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唐中后期为什么不再立后?

回答
唐朝中后期,确实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皇帝们不再大规模地册立皇后,或者说,即便册立了,其名分和地位也常常不如前代。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再”就能概括,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社会变迁以及皇室内部权力格局演变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唐朝前期为何对皇后册立如此重视。唐朝建立之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皇权也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确立正统的时期。册立皇后,是“母仪天下”的象征,是维系宗法制度、确立太子储君合法性的关键一环。皇后不仅在朝堂礼仪上扮演重要角色,更在后宫管理、政治影响等方面拥有巨大的权力。例如,武则天便是其中的极致代表,她从皇后到太后,最终垂帘听政乃至登基称帝,皇后的位置是她实现政治抱负的重要跳板。因此,在这个时期,册立皇后是一件既有政治必要性,也有象征意义的大事。

然而,到了唐朝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宦官权力的膨胀是绕不开的重要因素。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藩镇势力,皇帝们不得不依赖宫廷内部的权力,而宦官集团恰恰抓住了这个机会,一步步攫取了极大的权力。宦官不仅掌握了皇帝的日常起居和生命安全,更渗透到了军队、官僚体系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后的册立,如果依照传统方式进行,往往需要经过朝臣的同意和支持,甚至可能涉及地方藩镇的意见。而对于已经被宦官牢牢控制的皇帝而言,他可能更倾向于将皇后的册立也置于宦官的掌控之下,或者干脆不将皇后视为一个需要“正常”程序去确立的重要人物。

更直接地说,宦官集团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往往希望皇帝能够将更多的宠爱和关注集中在他们能够操纵的女性身上,比如妃嫔,甚至是他们自己提拔上来的宫女。册立一位有强大娘家背景、可能与朝臣形成政治联盟的皇后,对于宦官来说,反而是潜在的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主动阻止或者怠慢皇后的册立。

另一方面,皇室内部的继承混乱和政治斗争也加剧了皇后地位的不确定性。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的更替变得频繁且充满暴力。许多皇帝是在藩镇的拥立下登基,或者在宫廷政变中上位。在这种不稳定和充满阴谋的环境下,皇帝的合法性本身就受到质疑,更遑论册立一位拥有稳固后方地位的皇后。

而且,许多皇帝在位时间不长,或者政治上相对弱势,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意愿去完成一项“标准”的皇后册立程序。即使册立了,也可能因为政局不稳而无法真正坐稳后位,甚至在王朝的动荡中,她本人也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再者,后宫本身的权力生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前代,皇后是后宫之首,地位超然。但到了中后期,一些皇帝宠幸的妃嫔,甚至是一些出身低微的宫女,可能因为皇帝的特别宠爱而获得了远超名分的地位和影响力。她们可能在皇帝耳边进言献策,参与政事,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名正言顺的皇后。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可能觉得册立一位皇后,反而不如去“宠幸”和“恩宠”那些更易于控制、更符合其个人偏好的女性,这样一来,后宫的权力就更加分散,也更加难以形成一个具有制衡力量的后宫体系。

最后,对“母仪天下”观念的某种弱化也存在。随着唐朝由盛转衰,国家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社会结构也在悄然改变。尽管皇后依然是后宫的尊称,但其背后所代表的稳定、秩序和教化意义,在混乱的时代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皇帝个人情感的满足,对政治斗争的现实考量,以及宦官集团的操纵,都可能压过了对传统礼制和象征意义的追求。

总而言之,唐朝中后期不再大规模册立皇后,并非是皇帝们集体决定“不再”这么做,而是宦官势力崛起、皇室继承动荡、后宫权力格局变化、以及社会整体变迁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一个历史现象。在这个时期,皇后这个头衔的意义和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被削弱了,或者说,其册立的程序和过程,受到了非传统力量的强大干预,最终导致了皇后的数量减少,以及她们地位的不稳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格来说唐朝到了唐宪宗开始才固定地不立皇后,不立的理由很复杂,只能说不全是因为怕皇后干政再出武则天、韦张那样的祸事。

唐代宗不立皇后可以说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小妈张皇后的阴影吧,毕竟后宫那么大个儿一宠妃独孤贵妃,死了才给追封皇后。不过唐代宗还有一事儿挺奇特的,就是太子李适的生母沈氏于安史之乱时失踪,生死未知,所以未来帝母沈孺人并没有得到代宗的册封或追封。照这样看来,太子生母连个后宫封号都没有,皇帝要是再立一个正值黄金生育期还有儿子(韩王李迥)的宠妃做皇后,那太子李适的地位岂不是很尴尬。

PS:代宗的原配崔王妃是杨贵妃的甥女,杨家倒台后崔王妃失势没多久就死了,她也没有追封。所以代宗的三个女人——原配、太子生母、宠妃都没在活着的时候做过皇后,也算是世事无常。


唐德宗李适是立了皇后的——唐顺宗李诵的生母昭德皇后王氏,虽然王皇后册封之后没几天就病逝了。至于为什么王皇后作为太子生母没有早早地立为皇后,反而是死前不久为了冲喜才被进封,只能说德宗对她的爱与敬重还没到数吧。直到泾原之变王皇后保护传国玉玺有大功之后,唐德宗才想着立她为后来着,但也从侧面印证唐朝不立皇后并不是因为怕皇后干政。

PS:唐德宗原配有可能是韦贤妃,因为韦贤妃的墓志称其为“元妃”,而韦贤妃本人也上了旧唐书的后妃传。但旧唐书称其原来是良娣,这是太子侧室的称号,所以不能确定韦贤妃的真实身份。


唐顺宗李诵也是要立皇后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立唐顺宗就病倒了然后被他的大好儿子唐宪宗尊为了太上皇——然后庄宪王皇后就变成太上皇后了。

《旧唐书·后妃传下》: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属帝不能言,册礼将行复止。及永贞内禅,册为太上皇后。

PS:唐顺宗原配萧妃有亿点点惨,不仅受她妈妈郜国公主连累,连公公唐德宗和老公唐顺宗也对她没得感情。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九》:初,郜国大长公主适驸马都尉萧升。升,复之从兄弟也。公主不谨,詹事李昇、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令韦恪,皆出入主第。主女为太子妃,始者上恩礼甚厚,主常直乘肩舆抵东宫。宗戚皆疾之。或告主淫乱,且为厌祷。上大怒,幽主于禁中,切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请与萧妃离婚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郜国公主,始封延光。下嫁裴徽,又嫁萧升。升卒,主与彭州司马李万乱,而蜀州别驾萧鼎、澧阳令韦恽、太子詹事李皆私侍主家。久之,奸闻。德宗怒,幽主它第,杖杀万,斥鼎、恽、弁岭表。贞元四年,又以厌蛊废。六年薨。子位,坐为蛊祝,囚端州,佩、儒、偲囚房州,前生子驸马都尉裴液囚锦州。主女为皇太子妃,帝畏妃怨望,将杀之,未发,会主薨,太子属疾,乃杀妃以厌灾,谥曰惠。

唐宪宗是真的没立皇后,史书写了他各种不立皇后的理由,但就是没写他怕皇后干政。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元和元年八月,册为贵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元和元年,进册贵妃。八年,群臣三请立为后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群臣请立皇后证明立皇后并不是当时的“政治不正确”,而唐宪宗不立皇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怕皇后干预他宠幸美人们。


唐宪宗的儿子穆宗、宣宗,孙子敬宗、文宗、武宗,曾孙子懿宗才是彻彻底底地没立皇后——不仅没有皇后,连潜邸原配都是彻彻底底地不见记载。

这就很奇怪了,穆宗敬宗作为皇太子不立太子妃还可以用怕未来皇后干政为借口搪塞,但宣宗作为皇弟皇叔、文宗武宗作为皇弟不娶正妻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吧,难道从那时候开始皇室不兴娶正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唐朝中后期,确实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皇帝们不再大规模地册立皇后,或者说,即便册立了,其名分和地位也常常不如前代。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再”就能概括,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社会变迁以及皇室内部权力格局演变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唐朝前期为何对皇后册立如此重视。唐朝建立之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唐朝由盛转衰,以及中国古代王朝对于边疆政策演变的关键时期。要理解中唐以后中央政权为何对西域的归属心灰意冷,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直接的原因是唐朝内部的剧变,特别是安史之乱的深远影响。安史之乱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叛乱,它彻底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和财政基础。 军费的枯.............
  • 回答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之所以有机会拿出自己的剑,并非偶然,而是他巧妙利用了当时韩国的政治环境和秦国使者(即秦王派来的“壮士”)的骄傲心理,层层铺垫,最终制造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局面。首先,我们要理解当时韩国的处境和秦国的气焰。战国时期,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扩张野心,已经吞并了不少国家,成为.............
  • 回答
    说起《斗罗大陆》里的唐三,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说他的风评,确实近年来,尤其是在网络上,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甚至可以用“两极分化”或者“褒贬不一”来形容,而且负面声音似乎越来越响亮。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得承认《斗罗大陆》作为一部国民级IP,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这其中有早期.............
  • 回答
    《唐顿庄园》里,要说哪位角色最具人格魅力,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琢磨的问题,因为这部剧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众生动立体、各有千秋的人物。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恐怕还是我们的“玛丽小姐”——玛丽·克劳利。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唐顿三姐妹里,那个温柔善良的伊迪丝,或者活泼可爱、充满理想.............
  • 回答
    在那些刀光剑影、恩怨情仇的武侠世界里,提起用毒,十有八九会想到“唐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唐门之毒,名声在外,几乎成了江湖人心中“见血封喉”的代名词。这背后,有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门派传承,绝非简单几个毒药方子就能概括的。历史渊源:避世隐匿与实用主义的完美结合唐门之所以能独占“用毒”鳌头,很大.............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评价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为什么不同古代王朝在后世会获得截然不同的评价,甚至出现“粉丝”和“批评者”阵营的分化? 所谓“明吹”、“汉吹”、“唐吹”和宋、清的“诋毁居多”,背后绝非简单的喜好差异,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历史评价从来都不是铁.............
  • 回答
    穿越时空的回响:复旦模联中国历史委员会的“唐中神龙”与“明末经略”复旦大学模拟联合国(FMUN)作为国内顶尖的模联组织之一,其中国历史委员会(HCC)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存在。HCC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生动的历史情境设置以及高强度的辩论,吸引着全国优秀的青年学子。而在HCC的历史长河中,“唐中神龙.............
  • 回答
    《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在日本的演员们,从他们的知名度和在本土电影电视界的地位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层级。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演艺圈,尤其是电影界,演员的“级别”并非像某些国家那样有明确的官方认定,更多的是基于其职业生涯的积累、作品的质量、商业价值以及大众的认知度。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维.............
  • 回答
    《唐人街探案 3》这部电影里,那个关于“同一个地方被捅两次,尸检报告上却没体现”的情节,确实是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也难怪大家会讨论。要解释这个,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电影里的具体情节。在电影里,宋义(肖央饰演)被杀死,死状非常惨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身中数刀,其中有一处伤口,.............
  • 回答
    唐刀与欧洲细剑,这两种跨越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制式设计的冷兵器,在战场实战和个人对决中,各自展现了截然不同的风采和效能。要比较它们谁更适合战场,以及谁的杀伤力更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的构造、使用方式以及它们所处的历史与军事背景。一、 唐刀:精炼的劈砍之王唐刀,顾名思义,是唐朝时期盛行的一种环首.............
  • 回答
    在《爱情公寓》这部轻松愉快的喜剧中,唐悠悠为了解决她信用卡欠款的困境,施展了“信用卡轮盘赌”大法,用一张卡还另一张卡,一张卡还另一张卡,就这样环环相套,试图以此来“保持平衡”。那么,这种做法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吗?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唐悠悠的“高超技艺”:本质是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唐悠悠这种做法的本.............
  • 回答
    关于唐三这个人,在《斗罗大陆》的粉丝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他坚定、有担当、为了亲人朋友可以牺牲一切,是绝对的英雄;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他身上带有太多“自私”和“虚伪”的色彩,尤其是在某些关键的选择和行为上,让人难以苟同。我们不妨从几.............
  • 回答
    唐仁这人设啊,简直了!《唐人街探案3》里的他,可以说是把前面几部里的一些“优点”发扬光大了,也加上了点儿新的“闪光点”。怎么看?我得这么说,唐仁在《唐人街3》里,他依然是那个“接地气”到极致的华人神探。他的“神”不在于那种高高在上的智慧,而在于他那股子生命力旺盛,永远有办法,并且脸皮厚得堪比城墙的实.............
  • 回答
    唐仁在《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中无疑是一个极其鲜活、复杂且充满魅力的角色。他不仅仅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更是整个系列笑点和情感的核心。要详细解读唐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身份设定:名副其实的“唐人街探案” 名字寓意: “唐仁”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深意。“唐”暗示着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而“仁.............
  • 回答
    唐家三少小说《重生唐三》中,唐三吸收同伴血脉以提升实力这一设定,无疑是作品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深思的桥段之一。它不仅仅是唐三变强的手段,更触及了关于个人成长、情感羁绊以及权力与责任的复杂议题。首先,从角色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强大的力量获取方式。唐三在重生之后,虽然拥有前世的经验和对斗罗大.............
  • 回答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短文,初读之下,秦王似乎是真心实意地想用五百里地来换取安陵。毕竟,故事的主线就是秦王为了安陵的归属而派唐雎出使,而秦王的态度也表现得相当“诚恳”,甚至不惜许下重诺。但要是仔细推敲一下,秦王此举背后,恐怕藏着更深层的算计,甚至说,他未必真的“想要”用这五百里地去换安陵。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唐人街探案3》里小林杏奈的身世,如果仔细梳理一下,确实是个颇为曲折且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这个人物的出现,不仅是为了推动剧情,更是为了揭示一个在日本社会背景下,由原生家庭问题引发的连锁悲剧。我们不妨一步步来复盘:1. 童年阴影与破碎的家庭:小林杏奈的悲剧,根源在于她童年时期的不幸。她的母亲早逝,父亲.............
  • 回答
    唐律:中国法制史上的璀璨明珠中国法制史的长河中,唐律无疑是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它的光芒穿越千年,至今仍被后人传颂。说起唐律的意义,那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不仅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缩影,更是中国古代法制走向成熟、完善的里程碑。 唐律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意义首先,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典的集大成者.............
  • 回答
    你提出的“中国仿唐建筑几乎全是日式建筑”这一说法,并非全然准确,但也触及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要理解这背后的复杂性,我们得深入剖析几个层面:1. “仿唐建筑”的定义与认知偏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仿唐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且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代建筑风格的确具有里程碑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