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男子申请改名「刘霸道」,因有背公序良俗被法院判驳这一行为?改名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回答
关于这名男子申请改名“刘霸道”被法院驳回的事件,以及改名字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如何看待“刘霸道”改名被驳回?

首先,从法律和公共秩序的角度来看,法院的判决是符合情理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公民享有姓名权,可以依法变更姓名,但这种变更并非毫无限制。《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或者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复姓;(二)因宗教信仰选取姓氏;(三)选取其他姓氏的,应当具有充分理由。姓名的选取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霸道”这个词语,在中文语境中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指向专横、不讲道理、强加于人。将这样的词语作为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误解和不良联想。这显然不符合“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要求。

法院驳回申请,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风尚的体现。姓名是个人身份的重要标识,也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一个不恰当的名字,不仅可能给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带来不便,也可能对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反映出社会对姓名选择的普遍认知。大家普遍认为名字应该寄托美好的寓意,或者至少是中性、不引起争议的。将“霸道”这样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语用于姓名,是一种比较“出格”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表达或者某种“个性”的追求,但这种追求显然触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改名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中国,改名字虽然是公民的权利,但并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过程。在进行姓名变更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依据是关键:
法定理由必须充分: 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你的改名申请。通常情况下,仅仅是“不喜欢”、“觉得不好听”并不被认为是充分理由。常见的法定理由包括:
随父姓或母姓: 这是最普遍的改名原因,比如未随父母姓而现在想随。
宗教信仰: 某些宗教信仰者会要求更改姓名以符合宗教规定。
选取复姓或有特殊原因: 比如父母双方都有复姓,或者有家族传承的姓氏需要继承。
因性别原因需要更改: 例如,因为个人性别认同而需要更改名字。
因婚姻关系需要更改: 例如,离婚后不愿再使用夫姓。
因历史原因或民族习俗需要更改: 比如,某些少数民族的姓名变更遵循其独特的习俗。
因名字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等不便: 如果名字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受到严重困扰,例如与他人重名严重,导致身份信息混淆等,也可能被认为是充分理由。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是最容易被驳回的理由。名字不能含有反动、淫秽、暴力、歧视性词语,也不能是侮辱性的、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更不能模仿国家领导人、历史名人等,以免引起社会不良影响。比如,像“刘霸道”这样的名字,因为其负面含义,就被认为违背了公序良俗。

2. 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
向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报: 改名申请一般需要向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提出。
提交书面申请: 需要详细说明改名的原因,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是核心: 你需要提供能够证明你改名理由的证据。例如:
与父母姓氏不符的出生证明或户口簿原件。
婚姻状况证明(如结婚证、离婚证)。
宗教证明(如宗教场所出具的证明)。
单位或学校出具的证明(如果改名与工作学习有关)。
其他能够佐证改名理由的材料。
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 如果是未成年人改名,需要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共同提出申请,并同意。
本人到场: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需要本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到场办理。

3. 改名后的影响和注意事项:
影响广泛,需要提前规划: 名字改了之后,你的所有身份证明文件都需要随之更新,这可能包括:
身份证、户口簿。
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
驾驶证。
学历证明、学位证书。
银行账户、信用卡。
社保、医保信息。
不动产证、车辆登记证。
其他任何需要身份证明的场合。
工作和学习上的麻烦: 如果你已经工作或者正在上学,改名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单位的档案信息需要更新,学校的学籍信息也需要更改。特别是对于已经毕业且学历证书上的名字与新名字不符的情况,可能会在未来的求职或升学中带来一些麻烦,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
社会认知: 即使法律允许你改名,但身边的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你的新名字。
不可随意反复更改: 法律规定,公民申请变更姓名,应当具有充分理由,并且不得随意反复更改。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生中的改名次数是有限制的,通常不允许频繁改名。

总而言之,“刘霸道”事件并非个例,它提醒我们在享受姓名自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姓名承载的社会功能和公共价值。改名字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既要了解法律规定,也要充分考虑改名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选择一个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寄托美好寓意,并且方便自己融入社会的姓名,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可以迂回改名。

先移民其他国家。在那个国家,中文名改为刘霸道。然后拿个很厉害的什么奖。再回中国,再拿中国绿卡或国籍,然后就叫刘霸道。

还有一种,努力升迁,成为立法者,改法律,改名。

更简单的,就是上知乎,名字叫做刘霸道,花十几万,成为大V,小弟愿意为他写文章。然后人人皆知刘霸道。

user avatar

改名都不会改,非要叫什么刘霸道

你不会用谐音吗?

比如:刘霸刀!

不行????

那再来

比如:刘大彪!

还不行?

那继续

刘西瓜可以了吧?西瓜不违背公序良俗吧!

真是的,散会!

user avatar

往公序良俗靠也是没办法,但是有点牵强。

公安的辱华那个说法自然是站不住的,法院也没搭理。

“霸道”这名本身,其实并不违反公序良俗,比这更过分的名大家都听过。

问题出在这个申请的理由,如果允许以自己的喜好去改名,那最可怕的现象一定出现在饭圈,什么王徐坤、艾肖战、赵亦凡、李嘉尔之类的就全来了。

因为老娘喜欢,你凭啥不给我改。

所以,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改名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开这个口子。如果跟王者荣耀买个改名卡一样简单,那公安部门就不用干别的了。

所以法院也提到了会造成社会管理资源的浪费,这才是真正原因。

user avatar

建议法院联合沈阳当地工商部门共同处理丰田普拉多

user avatar

公序良俗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不是说公序良俗不能作为改名的限制条件,但公序良俗不能总以技术黑箱的方式运作。

user avatar
2013年丰田“霸道”汽车因涉辱华广告,引起了中国网民的强烈不满,迫于舆论压力道歉并更名为丰田“普拉多”。原告采用自己喜欢的,但曾涉辱华问题的车名作为自己的名字,有背公序良俗。

这么说来的话,建议官府立刻将以下有背公序良俗的词汇从所有汉语词典中删去,并在任何官方媒体中都严格禁止使用,再强制让所有姓名中包含这些词汇的我国公民改名。

包括但不限于:

莞尔(石原莞尔)

弘毅(广田弘毅)

武夫(菊池武夫)

丈夫(堀丈夫)

正文(山内正文)

三国(三国直福)

后宫(后宫淳)

花生(山县栗花生)

忠义(佐野忠义)

清水(清水规矩)

规矩(清水规矩)

为人(佐久间为人)

远山(远山登)

侵华日军怎么滴也比丰田的广告乳化一万倍吧?

哦对了还有,56(山本五十六)和23(安达二十三)这两个数字,也必须从所有的出版物、统计报表、数学公式中消失!统统消失!!!

user avatar

霸道已经不叫霸道了,这么喜欢建议改名叫刘普拉多,还能碰瓷一下明日方舟,说你喜欢里面的拉普兰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