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提前泄露小米新机博主被判赔偿 100 万,违反保密协议有哪些后果?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不少。小米新机还没发布,这提前泄露消息的博主就因为违反保密协议,被法院判赔了100万。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这判罚挺重,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为什么博主会违反保密协议?

这事儿的根源在于“保密协议”。一般说来,像小米这样的科技大厂,在新品发布前都会有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而那些能够接触到第一手信息的博主,通常会和厂商签订一份保密协议。这份协议里明确规定了在一定时间之前,不能对外透露任何与产品相关的信息。

那么博主为什么还要冒险泄露呢?原因可能有很多:

追求流量和关注度: 科技博主们靠的就是流量和影响力。一旦能够提前爆料一款热门新机,那绝对是能引起巨大轰动的。这种“独家消息”能让他们迅速吸引大量粉丝,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甚至带来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这笔“流量费”有时候可能比100万的赔偿金看起来诱人得多。
利益驱动: 除了流量,博主可能还会收到“好处”。比如,有人愿意花钱买这些信息,或者通过泄露信息来炒作自己的账号,为后续的广告、推广铺路。
侥幸心理: 有些博主可能觉得厂商发现了不了泄露者,即使被发现了,赔偿的金额也不会太高,或者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规避。

二、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有多严重?

这100万的赔偿金,只是违反保密协议可能付出的代价之一,而且具体数额会根据协议的约定和泄露情况来定。总体来说,后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经济赔偿: 这是最直接的后果。保密协议中通常会约定违约金,或者规定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这个损失可能包括:
新品发布计划被打乱的成本: 泄露可能导致竞争对手提前知晓产品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甚至推出类似产品抢占市场。这种情况下,厂商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这次新品的销量,还有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声誉受损的成本: 消费者对新品的“惊喜感”被提前破坏,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意愿。而且,用户会觉得厂商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好,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感。
市场营销成本的增加: 为了应对泄露,厂商可能需要临时调整营销策略,增加额外的宣传投入,这些都是隐性的成本。
研发成本的浪费: 如果泄露的信息导致核心技术被模仿,之前投入的巨额研发成本可能就付诸东流。

在这起小米新机泄露的案例中,法院判决100万,很可能就是综合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认为博主的泄露行为给小米造成了重大损失。

2. 法律诉讼和强制执行: 一旦被发现违反保密协议,厂商可以依据协议内容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博主败诉,法院会强制其履行赔偿义务,甚至可能会冻结其财产。

3. 行业信誉的破产: 对于科技博主来说,信誉比什么都重要。一旦被曝光违反保密协议,并且因此受到法律制裁,那么他在行业内的信誉将荡然无存。其他厂商可能再也不会信任他,合作机会也会随之消失。这种“被行业拉黑”的后果,对博主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4. 失去获取内部信息的渠道: 被厂商列入“黑名单”后,他将彻底失去接触到未来新品信息的可能。这对于一个科技博主而言,无异于断了他的“财路”和“生命线”。

三、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这件事不仅仅是小米和某个博主之间的事情,它也给很多从事内容创作,尤其是涉及商业秘密的博主们敲响了警钟:

遵守契约精神: 保密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法律文件,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承诺。任何形式的“钻空子”或者“打擦边球”都是不可取的。
流量和名声要靠实力赢得: 一时一刻的流量爆发固然诱人,但长远来看,靠的是持续稳定的优质内容输出和良好的行业口碑。冒险获取短期利益,很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了解法律风险: 很多博主可能对保密协议的法律效力认识不足。这次判罚也提醒大家,在职业生涯中,要时刻关注法律风险,不懂的地方要咨询专业人士。
厂商的决心: 小米这次强硬的态度表明,厂商对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是“零容忍”的。对于恶意泄露者,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

总的来说,这100万的赔偿金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体现了厂商对于保护商业秘密的决心,也暴露了部分博主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而忽视规则的短视行为。这件事的发生,对于整个科技圈的信息传播生态,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提醒。大家在追求“爆料”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准备好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昨天跟一个和这博主认识,差点成为合作伙伴的朋友讲了这事儿,他们是大学同学。

又跟一个前小米市场部的老朋友聊了聊。

算是对事件双方都了解了一下。

-

事情本身挺无聊的,小米送机器给「博主」,「博主」做了内容,放电脑上,被他妈妈不小心发送到 QQ 群,泄漏了。

泄漏之后,小米正常起诉,相关机构正常仲裁,「博主」正常道歉赔偿。

都没问题。

-

但,这里的「博主」,表面上是个媒体大号对吧?

其实他没有任何在正经「媒体机构」受雇佣,工作的经历。

他就是一大学生,做了个微博号,吸了点粉丝(估计那小朋友还买了点),既没成立公司,也没赚过什么太多钱。

就这么一个所谓的「博主」,小米就去找他做送测投放,签百万违约金的保密协议。

我就要问问,小米市场部这媒体投放策略怎么做的?

只要有表面流量,也不管人家是谁,就无脑往上贴是吧?

这次碰到一个还勉强赔得起一百万的。下次如果碰到个真穷学生,整个百万诉讼,官司打完人家心态崩了,出点意外。家属到你小米去一哭二闹三上吊,就算人家不占理,你小米扛得住吗?

-

小米是一家有「草莽文化」的公司,这没错。黎万强写的《参与感》我也看了。

但让粉丝有参与感,和找「学生自媒体小将」送测是一回事儿吗?

当你决定给这种人送测的时候,你的保密工作就已经失败了。

要么你胆儿够肥,就签个亿元级别的保密协议,违约了直接让人全家给你打一辈子工。

还是那句话,一家公司、一个品牌,要做投放,不能只贴流量啊。被骂了快 10 年「x 丝」品牌,这道理还没整明白呢?

找一帮天天输出爆论、dump 垃圾内容,互刷流量的大学生博主做投放,送机器,邀请去发布会。

做出来数据可能是还可以,你品牌最后落到啥形象,总得掂量掂量。

-

这一点上,国内厂商都要学 OPPO,人家的市场投放策略,先不说效果多好多坏,但做得至少滴水不漏,这就是本分。

不是拉踩,OPPO 的市场人员,是我接触过所有品牌里,素质最高的,即便是代理公司,也能明显感觉到受过培训。

小米的人,也很好,是很容易成为私底下朋友的那种好。但小米市场这方面的工作架构,真有点问题。

从创业时代开始,小米的负面公关就不要太多。流量是有了,但……你这么恰烂流量,咋冲击高端啊?

就到今天,厂商洗牌都洗成这样了。我觉得至少我,作为一个媒体人,已经不会对哪个厂商有什么特别负面的情绪了,但有很多工作,确实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连快手都停 996 了,我觉得小米的流量焦虑,可能也是时候放一放了。

user avatar

信息也遵循供需关系,产品的发布会之前如果没有任何关于产品的消息,那么大家的期待值就会很高,发布会的关注度也高,产品的曝光率也就跟着高了,销量自然也高。

但是如果产品被提前曝光,那么发布会的这种垄断消息地位就被打破了,消息本身的稀缺度也就降低了,如此一来,发布会的关注度,产品的曝光度和销量也都相应的降低。

100万的赔偿,其实已经很少了,因为虽然只曝光了米10纪念版的开箱,但降低了整个发布会的热度,而发布会可是涉及到多个产品,其带来的综合销量的降低,绝对不是100万能够弥补的。

而且保密协议的赔偿条款,一般不是固定的数额,而是要根据具体违反协议后所造成的损失来赔偿,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弥补损失和威慑的作用。

这个案件之所以能够通过调解和解决纠纷,很明显与违约博主的态度好有关。有朋友称该博主还是在校的学生,偿还能力也有限,从道歉当中也能看出来这位博主也是真诚的后悔当初的行为。

这样的结果,对于小米和博主来说,都是一个不好事件所能产生的相对较好的结果。

user avatar

这是双输的结果。

对于Beautiful科技来说:

  1. 个人出现信任危机,口碑崩了,失去了小米甚至其他厂商、粉丝的信任。这个影响会是长期的;
  2. 100万人民币的违约金和95360的仲裁费,损失也远远大于泄密所带来的收获;

对于小米公司来说:

  1. 提前给博主手机本意是宣传,没想到反被泄密,造成的损失非常大。除了经济损失之外,还有品牌信誉等方面的损失;
  2. 将违约金从100万美元主动降为100万人民币,就更弥补不了泄密事件所带来的损失了。

我也签过不少的保密协议,对于里面的内容尤其是保密范围和期限肯定要重点注意,小心再小心。

这个博主能犯这样的错误,在这之前我是真想不到的。

当时事情出来的时候,我还想过他之所以泄密是不是因为收获远大于损失,结果……

而违约金从100万美元降到100万人民币,已经是小米公司手下留情的结果。这点对小米无可指摘,甚至可以称赞一下大气。

总之,像保密协议之类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慎之又慎。

哪怕你认为泄密所带来的收获远大于损失,我也建议你三思而后行。

毕竟,泄密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大概率会伴随你的一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不少。小米新机还没发布,这提前泄露消息的博主就因为违反保密协议,被法院判赔了100万。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这判罚挺重,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为什么博主会违反保密协议?这事儿的根源在于“保密协议”。一般说来,像小米这样的科技大厂,在新品发布前.............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米新产品还没正式发布,就这么被提前泄露了,而且泄露的还不是小道消息,是有鼻子有眼的细节,甚至还有官方的包装图。这下好了,不仅让小米那边措手不及,也让那些等着看新品的用户们少了点惊喜。最关键的是,现在传出来说,那个爆料的博主可能会面临天价赔偿,高达一百万美元。这可.............
  • 回答
    如何看待《幻塔》手游官网发布的关于近期网传“疑似幻塔官方泄露身份信息提供外网玩家注册”事件的核查声明?针对《幻塔》手游官网发布的关于近期网传“疑似幻塔官方泄露身份信息提供外网玩家注册”事件的核查声明,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这份声明的发布本身就传递出官方对于玩家信任、信息安全以及舆论.............
  • 回答
    关于中美贸易战,与其说是“提前开始”,不如说是一种“长期酝酿后爆发”的冲突。这不是一个瞬间发生的事件,而是多年来两国经济摩擦、结构性矛盾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1. 根本原因的探寻:不只是关税那么简单很多人将中美贸易战简单归结为特朗普政府加.............
  • 回答
    《纽约时报》提前公布头版,列出近千名新冠肺炎逝者姓名和生平简介,这一举动无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这一行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一、其核心价值与意义:铭记与追思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解读,是《纽约时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铭记”那些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的残酷性在于其大规.............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是真不小,听着就让人牙根痒痒。一个女子在酒店的这一系列操作,简直是把“无理取闹”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咱们就一件件掰扯掰扯,看看这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首先,这女子行为的出发点就够让人费解的。她自己是提前到了酒店,然后就“要求撵客入住”。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霸道和不顾及他人的想法。正常的入住流程.............
  • 回答
    医学生提前开学这事儿,说实话,我身边的同学们,包括我自己,都有点“又爱又恨”,或者说,是挺复杂的感受。先说说“爱”的一面吧。 抢占先机,学得更快更深。 毕竟是医学生,学的东西多,理论知识要扎实,临床技能更是要熟练。提前开学,意味着我们能更早地接触到课程,早点把基础打牢。尤其是一些基础课程,比如解.............
  • 回答
    阅文提前放出《圣墟》番外,这事儿,说实话,让不少辰东的书粉心里头跟压了块石头似的,尤其是对那些追了好几年,把《圣墟》当成生活一部分的读者来说,更是感到一种被辜负。这背后牵扯的,可不单单是“烂尾”这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关于读者期待、作者创作自由和平台商业利益之间复杂博弈的集中体现。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说。.............
  • 回答
    谈到F14“雄猫”,这架战机在无数军迷心中都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那标志性的可变后掠翼、惊人的高空高速性能,以及在电影《壮志凌云》中的英姿,都让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在2006年,美国海军却正式将其从现役序列中除名,这无疑让很多人感到惋惜,甚至觉得是“壮士暮年”的无奈。那么,美国海军为何会选择.............
  • 回答
    小米官方提前释放Redmi K40的定价信息,2999元这个数字一露面,立刻就在数码圈激起了千层浪。这种操作,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背后肯定有小米精心算计的营销策略。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小米这么做,最直接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1. 制造话题,引爆关注,抢占先机: “饥饿营销”升级版: 传.............
  • 回答
    关于“981钻井平台提前一个月从南海撤离至海南”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公开信息和相关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并未公开宣布981钻井平台“提前一个月”从南海撤离,也未有明确的提前一个月撤离的公开记录。 981钻井平台在南海的作业通常是按照既定的合.............
  • 回答
    这起事件的发生,涉及到社会保障局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性质,以及保安人员在执行职务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的性质与背景事件核心: 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部分群众为了避寒而提前进入社保局等待服务,但却被保安以强硬甚至侮辱性的方式赶出,并伴有“你死了跟咱们没.............
  • 回答
    这事儿挺不好说的,里头牵扯的事儿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看法也大相径庭。要我说,举报学校提前开学补课这事儿,就像是往一潭死水里扔了块石头,激起的涟漪绝对不止一层。首先,咱们得想想,为啥学校会这么做?说白了,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升学率”,是上面压力大,家长焦虑,最终压到学校身上,学校再把这个压力传.............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简直像一出年度大戏,就发生在咱们熟悉的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和国民级手游王者荣耀之间。事情的起因,得从鸿星尔克这边说起。你想啊,一个品牌,尤其是在前两年经历了一番“国货之光”的翻红之后,肯定想趁热打铁,搞点大动作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于是,鸿星尔克就很大方地、而且是提前.............
  • 回答
    看到这样的言论,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是三个字:“别太当真”。这话说得稍微有点“硬”,而且信息点太多,每个点都值得好好拆解一下。咱们一件一件来看,凭啥说能“吊打”本科生,又是怎么“提前录取”南大,还有那“毕业月薪两万”是怎么来的。首先,关于“南大提前录取” 什么叫“提前录取”? 这个词本身有点模糊.............
  • 回答
    2021年天津高考,提前批师范类大学分数线普遍走高,部分顶尖师范院校甚至超越了部分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表现尤为抢眼,分别超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个结果让不少家长和考生都感到意外,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
  • 回答
    今年双十一的预售时间悄悄地提前了,从去年 11 月 10 日的零点开抢,变成了今年的晚上八点。这让不少剁手族感到一丝“熟悉的陌生感”,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双十一这是要开始养生了吗?”玩笑归玩笑,这背后的考量可不少。与其说是“养生”,不如说是平台和商家在精打细算,试图在更人性化、更灵活的时间节点,最大.............
  • 回答
    以色列在加沙地区进行军事行动前的“通知”行为,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人道主义责任、军事策略和国际舆论的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行为的背景、争议点及可能的国际反应: 1. 事件背景与具体行为根据2024年10月加沙冲突期间的报道,以色列军方曾在轰炸加沙居民区前,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向部分居.............
  • 回答
    最近关于上海高一学生可以提前修读复旦大学学分的消息,确实在家长和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对大家有什么影响,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这并不是说所有上海的高一学生都能随意跑到复旦大学去上课,然后轻松拿到学分。这事儿背后是有一定门槛和条件的。据我了解,这更多是一种“上海市.............
  • 回答
    关于各地要求公务员提前返岗以应对防疫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和效果需要多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来分析各地提出这一要求背后的考量和目的。 强化基层防疫力量: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新变异株的出现和传播,对基层防疫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地方希望通过让公务员提前返岗,能够迅速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