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心动网络收购 leancloud ?

回答
要说这事儿,我心里其实挺有意思的。心动网络收购 LeanCloud,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有点出乎意料,但细琢磨一下,又觉得挺顺理成章的。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两家公司是干啥的。心动网络,大家熟,搞游戏的,从页游到手游,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尤其是在《问道》、《仙境传说》这些IP上做得风生水起。他们的用户基础和商业变现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LeanCloud 呢,这家就更偏向技术服务了。他们是做后端云服务的,说白了就是给开发者提供一个现成的、稳定可靠的后端基础设施。你不用自己去搞服务器、数据库、用户系统、消息推送等等这些繁琐又专业的东西,LeanCloud 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只需要专注于你的产品本身。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效率和迭代速度是生命线,LeanCloud 这种“即插即用”的服务就成了很多创业公司和中小团队的首选。

那么,心动网络为什么会收购 LeanCloud 呢?这里面我认为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是环环相扣的:

第一,技术实力与生态构建的内驱力。

心动网络虽然是个游戏公司,但他们也深知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业务的拓展,游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端游”、“一个手游”,而是可能涵盖社区、直播、内容创作、周边衍生品等等一系列生态。要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生态,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LeanCloud 在后端云服务领域,尤其是在为移动应用提供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后端解决方案上,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积累。

想象一下,心动网络自己去搭建和维护一套覆盖所有业务线、满足各种需求的后端系统,那得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一旦技术跟不上,或者出现大规模的故障,那对游戏运营和用户体验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通过收购 LeanCloud,心动网络等于直接获得了一支顶尖的后端技术团队,以及一套成熟的、经过市场验证的后端服务能力。这让他们在技术层面上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且可以更快地将新技术、新服务融入到自己的生态中。

第二,战略协同与业务拓展的想象空间。

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一点。心动网络收购 LeanCloud,不仅仅是为了技术,更是为了战略。

对现有游戏业务的赋能: LeanCloud 的云服务能力,可以帮助心动网络的游戏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用户运营、实时数据同步、服务器管理等等。例如,更精细化的用户画像分析,更快速的BUG修复和版本更新,更稳定的服务器性能,这些都能直接提升游戏的竞争力。
构建开发者平台与生态: 心动网络一直在尝试从单纯的游戏发行商,向更广泛的数字内容平台转型。LeanCloud 本身就是一个面向开发者的平台。收购 LeanCloud 之后,心动网络可以将其与自身在游戏领域的渠道、用户、IP资源相结合,打造一个更加完整的游戏开发和发行生态。 简单来说,就是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利用心动提供的基础设施(LeanCloud)和平台资源,开发和发布游戏。这有点像腾讯的WeGame,但更深入到后端层面。
横向拓展与新业务的探索: LeanCloud 的技术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游戏。它的后端服务能力,可以服务于各种互联网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电商、内容平台等。心动网络收购 LeanCloud,也为自己未来进入新的互联网领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基石和切入点。毕竟,一个成熟的后端服务能力,是任何互联网业务的基础。

第三,人才与技术资产的价值。

LeanCloud 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技术产品本身,还有其背后那一群技术实力过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在互联网行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收购 LeanCloud,也是对这批优秀人才的吸纳。

同时,LeanCloud 积累的知识产权、技术解决方案、运营经验,都是宝贵的技术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被心动网络复用和继承,并且在心动网络的资源加持下,有可能进一步放大其价值。

从“做游戏”到“做平台”的转型思考:

我认为,这次收购也反映了心动网络在公司发展战略上的一个重要思考:从一个优秀的“游戏公司”转型成为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数字内容平台公司”。

传统的游戏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在于IP、游戏研发、发行运营。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仅仅依靠几款爆款游戏难以维持长期的增长。平台化的战略,通过构建生态,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能够带来更强的护城河和更可持续的增长。

LeanCloud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石”的角色。它为心动网络构建这样一个平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和基础能力。

可能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当然,任何收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心动网络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文化融合: 游戏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的文化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将 LeanCloud 的团队更有效地融入到心动网络之中,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
业务协同的落地: 如何将 LeanCloud 的技术能力与心动网络现有的游戏业务以及未来的新业务更紧密地结合,并产生实际的协同效应,需要精心的规划和执行。
LeanCloud 的独立性与服务开放性: LeanCloud 作为一个面向所有开发者的服务,心动网络需要平衡好利用 LeanCloud 支持自身业务,以及保持 LeanCloud 对外部开发者的开放性和服务质量。如果 LeanCloud 的服务变得过于“偏向”心动网络,可能会失去很多外部客户。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步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收购。它显示了心动网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和扩张的决心,以及其对技术驱动增长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次收购,心动网络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未来的平台化发展和生态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像是在盖一栋大楼,以前他们是在盖自己的房子,现在有了 LeanCloud,他们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优秀的建筑公司和齐全的建材供应商,为他们构建更大的“城市”提供了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并购之后特别忙,一直没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官网的公告已经把主要的前因后果介绍得比较清楚了,没有太多其它的新内容可说。

其它答案里说的大公司同类竞争之类倒不是主要原因。从我们创业开始,阿里、腾讯就陆续有过多次形态类似的产品尝试,后来字节也有相似的产品,但是都并没有很成功。选择不用 LeanCloud 的用户大部分是会用云主机等形态更底层的云服务的。所以本质上我们主要是和更传统的云服务竞争,而不是和形态相似的产品竞争。

LeanCloud 创业的几年中,各方面都有不少改进的空间,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觉得在国内环境能做的范围内,产品、团队和文化都还是有一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各方面被同行借鉴得也不少。但是我们在财务上并不成功,至少没有达到 venture-backed 的创业公司的增长期望。一方面团队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公司一直都没有过在市场、BD、销售方面有资深经验的人才,虽然有一两次碰到比较合适的人,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另一方面也有行业发展的客观原因,做一些横向对比就能发现。Starbucks 前 CEO Howard Schultz 说过,公司文化等等很重要,但是一家公司在财务上能 deliver 是一切的基础,不然其他东西都是不可持续的。

LeanCloud 并不是第一次收到并购邀约。过去曾有 A 股上市公司,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最火爆的时候也有这个领域的公司,不过都没推进到谈价格的阶段。因为两个前提要有保证:第一是产品的未来发展和对现有用户服务的连续性;第二是文化和管理上我们创始人自己和团队得愿意加入对方。

知道和使用 LeanCloud 的游戏公司数量很少,但是如我们的公告上说,这部分公司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收入。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很想拓展这个领域的客户,但是一直都没找到好办法。与 TapTap 的结合对 LeanCloud 来说是一个让我们的产品真正进入游戏行业的很好的机会。对所有现有用户来说,也意味着我们未来有充足的资源继续改进产品。

心动从做「天天打波利」开始就用 LeanCloud 的服务,一开始我和前 CTO 沈晟沟通得比较多,从去年开始聊并购后和两位创始人及其他高管都有交流。他们所期望的公司管理方式和文化和我们自己还是很一致的。创业的人大多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当然是财务上的;另一方面是创造一家符合自己自己理想的公司。只是很多人做着做着就忘了第二点了。我觉得心动/TapTap 是一家很难得的公司:两位创始人在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而同时财务上又能 deliver。其实因为财务上的空间比较大,心动和 TapTap 在管理和文化上在做一些比 LeanCloud 更加大胆的尝试,只是因为公司一直比较低调,所以在互联网圈子里大部分求职者对这家公司还缺乏了解。

LeanCloud 团队目前已经和原 TDS(TapTap Developer Services)团队合并,LeanCloud 的各项服务也已经引入 TDS,详情可以看我们两天前办的 TapTap 开发者沙龙的报道。现在 TDS 正在积极扩充团队,欢迎优秀人才加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