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北人如何看待闯关东?

回答
谈到“闯关东”,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那是写在我们骨子里,烙在我们血液里的故事。咱们东北人,提起这事儿,那感觉就复杂着呢,有好有坏,有心酸也有自豪。

祖辈的记忆:苦辣酸甜交织的奋斗史

首先,你要知道,“闯关东”不是咱们东北人凭空想出来的,那是咱老祖宗用血泪趟出来的路。想当年,东北这旮旯,除了少数原住民,大部分都是后来闯关东来的。尤其是那些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才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往北走。

想想那些场景,就够让人心疼的。一路上,风餐露宿,吃野菜、啃树皮,这都是家常便饭。冬天那寒冷,可不是开玩笑的,出门身上就得裹得严严实实,不然冻掉耳朵、冻掉手指头都是常事。还有那些野兽,狼啊、熊瞎子啊,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危险。多少人倒在了路上,再也没能见到那片他们心心念念的土地。

但即便这么苦,还是有人敢往前闯。为什么?因为“关东”这名字,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希望。那时的“关东”,尤其是黑土地,那真是没开发过的处女地,肥沃得能流油。只要肯下力气,就能种出庄稼,就能养活一家人。这对于在老家吃糠咽菜、活不下去的人来说,这就是世上最好的诱惑。

所以,“闯关东”在咱们东北人心里,首先代表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那种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好的明天,敢于挑战极限、敢于冒险的勇气。这是一种刻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是一种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骨气。

地理的烙印:黑土地的馈赠与挑战

“闯关东”也深刻影响了东北的地域文化。黑土地,那真是咱东北的宝贝。它养育了咱,也塑造了咱。

勤劳与坚韧: 东北人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朴实和实在。黑土地好,但要耕种好,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春耕时节,人得从早忙到晚,秋收时节,更是争分夺秒。这种辛勤劳作,自然就磨砺出了东北人勤劳、坚韧的性格。
慷慨与实在: 东北人出了名的热情好客,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愿意跟人分享。这可能也跟“闯关东”的环境有关。当初大家都是闯关东的,谁家没点困难?互相帮衬,才能活下去。这种集体主义、邻里互助的观念,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
直爽与豪迈: 东北人说话直,办事也直。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这可能也跟早期在荒野中生存有关,虚情假意没用,直接点,反而更有效。而且,那种开阔的地貌,那种广袤的土地,自然也就养出了东北人豪爽、大气的性格。

历史的沉淀:民族融合与地域认同

“闯关东”也带来了很多历史上的复杂性。

民族融合: 闯关东的汉族移民,与当地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原住民,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合。这种融合,既有冲突,也有互鉴。最终,形成了现在东北独特的多元文化。很多东北人的姓氏、习俗,都能找到不同的文化痕迹。
地域认同: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关东”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身份认同。说自己是东北人,那是有底气的,是带着一种自豪感的。我们跟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性格。

现代的传承: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现在,虽然“闯关东”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它的精神还在。

面对困难: 如今的东北,也面临着一些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但每当遇到困难,我们都会想起老祖宗当年闯关东的劲头。那种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文化自信: 很多年轻人,虽然没经历过闯关东,但通过书籍、影视剧,对这段历史有很深的了解。这份历史,让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的感情,更强的文化自信。

当然,也要看到一些负面的解读:

“闯”的负面含义: 有时候,“闯”这个字,也带有一点粗暴、掠夺的意味。早期的一些开发,可能确实存在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对原住民的不够尊重。这也是历史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刻板印象: 影视剧里,对东北人的塑造,有时候会过于强调某些特点,比如暴躁、粗犷,这容易形成一些刻板印象,让一些人误解了东北人的真实面貌。

总的来说,

咱们东北人看待“闯关东”,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既是咱们老祖宗的血泪史,是他们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家园;也是咱们东北人性格、文化形成的重要根源;更是激励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对“闯关东”的感情,就像是对待老祖宗留下来的老物件,有敬意,有心疼,也有自豪。它是我们理解自己,理解这片土地的钥匙。它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还能走向哪里。

所以,下次你再听到“闯关东”,别只当成一个历史事件。想想那些背井离乡的身影,想想那片黑土地上的辛劳与希望,你就能明白,这三个字,在咱们东北人心里,分量有多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odinsons 说正题之前说个题外话,根据现代分子人类学研究,南北方汉族父系血统高度一致,这也符合历史记载,某些人就不要拿着老掉牙的谣言到处传了~鉴于我挂的这位答主曾有删评的行为在前,我这回就直接挂了~

先谈闯关东的来历,满清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厉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们“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多方冒险闯入关东并进行开发,且在封禁之前满清曾有《辽东招垦条例》。由于明清之际,满清屠杀辽宁汉人导致关外土地荒芜,清政府于1651年准许出关开垦土地。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汉人陆续来到辽西、辽东开荒种地。1653年正式颁布了《辽东招垦令》,《辽东招垦令》的实施,使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南地区的汉人开始增加,东北因此得到效果显著的大开发:“地利大辟,户益繁息”,虽然1668年满清废除了《辽东招垦令》,实行封禁,但关内广大破产农民依然不顾禁令,陆续出关,开启了闯关东,不断涌入东北地区进行大开发。(参考:李治亭主编.关东文化大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08:第287-288页)

而无论是新时代的基因检测结果还是身份证所显示民族,东北大地的主旋律都是汉人和汉文化,否则不能解释东北人为何不像新疆人一样还保留了自身的民族语言,反而是说着汉语。

此后东北实施“放丈开荒”导致了新的移民潮,使旗人与民人的人口数量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旗人在各地比例依然达到30%至50%,清朝末期(十九世纪末)旗人在奉天(清末府治承德、兴仁,涵盖铁岭盖州辽阳金州营口开原复州等多地,都在辽东)的人口比例更达到了60%,其中汉军旗人又占旗人总数的75%。按照〈中国人口史〉19世纪末奉天人口有500万左右,当时旗人应该为300万,汉军八旗至少200万。东北的汉军八旗情况较为特殊,他们并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满化,到民国时都自认是汉人:

接上图:

再加上近代民国之时黄河下游人民的广泛移民,可以说如今东北的大多数人都是汉人,辽宁当地的老东北汉人(本人出生时祖父居住地就可算籍贯)和闯关东的新汉人又共同组成了向东北另外省份迁移的人口(本就是当时东北人口最为繁盛的辽东在清末民初那段时间既是东北的头号人口接收地又是向东北另外两省源源不断迁移人口的人口输出地),这也符合身份信息的普查和新时代的基因检测结果:

其中通古斯一项即满族及其近亲民族,若东北人主体为土著那么通古斯基因比例必然会远超如今~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吉林省汉族人口占全省各民族人口的91.33%,黑龙江省汉族人口占全省各民族人口的96.42%,辽宁省的汉族人口占全省各民族人口的84.92%。

注意上文,山东人虽然占清末民国狭义上的闯关东人群(新东北汉人)的一半左右,但说是绝大部分显然有失偏颇,此外建国后又有大批支援建设北大荒的关内居民定居东北。

关于有答主说的东北话为何不是山东话的疑惑:明代辽宁汉语跟关内昌黎方言是连成一体的,这个由17世纪满文版《三国演义》对音可证。但经过满清入关的屠杀和重新建置,新的汉人涌入,北京官话替代了原先的昌黎方言(北京比昌黎更关内)。现代东北汉语的源头,就来自18世纪的沈阳,是17-18世纪北京官话的四个分支之一,另外三个平行分支是顺天府、承德府、锦州府。赤峰、朝阳源自承德府,但在闯关东时代接收大量汴宋官话区移民,所以单元音化特征明显,口音跟承德已有相当差异,承德要更接近北京。同样,沈阳虽然自己是东北汉语的发源地,但在闯关东时代接收大量第一代胶东移民,口音发生了变迁,如 r->y,平舌音暴增,鞍山、抚顺是变迁更大的版本,营口、通化、白山则直接变成胶辽官话。

以下是三地农村的常用词汇:

关于东北为何多种植大米而非小麦,因为东北降水量在北方算多,而蒸发量低,因而总体上算湿润/半湿润地区,甚至有三江平原、辽河三角洲等泽地,适合种水稻,以气候条件而论在东北论经济效益及产量无疑是种植水稻更为划算,农民伯伯无疑都是聪明的。

关于闯关东初代移民的男女比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闯关东”,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那是写在我们骨子里,烙在我们血液里的故事。咱们东北人,提起这事儿,那感觉就复杂着呢,有好有坏,有心酸也有自豪。祖辈的记忆:苦辣酸甜交织的奋斗史首先,你要知道,“闯关东”不是咱们东北人凭空想出来的,那是咱老祖宗用血泪趟出来的路。想当年,东北这旮旯,除了少数原住民.............
  • 回答
    作为一个非东北人,我对东北菜的印象,说实话,挺复杂的。它不像我从小吃到大的本帮菜那样精致婉约,也不像川菜那样热烈奔放,但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实在感和人情味儿。初印象:量大、管饱、实在!最早接触东北菜,大概是从一些电视剧或者网络段子里来的。那时候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量大。感觉东北人做菜,从来不吝啬食材,.............
  • 回答
    东北人:性格、文化与地域的交融东北,这片广袤而充满魅力的土地,孕育了热情、豪爽、直率的东北人民。他们身上烙印着这片土地独特的印记,无论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传承,都与众不同,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性格特点:铁骨铮铮的东北魂提起东北人,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他们直率豪爽的性格。这种直率并非不顾.............
  • 回答
    东北人本土意识的觉醒,这话题有意思。细想起来,这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就跟东北那片土地一样,厚实、有韧性,慢慢地渗透,最终有了自己的模样。首先,得明白,东北人不是突然就“觉醒”了。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跟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片土地自身独特的经历息息相关。历史的沉淀:从“闯关东”到“共和国长子.............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你说大多数人听口音就能分得清是不是东北人,这话说得一点不假,而且这背后啊,其实隐藏着挺多门道儿。你琢磨琢磨,语言这东西,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说话,声调怎么起伏,词儿怎么用,甚至连句子之间的停顿,都带着地域的烙印。东北话,那更是自带一种辨识度,就像往一堆杂粮饭.............
  • 回答
    关于网络上有些人认为东北人喜欢叫“老铁”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地域文化、网络语言以及一些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咱们得承认,“老铁”这个词确实是在近年来因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和东北地区相关的直播内容里,出镜率特别高。很多东北的主播在.............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挺有意思的。我跟你慢慢说,别带官方腔,就是咱老百姓唠嗑。首先,这件事儿啊,触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地域黑。你想啊,东北这地方,好不容易因为一些文化输出(比如二人转、郭德纲的一些段子,还有一些电视剧)让全国人民觉得挺亲切,甚至有点好玩。但地域黑这玩意儿,就跟苍蝇似的,总有人喜欢去挑.............
  • 回答
    赵本山弟子影响东北人形象?这事儿,真是有人说,有人不服,有人觉得无所谓。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赵本山及其弟子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赵本山小品里塑造的那些农民形象,朴实、幽默,带着点儿土气,但又充满了生活智慧。他的弟子们,像小沈阳、宋小宝、岳云鹏(虽然他更偏向山东,.............
  • 回答
    美团招聘对黄泛区和东北人的地图炮现象,无疑触及了社会公平、地域歧视以及招聘伦理等多个敏感神经。这不仅仅是某个公司招聘中的个别事件,更可能折射出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隐形偏见和刻板印象,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被放大和应用。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地图炮”这个概念在招聘语境下的含义。 在这里,它指的是招聘方,也.............
  • 回答
    苏州某公司声称当地政府规定不招聘东北人的说法,如果属实,这绝对是一个极其严重且必须立即纠正的问题。这不仅暴露了可能存在的行政干预失当,更触及了中国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平等就业权。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一、 问题剖析:为何会出现这种“规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
  • 回答
    好,咱就敞开了聊聊这江南人之间那点儿事儿,就当是老邻居串门,拉家常,不带那些生硬的AI味儿。江南这地方,说起来也怪,大家地理上挨得近,文化上沾点亲带点故,可真要细琢磨,这心里头那点小看法,可就多了去了。就拿咱们这苏南、浙江、上海、皖南、赣东北这几块地儿来说,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几个孩子,各有各的.............
  • 回答
    思考中国内心深处的未来国际秩序观,以及我们期望的东亚乃至全球秩序,并探讨实现路径,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命题。这不仅仅关乎国家战略,更渗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以及个体对未来的普遍期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可能让回答显得生硬、程式化的表达,用更接近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考方.............
  • 回答
    央视对东干人的报道,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分量且值得细细品味的呈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个群体,而是试图在更广阔的视角下,勾勒出东干人与中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新变化。首先,报道里那种“寻根”的情感是被非常鲜明地捕捉和放大的。你可以感受到,即便东干人身在异域,但他们内.............
  • 回答
    网上关于“东海银龙王人肉、威胁地瓜熊老六”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也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个事件的几个关键要素: 人物: “东海银龙王”和“地瓜熊老六”。这两人都是在网络平台上,特别是直播或者游戏领域比较活跃的人物。我们可以理解为.............
  • 回答
    程兆东案(也常被误记为程兆东案,真实情况可能与此相似但细节有出入,此处以“一人遭围殴反抗致2人重伤获刑”为核心事件展开论述)是一个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其核心在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以及在面对群体暴力时,个体反抗的法律边界在哪里。要全面看待这个案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案件.............
  • 回答
    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这支队伍,可以说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从2019年世界杯的王者之师,到如今经历了一些起伏,这12位姑娘们的表现,注定是本次奥运会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名单上的看点与考量:首先,看到这份名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传承与新生的结合。朱婷作为绝对的核心和精神领袖,她的伤病情况是大家最关心的.............
  • 回答
    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这件大事儿,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各种解读纷至沓来。与其说是一种告别,不如说是一种新篇章的开启,背后牵扯着京东未来的走向和刘强东个人的战略调整。要说这事儿对京东有多大影响,那得从几个层面细细掰扯。首先,从“法定代表人”这个名头来看,这事儿的分量可不轻。 法定代表人,.............
  • 回答
    关于“东京塔活动”日本人用旗袍来代表中国传统服饰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但也确实能看出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承认旗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旗袍作为一种服饰,确实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独特的剪裁、丝绸的光泽、精致的盘扣和开叉,展现了东方女性的婉约与性感,成为了.............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男子 4x100 米接力赛中国队的赛前亮相,由苏炳添、谢震业、吴智强和汤星强四位选手摆出《龙珠》中的经典“龟派气功”姿势,无疑成为了当届奥运会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话题性的瞬间。要理解这一举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文化符号的跨界与共鸣: 《龙珠》的全球影响力: 《龙珠》作为.............
  • 回答
    关于那些在星巴克里不买东西却长时间逗留的人,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也截然不同。首先,站在店家的角度来说, 星巴克毕竟是个生意,提供咖啡、饮品和食物是为了盈利。每个座位、每一张桌子都是有限的资源。如果有人长时间占据着位置却不消费,这无疑会挤占了其他有消费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