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货币贬值。泰国是通货膨胀率很低的国家,基本每年1%-2%左右,在四年实际生活中,我也很少发现泰国东西涨价,听学生说,烟有涨价,但那其实是调控。货币价值体现的是实际购买力(例如,巨无霸指数),货品涨价,其实就是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减弱。2015年时,人民币对泰铢的汇率是5.5-5.6,那时泰国7-11一瓶饮料15泰铢,国内(杭州)是三块。今年人民币对泰铢汇率是4.55-4.65,泰国一瓶饮料依然15泰铢,国内(杭州)是四块。水果有很多因素影响,但饮料没有。造成货币汇率走低,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原因只有一个,新发币量>经济成长(生产力增幅)。
关于货币购买力,我之前写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如下。
首先,货币的价值是由其购买力决定的,十块人民币和十块美元,为什么有汇率的差异,因为它们能购买的东西不一样,货币的单位可以由各国央行自己决定,央行可以把分角的零移上来,变成元,类似日元韩币;也可以移下去,类似人民币美元,这个只要你觉得方便就行。
第二,根据弗里德曼的一价理论,同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是应该趋同的,如果不同,就有商人会投机倒把,通过贸易让它趋同。但问题是,我们消费时除了购买商品还有服务,例如理发修脚,还有很多商品因为各种原因难以交易,所以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存在低估和高估,通常发展中国家低估,发达国家高估,这也就是购买力平价,延伸下去,我们就可以知道货币理论上的汇率和实际的汇率。
第三,一个国家每年的货币发行量,应该等同于它的生产力增幅。简单说,去年中国生产了十辆车,市场货币量为十元,今年又生产了十辆车,就应该增发货币十元。少发和不发是不行的,因为少发不发意味着持币者(资本家)什么都不干,手中的货币一元从价值一辆车,变成了两辆,亏了无币者。这其实就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区别,马克思假设货币是一定的,工人非持币者,必然受压,凯恩斯觉得可以通过增发解决这一问题,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支撑发币的硬通货在改变。以贵金属为硬通货,在自然经济时代勉强可以,因为生产原材料这事科技含量较低,而且地球的土地是有个总量的,但商品经济时代占主导的科技创新,硬通货的开采怎么可能跟得上科技创新的速度。
第四,多发会通货膨胀。但实际中,我国还是会多发货币,为什么?因为银行是可以通过贷款创造货币的,创造的原理很简单,你从银行贷出一百块钱,银行账面上的一百没少,你实际又多了一百,一百变两百,这就是创造货币,但因为有准备金制度的存在,银行创造的货币不是无限的,而是十倍。但问题是,银行要通过贷款创造货币,贷款的前提是贷款者觉得有利可图,如果贷款者觉得风险大,没有积极性贷款,那货币就创造不出来,为了弥补这十倍本应创造的空缺,央行可能会选择量化宽松增发货币,也就是我国所说的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五,这时我们就明白,货币的增发只能基于两处,第一处是按照生产力提升发相应等额货币,第二处是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发去弥补本应银行创造,却又造不出来的。再多真的不行的。
第六,我们去美国买东西,需要用美元,换美元就要从外汇储备中换,我国的外汇储备,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钱,但相当多其实不是,是外商的钱,外商来中国投资建厂,需要结汇,也就是将他们的美元暂存我国央行,我们给他们相应的人民币,但外资可以流入,也可以流出。假设我们把外汇储备都拿去美国买东西,这时外商要撤资,我们怎么办,拿什么还人家?唯一的方法就是抛人民币买美元,当人民币多,美元少时,人民币就要贬值。这就是国际收支平衡(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大举买美债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民币不敢大幅升值,因为流入时外资用一百美元换了六百人民币,如果人民币涨到3:1美元,那人家要走时你就要用两百美元补窟窿,去哪找这些钱?
最后,人民币存量=美元存量=商品存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等式,在美元和商品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发人民币,只会改变汇率,或货币符号,改变不了实际购买力,因为东西就那么多。
非洲猪瘟和草地贪夜蛾
水果算什么,最晚今年年底,猪肉就能涨的你怀疑人生。极有可能会出现比牛肉还贵的猪肉。
猪肉上涨还会带来鸡鸭鱼一系列肉类上涨,再加上极有可能的石油上涨,天时地利人和凑在一起,一轮普遍的物价上涨呼之欲出。
话说物价普涨一倍之后,房价就没那么高了?_(:з」∠)_
经济放缓,物价飞涨,美国在五十多年前也出现过类似的局面,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美联储加息到20%——是的没错,就这么高。
——————————————————————————
某些童鞋对最后一句话有疑问。我简单解释下,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是会压着相似的韵脚。再说了,百分之十几的利息,我们11-13年不是都经历过吗,怎么有些人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似的。
20190624更新
一图胜千言。看看从我发帖开始,涨了多少。
这还只是开始,后续还会涨 而且在高位至少维持一两年。
普罗大众就好像羊群一样,被人牵引,对周围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你告诉他真相, 他们也不敢相信。
20190717
一个月不到,再涨一块
今年超过20应该是板上钉钉了,看看我们万能的政府有什么办法吧。
20190820更新
猪肉价格已经上了25,然而股票一直不涨,令人恼火。
早上去楼下买葡萄,大妈说要18块一斤。
我说:昨天不才15块吗?
大妈说:猪肉涨价了。
我说:猪肉涨价管你葡萄什么事?
大妈说:因为我想吃猪肉。
货币和产品就像是水和面,
面没多水多了,自然就稀。
这几年经济增长比较乏力,
央行从去年开始刺激经济。
一次又一次降低准备金率,
大量货币逐渐流入市场中。
任何时候资本都要逐利的,
资本去了哪里哪里就变化。
房地产凉了,互联网凉了,
那就再开辟出新的战场呗。
水果的价格没有政府管控,
方便操纵,就从水果开始。
一些水果受天灾产量下跌,
正好拿来当做涨价的借口。
货币发的多了总要有去处,
不去这就去那,没有办法。
我们要庆幸是水果在涨价,
因为水果可以不吃或少吃。
如果生活必需品也在涨价,
那才是真正的麻烦降临了。
如果说某一两种水果涨价。这是可以理解的,雨水虫害天灾果农减产等等。但是所有水果都在涨价,这就匪夷所思了,从东北的苹果梨子到东南亚的香蕉榴莲都涨,而且幅度巨高。难道亚洲不太平?
猜测的原因是地产调控后,资本涌向了农产品,粮食受国家管控无法进入,水果是自由产业,国内水果消费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智利车厘子80%出口到中国就是明证,估计将来进口水果也会进一步涨价
大家管住嘴吧,扛不住了用胶带捆住,扇自己耳光,再不行就看蔡徐坤打篮球
2008的11月,我国推出了四万亿计划,掀起了开闸放水的序幕。狂涌而入的货币,让雪崩的房地产瞬间起死回生,各地房价开始突飞猛进。
2010年1月10日,国十一条出台,增加二套房首付,以此为开端掀起了一轮对房价的强力打压调控,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严控房价,猛涨的房价戛然而止,始回落。与此同时,反弹的股市也开始见顶回落,股市楼市双跌,超发的货币无处可去。
从2010年五六月份开始,大蒜、绿豆、生姜开始轮番涨价,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的词汇脍炙人口,大蒜的价格甚至贵过猪肉,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的收成。表面上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大量货币没办法去股市,没办法去楼市,那就只能爆炒农产品了,摁下葫芦起来瓢,刚压下大蒜,生姜就要跑出来凑热闹。
所以,2010年底,央行果断关掉了放水的闸门,开始控制货币,但是印钞放水这东西,只要你试了第一口,就很难戒掉。2011年全国爆发小钱荒,各地民企极度缺钱,民间放贷利率均价从月1%飙升到3%左右,高的甚至可以达到 6~8%,这意味着 100%的年化利率,这些企为什么借高利贷,因为不借立刻死,借了还能缓一缓,实体经济极度缺钱。
到了2011年,各地缺钱,利率飙升,直接放贷给别人比炒大蒜要舒服多了,没有资本接盘的蒜价自然开始大幅暴跌。但是对经济的伤害非常明显,这么高的利率,实体经济压根活不过一年。所以 2012年,央行再次启动印钞机,当年中国占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近一半。
如此之大的货币供应,利率自然就下去了,各地的企业主、工厂主开始欢呼雀跃,终于活下来了。但是如此海量的货币供应,自然要找一个去处,炒农产品的人在2011 年差点跳楼,暂时不敢炒了,于是 2013 年,各地房价再次抬头,试图上涨。
严控房价是中央大计,怎么能容忍再次复辟,既然民间借贷利率已经压下去了,实体经济应该暂时没事了,于是央行再次关掉了水龙头然后又闹钱荒了,这次的规模和力度比上一次大多了,不仅民间借贷利率飙升,连银行的利率都开始飙升,银行的隔夜拆借利率在 2013年5月7日还是 2.36%,到了 6 月 20 日,就已经飙升到了 13.44%,资金市场完全失控了。
换言之,以前风险很大的民间微小企业借钱年化才12%,在钱荒的时候,银行出面找人借钱年化居然都要13%,民间微小企业的借贷成本可想而知,再次突破100%。
于是,央行被迫再次放水,为了吸纳货币,不至于对民生领域产生巨大冲击,中央在 2014 年掀起 A 股牛市,引导资金进入股市。在股市不小心玩崩盘之后,2015年底再次启动房地产作为货币蓄水池,导致 2016 年的楼市暴涨。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很熟悉了,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诉大家,货币超发是一定要有去处的,资本是闲不住的,现在是水果,不知道下一个暴涨的投机品种是谁呢?
看到个别水果行业的朋友把某些水果的涨价归结于歉收、气候等因素,我查了下资料做了个图给大家看下: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由上可见,枣、梨价格和去年比可以说是翻倍了,哈密瓜、苹果、李子、橙涨幅都在50%以上。
不可否认个别水果价格上涨是有可能源于气候、季节等因素,但这么多水果在这个时间节点同时涨价,原因不言而喻了吧?
终于从小黑屋里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