿共享疫苗。

一个世界版的农村包围城市正在形成,当国军只能蜷缩在锦州消极防守的时候,就算有飞机大炮,德械美枪,金条万两,胜负其实已分,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确实还没成为超级大国,一超一大的局面本可以维系多年,但是如老蒋在抗战后迫切地用兵求战一样。越是沉不住气的,越会快速把优势消耗殆尽。也就三五年之内,转折点就会到来。错误的决策将会导致戏剧化的转折,而这种戏剧化可能会超出我们想象,甚至有些魔幻。

用周易的道理来说

原本中国是小蓄,所谓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如今却被美国搞成了大畜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而且不仅如此,在美国一系列操作下,变爻也来到了上九,只要一变就是泰卦

上九:何天之衢,亨

所以以《易》来看,现今正是大蓄之相,上九之变。

经济跟美元霸权绑定,政治跟国际声誉挂钩,铁索连环固然能抗风浪,可距离灰飞烟灭却只差一把火。

到了今天美国上下都没搞明白:中国不是日本只会吞云吐雾,中国也不是苏联只能掀浪弄潮,中国可是会呼风喷火的!玩儿铁锁连环,是没用的。

可惜啊,该止损之时,却非要梭哈。且看大戏吧!

user avatar

从历史上找答案并不难,但反之如果拘泥于现实就很难看清。

总的来说目前世界的格局就是春秋中后期,迎接战国时代来临。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而战国的主题是统一。


春秋虽然看似多达上百的诸侯国甚至一说几百上千的割据政权,但实际上也是几个大块头在掰手腕罢了。

春秋的主要力量是晋、楚、齐、秦四股,或者更直接点,春秋时代的主角是晋、楚、齐的三足鼎立。

秦、吴、越三者基本上是晋、楚、齐势力相互平衡,僵持之下各方有意放纵扶持出来打开僵局的势力。只不过因为秦崛起太早以及之后一统中国,所以很容易让人忽视实质上和吴、越的性质差不多。

而宋、郑(同属一类)和燕这种真千年打野的边缘玩家就属于意料之外的了(也就不多说了)。


楚国长期是被晋齐联手排斥在华夏体系之外,以一个外族的身份存在的,根本没有入主中原称霸天下的可能,虽然纸面数据来看,楚国是相当强大的,甚至常常名列诸侯国纸面各项数据第一。

值得玩味的是,正是秦国的崛起并且击败晋国,才给楚庄公打开了入主中原的现实环境,不然晋齐联手下,楚国始终还是“现代文明”的边缘者,即使他的人口、土地、生产力很可能已经是春秋时代各家之首。

我很难说秦国背后离不开楚国的大力支持,毕竟没有证据。但客观的说,秦国崛起的最大利好无疑是楚国。


类似的事情在春秋时代的末期又发生过一次,当几大诸侯国们又一次陷入漫长的僵局时,身处于东南的吴、越先后又一次上演了类似秦国崛起的传奇故事。


以史为鉴,其实很多东西就不用说的太透了。


春秋时代,周王室倒台,礼崩乐坏,各大诸侯国根本无力架构新时代的社会“礼法”秩序,只能依靠着不断壮大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赢得公卿士大夫的支持和老百姓表面的顺从。

伴随着到达中后期,周边两头不靠、不长眼的对手解决的差不多了,整个天下形势已经没有所谓“打好”的小国了,继续扩张势力,必然要啃“硬骨头”。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的出现,各大国船大难掉头、积重难返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内部的社会矛盾比一些小国尖锐百倍、千倍,各国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输出价值观“”实现崛起“而是如何保证内部不乱。

晋、楚、齐几个老大哥就此进入“比烂”的僵持阶段,尽量避免和同等级对手交手,即使交手也不会全力一搏,对战败的后果有充足的考虑且留下足够的战略反击力量。

然后在对手的其它方向扶持势力,寻求打开战略僵局的机会。



所以,现今的世界格局表面看似“美、中、欧”三家独霸天下,其实三者都是垂垂老矣的暮年霸主,内部问题一个比一个多,家大业大也不敢和同等级对手来一次真正“赌国运”的会战,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这个时代舞台的主角并不属于“美、中、欧”,而是我们那天仍未知道的“秦和吴、越“。



其实眼光放长远就知道,如果提不出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制度创新来缓和阶级矛盾,把整个国家拧成一根绳,那么春秋时代即使再伟大的辉煌,在战国时期也只是别人口中一块更肥美的鲜肉罢了。

就像经历过商鞅变法的秦国把楚怀王当猴一样耍一样。

不践行共产主义道路和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梦想,其实现在所谓的辉煌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瞬的火花罢了。

或许,这就是命吧。

user avatar

灯塔上的魔眼正时刻紧盯着中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前的世界格局,就好比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暗流涌动的巨型油画,其复杂性与动态性,让人一眼难以穷尽。它不像过去那样,清晰地划分成几个泾渭分明的阵营,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碎片化,同时又相互依存的微妙平衡。首先,我们得承认,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如今,世界舞台上活跃着多个主要力量中心,.............
  • 回答
    理解您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地缘政治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探讨。要分析中国版图扩张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考虑到当前的国际环境、历史因素以及中国自身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扩张”这个词的含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领土的直接、公开的武力扩张,尤其是在主权国家之间,是极其罕见且风险极高的.............
  • 回答
    当前世界局势可以用“多极化下的动荡与重塑”来概括。经济上,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供应链重构加速,通胀压力和潜在的经济衰退阴影笼罩。地缘政治层面,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从乌克兰的战火蔓延至中东、非洲等地的热点问题,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科技领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
  • 回答
    咱们聊聊朝鲜这支军队,要是把它放到一个架空的世界,然后目标是加拿大,不考虑什么外部势力搅和,光靠朝鲜自己的家底,能不能把加拿大这片地儿给捋明白了?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瞅瞅朝鲜的兵力。朝鲜这军队规模那是相当惊人的,常备军号称一百多万,预备役那更是不少。这数字放眼全球,绝对是数得上号的。他.............
  • 回答
    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之珠,如今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审慎地调整自身定位,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浪潮中找准自己的航向。崛起中的中国大陆,以及日新月异的世界格局,都对香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首先,香港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到其作为中国一部分的特殊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过去.............
  • 回答
    魔兽世界怀旧服的火爆程度,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尤其是和当年相比,现在玩家的参与度和热情似乎更高涨了。至于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这绝对是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太多因素了,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一年半载”或者“十年八年”就能概括的答案。咱们先从 “火爆” 这个点上细说。现在大家说的火爆,不仅仅是人数多,更多.............
  • 回答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解读。同时,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住房,所以无法分享我的“住房条件”。但我可以基于我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为您详细解读住建部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亮点和值得关注之处。住建部称“我国已.............
  • 回答
    要说当下认识物质世界遇到的最大难题,我觉得最核心的,也是最令人着迷的一点,是我们对宇宙最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律的理解,仍然存在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断层。你可能会想,我们不是已经知道原子、夸克、电子了吗?我们不是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了吗?没错,这些理论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帮助我们解释了从微观粒子到.............
  • 回答
    要用P社游戏的标准来衡量当今世界的列强和次强,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挑战。毕竟,P社游戏(如《欧陆风云》系列、《钢铁雄心》系列、《维多利亚》系列)的“强国”定义,往往是结合了经济、军事、科技、政治影响力、殖民潜力,甚至还有一些游戏特有的“国力”或“稳定度”之类的概念。将这些抽象的游戏机制投射到现实世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触及到国际关系、历史演变以及地缘政治的方方面面。如果硬要说“没有美国的世界会更和平”,这恐怕过于简化,难以令人信服。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美国在这个全球格局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战争与冲突的影响,尝试勾勒出一个没有美国的世界可能呈现的图景。首先,我们要明确,“始作俑者.............
  • 回答
    穿越时空回到楚汉争霸,要帮助项羽夺取帝位,绝非易事,这需要对历史进程、人物性格、战略战术乃至当时社会各方面有深入的认知,并能巧妙地运用这些知识。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让项羽赢得战争,更是要让他坐稳帝位,建立一个稳固的王朝。以下是我设想的具体策略,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原则:扬长避短,规避致命错误,建立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述,每周有五万人因新冠死亡,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也难怪他们会强调在2022年必须终结这场大流行。毕竟,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背后牵扯的是无数家庭的伤痛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压力。要说世界各国现在的防控举措,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变化速度极快,就像在.............
  • 回答
    日本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领域之所以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并成功向全球输出自身文化,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以及深植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特质。一、 历史积淀与萌芽期(战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崛起奠定基础要理解日本ACGN.............
  • 回答
    C919 搭载 LEAP1C 发动机, 400 架订单的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飞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尤其是其搭载的 LEAP1C 发动机,更是被誉为“世界先进”的代表。如今,C919 已手握 400 架订单,这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如何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它涉及到历史的“如果”,以及文明发展轨迹的微妙变化。如果欧洲没有经历那场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世界文明的主导者是否会是中国?我认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的问题,它是一个充满复杂变量的推理。首先,我们得明确“大航海”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发现,更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同时也极其复杂的假设情景。如果外星人带着明确的意图来到地球,要“无条件杀掉目前在美国的所有人”,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会出手相助,这取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威胁的性质和证据: 可信度: 首先,各国政府和人民需要确信这个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
  • 回答
    说到当今世界上铁路机车的“功率之王”,那答案就指向了 GE Evolution Series GEVO 12752 AC。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火车头,它是一款集合了最前沿技术和工业设计的巨兽,其强大的动力输出足以让任何规模的货运列车在崎岖的地形上也能如履平地。我们不妨来仔细品味一下这款机车的“不凡之处.............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极限是多少字节/秒”,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固定不变的数字答案。原因在于,信息传输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看到的“极限”也在不断被刷新。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信息传输的“速度”到底是怎么衡量的,以及哪些因素在影响它。首先,我们.............
  • 回答
    关于核能的效率,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背后涉及到科学、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层面的多重考量。当前核能运用方式的“低效”之辩:首先,我们要明确“低效”指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将核能发电厂的能量转换效率(即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来看,确实,目前主流的压水堆(PWR)和沸水堆(B.............
  • 回答
    好,咱们聊聊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又幸运地保存至今的二战及二战以前的老伙计们。说实话,看着它们停泊在那里,你脑子里勾勒出的可不是什么冰冷的钢铁疙瘩,而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群群浴血奋战的士兵。首先,要说最出名的,那肯定得是美国的“密苏里”号战列舰 (USS Missouri BB63)。这可不是一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